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命运的抉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北方的多尔衮正为如何让满清在中原立足而愁白头南方的孙露正为大明恢复元气而呕心沥血时。蜀中的张献忠此刻却是过着锦衣玉食真正皇帝般的生活。成都城内原来的蜀王王府如今造早被改建成了大西王宫。不仅规模比以前大了好几倍就连内部装饰都异常的奢华。王宫中收罗了大西军从各处“征集”而来的奇珍异宝以及各色美女。蜀中女子历来美艳带有诗意盎然般的风流韵致。她们的裙罗都是在白罗上用红丝碧线绣成风流的香艳诗句。然后飘若惊魂地在市井间盈盈经过引得路上行人纷纷注视着绣裙上的文字。她们每走一步那用檀木雕琢而成高底的绣花鞋便会在石板路上漏出一朵雏花状的香末。沉浸在如此的温柔香之中我们的“八大王”当然越的红光满面起来。美酒与玉食更是使他渐渐地有了“富态”的倾向。掐指一算张献忠带着手下的人马入川建立大西也有两年多了。然而直到这半年张献忠才真正享受了一番皇帝待遇。
这也难怪在以前张献忠一方面要为明军的清剿或是“辫子军”的入川终日惶恐不安。特别是李自成的覆灭让张献忠惊得整日整夜的睡不着觉。时刻准备带着手下人马放弃成都再次流窜。另一方面又要为了底下弟兄及其家眷的生计和粮草犯愁。不会耕种不懂贩商的大西军哪儿懂得治国啊。那些酸儒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治国良策有个屁用!还不如老子明目张胆的抢来得见效快呢。抱着这样的想法张献忠的兴国政策才维持了一年不到。便外甥打灯笼——照旧了。原来的承诺的免赋税分田地等等一切口号最后都成了泡影。蜀中各地百姓在大西军的“草杀”下遭受了灭顶之灾。大西军也从原来的“子弟兵”翻脸成了“瘟神军”。正当张献忠内外交困时出使南京的礼部尚书吴继善却解决了一切问题。
四个月前出使南京的吴继善带着隆武王朝给予张献忠的“蜀王”封号以及白银1o万两黄金一万两锦缎三千匹的赏赐回到了成都。除此之外隆武内阁还承诺将给予蜀中百姓5o万石的粮食作为“人道主义援助”。对于“蜀王”的封号张献忠并没显得有多么感冒。当初做皇帝的想法在他接收那1o万两白银和一万两黄金时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只要有钱有粮在蜀中做做土皇帝也不错。总比回去再过流寇的日子好。人啊一旦过贯了安逸的日子再要他回去过苦日子可就难上加难了。一句“同宗同源同位汉室”竟能得到如此的好处这是张献忠事先绝没想到的。白银1o万两黄金一万两!妈的那母货还真有钱。若不是在明军手上吃了多次大亏以张献忠的脾气他早就忍不住去南明的地界捞一票去了。不过现在这样也不错。手头没钱没粮了就向隆武王朝伸手要。反正按隆武内阁的说法大家都是同胞加兄弟嘛。至于“辫子军”那就更不是问题了。你孙露不是很能打吗。那好能者多劳嘛。北边的靼子就交给你了。有明军在河南牵制住清军张献忠便不再为“辫子军”从汉中入川而惶惶不可终日了。想到这里张献忠的眼睛不由的眯成了一条线向着底下的吴继善问道:“吴爱卿这南京来的粮食还没送到吗?”
“回万岁批十万石粮食目前已经运抵京城了。至于剩余的粮食由于数量庞大加之蜀道难行估计要晚些日子。按照南京那边的说法下一批人道主义援助要到三个月后才能运抵。”吴继善小心翼翼的回答道。虽然接受了明朝“蜀王”的封号但在四川人们还是要称张献忠为万岁称成都为京城。隆武朝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大西使用自己的年号拥有自己的军队任命自己的官员。只要在名义上还承认授命于隆武王朝就行。
人道主义援助?张献忠听罢眉头不由一皱。粮食就粮食了。还搞这么些道道。不过被吴继善这么一提醒张献忠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于是一脸严肃的问道:“吴爱卿朕听说这南京给的粮袋上还打有隆武朝的年号?可有此事啊?”
