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公检法辞职前后的生存之道解析 (2/2)
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入编的那些事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解决不了反而尴尬,不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七、正确理解“会做事与会做人”的关系
很多小兄弟认为,我能力强、知识多、闷头干活,就看着清高,就会被排挤,进而愤愤难平,个别的还会躺平开始摆烂,有些情况下这是对的,有些情况下,这是不对的。真正的实情是能力强和会做人并不冲突,会做人的多数也会做事,反而不会做人的多数也做不好事。
什么才叫能力强?每个人都会放大自己的功劳和能力,这只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并不好客观衡量。并不是你做的多了就代表你能力强,而是关键时候你能搞定别人搞不定的事,你没有可替代性才是真正的能力强。在这种情况下,你确实不需要会做人,反正没了你这地方都运转不了,大家都得一起倒霉,这时候可能不需要会做人,领导也得把你捧在手心。
但是实情是这样吗?实情是大部分人的工作能力都是可替代的,你能做别人也能做,这就不叫能力强。这只是普通人罢了,与此对立的问题在于,还有一些人既会做事他还会做人。要提拔的时候,会是谁有优势那就显而易见了。所以说大隐隐于市,出世不易,入世更难。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识到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八、在道德上不要对人要求过高,能换位思考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什么领导和同事会做出你不理解的事,部分情况下是因为位置不同,考虑的角度和方向也不一样,掌握的信息和需要作出的选择不同。所以有时你哪怕认为领导是错的,不理解,但是也要维护坚决执行,因为领导看的是全局,是上一个层面的事。自己如果也站在那个位置上会做的“错”事,那自己心里就不必要反感,不要严于律人,宽于待已。
即使领导有时迫不得已做了一些违背自己甚至违背全单位意愿的事,你以为他内心就爽吗?其实可能最为难、最痛苦的是他,如果你能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他的难处,他就会感觉遇到了知音,虽然他不会表现出了或者说出来,但是也会对你另眼相看。
这里说的不是委屈求全,而是你要学会换位思考,假设你站在那个位置上,面对同样的情况你会不会做出同样的决策,如果你也会,那么毋庸指责愤愤不平。
九、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锦人添花能让人记住的少,雪中送炭往往让人铭记一生。从感情投资的角度来说,锦上添花属于追涨,回报率并不明显,雪中送炭属于抄底,回报率是最高的。所以如果你能在领导遇到麻烦的时候,尽自己的能力帮领导一把,那恭喜你,中奖了。因为这样的机会极少。
拿教员与小桂举例,教员只所以自始至终都要留一手,最关键的是因去窑洞里看他,敢于开“钢铁公司”公开的宣扬教员是正确的,最后因为这事小桂被打击,这种雪中送炭、共患难的经历来说,只要是人,都会难以忘怀,最后即使因为意见不同被斗争了,教员也要留一手,因过患难,雪中送过炭 ”,别人想整狠前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看过我啊,因为支持我差点被别人整死,他是我的人啊。”所以才有了小桂三起三落,落而不倒,落而复起。
十、关键时刻要敢于和领导谈论政治观点
知道图片中的那三位是谁吗?能认出两个的再往下看,不知道的这段就不用看了,看了也白费,反而容易在不恰当的场合说出不恰当的话推导出不恰当的结论带来不恰当的结果。
政治观点是最容易让男人产生共鸣引为挚友或者让人关系破裂造成仇敌的话题,没有之一。根源在于政治观点不同是因为最基础的看世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这是根值于潜意识里的根本不同。
比如左富论和资本论。在不恰当的场合谈论政治的唯一作用就是必然发生观点严重冲突。
