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要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比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去登堂喝酒,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争了。子夏向孔子请教:请问夫子,《诗经》中有一句诗“美丽的笑容真好看,美丽的眼睛真明亮,洁白的纸上才会有灿烂的颜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先有白底子,然后才能绘画;子夏想了一会儿,接着问道:就是一个人应该先有良好的内在品质,然后才能真正懂得礼,是吗?孔子听后高兴地:子夏,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我们可以一起好好地讨论《诗经》了!
夏朝的礼,我是能出来的,但是夏朝的后代杞国却不能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也是能出来的,但它的后代宋国却无法证明我的话;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多;如果足够多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孔子:对于行禘礼这样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再往下看了。
(关于禘礼,这里需要重解释一下。禘礼是指古代帝王祭祀始祖的一种隆重仪礼。禘礼本来是帝王才可以行的礼,为什么鲁君也可以行禘礼呢?鲁国是周公的后代建立的诸侯国,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天子把禘礼赐给了周公的后代,这应该算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所谓祭祀,无论是隆重还是简单,祭祀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通过向天地祖先的致敬,来追念列祖列宗创业之艰难,以激励当代后人要效法前辈之精神,不负使命,并且要不懈努力地去发扬光大祖宗的事业。)
(到禘礼,就是要让当代人与前代的祖先面面相对,祭神如神在,面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就如英灵亲临,充满崇敬地感念先辈之情,并且心谨慎地省察拷问自己的行为。心中要有决心,世世代代,一定要继承祖宗之豪烈,创造仁德良善的社会秩序,福佑万世子孙。在整个典礼的过程中,场面隆重只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诚敬之心,一定是发自肺腑的。)
(孔子看到鲁国上下权贵行禘礼之后非常地不满意,这是有原因的:鲁君并不懂得珍惜周天子赐予鲁国禘礼这样的荣誉,而且在整个祭祀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是在走形式,并没有发自内心,场面的宏大和内心的虚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孔子一直在强调礼制的重要作用,无非是想通过这种仪礼的形式,把礼的概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最终的愿望是想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孔子从来都不谈及鬼神却执着于祭礼的原因。如今孔子面对着鲁君行的这禘礼,是既气愤又无奈,所以他索性都不往下看了。)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礼的规定,孔子回答: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在治理天下大事的时候估计就会以为,治理天下大事就像把东西摆在那里一样简单了吧!孔子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一边: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祀神明,就像神明真的在面前。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是一样的!卫国大夫王孙贾向孔子请教:人家都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孔子回答: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奉承哪个神都没有用了。
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夏、商两朝的,那是何等的丰富多彩,我遵从周朝的礼仪制度!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人请教,旁边的人见孔子如此缺少见识,嘲讽地:谁孔夫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儿都要问别人;孔子后来听到了这句话,回答:这就是礼呀!子贡提出了一个想法,他想要去掉每月初一祭祀祖庙用的活羊,孔子听后回答:子贡啊,你爱惜的是那只羊,我却爱惜的是那种礼。孔子:我在完完全全地按照周礼上的规定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我是在谄媚呢!
孔子: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每个人的力气大是不同的,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射箭比赛时不一定要射穿靶子,只要射中就行了。儒家不把力不能及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就是,儒家向众人所讲的,都是他们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读书和做人,一分耕耘便一分收获。射礼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射箭,只不过是一个比喻,可以这样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学习礼,不一定需要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只要肯学习,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鲁定公问孔子:做君主的应该怎样使唤臣子,做臣子的又应该怎样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君主应该以礼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侍奉君主。孔子评价《关雎》时:《关雎》这首诗歌,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鲁哀公问宰我:做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的木头呀?宰我回答:夏朝用的是松树,商朝用的是柏树,周朝用的是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可以让老百姓颤栗;孔子听到这件事后道: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去提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去追究了。
孔子曾经评价管仲,这个人的器量很狭。有人问孔子:管仲节俭吗?孔子回答: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都是一人一职从不兼任,这怎么能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自己家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专门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家里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要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比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去登堂喝酒,这就是所谓的君子之争了。子夏向孔子请教:请问夫子,《诗经》中有一句诗“美丽的笑容真好看,美丽的眼睛真明亮,洁白的纸上才会有灿烂的颜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回答:先有白底子,然后才能绘画;子夏想了一会儿,接着问道:就是一个人应该先有良好的内在品质,然后才能真正懂得礼,是吗?孔子听后高兴地:子夏,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我们可以一起好好地讨论《诗经》了!
