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姑苏刺史府中,李翊手拿着一叠文书,匆匆走着,在他的前方便是刺史府内的签押房。
签押房并非单指一个房间,这一联排的数个房间都是,只是各司的职能不同罢了,李翊便是进了其中的一间。
刚跨过门槛,他便喊道:“三郎,发粮文书可好了?”
话音落,人就到了房中的书案边。
在那书案后,俯首忙碌的卫玠闻言,便将手中的笔放回了笔架上。
翻找了一阵,他从边上摆放的书文堆中找出了一张,递了过来:“李先生,这就是,只是使君尚未看过。”
李翊接过来看了看后,点头回道:“好,我知道了。”
说着,便将这文书收入了袖中。
之后,他又将自己拿来的文书放在了那张书案上:“三郎,这些你收好。”
“这是?”
卫玠说着,将这些文书拿了过来。
“都是些状纸。”
李翊回道,“最近城内不太平,夜里有些人家遭了贼,损了财物。
如今府里人手不够,这些事也只能先放一放。”
卫玠听罢点点头,没有多问其他。
接着,李翊又笑问道:“三郎,可还适应?”
卫玠如今成了李翊的帮手,专门处理公文之事,只是并无名分。
当初他就想过要以文字谋生,如今还真让他做到了。
听了李翊关怀的问话,他便回道:“尚好。”
话说的轻松,可手臂上的酸胀之感却隐隐传来,这案牍劳形之苦,他如今有了切身的体会。
“那便好,我还有事,就不与你叙谈了,告辞。”
几句寒暄后,李翊便走了。
待他走回,卫玠展开那几张文书看了看,果然都是些诉状。
照这文书上所述,事情都是发生在夜里,一伙强人偷偷闯入,将这些报案人家里的财物洗劫一空。
这看上去很平常,但卫玠仔细读过后,却发现这么多起案子,竟无一条人命损伤。
如此看来,这作案之人还有些侠义之风,可称的上是盗亦有道。
只是卫玠看过了,也就真的只是看过了。
之后,他便将这些文书放到了一边后,接着开始继续刚才未完的公事。
如此直到午时三刻,方才停了笔。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