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谈政治观点,关键时刻,在与领导私聊或者酒桌上时完全可以谈,适用于所有热点话题、包括国内热点、国际热点、经济热点等等,但是谈之前必须把握好相谈之人的脉搏,相反政治观点立场的人在看待这些聊天执点话题时看法也是相反的,如果你有充足的政治经济学知识是完全可以通过底层政治观逻辑而推断出来,直接顺着谈甚至提前讲出他的心里看法,有时反而会更有成效,将你引为知已,认为你与众不同。
但是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往往就在于他往往擅于隐藏这些核心看法,层级越高的领导他越会隐藏,他嘴上讲的不一定就是他的真实看法,甚至可能是相反的,此时就要正确判断好处理办法。拿贝利亚举例,贝利亚在斯大林时期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极左派,但他在斯大林死后的所作所为明显能看出他是向右的改革派。
如何判断领导的政治观点倾向,有一个最经典的判断方式,当代社会里爱看历史的往往向右,看的越多越向右,手不释卷那就是大右。
在这里要特别提示一下刚刚从公检法体制内辞职到企业或者做律师的读者们,莫要在体制外同事圈和领导面前讲防疫封控和放开话题,特别是不要在国家目前已经放开的情况下仍然公开讲支持封控,否则我也不好说了。
十一、不要做杠精
很多朋友,读了很多书,也确实知识渊博,但是却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发挥方法。有的用于工作生活中,成了曾国藩,有的却用在了抬杠身上,成了祢衡。发现别人讲的不对的时候就果断站出来好为人师、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以为自己知识渊博,学冠天下,身边人都是糊涂蛋,其实身边不吱声的部分人可能比你还懂,比你知识历史还渊博,只是人家认为在这样的场合下说出来并没有任何卵用而已,即使要指出来,也可以用委婉的话。
比如说同样一句话,酒桌上有人说:“杨广是个昏君”。杠精就会直斥“杨广是个昏君?历史读的少”,然后例举杨广开了大运河之类的功绩。而会讲点的话的就会说:“对,杨广是挺昏庸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后来看了些书,对杨广有了一点别的看法,比如说杨广开了大运河之类的”,你是要说事,还是要怼人,你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数。当你有了经济思维,你就不会做杠精了。因为在无关之事上驳倒别人,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可能让你失去一条可能的路,实在是损人不利己,得不偿失。
十二、跨级画饼与任劳任怨
有些小兄弟吧,对一些常见的领导艺术看不透,看不懂总以为隔好几级的大领导真是懂人心,真理解基层,动不动就把人家开会讲的“要从优待x,保证好他们的福利和休息时间”之类的话当真,然后心怀感激,反过来怎么看自己的领导都是二货。
实情却是这招叫做大领导的隔空画饼之术。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呢?真实的是大领导开大会讲完这话,随后就把你领导叫过来开会:“tm都给我好好干,别tm出事,都给我看好了,出了事我撤你的职。”
所以有一句话叫任劳任怨,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一类人的要求,错了,这其实是对两类人的要求。任劳是指小兵,当小兵你就要好好干工作。任怨才是对小领导们的要求,不要怕得罪人,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要把事情干好,要应付好下面小兵的埋怨,不要把怒气引到大领导头上来,这才是任劳任怨的真相。这就是为什么一把手对每个基层员工都平易近人,那些副职或者中层领导对下属会比较苛刻的原因。
十三、守信是核心基础
其它12条谈的是术、法,但守信是最重要最基础的“道”,有术有道的是君子,有术无道的是小人。守信既是正道的要求,也是小道的标准,如果没有守信的本性在内,那本篇内容就不用看了,反复无常、出口既不遵循的小人追龙术也不是不存在,但是结局往往是最悲惨的。因为无信之人其实是违反了所有人类社会基础规律的,最终一定会被规律所抛弃至死。
