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天启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十二章
翌日,皇帝在养心殿召见了徐光启、孙元化、李如柏、何可纲、张世泽等人。皇帝见了徐光启之后,满面春风地问道:“听说泰西书院已经开办起来了?”
徐光启忙道:“回皇上的话,已经开始筹建了。”
“地方选在哪儿了?”
皇帝问道。
徐光启道:“南堂。”
“南堂......地方是不是小了点儿?”皇帝问道。
徐光启道:“不小了,泰西诸人都对皇上感恩戴德,哪儿还敢得寸进尺?”
皇帝笑道,岔开话题道:“听说你要朕帮衬着,给书院取个名字?”
徐光启道:“泰西诸人开办书院,京中阻力不小,臣想着若是皇上钦定个名字,寻常宵小也就不敢造次了。”
皇帝点了点头,却又转过头去跟孙元化亲昵的聊起天来,这让徐光启措手不及,越发捉摸不透皇帝的心思来。
皇帝同孙元化寒暄了两句后,便步入正题道:“昔日孙卿在御马监校武之时,曾与朕讲过借重炮术,加强九边军备,抑制北虏、东虏的事宜。朕如若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孙卿有过两个主张,其一者筑台制炮,其二者养一支以红毛夷人、弗朗机人为主的枪炮部队,是也不是?”
孙元化闻言眼前一亮,忙道:“正是,正是啊皇上。”
皇帝笑道:“朕觉得这个法子可行。”
孙元化大喜,连忙拜倒道:“谢皇上信任,谢皇上信任。”
皇帝含笑盯着他,心中却是另有计较。这个孙元化跟徐光启可不一样,徐光启也算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条了,寻常帝王心术已经难以将徐光启折服,但是这个孙元化不同,他是个书呆子,是个纯粹的技术官僚,最为关键的是这小子现在连个功名也没有考中!虽然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却直到遇到天启帝才给弄了个一官半职。
孙元化没有进入过官场,也就没有被明末官场上的歪风邪气所玷污,他心目之中,对天子的形象还是书本中刻画的模样,皇帝只需稍加影响,恩威并施,这个孙元化必定会成为皇帝的死忠粉!
瞥了眼神色相当激动的孙元化,皇帝脸上的笑意更加温暖,他扶起孙元化道:“这法子既然是你想出来的,那么你就应该担起责任!”
“是,是。”
孙元化精神振奋的答道。
皇帝又道:“朕准会让广东巡抚从澳门等地招募超过2000人的红毛夷枪炮兵,这支枪炮兵日后就交由你来整训,可好?”
“孙元化定不负皇上重托!定为皇上训练出一支精锐的红毛夷枪炮兵队伍出来。”孙元化兴奋的红了脸膛,领旨谢恩。
皇帝点了点头,这才吩咐众人坐定,皇帝使了个眼色,魏忠贤开始端上茶水点心。皇帝抿了口碧螺春,朝众人道:“朕寻卿等前来,是要商讨一下,建立一支新式部队的事宜的。”
新式部队?
除了徐光启以外,孙元化、何可纲、李如柏、张世泽等人都是心头一震。
皇帝扫视众人一眼后,面色一正,忧心忡忡地答道:“徐老师曾经给朕进言道:大明九边军镇已初现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之势。”话音落下,皇帝抬手指着李如柏道:“就拿他们李家来说吧,从宁远伯李成梁开始,再有李如松,之后便是他李如柏,一门三边帅,可谓我大明朝二百年所未有。从万历二十九年开始,这辽东的兵马军户就统统改姓李了。”
闻言,李如柏面色惨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君父——君父——冤枉啊,冤枉啊,您可不能听信杨镐老贼的谗言啊,俺们李家世代忠良啊。”
皇帝对恐慌的李如柏视而不见,继续讲道:“你们算算,从万历二十九年至今,过去了几多春秋啊?三十年没有,二十载总是绰绰有余吧?用二十年的时间,将大明的辽东镇,化作李家的辽东将门,也是绰绰有余了吧?”
