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点鸿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次见到杨先瑜的名字,是在民间文化的调查表上。
一个老人,一个人生活了一辈子,写了很多诗词,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有关人员这样介绍他。
这位在深山笔耕不止的老人,是什么在激励他?他有着什么样的人生?我一定要去见见这个人。
七月流火,被山里的清风消解。同伴的摩托车在简易乡村公路上巅跛,上山,下山,再上山,不知转了多少个弯,终于到了杨林桥镇的凤凰岭村。
一幢普通的青瓦盖顶的土房子,座落在一个小山坳里。屋前竖着五棵笔直的塔柏,屋后松柏杉连成一片苍翠,一片静寂。场院里没有鸡鸣狗吠猪叫,随着我们的招呼声走出来的,是一个清瘦的老人。老人的衣着显旧,但不邋遢,如果没有前面的介绍,只是路上偶遇,我也能从他的身上看出书卷气,这就叫腹有诗书气自华吧。对我这个不速之客,老杨一脸茫然,自我介绍之后,老杨舒展出一脸和蔼的笑。
“你就是梅子,我见过你呀。”这次轮到我茫然了。“屈乡文苑上有你的照片,不过真人好像瘦一些。”
原来,他是村里的义务邮递员,二十多年来,村里的书报杂志信件都送在他这里。我们的每一期屈乡文苑他都会一篇篇仔细地看过。
三间土屋,堂屋里堆着几包肥料,一堆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土豆,裹着新鲜的泥土。一张小方桌,放着书报纸笔,一台老式海燕牌收音机,收音机陪伴了老人二十多年,破旧不堪,基本只是个摆设。堂屋一边卧室,一边厨房,长期烟薰火燎,墙壁和不多的家俱都已看不出颜色。院坝里长满了狗尾巴和刺儿叶,一把锄头丢在场边,主人可能想除掉坝子里的杂草。紧挨着坝子,是老杨的责任田,一亩多地,种着玉米和大豆。
这是一个曾经很兴旺的屋场,它随着老杨家的兴衰而归于最终的沉寂,老杨,是家庭在故土的最后守护人。而他,也已步入人生的暮年。凤凰岭的杨家,称得上五代书香,杨家的老太公,在地方上是出了名的文秀才。老杨的父亲杨有存,这位黄埔军校恩施分校的学员,抗日战争时期,响应曲线救国的号召回到家乡,出任桂花乡的乡长,在杨家湾兴办学校,学校聘用教师,教授国文、数理化。这是杨家教书育人事业的延伸,是一次更有意义的延伸,从此现代文明开始在这片朦昧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有人做过统计,解放初期,最先当上干部,走出杨林的人,大多数是杨家湾学校的学生。对于没有土地的人来说,仅靠教书是养不活一大家人的,所以在教书之余,杨有存开过药铺,煮过酒,都是自己亲自操作。常常,给病人抓几付药以后,又匆匆赶往课堂。可这一切,却成了可以致人死地的罪名,也成了杨家悲剧的根源。历史从不改悔自己的过错,人却得无条件地接受这过错带来的一切磨折。一个胸怀报国之志的书生,作为父亲,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担忧过八个儿女的未来吗?父亲的死,是老杨一辈子的心伤吧?“他死得好,不然文化大革命也要给整死,那更惨。”老杨这样说道,这是从深重的痛苦里酝酿出来的由衷的欣慰吗?
1958年,老杨以地主子女的身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宜昌一高工专预科班学习,是学校里小有名气的笔杆子。三年后,美好前程终被政治动乱毁灭。二十一岁的老杨回到老家,有时种田,有时给学校代课,人们都说,老杨这样的人才,是不会长期呆在农村的。“他回来只搞得三天。”有人这样给他预言。
“可我偏偏就搞了一辈子!”老杨笑着说,不知道这笑是苦笑还是对生活释然的笑。
曾经,老杨也自信,他不会就这样被生活遗忘,他也能像其他的有知识的年青人一样得到注意和重用。可他的子女身份成了一道阻碍他的高墙,随着运动的逐年深入,离开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留下的根倒是越扎越深。年老的母亲,失去依靠的嫂嫂,需要抚养的侄儿,生活的担子重重地压在了肩膀上。二十六岁那年,经人介绍,老杨有了平生第一个女友,可是女方的哥哥不同意这门亲事“你找不到婆家了?要找这样的人家?”年青的老杨想不明白,除了成份不好,自己哪一点不如人?知识分子的自尊心使他再也不想提婚娶一事。
1978年,一律取消地主子女帽子,老杨感觉自己终于获得了解放,可这解放对老杨来说来得太迟了,老杨这年已四十岁,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去如逝水。这时老母已殁,和他同样富有才干的三个兄弟基本都是妻离子散。
“为什么不再找个老伴呢?”