无信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人们所有的收益都是源于合作,一旦被他人内心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相当于被他人制裁,直接失去合作机会。每失信一次,就断一条出路,经常失信,路就会越走越少,直到无路可走。这就是近来常说的“社会性死亡”。
例如,济阳的一个商人过河时船沉没了。他抓起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一个渔夫听到了声音。商人急忙喊道:“我是济阳首富,如果你能救我,我就给你100两黄金。”被救上岸后,商人转过脸拒绝承认。他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责备他没有遵守诺言,食言。富人说:“作为一个渔夫,你一辈子挣不了多少钱,难道你不满足于突然得到十两金子吗?”渔夫只好不高兴地离开了。没想到,后来这位富翁又在原地翻船了。当有人想救他时,被他欺骗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不守信用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春秋时,齐襄公派大将连称、管至父去守卫葵丘。连称问齐襄公:“我们何时能回来?”当时正是西瓜上市的季节,齐襄公一边吃瓜一边说:“明年吃瓜时派人替换你们。\\\"一年之后,齐襄公却忘了约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并提出按时替换的要求。齐襄公十分震怒,平静下来之后,对送瓜的人说:“他们要想回来,再等一次瓜熟吧。”连称、管至父见齐襄公言而无信,又气又恨。后来,他们二人参加叛乱,杀死了齐襄公。齐襄公言而无信,最终落得被人推翻,死于非命的下场。
前面是两个反面的例子,下面再举一个人信誉好而获益的正面例子。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但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风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否则一旦他陷入困境,没有人愿意帮助他。那些背信弃义的人只能等着在灾难中死去。因为人们要出卖或者陷害一个好人,无论是内心的道德谴责,还是外部的舆论评价都会让他付出很大的成本。但是人们放弃或者说出卖一个小人,内心的道德成本是极低的。
说了这么多,既没有说全,也没有说透,更不是什么首创,以上所述不只适用于体制内,对体制外也大多适用,是一些共性问题,还是那句话,在这里我们不评价这些生存手段和潜规则是否符合公平道义,也不代表笔者赞同或反对,仅作列举和阐述以供读者参考,同时笔者一不是专业写手,二不以自媒体为业,写东西只是业余爱好,请各位板砖轻拍。
解决不了反而尴尬,不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七、正确理解“会做事与会做人”的关系
很多小兄弟认为,我能力强、知识多、闷头干活,就看着清高,就会被排挤,进而愤愤难平,个别的还会躺平开始摆烂,有些情况下这是对的,有些情况下,这是不对的。真正的实情是能力强和会做人并不冲突,会做人的多数也会做事,反而不会做人的多数也做不好事。
什么才叫能力强?每个人都会放大自己的功劳和能力,这只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并不好客观衡量。并不是你做的多了就代表你能力强,而是关键时候你能搞定别人搞不定的事,你没有可替代性才是真正的能力强。在这种情况下,你确实不需要会做人,反正没了你这地方都运转不了,大家都得一起倒霉,这时候可能不需要会做人,领导也得把你捧在手心。
但是实情是这样吗?实情是大部分人的工作能力都是可替代的,你能做别人也能做,这就不叫能力强。这只是普通人罢了,与此对立的问题在于,还有一些人既会做事他还会做人。要提拔的时候,会是谁有优势那就显而易见了。所以说大隐隐于市,出世不易,入世更难。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在认识到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八、在道德上不要对人要求过高,能换位思考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什么领导和同事会做出你不理解的事,部分情况下是因为位置不同,考虑的角度和方向也不一样,掌握的信息和需要作出的选择不同。所以有时你哪怕认为领导是错的,不理解,但是也要维护坚决执行,因为领导看的是全局,是上一个层面的事。自己如果也站在那个位置上会做的“错”事,那自己心里就不必要反感,不要严于律人,宽于待已。
