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是冬至,朱元璋带着朱允炆和几个儿女来到来到天禧寺进香祈福。
天禧寺距离皇宫不远,在西南角的长干里处,即前文介绍过的江南塔寺之首,始于东吴建初寺的江南第一寺。
已经千年过去,这座寺院几经兴废,庙宇楼台都颇陈旧,山门外的一溜长石阶千年来被善男信女的足迹踏磨得圆滑发亮,仿佛提醒着人们它久远的历史。
朱元璋站在山门前,眺望着石阶下的应天府和远处隐约可见的滔滔长江,不由感慨一声:“千古兴亡多少事?生子当如孙仲谋!”
跟在后面的梅殷驸马笑道:“圣上!
如果曹操看到圣上的这几十位王爷的文功武略大才,断不会有这句了”
。
宁国公主也凑趣:“辛弃疾的这首诗也老早好改了,什么‘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明明是‘天下英雄无敌手,老朱!
’”
。
众人都笑起来,朱元璋也掌不住笑了:“你这张嘴。
。”
这时天禧寺的方丈慧忍大师率着两个大弟子玄信玄知和寺里的众僧迎了出来。
慧忍大师此时已经近八十岁,一蓬银髯飘拂胸前,双目温润,红光满面;个头却矮小瘦弱,披着的大红袈裟有些拖到地上,慧忍浑不在意,含笑领众人穿过山门和天王殿,又上了一行台阶,进了大殿。
天禧寺的大殿供的是释迦牟尼佛,手结说法印记,神态和煦安详,双目俯视,端坐于莲花高台之上。
五彩祥云四周缭绕,顶上华盖缨络庄严。
坛前是两大弟子肃立左右,摩柯迦叶年龄稍长,以苦行闻名;阿难较年轻,品貌不凡。
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创始人,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是“忍”
“寂”
,连起来就是“能忍”
“能寂”
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
。
释迦牟尼佛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魏国的王子,生活本来安逸美满,可是十六岁时看到了老病死的三种苦态,开始思索修行;经历了出家,苦修,乞食等多年艰苦的思索,终于在三十岁那年彻底觉悟,在菩提伽叶的一棵碧波罗树下,盘腿而坐,利身成佛。
之后初转法伦,成立了佛教,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
被尊为“佛祖”
。
天禧寺大殿的这几尊佛像年代久远,佛像的衣襟手指,油漆均有点点脱落。
朱元璋起身后,对方丈慧忍说道:“大师,朕看这几尊佛像不如重塑金身?或者镀金身?”
慧远微笑道:“多谢圣上关怀!
佛像本是外相,不拘泥也好。”
竟是推辞不要。
朱元璋有些意外,不再多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