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中小
八、汉传佛教中的“四大圣树”
也许有些书友朋友会觉得不可思议,把佛教(汉传大乘佛教)中的神明,通列了一遍,仍然无法找出《西游记》中的“须菩提祖师”
在佛教(汉传大乘佛教)神明中的位置,难道我们的探究走进了死胡同了吗?显然不是。
因为还有一项内容我们尚未列入,这就是汉传大乘佛教中具有神明内涵,并被当做大神明来尊崇,却没有神明之称的“四大圣树”
。
事实上“圣”
字也有与“神明”
相关字义的。
只是以“圣树”
之称和佛教神明的称呼相比,一个“树”
字让人感觉其与“神明”
相关的字义相对来说就较为隐晦,再加上“四大圣树”
与前面我们说的“真”
信徒群体以外的另外三类信徒群体关联不大,或没有关联(后续文章中将说到这种关联),因而我们姑且以其没有神明之称来论。
汉传佛教中的“四大圣树”
为苾刍树、阎浮树、娑罗树、菩提树。
这里我们就简单的探讨一下这“四大圣树”
。
1苾刍树(梵文Bhiksu),“苾刍”
其实是雪山上一种草,也称西天草、西域草。
因以讹传讹等因素,就成了汉传佛教中的“四大圣树”
之一,佛教中把“苾刍”
列入圣树,缘于“苾刍”
符合释迦牟尼佛要求佛僧宽容忍耐,刻苦修行,弘扬佛法,拯救芸芸众生脱离苦海的“五德”
(或称“五义”
),一体性柔软,喻出家人能折伏身语;二引蔓旁布,喻出家人传法度人连延不绝;三馨香远闻,喻出家人戒欲扬德、芬馥为众所闻;四能疗疼痛,喻出家人能断烦恼毒害;五不背日光。
喻出家人心中向佛如苾刍向日。
“苾刍”
或译“比丘”
,寓出家僧人的品德,故僧尼也称“比丘”
、“比丘僧”
、“比丘尼”
。
在佛教中“苾刍树”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