皇帝缓缓讲述的同时,李如柏不住的磕头,“砰砰砰”的声音不绝于耳,听的孙元化、何可纲等人揪心不已。只有徐光启眼观鼻、鼻观口,装聋作哑,面无表情。
“辽东镇如此,宣府镇、大同镇等其余九边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皇帝大手一挥,算是给这件事定了性质,无法再做一字更改。
“九边军务积弊难返,将校士卒只知边帅不识皇帝,只闻军令,不听圣旨久矣!朕已无法继续仰仗借重,此朝廷去一臂膀也。”皇帝喋喋不休的说个没完没了,丝毫没有让李如柏起身的意思。
“至于戍卫京师的三大营,名义上倒是好听,有二三十万的兵员,可是诸位常在军营行走,想来比朕更清楚这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且不说目前的三大营还能不能凑出账目上的人数来,可即便是凑足了这个人数,一旦北虏或者东虏叩关,这支队伍拉到边关,能打仗吗?”皇帝面色阴沉的从魏忠贤那儿摸出一个折子,朝众人示意道:“这是王象乾老大人日前呈上来的奏疏。王老大人干练啊,这才走马上任几日?就已经总结出了京营的三百多个纰漏!触目惊心啊,触目惊心啊!”
皇帝不知是真的愤怒还是为了表现出愤怒,竟是将这封奏疏狠狠的砸在地上,吓得孙元化、何可纲几个身形颤栗,面色发白。
“现在京营之中,出了老弱残兵外,就是靠着裙带关系、靠着贿赂混入军营,吃皇粮,吃饷银的地痞、市井小人!能拉出来打仗的人不足五万!而这五万人又不是缺少训练,就是缺少马匹、军械、武器等。
朝廷每年拨发给三大营多少银子?每年为了供养他们朝廷又拨划多少良田?简直是欺君罔上!”皇帝起了雷霆之怒,便什么也管不了了,当着众人的面破口大骂起来。“养兵千日啊,养兵千日!可朝廷这养的是什么兵?赶到战场上连五万头猪都不如!”
皇帝兴许是骂累了,便又坐了回去,他两根手指,面露悲戚之色,道:“此朝廷又去一臂膀也!边军无能,京营无用!一旦祸起,朝廷当如何自处?朕当如何自处?将置天下百姓于何等境地?”
众人都低垂着脑袋,不敢搭话,大气都不敢多喘。
直到这会儿皇帝才“恍然”发现磕头如捣蒜的李如柏,皇帝连忙将李如柏扶起,不满的嚷道:“将军这是作甚?朕既然命你做了金吾卫统领,就是相信将军绝不会背弃朕。”
磕头磕得有点儿头晕目眩的李如柏艰难的答道:“是...是,末将誓死忠于君父,但有二心,叫末将不得好死。”
皇帝执着李如柏的手,仰面大笑道:“将军言重了!朕既然任命你做了金吾卫统领,就是相信你跟李成梁、李如松一样,是忠诚于大明的良将!辽东镇现如今这副糜烂的局面,并非你的过错,即便是跟李家有关,可是你李如柏也是无辜的。再说了,朕要一个死掉的李如柏作甚?朕要你好好活着,找回你父亲,你兄长的威风来,替朕训练出一支天下无双的骑兵队伍,将军,你可愿意啊?”
李如柏忙再次拜倒道:“末将愿意,末将发誓,要在三年内为皇上训练一支横扫东虏的铁骑出来。”
皇帝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而他满意的标志就是松开了李如柏的手。
徐光启眯起眼睛,注意到了这一细节。
皇帝就是这样,拉扯住你的手,表面上开起来似乎很亲昵,颇有点儿推心置腹的意味,但实际上这时候的皇帝对你才是最不放心的,因为不放心,所以更要仔细叮嘱几句。
若是松开了你的手,便意味着,皇帝准许你可以放手一搏,抛却顾及,大胆的施为。
皇帝顿了顿,开始向众人详细的阐述自己有关如何建立一支新式军队的思想。总结下来就是三点:
其一,建立一支一流的枪炮部队,这支枪炮部队将以雇佣的外籍兵团,也即是欧洲人的水平为标准,提升枪炮兵的素质,增强火炮鸟铳的威力;
其二,步兵革命,终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年,似乎都没有发生过步兵革命,自打汉朝事情汉匈之间绵延百年的大骑兵集团作战以来,在世界的东方,骑兵... -->>
第三十二章
翌日,皇帝在养心殿召见了徐光启、孙元化、李如柏、何可纲、张世泽等人。皇帝见了徐光启之后,满面春风地问道:“听说泰西书院已经开办起来了?”
