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郑三去给辅国公府送谢礼的时候,傅庭筠随礼递了张赵栅的名帖,不过辅国公府根本没有放在眼里,客客气气地道了谢,让傅庭筠不用上来拜访了,宫里一位太妃过生辰,辅国公府的女眷都进宫给那位太妃拜寿去了。
傅庭筠松了口气,觉得这样也好,人家压根就瞧不起她,去了也是找不自在。
吕老爷的宅子也找好了,请了傅庭筠过去看看:“多亏了简护卫帮忙,他一个朋友的家主致仕回乡,想把宅子卖了,在城东黄华坊史家胡同。
我去看了,胡同笔直笔直的,既可以走马车也可以走轿子,旁边住的都是江南来京都做官的,进进出出的仆妇看上去都很规矩体面。
宅子有三进,四四方方的,有二十八间房。
去年秋天他们家主过寿,从屋顶到地砖,全都翻修了一遍,最少十年不用再动。
那家开价一万二千两银子,价钱有点高,我说给宝庆楼的银票,让他们把家什留下,讲到了一万两银子。
您要是看着满意,我再和那家人磨叽磨叽,看能不能再少点。”
钱倒是拿得出来,就是买了宅子手头就没什么活钱了,恐怕赵凌来京都打点应酬的钱都有些捉襟见肘了。
傅庭筠有些犹豫。
吕老爷也是知道的,和傅庭筠商量:“我瞧那宅子实在是气派,要不,先拿印子钱救救急?我回去就把那七百亩地卖了。
九爷那箱古玩也值万金。”
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万一周转不过来,等赵凌和傅庭筠成了亲,再把这宅子卖了换间小的就是——他听郑三的口气,这宅子是买了给让赵凌在傅庭筠的亲戚面前做面子的。
做掌柜久了,他有着商人式的狡猾。
“先去看看再说吧!”
傅庭筠还是主张买个小一点的宅子,不过既然吕老爷说好,去看看也无妨。
没想到,看了之后反而她舍不得了。
如意门前一左一右立着对猴子形状的上马石…进门是青砖的影壁,正中一个大大的福字,上面还雕了七、八个或坐或卧或嬉笑的孩子,新颖又有趣。
南房前种了株合抱粗的槐树…看上去有百年的光景,树冠如伞,把整个院子都笼罩在其间,可以想像到了夏天时那绿荫如盖的景象。
正房前右边是株石榴树,左边是株海棠树,院子里的紫藤架下摆了个青瓷莲纹大缸,正屋后面还有两株高低不齐的枣树。
进了屋…清一色的鸡翅木家什,内室还有座掐牙透雕镶大玻璃的镜子,就这些,已值二、三千两银子了,不要说正屋中堂还挂着幅雪景寒林图是范宽的真迹,最少也值三、四百两银子。
傅庭筠不由道:“这些都他们都送吗?”
“送!”
吕老爷低声道,“上次我来看房子的时候,门上挂的都是大红刻丝夹板帘子…那夹板,用得都是上好的乌木………………”
傅庭筠骇然:“这是谁家的宅子?为何要卖?”
吕老爷笑道:“是刑部的一位侍郎,不过四十来岁的年纪…曾在江南为官多年,专司刑名,这次却不知道为什么得罪了内阁首辅沈世充被迫致仕,他急着要银子打点,大家都知道,压着他的价,他只好把屋里的东西奉送……”
傅庭筠不禁叮嘱他:“这屋子的确是拣了个大漏,可你也打听清楚了,免得花钱找罪受。”
得罪了内阁首辅,内阁首辅好歹是读书人…自有读书人的行事章法,最怕的却是得罪了那些宦官和腾骥卫的,前者阴晴不定,谁也说不定下一刻又有什么主意,也不知道会不会因为买个宅子就被牵连进去。
后者心狠手辣,只要犯到他们的手里…雁过拔毛,不把你弄得倾家荡产、死人翻船不会放手,这样的宅子买了就如同虎口夺食,那是自寻死路。
“小姐放心,我会仔细打听清楚的,宁愿不买,也能惹上什么麻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