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zhuzhu.la,康熙来了:纪连海辣说康熙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桂已带领兵众到达了山海关。
吴部到达山海关的时候,李自成军已攻至北京郊外,各种消息传到了吴三桂的耳中。他有些犹豫,但君命难违,吴三桂还是领兵向北京进发,4月26日到达丰润。在这里,他打败了投降李自成军的原明降将白广恩、唐通,并收降了八千余人。但是北京已于4月25日被农民军攻破,明王朝灭亡了,崇祯皇帝吊死于煤山寿皇亭下。
(三)吴三桂接到大顺政权的“邀请函”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大顺方面:
其实,这个时候的李自成也知道,吴三桂及其所属的军队是当时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的去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哪一方能操纵中国政权。
因此,李自成进北京后,马上听取了手下的建议,在进驻北京的第三天,就从狱中放出吴三桂的好朋友、原明朝的职方郎中张若麒,让张若麒担任山海关防御使,前往山海关从事劝降吴三桂的工作。
李自成为了迅速促成吴三桂投降,采取了多项措施:
第一,派人两次前往山海关,赏辽兵白银四万两,赏吴三桂白银万两、黄金千两、锦千段,并封吴三桂为侯;
第二,命吴襄在北京写信给吴三桂,劝其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第三,派专使巡抚李甲和兵备道陈乙面见吴三桂,许以封侯之位。
(四)1644年4月的中国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
大明方面:北京已于4月25日被农民军攻破,明朝灭亡。明朝的皇帝崇祯吊死于煤山寿皇亭下。
大顺方面: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城,原来明朝的许多将官已归顺了大顺政权。另外,李自成为了招降吴三桂,给了他很多好处。还有一点也需要说明,吴三桂的父亲和其他家人都在李自成的掌控之下。
大清方面:前面,我们曾经多次提起过,早在1641—1642年的时候,大清王朝曾经多次派人招降吴三桂,而且在1642年的时候,皇太极居然还亲自写信劝降吴三桂——可见,皇太极对吴三桂的重视程度。但是,到了1644年的时候,这个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却没有了响动。真是不知道,多尔衮这个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
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刻,吴三桂会如何打算呢?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抉择呢?
投降做“农民”
(一)吴三桂决意归顺大顺政权
对吴三桂来说,在这个进退维谷的困难时刻,他应该怎么办呢?彭孙贻的《流寇志》里面作了如下的记载:
有客平西(平西,指平西王吴三桂)幕者云,世传吴襄作书招平西,平西告绝于父,起兵勤王,非也。都城既陷,三桂屯山海,自成遣使招三桂。三桂秘之,大集将士。告之曰:“都城失守,先帝宾天,三桂受国恩,宜以死报国,然非藉将士力,不能以破敌,今将若之何?”将士皆默然。三问不敢应。三桂曰:“闯王势大,唐通、姜瓖皆降,我孤军不能自立。今闯王使至,其斩之乎,抑迎之乎?”诸将同声应曰:“今日死生唯将军命。”三桂乃报使于自成,卷甲入朝。
由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吴三桂在开始的时候是打算以死报国的,但是他的属下经过他的三次问讯,结果全军将士“三问不敢应”!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已经不能领导他的军队——他失去了对自己军队的有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提出,投降是大势所趋。咱们是否也走投降这条路呢?结果,全军将士同声回答说,“今日死生唯将军命”。吴三桂于是决定归顺大顺政权。
从上述材料,我们还可以看出,吴三桂对于是否归顺大顺政权,是曾经存在过犹豫心理的。但是,他从全军将士的由“三问不敢应”到“今日死生唯将军命”的情绪变化中,最终确定了归顺大顺政权的决定,并且立即付诸行动。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为什么宁可归顺大顺政权也不归顺大清王朝呢?
