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寺是个极小的寺庙,莲花本有思想准备,看到了仍然怔了怔。
穿过山上的白杨树林,靠在山坡边上,对着南面山下的大宁府,一行小木屋。
墙上的树皮甚至没有刨干净,房顶上堆着密密的茅草树叶。
静悄悄的,四顾无人。
虽说“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可这儿简直只剩花木了。
。
朱棣看到她发愣的表情,笑道:“就是这里,大宁府这里信佛的人不多,没什么人来。
现在倒是太清观香火旺盛得狠。”
莲花扑哧一声笑了:“难怪当年道安大师说‘不依国主则法事难成’,宁王拜太清,百姓跟着拜也是常理。
何况他还有蓬莱玉玺,太阳金符,多大的神通啊!”
朱棣也笑出来:“十七弟自幼喜欢这些,在家的时候父皇不让他弄得出格,现在总算得其所哉。”
有些好奇:“朝鲜佛教昌盛吗?”
“高丽王朝王室笃信佛教,各地寺院大兴土木,佛法得以广泛弘扬。
父王”
,莲花顿了顿:“就是现在的朝鲜国王,也是信佛教。
但是立了很多规矩,寺院都只能在城外,僧人不得入城等等。
大概也是担心吧。”
朱棣知道这个朝鲜国王李成桂李旦是自己上位的,屡次上书大明请求册封,皇帝陛下都尚未允许,所以虽然是实际的朝鲜国王,对大明却只自称“权知朝鲜国事”
。
就连宜宁公主的这个公主称号其实也无册封,父皇圣旨中算是默认而已。
高丽王朝四百多年历史,忠臣余党当然不少,朝鲜国王忌惮寺院势力过大,自是防范之意。
随口问道:“令尊大人是自高丽王朝时的将军?”
“是,原来和父王是一朝之臣。”
莲花说的有些犹豫:“这次蒙古人劫持我,其实是原高丽世子王奭的主意。
我在彻彻儿山见到他,是想要借我要挟父王。
其实,其实也不能怪世子。”
高丽王室是故主,莲花说起来还是很回护。
“哦,那王奭后来怎么样了?”
“后来我逃了出来,就没见到。”
朱棣凝神思索:“俘虏里没有高丽人。
这到要查一查。”
“如果找到了,请王爷不要,”
莲花说得有些艰难:“为难世子。”
朱棣笑得漫不经心:“还是和我这么客气?这是广济寺,有佛祖帮着你,我可不敢得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