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辛亥大英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滇边境的横断山,因为他念念不忘攀枝花铁矿。等士兵解下箩筐,从里面搬出几块褐黄色富有光泽的石块时,他一下子呼吸急促起来。郝文宝介绍道:“司令,这些就是从您说的那个地方挖出来的。这两位都是当地苗农,他们说那边的确有铁矿,但量有多大没人知道,不过当地苗家和藏家时常会派人去那边挖掘,用来锻造砍刀。”
郝文宝拿出一柄苗刀说道:“钢口很好,都是用那边的矿石打出来的。”
“铁矿!在哪里?远不远?”章太炎和邓孝可眼睛也亮了,湖北黄石铁矿促成了汉冶萍这种中国巨无霸,要是四川也有好铁矿,那可就真能极大促进当地工商发展了。
说起位置,郝文宝挠挠头,叽里呱啦让旁边两位苗农解释,两人说的都是当地土话,好在邓孝可能听懂一些,当起了临时翻译。等两人把具体位置说出来并在地图上表明后,杨秋是既兴奋又失望。兴奋的是自己终于找到了攀枝花的位置。失望的是,根据郝文宝等人亲身勘测,老农的解释后他明白,那里根本没有道路可行,而现有技术和资金也无法建造成昆铁路这种浩大工程。
“走金沙江水路把矿石运出来行不行?”
章太炎看完地图后追问一句,但很快两位苗农就摇摇头,金沙江水深不足,而且滩潜弯多礁石密布,根本无法供船只航行,除非是大规模疏浚不然根本走不通,但大规模疏浚.....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都要比铁路还大几倍。
杨秋终于体会了什么叫望梅止渴。
让雷猛带大家下去休息后,杨秋心底也不禁叹了口气。攀枝花指望不上了,贵州六盘水需要等汉川铁路延伸至贵阳才有可能开发,除了这两地外西南没有太好的铁矿,钢铁之梦似乎一下子走到了死胡同()。他一路苦思冥想该怎么办时,回到房间还没坐下董用威就带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去而复返:“巡使,这位潘天授先生在外等您一天了,他说有要事一定要见您。”
杨秋搜肠刮肚也没想起这个人物,问道:“潘先生是?”
潘天授长着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肌肤褐黄,好像长期从事户外劳动,但偏偏身着洋装一看就是留学归来,见到杨秋激动地立刻拱手弯腰,从怀里摸出一封泛黄的信,双手颤抖递到面前:“天授参见巡使大人,今日来是秉先父嘱托,希望巡使能拨款重启青溪铁厂。”
重启贵州青溪铁厂?杨秋看完信后才知道,原来潘天授是当年贵州巡潘霨的侄子,他父亲潘露也是当时修建青溪铁厂的总办,从铁矿筛选道设备购买,再到安装开工几乎一手操办,后因心力交悴,劳累成疾病死在厂内。
他死后青溪铁厂顿时失去了领头人,加之资金缺乏、管理不善、道路不畅通,国人对钢铁意识不足等原因,最终青溪铁厂仅辉煌了几个月就办不下去了,最后产权还被卖给了英法。可英法又不需要钢铁厂,他们只要附近矿山的水银矿,所以任由机器风吹日晒逐渐荒芜。后来满清政fu收回水银矿场后,还一度打算让铁厂重新开工,终因资金不足,工人流失无奈放手。
潘天授自幼就跟随父亲亲眼见到了青溪铁厂的辉煌和失败,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尤其是父亲临死前还念念不忘钢铁兴国,所以他选择留洋去法国学冶金勘测,还在法国钢铁厂半工半读继续追寻钢铁梦想,回国后也曾多方筹措希望能重新把青溪铁厂办起来,可随着国内政治动荡,只得先去汉阳炼铁厂任技术员,后来因为技术好被日本招募再次远渡重洋去到八幡制铁厂工作。
辛亥革命后,他再次萌生起寻找拯救青溪的梦想,所以主动辞职回国,但到了南京后一听说是来要钱重办青溪铁厂的,各个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后来他听说湖北引进了大批机械设备,就抱着希望一路从南京追到成都。
在他身上,杨秋看到了一位数十年如一日追寻钢铁救国道路的坚毅身影,但重启青溪铁厂已经不可能了()。实际上一拿下湖南,他就派人去湘黔边境的青溪铁厂旧址考察过,得到的消息是机器大部已经不见踪影,剩下也都老化生锈,没有拯救价值。而且汉川铁路至少要三年后才能通车,这三年就算铁厂重启,窄小的水道也无法支撑起钢铁运输那么大的任务。
“天授先生拳拳报国之心杨某敬佩,可恕我直言,青溪铁厂要想重启耗资巨大,而且周边道路和焦煤供应都有问题,再启......。”见到杨秋直摇头,潘天授心里最后那点奢望都灭了,叹口气就要告辞。
“先生也不用丧气。”杨秋连忙说道:“不瞒先生,杨某已经向美国订购了一个完整的钢铁厂准备改造汉阳,此外还准备在安徽和南京交界的当涂县再兴建一座铁厂,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屈就?”