(二)吴三桂归顺大顺政权原因分析
其实,在他的心里应该一直有以下两种想法:
第一,“华夷之辩”。
我们说,吴三桂长期以来,一直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一直把汉族人以外的一切少数民族看成“夷蛮戎狄”,认为“夷蛮戎狄”是没有资格统一中国的。
因此,他一直认为,可以归顺大顺政权,但绝不可以投降满洲人的所谓的“大清王朝”。因为,李自成好歹也是汉人——这是吴三桂的想法——其实,我们知道,李自成实际上是党项羌人的后裔——也不是汉人。
第二,形势所迫。
此前的许多年,吴三桂一直站在大明王朝与大清王朝对峙的最前线。现在,大明王朝完蛋了。在他的前面,有他的死对头大清王朝;在他的后面,有他所不了解但是迅速占领了中国大部分领土、现在正在极力招降他的大顺政权。
更何况,大顺政权还决定,赏辽兵白银四万两,赏吴三桂白银万两、黄金千两、锦千段,现在这些东西正在送往山海关前线的路上。不仅如此,大顺政权还封吴三桂为侯呢!
由上所述,他怎么能够在这个时候突然作出投降自己宿敌的决定呢!
因此,对于现在的吴三桂来说,他只能选择宁可归顺大顺政权也不归顺大清王朝。
吴三桂既然决定了投降,剩下的就是他的具体行动了。
一个女人引发的叛局
(一)决意背叛大顺政权
1644年4月29日,吴三桂正式决定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并且亲自率部进京朝见新的主人。1644年5月3日,吴三桂的军队抵达永平(今河北卢龙县)西沙河驿站。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却又突然背叛了李自成。不久之后,正式投降了大清朝。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二)背叛大顺政权始末
关于吴三桂背叛大顺政权的始末,一般而言,我们都相信《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里面的记载是真实的:
在西沙河驿站,吴三桂相继见到了逃出京的家人以及父亲派出的亲信傅海山,他们向吴三桂叙说了父亲吴襄以及其爱妾的情况。开始听到父亲吴襄被捕时,吴三桂并不在意,以为这是李自成为迫其投降所采取的措施,他一投降,父亲必被释放。当听到父亲被拷打将死,交了五千两银子还不顶用时,吴三桂的头发便不禁竖了起来。及至听到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抢走时,吴三桂十分愤怒,他说:“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他马上下令,停止前进,掉头返回山海关,并一反常态,纵兵掠夺,直接率兵杀回山海关。
这就是人尽皆知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了。
吴三桂是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我们后面自然要考证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回答另一个问题:陈圆圆到底是什么人?她到底有多大的才能吸引了吴三桂?
当红女演员陈圆圆
(一)良家妇女陈圆圆
说起来,陈圆圆原来并不是歌伎。
陈圆圆,江苏武进县金牛里(今奔牛镇)人。她原本不姓陈,而姓邢,父亲叫邢三,住在苏州奔牛镇四亩曲。邢三是个贫苦的农民,以耕种为生。圆圆幼年丧母,邢三就把她送给姨母抚养,姨母的丈夫姓陈,因此圆圆就改姓为陈。
圆圆的养父是个小生意人。初时家境尚可,尤好听人唱歌,还不惜倾全部资财请善于唱歌的人到家里居住,有时竟请来数十位,日夜讴歌不止。因此陈圆圆从小便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后来,由于陈氏家道中落,18岁那年,本出身于良家的陈圆圆不得不卖身为伎,进了烟花场。
(二)走红歌伎陈圆圆
在明末江南,做不了出色的女演员也就成不了名妓,所以勾栏中人对串戏之类是很看重的。
陈圆圆从小读书识字、唱歌学戏,也能写得一手好词。为了学唱弋腔俗调,她还经常向民间老艺人请教。因此,清初康熙年间的文学家陆次云在他的《圆圆传》中,称其为“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
她18岁,在苏州登台演出,扮饰过《长生殿》的杨贵妃、《霸王别姬》的虞姬和《西厢记》的崔莺莺,一下子便成了走红的歌伎,声名大噪。
当时,陈圆圆也很想像其他的走红歌伎一样,借广泛交际的机会,结识一些社会名流,出籍从良。可是,通过谁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三)成为冒辟疆的心上人