徐光启忙道:“回皇上的话,已经开始筹建了。”
“地方选在哪儿了?”
皇帝问道。
徐光启道:“南堂。”
“南堂......地方是不是小了点儿?”皇帝问道。
徐光启道:“不小了,泰西诸人都对皇上感恩戴德,哪儿还敢得寸进尺?”
皇帝笑道,岔开话题道:“听说你要朕帮衬着,给书院取个名字?”
徐光启道:“泰西诸人开办书院,京中阻力不小,臣想着若是皇上钦定个名字,寻常宵小也就不敢造次了。”
皇帝点了点头,却又转过头去跟孙元化亲昵的聊起天来,这让徐光启措手不及,越发捉摸不透皇帝的心思来。
皇帝同孙元化寒暄了两句后,便步入正题道:“昔日孙卿在御马监校武之时,曾与朕讲过借重炮术,加强九边军备,抑制北虏、东虏的事宜。朕如若没有记错的话,当时孙卿有过两个主张,其一者筑台制炮,其二者养一支以红毛夷人、弗朗机人为主的枪炮部队,是也不是?”
孙元化闻言眼前一亮,忙道:“正是,正是啊皇上。”
皇帝笑道:“朕觉得这个法子可行。”
孙元化大喜,连忙拜倒道:“谢皇上信任,谢皇上信任。”
皇帝含笑盯着他,心中却是另有计较。这个孙元化跟徐光启可不一样,徐光启也算是宦海沉浮多年的老油条了,寻常帝王心术已经难以将徐光启折服,但是这个孙元化不同,他是个书呆子,是个纯粹的技术官僚,最为关键的是这小子现在连个功名也没有考中!虽然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却直到遇到天启帝才给弄了个一官半职。
孙元化没有进入过官场,也就没有被明末官场上的歪风邪气所玷污,他心目之中,对天子的形象还是书本中刻画的模样,皇帝只需稍加影响,恩威并施,这个孙元化必定会成为皇帝的死忠粉!
瞥了眼神色相当激动的孙元化,皇帝脸上的笑意更加温暖,他扶起孙元化道:“这法子既然是你想出来的,那么你就应该担起责任!”
“是,是。”
孙元化精神振奋的答道。
皇帝又道:“朕准会让广东巡抚从澳门等地招募超过2000人的红毛夷枪炮兵,这支枪炮兵日后就交由你来整训,可好?”
“孙元化定不负皇上重托!定为皇上训练出一支精锐的红毛夷枪炮兵队伍出来。”孙元化兴奋的红了脸膛,领旨谢恩。
皇帝点了点头,这才吩咐众人坐定,皇帝使了个眼色,魏忠贤开始端上茶水点心。皇帝抿了口碧螺春,朝众人道:“朕寻卿等前来,是要商讨一下,建立一支新式部队的事宜的。”
新式部队?
除了徐光启以外,孙元化、何可纲、李如柏、张世泽等人都是心头一震。
皇帝扫视众人一眼后,面色一正,忧心忡忡地答道:“徐老师曾经给朕进言道:大明九边军镇已初现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之势。”话音落下,皇帝抬手指着李如柏道:“就拿他们李家来说吧,从宁远伯李成梁开始,再有李如松,之后便是他李如柏,一门三边帅,可谓我大明朝二百年所未有。从万历二十九年开始,这辽东的兵马军户就统统改姓李了。”
闻言,李如柏面色惨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君父——君父——冤枉啊,冤枉啊,您可不能听信杨镐老贼的谗言啊,俺们李家世代忠良啊。”
皇帝对恐慌的李如柏视而不见,继续讲道:“你们算算,从万历二十九年至今,过去了几多春秋啊?三十年没有,二十载总是绰绰有余吧?用二十年的时间,将大明的辽东镇,化作李家的辽东将门,也是绰绰有余了吧?”