留自己在汉阳还说得过去,但当涂县能有什么?!听他这样说后潘天授气得浑身发抖,还以为杨秋是故意消遣自己,气道:“天授无权无势也无钱,巡使大人若是不愿小人也不敢勉强,何必消遣与我!”说完气呼呼就要走。
杨秋怎么能放走他,连忙让董用威拉住,郑重道:“天授先生冤枉我了!杨秋敢以身家性命担保,那里必有一个大铁矿,先生既然学过矿石勘测,杨某可以立刻让测绘学院的学生一起前往查探。用度所需也由在下一力承担,发现了铁矿后我还可以立刻拨款建厂,若有反悔天地不容!如何?”
潘天授本来还不信,但那双坚定而炙热的目光让他仿佛看到了父亲兴办青溪铁厂时的影子,见不像是撒谎,反正现在也没事可做就同意下来,还答应要是真找到铁矿,愿意承担起兴建钢厂的重责。杨秋很高兴,立刻让人拿一万元给他使用,还让宋子清抽调几位测绘学院的军官一起前往。
.
.
*
滇边境的横断山,因为他念念不忘攀枝花铁矿。等士兵解下箩筐,从里面搬出几块褐黄色富有光泽的石块时,他一下子呼吸急促起来。郝文宝介绍道:“司令,这些就是从您说的那个地方挖出来的。这两位都是当地苗农,他们说那边的确有铁矿,但量有多大没人知道,不过当地苗家和藏家时常会派人去那边挖掘,用来锻造砍刀。”
郝文宝拿出一柄苗刀说道:“钢口很好,都是用那边的矿石打出来的。”
“铁矿!在哪里?远不远?”章太炎和邓孝可眼睛也亮了,湖北黄石铁矿促成了汉冶萍这种中国巨无霸,要是四川也有好铁矿,那可就真能极大促进当地工商发展了。
说起位置,郝文宝挠挠头,叽里呱啦让旁边两位苗农解释,两人说的都是当地土话,好在邓孝可能听懂一些,当起了临时翻译。等两人把具体位置说出来并在地图上表明后,杨秋是既兴奋又失望。兴奋的是自己终于找到了攀枝花的位置。失望的是,根据郝文宝等人亲身勘测,老农的解释后他明白,那里根本没有道路可行,而现有技术和资金也无法建造成昆铁路这种浩大工程。
“走金沙江水路把矿石运出来行不行?”
章太炎看完地图后追问一句,但很快两位苗农就摇摇头,金沙江水深不足,而且滩潜弯多礁石密布,根本无法供船只航行,除非是大规模疏浚不然根本走不通,但大规模疏浚.....无论是技术还是资金,都要比铁路还大几倍。
杨秋终于体会了什么叫望梅止渴。
让雷猛带大家下去休息后,杨秋心底也不禁叹了口气。攀枝花指望不上了,贵州六盘水需要等汉川铁路延伸至贵阳才有可能开发,除了这两地外西南没有太好的铁矿,钢铁之梦似乎一下子走到了死胡同()。他一路苦思冥想该怎么办时,回到房间还没坐下董用威就带着一位三十岁左右的男子去而复返:“巡使,这位潘天授先生在外等您一天了,他说有要事一定要见您。”
杨秋搜肠刮肚也没想起这个人物,问道:“潘先生是?”