“已习惯了,不找了。”
老杨的话淡淡的,让人总以为这里面有故事。一幅精神的枷锁,一幅生活的重担,已让一个男人不堪负荷,能够活到今天,并重新提笔写东西,在没有多少生活经历的我眼里已经很了不起。我倒真希望老杨有过浪漫的故事,这不是对老者的唐突,而是隐藏于心的一点良好愿望:生活也曾眷顾过温暖过不幸的人。
>
第一次见到杨先瑜的名字,是在民间文化的调查表上。
一个老人,一个人生活了一辈子,写了很多诗词,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有关人员这样介绍他。
这位在深山笔耕不止的老人,是什么在激励他?他有着什么样的人生?我一定要去见见这个人。
七月流火,被山里的清风消解。同伴的摩托车在简易乡村公路上巅跛,上山,下山,再上山,不知转了多少个弯,终于到了杨林桥镇的凤凰岭村。
一幢普通的青瓦盖顶的土房子,座落在一个小山坳里。屋前竖着五棵笔直的塔柏,屋后松柏杉连成一片苍翠,一片静寂。场院里没有鸡鸣狗吠猪叫,随着我们的招呼声走出来的,是一个清瘦的老人。老人的衣着显旧,但不邋遢,如果没有前面的介绍,只是路上偶遇,我也能从他的身上看出书卷气,这就叫腹有诗书气自华吧。对我这个不速之客,老杨一脸茫然,自我介绍之后,老杨舒展出一脸和蔼的笑。
“你就是梅子,我见过你呀。”这次轮到我茫然了。“屈乡文苑上有你的照片,不过真人好像瘦一些。”
原来,他是村里的义务邮递员,二十多年来,村里的书报杂志信件都送在他这里。我们的每一期屈乡文苑他都会一篇篇仔细地看过。
三间土屋,堂屋里堆着几包肥料,一堆刚从地里刨出来的土豆,裹着新鲜的泥土。一张小方桌,放着书报纸笔,一台老式海燕牌收音机,收音机陪伴了老人二十多年,破旧不堪,基本只是个摆设。堂屋一边卧室,一边厨房,长期烟薰火燎,墙壁和不多的家俱都已看不出颜色。院坝里长满了狗尾巴和刺儿叶,一把锄头丢在场边,主人可能想除掉坝子里的杂草。紧挨着坝子,是老杨的责任田,一亩多地,种着玉米和大豆。
这是一个曾经很兴旺的屋场,它随着老杨家的兴衰而归于最终的沉寂,老杨,是家庭在故土的最后守护人。而他,也已步入人生的暮年。凤凰岭的杨家,称得上五代书香,杨家的老太公,在地方上是出了名的文秀才。老杨的父亲杨有存,这位黄埔军校恩施分校的学员,抗日战争时期,响应曲线救国的号召回到家乡,出任桂花乡的乡长,在杨家湾兴办学校,学校聘用教师,教授国文、数理化。这是杨家教书育人事业的延伸,是一次更有意义的延伸,从此现代文明开始在这片朦昧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有人做过统计,解放初期,最先当上干部,走出杨林的人,大多数是杨家湾学校的学生。对于没有土地的人来说,仅靠教书是养不活一大家人的,所以在教书之余,杨有存开过药铺,煮过酒,都是自己亲自操作。常常,给病人抓几付药以后,又匆匆赶往课堂。可这一切,却成了可以致人死地的罪名,也成了杨家悲剧的根源。历史从不改悔自己的过错,人却得无条件地接受这过错带来的一切磨折。一个胸怀报国之志的书生,作为父亲,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担忧过八个儿女的未来吗?父亲的死,是老杨一辈子的心伤吧?“他死得好,不然文化大革命也要给整死,那更惨。”老杨这样说道,这是从深重的痛苦里酝酿出来的由衷的欣慰吗?
1958年,老杨以地主子女的身份,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宜昌一高工专预科班学习,是学校里小有名气的笔杆子。三年后,美好前程终被政治动乱毁灭。二十一岁的老杨回到老家,有时种田,有时给学校代课,人们都说,老杨这样的人才,是不会长期呆在农村的。“他回来只搞得三天。”有人这样给他预言。
“可我偏偏就搞了一辈子!”老杨笑着说,不知道这笑是苦笑还是对生活释然的笑。
曾经,老杨也自信,他不会就这样被生活遗忘,他也能像其他的有知识的年青人一样得到注意和重用。可他的子女身份成了一道阻碍他的高墙,随着运动的逐年深入,离开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留下的根倒是越扎越深。年老的母亲,失去依靠的嫂嫂,需要抚养的侄儿,生活的担子重重地压在了肩膀上。二十六岁那年,经人介绍,老杨有了平生第一个女友,可是女方的哥哥不同意这门亲事“你找不到婆家了?要找这样的人家?”年青的老杨想不明白,除了成份不好,自己哪一点不如人?知识分子的自尊心使他再也不想提婚娶一事。
1978年,一律取消地主子女帽子,老杨感觉自己终于获得了解放,可这解放对老杨来说来得太迟了,老杨这年已四十岁,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去如逝水。这时老母已殁,和他同样富有才干的三个兄弟基本都是妻离子散。
“为什么不再找个老伴呢?”
“已习惯了,不找了。”
老杨的话淡淡的,让人总以为这里面有故事。一幅精神的枷锁,一幅生活的重担,已让一个男人不堪负荷,能够活到今天,并重新提笔写东西,在没有多少生活经历的我眼里已经很了不起。我倒真希望老杨有过浪漫的故事,这不是对老者的唐突,而是隐藏于心的一点良好愿望:生活也曾眷顾过温暖过不幸的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