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北山橡子树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不是我偶然想到的命题,而是我几十年来一直思索的命题。它起源于我的老家一位“著名”的人物身上,到现在,我仍为那“著名”人物的行为所困扰,一直找不到答案。这著名人物——恕我冒昧,没能记住他的名字,因为根本就没人告诉过我他的名字,只记得他有一个不俗的外号——“崔大先生”也有一个不雅的外号——“崔大吭哧”
我认识“崔大先生”是一九八三年的深秋,那时我任公社农业助理。一连几天的低温之后,公社党委崔书记有些着急,他要我陪他去饮马河沿岸的甸子地走一走,看看庄稼的成色,来到了西孟家。当从国堤上下来走到西孟家后屯的时候,崔书记指着两间低矮的草房对我说:“这住着一位‘大先生’。走,咱们到‘大先生’这看看,跟他唠唠今年的灾情。”崔书记一向是我敬仰的长者,是位有知识有修养的老教员。他偶然提起什么“先生”之类的话,让我一头雾水。
跟着崔书记走进低矮的茅草房,只见里屋炕上坐着一位能有六十多岁的老者,这老者长得瘦小,只有一颗长长的门牙与“大”字沾边。不用崔书记介绍,我知道他就是崔书记要拜访的“大先生”大先生与崔书记很熟,他们很快攀谈起来。“崔大先生”拿来他观测到的星象图来给崔书记和我讲,他讲的头头是道,这更让我不知他的深浅。最后,他告诉崔书记:“今年是个大丰收年,历史上没有。明年是个灾年,历史上也少有。”崔书记一听明年是灾年,不无担心地问道:“明年是什么灾?”“崔大先生”断断续续地回答道:“什么灾说不准,到明年正月了(lǎo),就能看出来。”
“崔大先生”的话我不信。但后来的实际情况告诉我“崔大先生”的预测一点都没错。一九八三年大丰收,包产到户来个开门红;一九八四年先是春旱,后是早霜,粮食大减产。从此我对“崔大先生”关注起来,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
听崔书记说“崔大先生”是个土知识分子,自小念过私塾,后在伪满洲前期续读了几年高小,尤喜古文,最善天象。“崔大先生”终生没娶,自己一个人生活着。侄儿们要接他去住,他百般不肯,也不要侄儿们的一分一文,靠生产队给的“五保户”待遇过活。零花钱靠自己在生产队打零工来挣。
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被家乡人传诵的奇事,有四件让我永远也不能忘却。
第一件是到德惠县城卖柴火。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城里缺柴烧,县城周边的人们便在秋日里打些柴火到城里来卖。西孟家虽然距县城五十多里,但也有人不辞辛苦担柴来卖“崔大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个。一天“大先生”起大早把柴担到德惠的集市上,找来一块木板写上“一角二分一捆”卖起柴来。“大先生”办事认真,他的柴当然是集市中最好的柴,所以比别人卖的柴高出二分钱。当买主来问:“老头儿,这柴火多少钱一捆?”“大先生”不分男女老少一概回答:“牌上有字!”买主皆嗫嚅而去。柴当然没有卖成。在“大先生”的经营策略里根本没有减价处理这一说,他对自己的劳动充满着肯定,不难想像,他一定认为减价是对他的劳动成果的莫大的否定。太阳要落山前“大先生”顺着原路把柴往家担。... -->>
这不是我偶然想到的命题,而是我几十年来一直思索的命题。它起源于我的老家一位“著名”的人物身上,到现在,我仍为那“著名”人物的行为所困扰,一直找不到答案。这著名人物——恕我冒昧,没能记住他的名字,因为根本就没人告诉过我他的名字,只记得他有一个不俗的外号——“崔大先生”也有一个不雅的外号——“崔大吭哧”
我认识“崔大先生”是一九八三年的深秋,那时我任公社农业助理。一连几天的低温之后,公社党委崔书记有些着急,他要我陪他去饮马河沿岸的甸子地走一走,看看庄稼的成色,来到了西孟家。当从国堤上下来走到西孟家后屯的时候,崔书记指着两间低矮的草房对我说:“这住着一位‘大先生’。走,咱们到‘大先生’这看看,跟他唠唠今年的灾情。”崔书记一向是我敬仰的长者,是位有知识有修养的老教员。他偶然提起什么“先生”之类的话,让我一头雾水。
跟着崔书记走进低矮的茅草房,只见里屋炕上坐着一位能有六十多岁的老者,这老者长得瘦小,只有一颗长长的门牙与“大”字沾边。不用崔书记介绍,我知道他就是崔书记要拜访的“大先生”大先生与崔书记很熟,他们很快攀谈起来。“崔大先生”拿来他观测到的星象图来给崔书记和我讲,他讲的头头是道,这更让我不知他的深浅。最后,他告诉崔书记:“今年是个大丰收年,历史上没有。明年是个灾年,历史上也少有。”崔书记一听明年是灾年,不无担心地问道:“明年是什么灾?”“崔大先生”断断续续地回答道:“什么灾说不准,到明年正月了(lǎo),就能看出来。”
“崔大先生”的话我不信。但后来的实际情况告诉我“崔大先生”的预测一点都没错。一九八三年大丰收,包产到户来个开门红;一九八四年先是春旱,后是早霜,粮食大减产。从此我对“崔大先生”关注起来,直到他离开这个世界。
听崔书记说“崔大先生”是个土知识分子,自小念过私塾,后在伪满洲前期续读了几年高小,尤喜古文,最善天象。“崔大先生”终生没娶,自己一个人生活着。侄儿们要接他去住,他百般不肯,也不要侄儿们的一分一文,靠生产队给的“五保户”待遇过活。零花钱靠自己在生产队打零工来挣。
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被家乡人传诵的奇事,有四件让我永远也不能忘却。
第一件是到德惠县城卖柴火。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城里缺柴烧,县城周边的人们便在秋日里打些柴火到城里来卖。西孟家虽然距县城五十多里,但也有人不辞辛苦担柴来卖“崔大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个。一天“大先生”起大早把柴担到德惠的集市上,找来一块木板写上“一角二分一捆”卖起柴来。“大先生”办事认真,他的柴当然是集市中最好的柴,所以比别人卖的柴高出二分钱。当买主来问:“老头儿,这柴火多少钱一捆?”“大先生”不分男女老少一概回答:“牌上有字!”买主皆嗫嚅而去。柴当然没有卖成。在“大先生”的经营策略里根本没有减价处理这一说,他对自己的劳动充满着肯定,不难想像,他一定认为减价是对他的劳动成果的莫大的否定。太阳要落山前“大先生”顺着原路把柴往家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