即使领导有时迫不得已做了一些违背自己甚至违背全单位意愿的事,你以为他内心就爽吗?其实可能最为难、最痛苦的是他,如果你能站在他的角度考虑他的难处,他就会感觉遇到了知音,虽然他不会表现出了或者说出来,但是也会对你另眼相看。
这里说的不是委屈求全,而是你要学会换位思考,假设你站在那个位置上,面对同样的情况你会不会做出同样的决策,如果你也会,那么毋庸指责愤愤不平。
九、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
锦人添花能让人记住的少,雪中送炭往往让人铭记一生。从感情投资的角度来说,锦上添花属于追涨,回报率并不明显,雪中送炭属于抄底,回报率是最高的。所以如果你能在领导遇到麻烦的时候,尽自己的能力帮领导一把,那恭喜你,中奖了。因为这样的机会极少。
拿教员与小桂举例,教员只所以自始至终都要留一手,最关键的是因去窑洞里看他,敢于开“钢铁公司”公开的宣扬教员是正确的,最后因为这事小桂被打击,这种雪中送炭、共患难的经历来说,只要是人,都会难以忘怀,最后即使因为意见不同被斗争了,教员也要留一手,因过患难,雪中送过炭 ”,别人想整狠前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看过我啊,因为支持我差点被别人整死,他是我的人啊。”所以才有了小桂三起三落,落而不倒,落而复起。
十、关键时刻要敢于和领导谈论政治观点
知道图片中的那三位是谁吗?能认出两个的再往下看,不知道的这段就不用看了,看了也白费,反而容易在不恰当的场合说出不恰当的话推导出不恰当的结论带来不恰当的结果。
政治观点是最容易让男人产生共鸣引为挚友或者让人关系破裂造成仇敌的话题,没有之一。根源在于政治观点不同是因为最基础的看世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这是根值于潜意识里的根本不同。
比如左富论和资本论。在不恰当的场合谈论政治的唯一作用就是必然发生观点严重冲突。
当然也不是绝对不谈政治观点,关键时刻,在与领导私聊或者酒桌上时完全可以谈,适用于所有热点话题、包括国内热点、国际热点、经济热点等等,但是谈之前必须把握好相谈之人的脉搏,相反政治观点立场的人在看待这些聊天执点话题时看法也是相反的,如果你有充足的政治经济学知识是完全可以通过底层政治观逻辑而推断出来,直接顺着谈甚至提前讲出他的心里看法,有时反而会更有成效,将你引为知已,认为你与众不同。
但是领导之所以能成为领导,往往就在于他往往擅于隐藏这些核心看法,层级越高的领导他越会隐藏,他嘴上讲的不一定就是他的真实看法,甚至可能是相反的,此时就要正确判断好处理办法。拿贝利亚举例,贝利亚在斯大林时期表面上看起来是个极左派,但他在斯大林死后的所作所为明显能看出他是向右的改革派。
如何判断领导的政治观点倾向,有一个最经典的判断方式,当代社会里爱看历史的往往向右,看的越多越向右,手不释卷那就是大右。
在这里要特别提示一下刚刚从公检法体制内辞职到企业或者做律师的读者们,莫要在体制外同事圈和领导面前讲防疫封控和放开话题,特别是不要在国家目前已经放开的情况下仍然公开讲支持封控,否则我也不好说了。
十一、不要做杠精
很多朋友,读了很多书,也确实知识渊博,但是却选择了两种不同的发挥方法。有的用于工作生活中,成了曾国藩,有的却用在了抬杠身上,成了祢衡。发现别人讲的不对的时候就果断站出来好为人师、挥斥方遒指点江山,以为自己知识渊博,学冠天下,身边人都是糊涂蛋,其实身边不吱声的部分人可能比你还懂,比你知识历史还渊博,只是人家认为在这样的场合下说出来并没有任何卵用而已,即使要指出来,也可以用委婉的话。
比如说同样一句话,酒桌上有人说:“杨广是个昏君”。杠精就会直斥“杨广是个昏君?历史读的少”,然后例举杨广开了大运河之类的功绩。而会讲点的话的就会说:“对,杨广是挺昏庸的,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后来看了些书,对杨广有了一点别的看法,比如说杨广开了大运河之类的”,你是要说事,还是要怼人,你自己心里一定要有数。当你有了经济思维,你就不会做杠精了。因为在无关之事上驳倒别人,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反而可能让你失去一条可能的路,实在是损人不利己,得不偿失。
十二、跨级画饼与任劳任怨