潘天授长着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肌肤褐黄,好像长期从事户外劳动,但偏偏身着洋装一看就是留学归来,见到杨秋激动地立刻拱手弯腰,从怀里摸出一封泛黄的信,双手颤抖递到面前:“天授参见巡使大人,今日来是秉先父嘱托,希望巡使能拨款重启青溪铁厂。”
重启贵州青溪铁厂?杨秋看完信后才知道,原来潘天授是当年贵州巡潘霨的侄子,他父亲潘露也是当时修建青溪铁厂的总办,从铁矿筛选道设备购买,再到安装开工几乎一手操办,后因心力交悴,劳累成疾病死在厂内。
他死后青溪铁厂顿时失去了领头人,加之资金缺乏、管理不善、道路不畅通,国人对钢铁意识不足等原因,最终青溪铁厂仅辉煌了几个月就办不下去了,最后产权还被卖给了英法。可英法又不需要钢铁厂,他们只要附近矿山的水银矿,所以任由机器风吹日晒逐渐荒芜。后来满清政fu收回水银矿场后,还一度打算让铁厂重新开工,终因资金不足,工人流失无奈放手。
潘天授自幼就跟随父亲亲眼见到了青溪铁厂的辉煌和失败,这件事对他影响很大,尤其是父亲临死前还念念不忘钢铁兴国,所以他选择留洋去法国学冶金勘测,还在法国钢铁厂半工半读继续追寻钢铁梦想,回国后也曾多方筹措希望能重新把青溪铁厂办起来,可随着国内政治动荡,只得先去汉阳炼铁厂任技术员,后来因为技术好被日本招募再次远渡重洋去到八幡制铁厂工作。
辛亥革命后,他再次萌生起寻找拯救青溪的梦想,所以主动辞职回国,但到了南京后一听说是来要钱重办青溪铁厂的,各个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后来他听说湖北引进了大批机械设备,就抱着希望一路从南京追到成都。
在他身上,杨秋看到了一位数十年如一日追寻钢铁救国道路的坚毅身影,但重启青溪铁厂已经不可能了()。实际上一拿下湖南,他就派人去湘黔边境的青溪铁厂旧址考察过,得到的消息是机器大部已经不见踪影,剩下也都老化生锈,没有拯救价值。而且汉川铁路至少要三年后才能通车,这三年就算铁厂重启,窄小的水道也无法支撑起钢铁运输那么大的任务。
“天授先生拳拳报国之心杨某敬佩,可恕我直言,青溪铁厂要想重启耗资巨大,而且周边道路和焦煤供应都有问题,再启......。”见到杨秋直摇头,潘天授心里最后那点奢望都灭了,叹口气就要告辞。
“先生也不用丧气。”杨秋连忙说道:“不瞒先生,杨某已经向美国订购了一个完整的钢铁厂准备改造汉阳,此外还准备在安徽和南京交界的当涂县再兴建一座铁厂,不知先生是否愿意屈就?”
留自己在汉阳还说得过去,但当涂县能有什么?!听他这样说后潘天授气得浑身发抖,还以为杨秋是故意消遣自己,气道:“天授无权无势也无钱,巡使大人若是不愿小人也不敢勉强,何必消遣与我!”说完气呼呼就要走。
杨秋怎么能放走他,连忙让董用威拉住,郑重道:“天授先生冤枉我了!杨秋敢以身家性命担保,那里必有一个大铁矿,先生既然学过矿石勘测,杨某可以立刻让测绘学院的学生一起前往查探。用度所需也由在下一力承担,发现了铁矿后我还可以立刻拨款建厂,若有反悔天地不容!如何?”
潘天授本来还不信,但那双坚定而炙热的目光让他仿佛看到了父亲兴办青溪铁厂时的影子,见不像是撒谎,反正现在也没事可做就同意下来,还答应要是真找到铁矿,愿意承担起兴建钢厂的重责。杨秋很高兴,立刻让人拿一万元给他使用,还让宋子清抽调几位测绘学院的军官一起前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