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理贤依依不舍地阔别了两个孩子,独自返回灵犀谷去了。
而易丹、佑铭二人踏上了东去的大船,一路沿大江漂流而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师姐,你说当年李白,是不是也是走的咱们这条路啊?你看这大江两岸的美景真是漂亮极了,难怪他会写出这么畅快淋漓的诗句,真是太好了”
佑铭站在船头,心旷神怡地大声说着。
“是啊师弟,刚才听其他船客说,咱们很快就要到那个传说中的扬州城了”
易丹说道。
“恩,听闻扬州繁华富庶,我倒是很早就想看看了”
佑铭一手抓着桅杆,一手抓着迎来的风说道。
越靠近扬州城,沿途的商船也越是多了起来。
易丹和佑铭二人乘坐的船只,也由水路分叉口,驶离长江,进入隋炀帝开凿的运河,驶向扬州城而去。
扬州乃是江东最富庶繁华的城镇,又称江陵,此时已作为刚建立不久的吴国的国都,改名为“江都府”
。
但人们依旧习惯称呼它的旧名扬州。
客船像穿针一样,在密列的船只里穿梭,易丹二人在大运河上,就已经见识到了扬州城的热闹景象。
河面商船密密麻麻,船帆遮天蔽日。
每条船上都载满了数不尽的瓷器、丝绸、盐巴、茶叶、粮食等各类商品,南下北上、东进西出好不繁忙。
大运河畔高大挺拔的杨柳树,枝条低垂入水,随着波浪轻轻地飘荡。
当年雄心勃勃的隋炀帝,召见外国使臣时,将锦绣丝绸挂满河畔的杨柳树上,炫耀天朝上国的富庶繁华,也是这些杨柳树亲眼见证过的。
一晃几百年时光过去了,这些杨柳树见证过多少的人来人去、花开花落,见证过一波又一波的衰败、繁荣,又衰败。
如今河畔的人,早已不是当年那些人,但这些杨柳树,却依然还生机勃勃地,生长在这繁华热闹的大运河畔。
大运河上,商船绵延数十里。
沿岸商贾云集,搬运工人和形形色色的人群,络绎不绝。
不一会儿,易丹二人乘坐的船只便靠了岸,两人牵着马儿下了船。
此时正是秋收时节,大运河上繁忙的漕运货船以及各类南上北下的商船熙熙攘攘。
佑铭看着繁华的大运河,抑制不住喜悦,对佑铭说道:“师姐你看,这大运河果然就像传说中的那样繁华热闹,比那大梁京师开封城还更漂亮。
哎,想当初隋炀帝征用百万民夫,开凿的这条大运河,如今还发挥着它的作用,只可惜隋炀帝却早已经遗臭万年了”
“哎,河山这么拥挤,看来往北上宝应的水路,肯定也是很拥堵了”
易丹感叹道。
这时,路边一个老头说道:“现在正是秋收时节,江东的许多粮食都要运到北方,你们想去宝应,只能走陆路了”
“谢谢大叔提醒,谢谢啦!”
易丹客气地说道。
“哎,幸好咱们有马匹,不然的话,还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佑铭庆幸道。
“我看今天天色也不早了,不如咱们先在这扬州城歇息一晚上,明天一早再骑马去宝应拜会凝坤派吧,师弟你意下如何?”
易丹问道。
“好啊,正好坐船也坐得太久,可以好好休息一晚了,师姐你累吗?”
佑铭说道。
“我不累,就是辛苦你了师弟”
易丹关心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