明末社会,封建士大夫纷纷征歌逐伎,迷恋声色,追求浪漫的生活。冒辟疆也不例外。
冒辟疆,乃江南名士,与陈定生、侯方域、方以智,号称“江南四公子”,他们在政治上反对阄党,针砭时弊。但在生活上却和一些伎女日相唱和,流连风月。
1641年春,冒辟疆与陈圆圆初逢。少年倜傥的冒辟疆第一次见到陈圆圆就为其所迷。而陈圆圆也把自己完全托付给了冒辟疆。
1642年,冒辟疆本来定下时间去苏州接陈圆圆成亲,谁知家中出事耽搁了十天,待到苏州时,陈圆圆恰被国丈田宏遇在十天前以势逼去。
(四)落到了田宏遇的手里
田宏遇,陕西人,曾任扬州千总,女儿被崇祯选封为贵妃后,田宏遇官封左都督,在皇亲国戚中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1642年,他的女儿、崇祯皇帝的宠妃田妃死了,他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损害,于是田宏遇前往江南选送美女千人前往北京,陈圆圆就是其中之一。
而凑巧的是,崇祯皇帝此时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时,无心女色,将田宏遇送来的这些女子一一退回,陈圆圆也是其中之一。陈圆圆回到田府之后,成为田宏遇歌伎。
(五)终于结识了吴三桂
1643年秋,农民大起义如火如荼,攻下了洛阳,京师为之震动。京中豪门权贵和富家巨室万分惶恐,害怕起义军一旦攻下北京,将无以自安。
而此时的田宏遇已经不是很受崇祯皇帝的宠信了。他必须为自己寻找下一步的退路,而正巧吴三桂此时正在京师。田宏遇觉得只有抓住了实力在握的吴三桂,才能保证全家人的安全。于是田宏遇就把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
问题在于,陈圆圆作为一个当红歌伎,她与吴三桂到底能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呢?难道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真的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吗?《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里面的记载到底是真是假,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考证了!
女人该不该背这个黑锅
(一)“冲冠一怒为红颜”考证
第一,有关“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料出处。
我们知道,《庭闻录》和中华书局1957年版的徐鼒的《小腆纪年附考》这类著作出自清朝中晚期甚至更晚。它们出现的时间已经与吴三桂的降而复叛大顺政权、投降大清王朝相隔八九十年了。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比《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更早一些的著作,而且在这些著作里面也同样记载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的史实呢?
第二,更早一些的史料记载似乎否定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
更早一些记载吴三桂事情的书籍有很多,但是,这些书籍里面都没有关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实记载。
其中涉及吴三桂和陈圆圆关系的书籍主要是《明季北略》一书。《明季北略》这本书成于清康熙十年(1670年),此时吴三桂尚未叛清。在这本书中记载着下面的话:
自成入京,刘宗敏系吴襄,索沅(沅,指陈圆圆)不得,拷掠酷甚。三桂闻之,益募兵七千。三月二十七日,将自成守边兵二万尽行砍杀,止余三十二人,贼将负重伤逃归,三桂遂居山海关。
这本书中,说的是刘宗敏没得到陈圆圆,对吴襄严刑拷打,是吴三桂与李自成反目的原因。
也就是说,按照《明季北略》一书的说法,“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假的。真实的情况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严刑拷打。
这里,我们就涉及一个问题,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难道,就仅仅是因为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这么简单吗?
