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zhuzhu.la,伐清1719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汉口码头,一队队复汉军士兵正在排列着整齐的队伍,他们身上的军衣飒爽无比,手上还戴着洁白的手套,人人神情坚毅。
当宁渝从船上下来的时候,码头上响起了一阵阵民众的欢呼声,他们并不是官府特意组织过来的,而是百姓们自发前来迎接宁渝,他们用一种极为热烈的眼神望着代表皇帝的旌旗,脸上带着笑意。
“陛下万岁!”
“大楚万岁!”
如同浪潮一般的呼声一波热烈过一波,正在执行警戒任务的复汉军士兵不得不结起了人墙,防止有人趁着眼下的热烈气氛行不法之事。
宁渝望着眼前的一幕,心里不由得有些感慨万分,对着身旁的群臣低声道:“我们的百姓是最知道感恩的,他们的要求真的很低很低,往往只需要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会对你感恩戴德.......朕心中实在惭愧啊,国家尚未一统,民众尚未安宁,还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你们也要好好想一想。”
一旁的次辅崔万采亦有几分感慨,“陛下所言甚是,臣等当殚精竭虑,以报陛下恩德,以报社稷江山,更要报答天下万众子民。”
湖北布政使宁万钧拱手道:“启禀陛下,此番百姓呼声,正是陛下恩德所在。我大楚自立鼎以来,废除苛捐杂税,执行减租减息,行新政,施仁义,方有万民喘息之机,如今湖北全省人口丁数、开垦田亩数都大大增长,正是仰赖陛下之威福。”
宁渝微微一笑,心里也知道这里不是说话之地,便坐上了专门准备的御用马车,前往旧时的行宫所在。不过马车上也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还有次辅崔万采、湖北布政使宁万钧以及新提拔的武昌知府郑裕民二人,专门在此等候宁渝的问询。
“南方既定,北伐之日也是一日近过一日,前线士卒枕戈待旦,我后方的保障也也要做好,其中军械之事尤为重要,鄂省乃我大楚军工布局重省,一应保障更需要做好。”
宁渝手里握着一只茶杯,脸上略略带了几分凝重之色,北伐终究是有些仓促,在后勤上对于后方的考验是非常大的,因此这次前来湖北,便是为了保障此事。
湖北布政使宁万钧谦卑道:“陛下,如今武昌、汉阳二府的军工生产开始加班加点,工人也在进一步扩充,到目前为止,扩军所需武器均已备齐,至于战备储存也已经开始,大概在五月底之前,所储存的相关军械,足够再扩充三个师。”
“至于日常消耗的铅弹、手榴弹、开花弹、霰弹以及其他的一应弹药,在汉阳和南京都进行了相关的存储准备,可供前线三十万大军三月之需。”
说起这些,宁万钧的语气里不由得透出浓浓的自豪之色,要知道最开始的规模可没有这么大,都是在他跟其他鄂省官员的手里,逐渐发展壮大的,这其中所付出的心血,绝非寻常人所能理解。
宁渝微微点了点头,他对于宁万钧等人的成绩还是满意的,或许来年可以将其调入到部阁当中,等到内阁推举时,也算是一个筹功的机会,不过有些事情还是要多多叮嘱一番。
“如今的军工生产已经上了轨道,朕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但是一定要保证军工生产地的安全,一应的戒备措施必须要做好,也不得有任何的扰民之举,不得干预百姓的正常生活。”
一旁一直没有做声的武昌知府郑裕民此时便来了精神,他也是过去楚王府出来的能吏,后来还经过了宁楚政务大学的培训,因此官运一直不错,年仅三十余岁便成为了武昌知府,仅仅只比直隶知府要低上一些。
在听到了宁渝的叮嘱,郑裕民连忙开口道:“陛下所言甚是,如今我武昌围绕相关的军工产业,城卫布置了两个营作为看守,与此同时该区域二十里内都有相关的警戒,安全当是无忧。且由于军工产业地处偏僻,并无什么百姓,原有的百姓也都迁到了城里。”