有些小兄弟吧,对一些常见的领导艺术看不透,看不懂总以为隔好几级的大领导真是懂人心,真理解基层,动不动就把人家开会讲的“要从优待x,保证好他们的福利和休息时间”之类的话当真,然后心怀感激,反过来怎么看自己的领导都是二货。
实情却是这招叫做大领导的隔空画饼之术。真实的情况是怎么样呢?真实的是大领导开大会讲完这话,随后就把你领导叫过来开会:“tm都给我好好干,别tm出事,都给我看好了,出了事我撤你的职。”
所以有一句话叫任劳任怨,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一类人的要求,错了,这其实是对两类人的要求。任劳是指小兵,当小兵你就要好好干工作。任怨才是对小领导们的要求,不要怕得罪人,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要把事情干好,要应付好下面小兵的埋怨,不要把怒气引到大领导头上来,这才是任劳任怨的真相。这就是为什么一把手对每个基层员工都平易近人,那些副职或者中层领导对下属会比较苛刻的原因。
十三、守信是核心基础
其它12条谈的是术、法,但守信是最重要最基础的“道”,有术有道的是君子,有术无道的是小人。守信既是正道的要求,也是小道的标准,如果没有守信的本性在内,那本篇内容就不用看了,反复无常、出口既不遵循的小人追龙术也不是不存在,但是结局往往是最悲惨的。因为无信之人其实是违反了所有人类社会基础规律的,最终一定会被规律所抛弃至死。
无信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人们所有的收益都是源于合作,一旦被他人内心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相当于被他人制裁,直接失去合作机会。每失信一次,就断一条出路,经常失信,路就会越走越少,直到无路可走。这就是近来常说的“社会性死亡”。
例如,济阳的一个商人过河时船沉没了。他抓起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一个渔夫听到了声音。商人急忙喊道:“我是济阳首富,如果你能救我,我就给你100两黄金。”被救上岸后,商人转过脸拒绝承认。他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责备他没有遵守诺言,食言。富人说:“作为一个渔夫,你一辈子挣不了多少钱,难道你不满足于突然得到十两金子吗?”渔夫只好不高兴地离开了。没想到,后来这位富翁又在原地翻船了。当有人想救他时,被他欺骗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不守信用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
春秋时,齐襄公派大将连称、管至父去守卫葵丘。连称问齐襄公:“我们何时能回来?”当时正是西瓜上市的季节,齐襄公一边吃瓜一边说:“明年吃瓜时派人替换你们。\\\"一年之后,齐襄公却忘了约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并提出按时替换的要求。齐襄公十分震怒,平静下来之后,对送瓜的人说:“他们要想回来,再等一次瓜熟吧。”连称、管至父见齐襄公言而无信,又气又恨。后来,他们二人参加叛乱,杀死了齐襄公。齐襄公言而无信,最终落得被人推翻,死于非命的下场。
前面是两个反面的例子,下面再举一个人信誉好而获益的正面例子。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但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风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否则一旦他陷入困境,没有人愿意帮助他。那些背信弃义的人只能等着在灾难中死去。因为人们要出卖或者陷害一个好人,无论是内心的道德谴责,还是外部的舆论评价都会让他付出很大的成本。但是人们放弃或者说出卖一个小人,内心的道德成本是极低的。
说了这么多,既没有说全,也没有说透,更不是什么首创,以上所述不只适用于体制内,对体制外也大多适用,是一些共性问题,还是那句话,在这里我们不评价这些生存手段和潜规则是否符合公平道义,也不代表笔者赞同或反对,仅作列举和阐述以供读者参考,同时笔者一不是专业写手,二不以自媒体为业,写东西只是业余爱好,请各位板砖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