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公府在京城应天府的东南角,是一座巍峨的深宅大院。
高不可攀的雪白围墙蜿蜒围绕,透过墙顶乌黑的石瓦隐约可见里面的亭台楼阁;正门是一溜四扇朱红色的兽头大门,蹲着两只巨大的石头狮子,大门上的匾额“敕造曹国公府”
六个金色大字闪耀夺目。
这座府邸还是洪武初年皇帝盖给先曹国公李文忠的,一晃也三十年了。
李文忠是皇帝的外甥,即李文忠的母亲是朱元璋的姐姐,被封为曹国长公主。
朱元璋幼时家贫常在姐姐家蹭饭,和李文忠年纪相差不到十岁,舅甥两常在一起,感情相当好。
李文忠在朱元璋打江山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包括击败赵普胜和张士诚,招降王汉,谢五等等。
朱元璋登基后,李文忠又征讨北元,赶走元顺帝,擒获蒙古平章刘贴木,竹真,太师蛮子哈刺章等。
直到洪武十七年因病去世,李文忠一直都在东奔西走地打仗立功,去世时才四十七岁。
朱元璋十分伤心,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肖像挂在功臣庙里位列第三,仅次于徐达和常遇春。
此时距李文忠过世已有十几年,曹国公府依然巍峨气派,朱元璋对现在的曹国公李景隆也是圣眷正隆。
虽然没什么仗打,平时管管亲兵队伍,经常练练兵什么的。
李景隆为人甚是得体仔细,不仅对朱元璋恭敬孝顺,待朱允炆,宫里的孙贵妃,乃至宁国公主等都谦逊有礼,朝廷上上下下没有不喜欢曹国公的。
这一天的午后难得天晴,虽然冬天的阳光有些弱但很暖和,李景隆穿了一身旧袍,来到校场上看府里的一帮卫兵练武。
校场上杀声震天,卫兵们正练得热闹,见到李景隆来了越发练得起劲儿,刀枪斧钺在校场上四处飞旋舞得有声有色。
李景隆在场边的石凳上坐下,看着卫兵们操练,不觉有些技痒,站起身来动了动手脚。
身旁的副将李平问道:“老爷要不要下去活动活动?”
李景隆笑道:“好!把我的长枪拿来”
。
李平连忙让几个牙将抬来了李景隆的长枪,哼哧哼哧,竟是十分沉重。
李景隆的枪法乃是学自李文忠,枪就是原来李文忠用的那一把,极为长大厚重,一般人还真拿不起来。
李景隆上前一把拎起,舞了个枪花,跃入场中。
四周的卫兵牙将们一起停下了手中的训练,围成了一圈,看老爷舞枪。
李景隆自幼就习枪法,侵淫三十年,确实非同小可。
长枪似长在手臂上一样,刺挑剔劈,着着精妙;进退腾挪间步履如飞。
一时李景隆舞发了兴,枪随人走人枪一体,但见银光闪闪,竟分不出哪是人哪是枪。
卫兵牙将们齐声喝彩。
李景隆收了枪,脸不红气不喘,笑着四下环顾正欲说话,却见李平指着校场外做手势。
李景隆顺势往外望去,是黄子澄站在场外,伸了个大拇指,笑眯眯地无声说道“好枪法!”
。
李景隆一笑,连忙迎了出去。
黄子澄迎着李景隆,长施一礼:“曹国公!
枪法神妙!
好功夫啊!”
李景隆谦虚:“黄大人过奖,来了多久了,怎么不吩咐一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