听到了这里,宁渝才点了点头,望着次辅崔万采笑道:“若是天下的官员,都如同万钧、裕民二人,朕与内阁便都能省去许多心力了。”
崔万采淡然一笑,“贤臣能吏,亦是得幸于陛下所拔。且等今年科举已经结束,将来我大楚的官员,都将会是实干之能吏。”
没错,已经到了革新三年了,春闱早早便已经结束了,而这一次的春闱考试与往届都有所不同,现在大家伙只能考秀才了,而且考试的内容都是关于实学,以及新式的科目,四书五经仅仅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考中者大多都是一些颇具创造力的年轻人。
在以往科举之时,大家只需要作好八股文即可,所围绕的范围也都是官方定死的儒家精义,因此大伙只需要学那么几本书,基本上也就够了,这样考出来的学子都是什么样的德行,基本上不用看就知道。
尽管在这些人当中也会出现一些人才,可是那毕竟是建立在庞大的士子基础上,与之相对的便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穷首皓经,只知道在先贤的精义里打转,于国于民却是没有半点用处。
因此宁渝自登基以来便着手改革科举试,不过为了保障稳定,因此才在革新三年正式开启新式科举试,而考中的也都是这两年开始转变思想的灵活之辈,至于那些混混老朽之辈,自然是彻底断绝了当官的希望。
对于科举一事,宁万钧与郑裕民二人也是颇有了解,当下亦是赞同无比,特别是作为湖北布政使的宁万钧,倒也有一些不一样的见解。
“科举改制一事,实在是大利于天下,过去的士子为了博得一个一朝便为天下知,耗费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亦浪费了太多的人才,殊不知这天下还有更多的行业,需要更多的人才去完成。”
宁万钧这话却是说到宁渝的心坎里去了,当即便抚掌大笑道:“万钧所言甚得朕意,天下殊途千万条... -->>
汉口码头,一队队复汉军士兵正在排列着整齐的队伍,他们身上的军衣飒爽无比,手上还戴着洁白的手套,人人神情坚毅。
当宁渝从船上下来的时候,码头上响起了一阵阵民众的欢呼声,他们并不是官府特意组织过来的,而是百姓们自发前来迎接宁渝,他们用一种极为热烈的眼神望着代表皇帝的旌旗,脸上带着笑意。
“陛下万岁!”
“大楚万岁!”
如同浪潮一般的呼声一波热烈过一波,正在执行警戒任务的复汉军士兵不得不结起了人墙,防止有人趁着眼下的热烈气氛行不法之事。
宁渝望着眼前的一幕,心里不由得有些感慨万分,对着身旁的群臣低声道:“我们的百姓是最知道感恩的,他们的要求真的很低很低,往往只需要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会对你感恩戴德.......朕心中实在惭愧啊,国家尚未一统,民众尚未安宁,还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你们也要好好想一想。”
一旁的次辅崔万采亦有几分感慨,“陛下所言甚是,臣等当殚精竭虑,以报陛下恩德,以报社稷江山,更要报答天下万众子民。”
湖北布政使宁万钧拱手道:“启禀陛下,此番百姓呼声,正是陛下恩德所在。我大楚自立鼎以来,废除苛捐杂税,执行减租减息,行新政,施仁义,方有万民喘息之机,如今湖北全省人口丁数、开垦田亩数都大大增长,正是仰赖陛下之威福。”
宁渝微微一笑,心里也知道这里不是说话之地,便坐上了专门准备的御用马车,前往旧时的行宫所在。不过马车上也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还有次辅崔万采、湖北布政使宁万钧以及新提拔的武昌知府郑裕民二人,专门在此等候宁渝的问询。
