关灯
护眼
字体:

梁亦清笑笑说:“这是个小名儿啊,还得有个大号!

日后你学成了手艺,出头露面,不能让人家都喊你‘小奇子’!

你姓什么?”

小奇子不说话。

他的姓氏,也已经好多年没人问起了,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谁去管他姓什么呢?是收留他的吐罗耶定巴巴给他起了个经名儿“易卜拉欣”

,从此代替了名,也代替了姓,他出生的血缘,就不再为人所知了。

现在师傅问起他,使他又想起了遥远的过去,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涌上心头,眼里闪耀着泪花。

壁儿说:“要不然,你就跟我们姓梁吧?”

“不,我有姓,”

小奇子咬着嘴唇,极力不让自己的眼泪流出来,“我姓韩。”

“呣,”

梁亦清寻思着说,“还得起个大号啊,韩……韩什么呢?”

只识几个字的琢玉艺人没有本领为徒弟命名。

他希望这个名字要叫起来顺口、听起来响亮,又和琢玉行业多少有些关系,像“君壁”

、“冰玉”

那样才好。

于是兴致勃勃地带着小奇子,去请教“博雅”

宅里的老先生。

“玉魔”

老人得知梁亦清喜收高徒,“玉器梁”

的绝技自此后继有人,很觉欣慰。

想了一想,猛然说道:“小奇子?不就是贵店雅号‘奇珍斋’之‘奇’吗?依老朽愚见,只须把‘奇’、‘子’二字颠倒过来:‘子奇’可也!

古有琢玉大师陆子冈,今有后起之秀韩子奇,好名字啊!”

“韩子奇”

,从此成了易卜拉欣——小奇子的正式名字,以至于若干年后蜚声玉业、名震京华,这是他和他的师傅梁亦清都始料不及的。

春去秋来,寒暑交替,门前的杨柳飞了三次花,院中的石榴结了三番果,韩子奇在水凳儿前消磨了千余个日日夜夜,不知不觉地长大了。

稳定的生活、温暖和睦的家庭气息复苏了他那颗由于长期漂泊而变得冷漠的心,简朴但是充足的饭食保证了他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时期急剧增长的营养需求,对琢玉技艺的不懈追求激起他以创造充实人生的信念,繁华的都市环境塑造了他以竞争求得立足之地的性格。

三年的时间,他等于重新开始了人生,**着师傅的心血、北京的水土,悄悄地长成了一个男子汉,个子猛蹿到和师傅那样高,宽宽的肩膀,挺实的腰身,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