皇帝缓缓讲述的同时,李如柏不住的磕头,“砰砰砰”的声音不绝于耳,听的孙元化、何可纲等人揪心不已。只有徐光启眼观鼻、鼻观口,装聋作哑,面无表情。
“辽东镇如此,宣府镇、大同镇等其余九边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皇帝大手一挥,算是给这件事定了性质,无法再做一字更改。
“九边军务积弊难返,将校士卒只知边帅不识皇帝,只闻军令,不听圣旨久矣!朕已无法继续仰仗借重,此朝廷去一臂膀也。”皇帝喋喋不休的说个没完没了,丝毫没有让李如柏起身的意思。
“至于戍卫京师的三大营,名义上倒是好听,有二三十万的兵员,可是诸位常在军营行走,想来比朕更清楚这就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且不说目前的三大营还能不能凑出账目上的人数来,可即便是凑足了这个人数,一旦北虏或者东虏叩关,这支队伍拉到边关,能打仗吗?”皇帝面色阴沉的从魏忠贤那儿摸出一个折子,朝众人示意道:“这是王象乾老大人日前呈上来的奏疏。王老大人干练啊,这才走马上任几日?就已经总结出了京营的三百多个纰漏!触目惊心啊,触目惊心啊!”
皇帝不知是真的愤怒还是为了表现出愤怒,竟是将这封奏疏狠狠的砸在地上,吓得孙元化、何可纲几个身形颤栗,面色发白。
“现在京营之中,出了老弱残兵外,就是靠着裙带关系、靠着贿赂混入军营,吃皇粮,吃饷银的地痞、市井小人!能拉出来打仗的人不足五万!而这五万人又不是缺少训练,就是缺少马匹、军械、武器等。
朝廷每年拨发给三大营多少银子?每年为了供养他们朝廷又拨划多少良田?简直是欺君罔上!”皇帝起了雷霆之怒,便什么也管不了了,当着众人的面破口大骂起来。“养兵千日啊,养兵千日!可朝廷这养的是什么兵?赶到战场上连五万头猪都不如!”
皇帝兴许是骂累了,便又坐了回去,他两根手指,面露悲戚之色,道:“此朝廷又去一臂膀也!边军无能,京营无用!一旦祸起,朝廷当如何自处?朕当如何自处?将置天下百姓于何等境地?”
众人都低垂着脑袋,不敢搭话,大气都不敢多喘。
直到这会儿皇帝才“恍然”发现磕头如捣蒜的李如柏,皇帝连忙将李如柏扶起,不满的嚷道:“将军这是作甚?朕既然命你做了金吾卫统领,就是相信将军绝不会背弃朕。”
磕头磕得有点儿头晕目眩的李如柏艰难的答道:“是...是,末将誓死忠于君父,但有二心,叫末将不得好死。”
皇帝执着李如柏的手,仰面大笑道:“将军言重了!朕既然任命你做了金吾卫统领,就是相信你跟李成梁、李如松一样,是忠诚于大明的良将!辽东镇现如今这副糜烂的局面,并非你的过错,即便是跟李家有关,可是你李如柏也是无辜的。再说了,朕要一个死掉的李如柏作甚?朕要你好好活着,找回你父亲,你兄长的威风来,替朕训练出一支天下无双的骑兵队伍,将军,你可愿意啊?”
李如柏忙再次拜倒道:“末将愿意,末将发誓,要在三年内为皇上训练一支横扫东虏的铁骑出来。”
皇帝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而他满意的标志就是松开了李如柏的手。
徐光启眯起眼睛,注意到了这一细节。
皇帝就是这样,拉扯住你的手,表面上开起来似乎很亲昵,颇有点儿推心置腹的意味,但实际上这时候的皇帝对你才是最不放心的,因为不放心,所以更要仔细叮嘱几句。
若是松开了你的手,便意味着,皇帝准许你可以放手一搏,抛却顾及,大胆的施为。
皇帝顿了顿,开始向众人详细的阐述自己有关如何建立一支新式军队的思想。总结下来就是三点:
其一,建立一支一流的枪炮部队,这支枪炮部队将以雇佣的外籍兵团,也即是欧洲人的水平为标准,提升枪炮兵的素质,增强火炮鸟铳的威力;
其二,步兵革命,终中国封建王朝两千年,似乎都没有发生过步兵革命,自打汉朝事情汉匈之间绵延百年的大骑兵集团作战以来,在世界的东方,骑兵...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