支持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严刑拷打这一论点的论据还有很多。
例如,《流寇志》记载:
(吴三桂)至永平,遇父襄苍头与一姬连骑东奔,惊问之,而襄姬与苍头通,乘乱窃而逃,诡对三桂曰:“老将军被收,一门皆为虏,独与姬得脱,东归报将军,将军速为计。”三桂乃翻然走山海,拥兵自守,使人乞师,共击贼也。
又如,中华书局1959年版的赵士锦《甲申纪事?附录》的记载:
三桂差人进北京打探老总兵、圣上消息。有闯贼在北京捉拿勋戚文武大臣,拷打要银,将吴总兵父吴襄拷打要银,止凑银五千两,已交入。吴襄打发旗鼓傅海山,将京中一应大事,一一诉禀,吴老总兵已受闯贼刑法将死。吴总兵闻之,不胜发竖,言君父之仇,必以死报。
(二)吴三桂背叛大顺政权的原因分析
戏剧性的是,几乎就在吴三桂得知其父被拷问的同时;李自成也注意到了吴三桂对巩固自己政权的重要性,指示刘宗敏释放吴襄并命吴襄写信,劝告吴三桂投降。同时,又派出了降将唐通,降官王则尧、张若麒、左懋泰等人携带吴襄手书和大批银两直接来到吴三桂的军中,进一步劝其投降。从时间上来说,这批招降人员到达吴三桂军中的时间,仅比吴襄致吴三桂的私函晚到一两日(在5月5日左右),而两封信的内容却截然相反,这不能不使吴三桂认为李自成的招降不过是骗局,是想引诱自己进驻北京后再行消灭。
吴三桂长期守卫边关,和大顺政权没有什么接触。他既然决定要投降大顺政权,就肯定会派人进北京了解情况。了解的结果居然是大批官员被拷掠追赃,连自己的父亲也被拷打到快要死了的地步;这证明投靠大顺政权根本不可能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前往北京城无疑是自投罗网。吴三桂和许多部下在关外都是有很多财产的大地主,现在他们的主帅吴三桂连自己的父亲性命和家产都保不住,就更谈不上保护他们在关外的土地财产了。所以吴三桂振臂一呼,群起响应。
因此,我们说,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大顺政权的革命措施触犯了吴三桂等地主阶级的利益。
(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料价值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难道“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件事情就真的完全不可信吗?
应该说,上述两种不同的材料里面的记载,哪一种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性呢?根据现在的情况,我们还不能作出准确的考证。
因为,在吴三桂背叛大明王朝之前,吴三桂还是大明王朝的重臣,而且还与当时的皇帝家族是儿女亲家。您想啊,吴三桂这样的人物,在当时来说,谁敢公然宣称说,他当年的行为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呢?
如果说,吴三桂当年的行为是因为父亲被严刑拷打的话,那么吴三桂就是一个值得歌颂的人物——毕竟吴三桂对于父母还是比较孝顺的嘛!如果说,吴三桂当年的行为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话,那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不管怎么说,吴三桂还是背叛了大顺政权。但我们要知道,背叛大顺政权与归顺大清王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吴三桂又是如何归顺大清王朝的呢?
谍中谍
(一)与父亲决裂的吴三桂
1644年5月3日,吴三桂在永平西沙河驿站决定,迅速杀回山海关。 5月9日,他的军队就从大顺军队的手中夺回了山海关。大顺政权的军队被杀得仅剩八骑逃还北京。
而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兵力已达五万人之多,号称十五万。他在演武场阅兵誓师,将李自成的使节李甲斩首,陈乙割两耳后放回。同时,他还亲自给父亲吴襄写了回信,表明与李自成彻底决裂。在给他父亲的信中,说道:“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明季北略》)
吴三桂的这封信,明里是针对父亲,实则是针对大顺政权而写的。他直斥父亲隐忍偷生投降,对他训以非义,断然表示拒绝;并宣布自写信之日即与父亲断绝关系,即使李自成将父亲置于油锅里或菜板上,他也毫不动心,义无反顾。这封信不仅与父诀别,而且也是同农民军的彻底决裂。当然,这封信也有变相保护自己父亲的意思。
与此同时,吴三桂还下令收拢关外各地汉民迅速转移到山海关内各州县驻扎,准备抵抗大顺军队。这个时候的李自成,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呢?
(二)后悔已晚的李自成
1644年5月11日,李自成知道了他的使节被处死的消息;14日,又看到了吴三桂给父亲吴襄的信。他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非常震怒,责备刘宗敏误事误国。李自成甚至亲自将吴襄释放出狱,并设宴招待,以示笼络。
但一切都太晚了。李自成也知道,只有自己领兵讨伐吴三桂这一条路了。
5月18日,李自成率马步兵十万,带领刘宗敏、李过等一班大将,亲领精兵七千,出正阳门,向山海关进发。他将崇祯帝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带在军中,盼望吴三桂还眷恋故主之情;他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押在军中,希望吴三桂还顾虑父子之念。
山海关距北京仅350公里,农民军却按常规走了九天!李自成一边亲率大军来征讨,一边却仍对吴三桂抱有幻想,希望吴三桂不战而降,他在行军路上几次写信向吴三桂劝降。吴三桂为了迷惑李自成,派了手下六个将领前往大顺军诈降。李自成虽对六将心存戒备,但仍对吴三桂有侥幸心理。
5月26日,李自成率领大军抵达山海关。吴三桂知道自己打不过李自成,他会作出什么样的抉择呢?