夏朝的礼,我是能出来的,但是夏朝的后代杞国却不能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也是能出来的,但它的后代宋国却无法证明我的话;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多;如果足够多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孔子:对于行禘礼这样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再往下看了。
(关于禘礼,这里需要重解释一下。禘礼是指古代帝王祭祀始祖的一种隆重仪礼。禘礼本来是帝王才可以行的礼,为什么鲁君也可以行禘礼呢?鲁国是周公的后代建立的诸侯国,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天子把禘礼赐给了周公的后代,这应该算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所谓祭祀,无论是隆重还是简单,祭祀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通过向天地祖先的致敬,来追念列祖列宗创业之艰难,以激励当代后人要效法前辈之精神,不负使命,并且要不懈努力地去发扬光大祖宗的事业。)
(到禘礼,就是要让当代人与前代的祖先面面相对,祭神如神在,面对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就如英灵亲临,充满崇敬地感念先辈之情,并且心谨慎地省察拷问自己的行为。心中要有决心,世世代代,一定要继承祖宗之豪烈,创造仁德良善的社会秩序,福佑万世子孙。在整个典礼的过程中,场面隆重只是外在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诚敬之心,一定是发自肺腑的。)
(孔子看到鲁国上下权贵行禘礼之后非常地不满意,这是有原因的:鲁君并不懂得珍惜周天子赐予鲁国禘礼这样的荣誉,而且在整个祭祀的过程中所有的人都是在走形式,并没有发自内心,场面的宏大和内心的虚假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孔子一直在强调礼制的重要作用,无非是想通过这种仪礼的形式,把礼的概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内心,最终的愿望是想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孔子从来都不谈及鬼神却执着于祭礼的原因。如今孔子面对着鲁君行的这禘礼,是既气愤又无奈,所以他索性都不往下看了。)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礼的规定,孔子回答:我不知道,知道这种规定的人,在治理天下大事的时候估计就会以为,治理天下大事就像把东西摆在那里一样简单了吧!孔子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一边: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祀神明,就像神明真的在面前。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是一样的!卫国大夫王孙贾向孔子请教:人家都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呀?孔子回答:事情其实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奉承哪个神都没有用了。
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夏、商两朝的,那是何等的丰富多彩,我遵从周朝的礼仪制度!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向人请教,旁边的人见孔子如此缺少见识,嘲讽地:谁孔夫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儿都要问别人;孔子后来听到了这句话,回答:这就是礼呀!子贡提出了一个想法,他想要去掉每月初一祭祀祖庙用的活羊,孔子听后回答:子贡啊,你爱惜的是那只羊,我却爱惜的是那种礼。孔子:我在完完全全地按照周礼上的规定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我是在谄媚呢!
孔子:比赛射箭不在于穿透靶子,因为每个人的力气大是不同的,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这里稍微解释一下。射箭比赛时不一定要射穿靶子,只要射中就行了。儒家不把力不能及的事情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也就是,儒家向众人所讲的,都是他们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比如读书和做人,一分耕耘便一分收获。射礼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射箭,只不过是一个比喻,可以这样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学习礼,不一定需要学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只要肯学习,不管学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肯定的。)
鲁定公问孔子:做君主的应该怎样使唤臣子,做臣子的又应该怎样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君主应该以礼去使唤臣子,臣子应该以忠来侍奉君主。孔子评价《关雎》时:《关雎》这首诗歌,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鲁哀公问宰我:做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的木头呀?宰我回答:夏朝用的是松树,商朝用的是柏树,周朝用的是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可以让老百姓颤栗;孔子听到这件事后道: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去提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要再去追究了。
孔子曾经评价管仲,这个人的器量很狭。有人问孔子:管仲节俭吗?孔子回答: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都是一人一职从不兼任,这怎么能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自己家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专门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家里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