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zhuzhu.la,晚唐浮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德,已然兼并了朔方、天德、振武三镇,邠宁的折宗本也是其岳父,在朝廷眼里,已经由忠臣开始向奸臣方向慢慢滑落了。
不过老实说,除了邵树德之外,朱全忠、李克用都还算可以,天下比他俩过分的人多得是。不过他们也只是旋起旋灭,不懂做人,过于嚣张的,早晚会死。
“大帅,找人多上几封贺表,还是有必要的。”赵光逢突然插言道:“渭、河、临、兰诸州,需要大量政务人才。大帅在京中的名声越响,前来投奔的人才会越多。另者,天德军、振武军那边,官员年纪普遍较老,需要人慢慢顶上。会州二县,官吏亦有缺口。”
“赵随使所言有理。”邵树德受教道:“新得之地,的确需要文吏充任各级职务。诸州化胡为夏,驯以华风,也需要大量读书人。这些人,也就只能到一个地方找了,那里最多……”
“长安。”赵光逢笑道:“各道各州各县,都有士人涌入长安,年年皆有,数不胜数。要想招人,的确长安最合适。”
如今的长安,就像块磁石,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士人前来游历、求学、科考。同时也有许多州县的工匠、乐人、画师到长安来值役,去岁被自己掳掠了一波,今年又开始慢慢补充了。
啥时候再去割茬韭菜呢?
其实昨天邵树德与陈诚、赵光逢二人密谈过。
他问赵、陈二人,如果此时进关中会如何?两人皆大惊失色,连劝不可。
邵树德只能叹气,还是不能小瞧了朝廷这块牌子。若此时进关中,义兄会翻脸,李孝昌、诸葛爽会撇清关系,东方逵会跃跃欲试,陕虢、河中、武定军、凤翔、泾原等镇会出兵征讨自己,李详也有可能会加入讨伐大军。甚至他怀疑,岳父折宗本为自证清白,也会出兵征讨。
当然更致命的是来自内部的嬗变。不是说文臣武将会叛变,这不太可能,军队自己一直抓得很牢,而大头兵们对皇权也没太多尊敬。但不叛变,不代表心里没意见,而心里有了意见,轻则消极怠工,重则辞职走人,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地方政务,需要文人处理。而文人对朝廷的态度,目前看来,还是认同居多的。
而自己占了这么多地盘,马上还要想办法去长安招募读书人。如果连对朝廷表面上的恭顺都没有,谁愿意来呢?
忠臣的人设还不能丢!
人心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丧失,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想要让天下的士人思想转变,还得想个招让朝廷的威望更低,让大家觉得它烂透了,没救了,不如早点完蛋更好。
从这个思路出发,邵树德有些后悔去年自己南下关中,帮着朝廷平定乱局了。皇帝都没受啥屈辱,就直接回京了,随后风平浪静,朝廷还维持了体面。
失误,重大失误啊!
不过现在后悔也晚了。有自己这么个大老虎矗在西北,关中应该没人敢对朝廷不敬了。
唯一的机会,也就是等天下各镇慢慢兼并,让有识之士进一步认识到大唐灭亡不可避免,让持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人心思变,进关中的阻力才会变小。
幕府推官黄滔,此人史上就一直往长安考学。数十年努力,终于考上进士后,衣锦回乡省亲。但仍念念不忘回朝任官,当时长安混乱,让他一等就是四年,但四年后,也只给他授了个芝麻小官,黄滔还屁颠屁颠地从家乡福建赶往长安任职。
也就是后来朝廷闹得实在不像样,威严尽丧,黄滔才心灰意冷地返回老家,辅佐福建地方军阀。
这个时空,若不是同窗好友封渭一力相邀,黄滔估计还辗转在考学的路上。
黄滔,其实是很多士人的缩影,大唐人心还没有丧尽。
“那么就依赵随使之言,找人多上几封贺表。”邵树德一锤定音道:“招人之事与此同步进行,至于如何操作,让进奏院那边好好想想,不要怕花钱。”
国朝的读书人,还是有那么点家国情怀的。收复河陇失地这个噱头,应该有一些用处。总之能多招一个是一个,定难诸州文风不盛,识字率整体偏低,本地人才极其匮乏,幕府、各州县官员基本都是外地人。多年来自己又一直打打杀杀,用在地方建设、教育等方面的资金少得可怜,以至于如今只能向外想办法。
实在不行,也只能与世家大族加深合作了,但这是自己很不愿意走的一条路。
“大帅,铁骑军折军使遣人来报,其部未经厮杀,便收广武县,吐蕃官将皆逃散一空。”在州衙中坐定后,亲兵十将李仁辅进来禀报道。
“广武梁呢?”
