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官居超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凌刚刚到京城参加教坊司的邀宴,就有宫中的太监过来传达皇帝的旨意,说是明天太子的两位老师要在东宫授课,要他务必到场。
以前皇帝虽然重视太子的课业,但是却还没有到专程让宫中太监过来通传的程度。
看来两位学士要讲的内容非同一般。
五更的时候李凌就早早起来,百官早朝的时候就到了东宫。
李凌只是一个新晋翰林,若没有皇帝通传是不允许上早朝的,不过这样也好,他并不想每日操劳。
他在太子的书房足足等了两个时辰,幸好太子还算体恤他这个伴读,期间让人送了一份早点过来。
和平常不一样的是这次是两位老师一起过来,甚至皇帝也进入了书房。
在皇帝的示意下王华缓缓的走到了书桌前面说道:“《立政》篇是《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中的一篇。根据记载,它是周公还政成王时为告诫周成王如何治理国家而作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篇文章!”。
《立政》篇在总结夏、商亡国教训时所提出的国家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重德慎刑。文中周公曾谆谆告诫周成王:夏桀亡国的教训是弗作往任,是惟暴德。商纣王亡国的教训是惟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其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其政。
因此周公告诫周成王要继今立政,其勿以人其惟吉士,用励我国家。
从周公的谆谆告诫中可以看到,他始终把布德于民和严格国家官吏的道德标准作为治国的根本,而反对泛用刑法。
这种重德慎刑的主张可以说是被中国后世历朝政府所遵循的国家管理思想,也是儒家礼法兼治思想的起源。
皇帝大张旗鼓的要两位学士在东宫为太子讲述这篇文章,其意思不言自明,这是皇帝真的要为国储君,开始培养太子处理国事了。
孔子要求为政以德。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为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孟子沿着这一思想继续前进并强调礼治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施仁政于民的主张。
他说: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假日休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其上,可使制梃以挞楚之尖甲利兵矣!
王华不愧是大学士,在文学领域钻研了数十年,他引经据典,将一篇文章深入浅出讲解的头头是道。
就连皇帝也被他的见解所吸引了。
等到王学士将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将明白以后,再也李阁老结合实际经验阐述各种治国思想的利弊。
从历朝国家管理思想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基本上是采纳了礼、法兼治的主张。
即自汉以后各朝,均以儒家《六经》作为立法的依据。导致了历朝历代只能组建成一个礼法兼治的国家,而不可能成为一个纯粹法制的国家。
“我大明朝以仁孝治国,做皇帝只求任人唯贤,做事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只要勤于政事,多听贤臣的意见,大明必将国泰民安,国力蒸蒸日上!”。
皇帝也参与进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纯粹的法治或者按照圣人的想法进行德治都是行不通的。
皇朝实施了这么多年,自然衍生出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的方法,只要依照前人的路子走下去,做皇帝自然并不是很难。
“是,孩儿谨记父皇的教训!”。太子低声答应道。
皇帝说的如此明显,他自然知道其中所蕴涵的意思。
前一阵子郑旺的案子闹的沸沸扬扬,太子也从皇帝与皇后争吵的言语当中知道了一些蛛丝马迹。
他曾经一度认为自己不是皇后甚至是皇帝亲生。
只是现在看来却是他多虑了,若自己不是皇帝亲生,皇帝何以会在病重的时候还惦记着他,又何必将万里江山传给他?
太子听着两位老师讲解文章的时候他的眼泪流淌了下来。
 ... -->>
李凌刚刚到京城参加教坊司的邀宴,就有宫中的太监过来传达皇帝的旨意,说是明天太子的两位老师要在东宫授课,要他务必到场。
以前皇帝虽然重视太子的课业,但是却还没有到专程让宫中太监过来通传的程度。
看来两位学士要讲的内容非同一般。
五更的时候李凌就早早起来,百官早朝的时候就到了东宫。
李凌只是一个新晋翰林,若没有皇帝通传是不允许上早朝的,不过这样也好,他并不想每日操劳。
他在太子的书房足足等了两个时辰,幸好太子还算体恤他这个伴读,期间让人送了一份早点过来。
和平常不一样的是这次是两位老师一起过来,甚至皇帝也进入了书房。
在皇帝的示意下王华缓缓的走到了书桌前面说道:“《立政》篇是《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中的一篇。根据记载,它是周公还政成王时为告诫周成王如何治理国家而作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篇文章!”。
《立政》篇在总结夏、商亡国教训时所提出的国家管理的核心思想是重德慎刑。文中周公曾谆谆告诫周成王:夏桀亡国的教训是弗作往任,是惟暴德。商纣王亡国的教训是惟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其邦,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其政。
因此周公告诫周成王要继今立政,其勿以人其惟吉士,用励我国家。
从周公的谆谆告诫中可以看到,他始终把布德于民和严格国家官吏的道德标准作为治国的根本,而反对泛用刑法。
这种重德慎刑的主张可以说是被中国后世历朝政府所遵循的国家管理思想,也是儒家礼法兼治思想的起源。
皇帝大张旗鼓的要两位学士在东宫为太子讲述这篇文章,其意思不言自明,这是皇帝真的要为国储君,开始培养太子处理国事了。
孔子要求为政以德。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为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孟子沿着这一思想继续前进并强调礼治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了施仁政于民的主张。
他说: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假日休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其上,可使制梃以挞楚之尖甲利兵矣!
王华不愧是大学士,在文学领域钻研了数十年,他引经据典,将一篇文章深入浅出讲解的头头是道。
就连皇帝也被他的见解所吸引了。
等到王学士将这篇文章的大致意思将明白以后,再也李阁老结合实际经验阐述各种治国思想的利弊。
从历朝国家管理思想实际发展情况来看,基本上是采纳了礼、法兼治的主张。
即自汉以后各朝,均以儒家《六经》作为立法的依据。导致了历朝历代只能组建成一个礼法兼治的国家,而不可能成为一个纯粹法制的国家。
“我大明朝以仁孝治国,做皇帝只求任人唯贤,做事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只要勤于政事,多听贤臣的意见,大明必将国泰民安,国力蒸蒸日上!”。
皇帝也参与进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纯粹的法治或者按照圣人的想法进行德治都是行不通的。
皇朝实施了这么多年,自然衍生出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的方法,只要依照前人的路子走下去,做皇帝自然并不是很难。
“是,孩儿谨记父皇的教训!”。太子低声答应道。
皇帝说的如此明显,他自然知道其中所蕴涵的意思。
前一阵子郑旺的案子闹的沸沸扬扬,太子也从皇帝与皇后争吵的言语当中知道了一些蛛丝马迹。
他曾经一度认为自己不是皇后甚至是皇帝亲生。
只是现在看来却是他多虑了,若自己不是皇帝亲生,皇帝何以会在病重的时候还惦记着他,又何必将万里江山传给他?
太子听着两位老师讲解文章的时候他的眼泪流淌了下来。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