“南方既定,北伐之日也是一日近过一日,前线士卒枕戈待旦,我后方的保障也也要做好,其中军械之事尤为重要,鄂省乃我大楚军工布局重省,一应保障更需要做好。”
宁渝手里握着一只茶杯,脸上略略带了几分凝重之色,北伐终究是有些仓促,在后勤上对于后方的考验是非常大的,因此这次前来湖北,便是为了保障此事。
湖北布政使宁万钧谦卑道:“陛下,如今武昌、汉阳二府的军工生产开始加班加点,工人也在进一步扩充,到目前为止,扩军所需武器均已备齐,至于战备储存也已经开始,大概在五月底之前,所储存的相关军械,足够再扩充三个师。”
“至于日常消耗的铅弹、手榴弹、开花弹、霰弹以及其他的一应弹药,在汉阳和南京都进行了相关的存储准备,可供前线三十万大军三月之需。”
说起这些,宁万钧的语气里不由得透出浓浓的自豪之色,要知道最开始的规模可没有这么大,都是在他跟其他鄂省官员的手里,逐渐发展壮大的,这其中所付出的心血,绝非寻常人所能理解。
宁渝微微点了点头,他对于宁万钧等人的成绩还是满意的,或许来年可以将其调入到部阁当中,等到内阁推举时,也算是一个筹功的机会,不过有些事情还是要多多叮嘱一番。
“如今的军工生产已经上了轨道,朕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但是一定要保证军工生产地的安全,一应的戒备措施必须要做好,也不得有任何的扰民之举,不得干预百姓的正常生活。”
一旁一直没有做声的武昌知府郑裕民此时便来了精神,他也是过去楚王府出来的能吏,后来还经过了宁楚政务大学的培训,因此官运一直不错,年仅三十余岁便成为了武昌知府,仅仅只比直隶知府要低上一些。
在听到了宁渝的叮嘱,郑裕民连忙开口道:“陛下所言甚是,如今我武昌围绕相关的军工产业,城卫布置了两个营作为看守,与此同时该区域二十里内都有相关的警戒,安全当是无忧。且由于军工产业地处偏僻,并无什么百姓,原有的百姓也都迁到了城里。”
听到了这里,宁渝才点了点头,望着次辅崔万采笑道:“若是天下的官员,都如同万钧、裕民二人,朕与内阁便都能省去许多心力了。”
崔万采淡然一笑,“贤臣能吏,亦是得幸于陛下所拔。且等今年科举已经结束,将来我大楚的官员,都将会是实干之能吏。”
没错,已经到了革新三年了,春闱早早便已经结束了,而这一次的春闱考试与往届都有所不同,现在大家伙只能考秀才了,而且考试的内容都是关于实学,以及新式的科目,四书五经仅仅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因此考中者大多都是一些颇具创造力的年轻人。
在以往科举之时,大家只需要作好八股文即可,所围绕的范围也都是官方定死的儒家精义,因此大伙只需要学那么几本书,基本上也就够了,这样考出来的学子都是什么样的德行,基本上不用看就知道。
尽管在这些人当中也会出现一些人才,可是那毕竟是建立在庞大的士子基础上,与之相对的便是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穷首皓经,只知道在先贤的精义里打转,于国于民却是没有半点用处。
因此宁渝自登基以来便着手改革科举试,不过为了保障稳定,因此才在革新三年正式开启新式科举试,而考中的也都是这两年开始转变思想的灵活之辈,至于那些混混老朽之辈,自然是彻底断绝了当官的希望。
对于科举一事,宁万钧与郑裕民二人也是颇有了解,当下亦是赞同无比,特别是作为湖北布政使的宁万钧,倒也有一些不一样的见解。
“科举改制一事,实在是大利于天下,过去的士子为了博得一个一朝便为天下知,耗费了太多的时间与精力,亦浪费了太多的人才,殊不知这天下还有更多的行业,需要更多的人才去完成。”
宁万钧这话却是说到宁渝的心坎里去了,当即便抚掌大笑道:“万钧所言甚得朕意,天下殊途千万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