“义从军右厢忠勇都骑卒已至广武梁,吐蕃数百人据寨而守,言兰州城杀戮过重,多有亲人罹难,拒不投降。”
“找死,让义从军右厢步卒兼程赶至,尽快破寨。”
“遵命。”
提到了广武梁,邵树德又想起了如何安排驻军的事情。
最近军中有人提议,在兰、河、临、渭等地设外镇军,常年镇守。邵树德不动声色,但暗暗记下了他们的名字。
但不设外镇军,派衙军轮戍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目前他思考下来,广武梁、凤林关、平夷守捉城三地极其重要,都要驻军。
广武梁须驻四千人,可让丰安军来驻守,期以两年。
河州与凤林之间的平夷守捉城驻兵两千,凤林关地方不大,也驻军两千,天德军四千余众,一分为二,正好守着两地。
临州狄道县那个地方,就要派驻一支规模大一些的军队了,七千五百人的经略军比较合适。
这么一算,乖乖,一万五千余人砸下去了,用来镇着四州十一县。
至于渭水河谷一带,实在不敢再派驻衙军了,没那么多人。他打算让拓跋部到鄣县一带游牧,充作渭州的南面屏障。
当然若是岷州被攻下了,渭州就成了后方,拓跋部还得继续往南挪地方,防着当地的吐蕃、羌人势力,不让他们寇边。
正规军不够,屯田军、蕃部来凑,也只能如此了。
邵大帅此时又仔细回忆了下姬妾名单,看看还有没有哪个蕃部可以信任……
德,已然兼并了朔方、天德、振武三镇,邠宁的折宗本也是其岳父,在朝廷眼里,已经由忠臣开始向奸臣方向慢慢滑落了。
不过老实说,除了邵树德之外,朱全忠、李克用都还算可以,天下比他俩过分的人多得是。不过他们也只是旋起旋灭,不懂做人,过于嚣张的,早晚会死。
“大帅,找人多上几封贺表,还是有必要的。”赵光逢突然插言道:“渭、河、临、兰诸州,需要大量政务人才。大帅在京中的名声越响,前来投奔的人才会越多。另者,天德军、振武军那边,官员年纪普遍较老,需要人慢慢顶上。会州二县,官吏亦有缺口。”
“赵随使所言有理。”邵树德受教道:“新得之地,的确需要文吏充任各级职务。诸州化胡为夏,驯以华风,也需要大量读书人。这些人,也就只能到一个地方找了,那里最多……”
“长安。”赵光逢笑道:“各道各州各县,都有士人涌入长安,年年皆有,数不胜数。要想招人,的确长安最合适。”
如今的长安,就像块磁石,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士人前来游历、求学、科考。同时也有许多州县的工匠、乐人、画师到长安来值役,去岁被自己掳掠了一波,今年又开始慢慢补充了。
啥时候再去割茬韭菜呢?
其实昨天邵树德与陈诚、赵光逢二人密谈过。
他问赵、陈二人,如果此时进关中会如何?两人皆大惊失色,连劝不可。
邵树德只能叹气,还是不能小瞧了朝廷这块牌子。若此时进关中,义兄会翻脸,李孝昌、诸葛爽会撇清关系,东方逵会跃跃欲试,陕虢、河中、武定军、凤翔、泾原等镇会出兵征讨自己,李详也有可能会加入讨伐大军。甚至他怀疑,岳父折宗本为自证清白,也会出兵征讨。
当然更致命的是来自内部的嬗变。不是说文臣武将会叛变,这不太可能,军队自己一直抓得很牢,而大头兵们对皇权也没太多尊敬。但不叛变,不代表心里没意见,而心里有了意见,轻则消极怠工,重则辞职走人,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地方政务,需要文人处理。而文人对朝廷的态度,目前看来,还是认同居多的。
而自己占了这么多地盘,马上还要想办法去长安招募读书人。如果连对朝廷表面上的恭顺都没有,谁愿意来呢?