“回万岁确有此事。明军在麻袋上打上年号是为了记录粮食入仓的时间。”吴继善低着头连忙解释道。他这次虽然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可回来后却差一点儿掉了脑袋。因为有人向张献忠进言说他吴继善早已勾结了明军出卖了大西。若不是还有这5o万石的救济粮未到四川吴继善估计自己这次真的会被多疑的张献忠给砍了脑袋。如今听张献忠突然这么一问他心中不由的咯噔了一下。
哼果然没错。还真的犹如左丞相所言那女人在粮袋做了手脚想要收买人心。小样的我不会换口袋吗。要也是我大西朝的救济粮而不是你们明朝的粮食。要不怎么体现我大西爱民如子呢。想到这儿张献忠轻蔑的一笑然后命令道:“传旨将所有的麻袋都换成印有我大西朝年号的麻袋再分下去。记住绝不能让百姓看到印有明朝年号的麻袋。违旨者斩无赦!”
“臣尊旨。”吴继善恭敬的令命道。背后却已经不自觉的冒出了一身的冷汗。原来是为了年号的事啊。不过这种事该不会是张献忠这样的大老粗想得到的。吴继善不禁在心中盘算起会在这种事情上做文章的人是谁。
就在此时一个内侍走了进来恭敬的禀告道:“启禀万岁大将军孙可望、左丞相汪兆龄求见。”
“哦?我儿可望来了吗?还有汪丞相。好宣他们进殿。”张献忠一听孙可望来了立刻有了精神。孙可望同李定国等人既是张献忠的爱将又是他的养子。堪称张献忠的左膀与右臂。一直以来李定国在蜀东与明军相对峙。而孙可望则帅军在四川与云贵的交界处活动。往往一段时间下来都能有不小的收获。只听内侍以尖锐的声音传令道:“宣孙可望、汪兆龄进见。”
不一回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和一个年长的文官便一前一后的走进了大殿。只见两人齐声行礼道:“臣孙可望、臣汪兆龄参见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平身吧。”
“谢万岁。”两人应声起身后。汪兆龄这才现吴继善也在大殿之中不由冷冷的瞥了他... -->>
当北方的多尔衮正为如何让满清在中原立足而愁白头南方的孙露正为大明恢复元气而呕心沥血时。蜀中的张献忠此刻却是过着锦衣玉食真正皇帝般的生活。成都城内原来的蜀王王府如今造早被改建成了大西王宫。不仅规模比以前大了好几倍就连内部装饰都异常的奢华。王宫中收罗了大西军从各处“征集”而来的奇珍异宝以及各色美女。蜀中女子历来美艳带有诗意盎然般的风流韵致。她们的裙罗都是在白罗上用红丝碧线绣成风流的香艳诗句。然后飘若惊魂地在市井间盈盈经过引得路上行人纷纷注视着绣裙上的文字。她们每走一步那用檀木雕琢而成高底的绣花鞋便会在石板路上漏出一朵雏花状的香末。沉浸在如此的温柔香之中我们的“八大王”当然越的红光满面起来。美酒与玉食更是使他渐渐地有了“富态”的倾向。掐指一算张献忠带着手下的人马入川建立大西也有两年多了。然而直到这半年张献忠才真正享受了一番皇帝待遇。
这也难怪在以前张献忠一方面要为明军的清剿或是“辫子军”的入川终日惶恐不安。特别是李自成的覆灭让张献忠惊得整日整夜的睡不着觉。时刻准备带着手下人马放弃成都再次流窜。另一方面又要为了底下弟兄及其家眷的生计和粮草犯愁。不会耕种不懂贩商的大西军哪儿懂得治国啊。那些酸儒提出了这样那样的治国良策有个屁用!还不如老子明目张胆的抢来得见效快呢。抱着这样的想法张献忠的兴国政策才维持了一年不到。便外甥打灯笼——照旧了。原来的承诺的免赋税分田地等等一切口号最后都成了泡影。蜀中各地百姓在大西军的“草杀”下遭受了灭顶之灾。大西军也从原来的“子弟兵”翻脸成了“瘟神军”。正当张献忠内外交困时出使南京的礼部尚书吴继善却解决了一切问题。