(三)借兵不成的吴三桂
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心里很清楚,自己既然已经与大顺政权决裂,就必须考虑后路问题。他也非常清楚,就凭自己手上的五万人马,绝对不是大顺政权的对手。
但是,这个时候的他也知道,绝不能作出降清的抉择。您想啊,投降与之交战了十数年的清廷,与他作为明朝忠臣的初衷相违;投降异族也与他的思想观念格格不入啊!谁愿背上千古骂名呢?
因此,他决定,向大清王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借兵。吴三桂命书吏起草了一封给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请兵信,信中说道:
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清世祖实录》)
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是一封“借兵”的信,不是投降的信。为什么呢?
第一,写信的名义:吴三桂以“亡国孤臣”的名义,恳请清朝出兵,帮助他报君父之仇,以图明朝“中兴”,恢复其统治。无意降清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第二,双方的称谓:吴三桂称清为“北朝”,与“我朝”“中国”相对应。泾渭分明,即使明朝已亡国,他仍属明朝,与清无涉,这又明确自己的立场不容混淆。
第三,清军进兵路线:一从“中协”即喜峰口、龙井口等处;一从“西协”即墙子岭、密云等处入口。这两条路线是清兵经年屡次入口征明的旧路,吴三桂却牢牢地控制着“东协”,即山海关与界岭口等重要关隘。从山海关至京师便捷,独当正面进兵。从西协、中协走,已属侧翼,要绕路,误时日。显然,吴三桂自为主,而把清兵置于“客兵”的地位。从吴三桂的这个安排,也看不出他与清为一家之意。另外,从这个安排来看,他还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坐山观虎斗的意思。实际上他想通过自己的安排达到大清与大顺两个政权火并,以此恢复大明江山的意图。
第四,酬劳:吴三桂郑重声明,“我朝”报答清兵“兴亡继绝”的扶助之功,不只给财物,还将“裂地”即割让领土酬谢。吴三桂俨然以明朝的代言人,许以优厚的条件,此与降清毫无共同之处。而一旦出现大清与大顺两个政权火并的局面,还哪里有什么酬劳啊。因此,这个所谓的“酬劳”实际上是假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这个时候我们还不能说,吴三桂已经降清。
但睿亲王多尔衮何许人也,他哪能那么容易就上当而答应吴三桂的请求呢?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已经亲自带领多铎、阿济格等一批猛将,倾其举国之力,于5月14日从沈阳誓师出发,参加逐鹿中原的战斗。5月19日,进军途中的多尔衮接到了吴三桂的信。多尔衮未敢轻易相信吴三桂,他决定:第一,派人到山海关探看虚实;第二,改变行军路线,以一日一夜行一百公里的速度直趋山海关;第三,调取攻城用的红衣大炮,发往山海关;第四,给吴三桂复信。信中说,“期必灭贼,出民水火。……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清世祖实录》)
多尔衮此信撇开吴三桂所提的具体条件而不论,而是向吴三桂昭示了大清出兵之本意,打出了“期必灭贼,出民水火”的旗号,从而与吴三桂提出的为君父“报仇”,与“流贼”不共戴天的呼吁取得了完全一致。但这封信的主旨,还在最后几句话,也就是劝吴三桂“来归”(投降),以裂土封王的最高奖赏诱其动心。
看来,吴三桂的“借兵”想法没能实现。他下一步将会作何打算呢?