忠臣的人设还不能丢!
人心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丧失,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想要让天下的士人思想转变,还得想个招让朝廷的威望更低,让大家觉得它烂透了,没救了,不如早点完蛋更好。
从这个思路出发,邵树德有些后悔去年自己南下关中,帮着朝廷平定乱局了。皇帝都没受啥屈辱,就直接回京了,随后风平浪静,朝廷还维持了体面。
失误,重大失误啊!
不过现在后悔也晚了。有自己这么个大老虎矗在西北,关中应该没人敢对朝廷不敬了。
唯一的机会,也就是等天下各镇慢慢兼并,让有识之士进一步认识到大唐灭亡不可避免,让持这种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人心思变,进关中的阻力才会变小。
幕府推官黄滔,此人史上就一直往长安考学。数十年努力,终于考上进士后,衣锦回乡省亲。但仍念念不忘回朝任官,当时长安混乱,让他一等就是四年,但四年后,也只给他授了个芝麻小官,黄滔还屁颠屁颠地从家乡福建赶往长安任职。
也就是后来朝廷闹得实在不像样,威严尽丧,黄滔才心灰意冷地返回老家,辅佐福建地方军阀。
这个时空,若不是同窗好友封渭一力相邀,黄滔估计还辗转在考学的路上。
黄滔,其实是很多士人的缩影,大唐人心还没有丧尽。
“那么就依赵随使之言,找人多上几封贺表。”邵树德一锤定音道:“招人之事与此同步进行,至于如何操作,让进奏院那边好好想想,不要怕花钱。”
国朝的读书人,还是有那么点家国情怀的。收复河陇失地这个噱头,应该有一些用处。总之能多招一个是一个,定难诸州文风不盛,识字率整体偏低,本地人才极其匮乏,幕府、各州县官员基本都是外地人。多年来自己又一直打打杀杀,用在地方建设、教育等方面的资金少得可怜,以至于如今只能向外想办法。
实在不行,也只能与世家大族加深合作了,但这是自己很不愿意走的一条路。
“大帅,铁骑军折军使遣人来报,其部未经厮杀,便收广武县,吐蕃官将皆逃散一空。”在州衙中坐定后,亲兵十将李仁辅进来禀报道。
“广武梁呢?”
“义从军右厢忠勇都骑卒已至广武梁,吐蕃数百人据寨而守,言兰州城杀戮过重,多有亲人罹难,拒不投降。”
“找死,让义从军右厢步卒兼程赶至,尽快破寨。”
“遵命。”
提到了广武梁,邵树德又想起了如何安排驻军的事情。
最近军中有人提议,在兰、河、临、渭等地设外镇军,常年镇守。邵树德不动声色,但暗暗记下了他们的名字。
但不设外镇军,派衙军轮戍却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目前他思考下来,广武梁、凤林关、平夷守捉城三地极其重要,都要驻军。
广武梁须驻四千人,可让丰安军来驻守,期以两年。
河州与凤林之间的平夷守捉城驻兵两千,凤林关地方不大,也驻军两千,天德军四千余众,一分为二,正好守着两地。
临州狄道县那个地方,就要派驻一支规模大一些的军队了,七千五百人的经略军比较合适。
这么一算,乖乖,一万五千余人砸下去了,用来镇着四州十一县。
至于渭水河谷一带,实在不敢再派驻衙军了,没那么多人。他打算让拓跋部到鄣县一带游牧,充作渭州的南面屏障。
当然若是岷州被攻下了,渭州就成了后方,拓跋部还得继续往南挪地方,防着当地的吐蕃、羌人势力,不让他们寇边。
正规军不够,屯田军、蕃部来凑,也只能如此了。
邵大帅此时又仔细回忆了下姬妾名单,看看还有没有哪个蕃部可以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