四个月前出使南京的吴继善带着隆武王朝给予张献忠的“蜀王”封号以及白银1o万两黄金一万两锦缎三千匹的赏赐回到了成都。除此之外隆武内阁还承诺将给予蜀中百姓5o万石的粮食作为“人道主义援助”。对于“蜀王”的封号张献忠并没显得有多么感冒。当初做皇帝的想法在他接收那1o万两白银和一万两黄金时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只要有钱有粮在蜀中做做土皇帝也不错。总比回去再过流寇的日子好。人啊一旦过贯了安逸的日子再要他回去过苦日子可就难上加难了。一句“同宗同源同位汉室”竟能得到如此的好处这是张献忠事先绝没想到的。白银1o万两黄金一万两!妈的那母货还真有钱。若不是在明军手上吃了多次大亏以张献忠的脾气他早就忍不住去南明的地界捞一票去了。不过现在这样也不错。手头没钱没粮了就向隆武王朝伸手要。反正按隆武内阁的说法大家都是同胞加兄弟嘛。至于“辫子军”那就更不是问题了。你孙露不是很能打吗。那好能者多劳嘛。北边的靼子就交给你了。有明军在河南牵制住清军张献忠便不再为“辫子军”从汉中入川而惶惶不可终日了。想到这里张献忠的眼睛不由的眯成了一条线向着底下的吴继善问道:“吴爱卿这南京来的粮食还没送到吗?”
“回万岁批十万石粮食目前已经运抵京城了。至于剩余的粮食由于数量庞大加之蜀道难行估计要晚些日子。按照南京那边的说法下一批人道主义援助要到三个月后才能运抵。”吴继善小心翼翼的回答道。虽然接受了明朝“蜀王”的封号但在四川人们还是要称张献忠为万岁称成都为京城。隆武朝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允许大西使用自己的年号拥有自己的军队任命自己的官员。只要在名义上还承认授命于隆武王朝就行。
人道主义援助?张献忠听罢眉头不由一皱。粮食就粮食了。还搞这么些道道。不过被吴继善这么一提醒张献忠忽然又想起了什么。于是一脸严肃的问道:“吴爱卿朕听说这南京给的粮袋上还打有隆武朝的年号?可有此事啊?”
“回万岁确有此事。明军在麻袋上打上年号是为了记录粮食入仓的时间。”吴继善低着头连忙解释道。他这次虽然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可回来后却差一点儿掉了脑袋。因为有人向张献忠进言说他吴继善早已勾结了明军出卖了大西。若不是还有这5o万石的救济粮未到四川吴继善估计自己这次真的会被多疑的张献忠给砍了脑袋。如今听张献忠突然这么一问他心中不由的咯噔了一下。
哼果然没错。还真的犹如左丞相所言那女人在粮袋做了手脚想要收买人心。小样的我不会换口袋吗。要也是我大西朝的救济粮而不是你们明朝的粮食。要不怎么体现我大西爱民如子呢。想到这儿张献忠轻蔑的一笑然后命令道:“传旨将所有的麻袋都换成印有我大西朝年号的麻袋再分下去。记住绝不能让百姓看到印有明朝年号的麻袋。违旨者斩无赦!”
“臣尊旨。”吴继善恭敬的令命道。背后却已经不自觉的冒出了一身的冷汗。原来是为了年号的事啊。不过这种事该不会是张献忠这样的大老粗想得到的。吴继善不禁在心中盘算起会在这种事情上做文章的人是谁。
就在此时一个内侍走了进来恭敬的禀告道:“启禀万岁大将军孙可望、左丞相汪兆龄求见。”
“哦?我儿可望来了吗?还有汪丞相。好宣他们进殿。”张献忠一听孙可望来了立刻有了精神。孙可望同李定国等人既是张献忠的爱将又是他的养子。堪称张献忠的左膀与右臂。一直以来李定国在蜀东与明军相对峙。而孙可望则帅军在四川与云贵的交界处活动。往往一段时间下来都能有不小的收获。只听内侍以尖锐的声音传令道:“宣孙可望、汪兆龄进见。”
不一回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将和一个年长的文官便一前一后的走进了大殿。只见两人齐声行礼道:“臣孙可望、臣汪兆龄参见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平身吧。”
“谢万岁。”两人应声起身后。汪兆龄这才现吴继善也在大殿之中不由冷冷的瞥了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