(四)吴三桂最终归顺大清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心里面肯定特别不是滋味:前面是前来剿灭自己的大顺政权的二十万军队,后面是与之战斗十多年的十数万八旗精兵。
他已经与李自成决裂,而多尔衮又没有答应“借兵”的要求,反而提出了“来归”——也就是投降的条件。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又给多尔衮写了第二封信。信中说道:
三桂承王谕,即发精锐于山海以西要处,诱贼速来……以图相机剿灭,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贼可擒,京东西可传檄而定也。又仁义之师,首重民安,所发檄文最为严切,更祈令大军秋毫无犯,则民心服而财土亦得,何事不成哉!(《清世祖实录》)
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已经有了“来归”的想法,证据有二:一是“三桂承王谕”;二是“何事不成哉”。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吴三桂还在闪烁其词,自始至终没有明确说明他要“来归”。
就在这个时候,5月26日,李自成率领大军抵达山海关。山海关大战开始了。
双方大战一天,吴三桂损失惨重,但还是未见八旗精兵的影子。吴三桂亲自突围,面见多尔衮。
见到多尔衮之后,吴三桂提出了酬谢清朝的条件,“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谀闻续笔》)
也就是说,一是寻找到崇祯的太子,在南京重建大明政权;二是双方以黄河为界,以北归清,以南归大明,两国通好,互不侵犯;三是请清兵入北京,不得侵犯明历朝皇帝陵寝,也不得伤害百姓。
多尔衮提出大顺政权的军队与吴三桂的军队装束甲仗相似,无法辨认,恐致误伤,令三桂与其将士剃发以相区别。吴三桂即行剃发。
5月28日,山海关大战以大顺政权和吴三桂两败俱伤、清朝坐收渔翁之利而宣告结束。
从此以后,吴三桂就归顺了大清王朝,为消灭南明和镇压农民军东征西讨。
(五)大清王朝的开国元勋吴三桂
攻打农民军的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
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吴三桂为先锋,调马步军一万给吴三桂,让他于5月28日领兵出发,追击李自成。李自成恨吴三桂不遵守协议,便在永平城西10公里的范家庄,将吴三桂之父吴襄斩首,用竹竿挑着首级示众。随后于6月1日在北京将吴三桂的继母祖氏、弟弟、妹妹及其族人34口一并处死。
1645年6月,吴三桂攻下了榆林和延安。与此同时,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下李家铺河滩被当地源口寨乡勇头目程九百等杀死。到1662年6月11日,吴三桂又在今云南昆明篦子坡内杀掉了南明的永历皇帝。
十几年间,吴三桂率部从西北打到西南边陲,为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了特殊的功勋。
为了答谢吴三桂消灭南明永历政权的功劳,顺治皇帝在1659年4月14日命吴三桂在昆明开藩设府,镇守云南。康熙皇帝于1662年6月26日决定,将吴三桂晋封为亲王。
这是很大的殊荣。清朝建国200年,将汉人封为亲王的,只有吴三桂以及后来的降将尚可喜,再无第三个汉人得到这一礼遇。1662年12月,吴三桂又兼辖贵州。其子吴应熊娶了和硕公主,号称“和硕额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从此,吴三桂博得了清政府的信任,并使自己攀上了一生中权势的顶峰。
就是这样一个大清王朝的开国元勋吴三桂,最后又为什么会走上与大清王朝为敌的道路呢?
就在吴三桂开藩设府,坐镇云南,权力和声势都达到顶峰的时候,他与清朝中央政府的矛盾却开始激化起来。而这些矛盾的激化,恰恰最后促成了吴三桂的降而复叛。
怎么又反了
(一)根本原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天下之赋,三藩耗其二”
就大清王朝而言,他们之所以任用汉人吴三桂,是为了消灭大顺政权余部,是为了消灭南明王朝余部,是为了建立大清王朝对全国巩固的统治。
为了这个目的,大清王朝的几十万八旗兵和吴三桂等人的几十万绿营兵,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才将各地农民军余部和南明王朝余部武装逐一消灭。
但是,我们知道,战争实在是太能耗费钱财了!战争的花销,实际上是个无底洞。
当时,政府在财政上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以康熙即位前一年举例说明。1660年,清朝政府全年正赋收入银875万两,而云南一省支出就达900万两——竭尽全国之财力,尚不足一省之需求。到康熙皇帝即位以后,情况稍有好转,但也是“天下之赋,三藩耗其二”。因此,这个时候,政府财政上的压力的确很大。
这里的“三藩”实际上是指:平西王吴三桂,驻防云南,兼管贵州(对付南明永历政权);平南王尚可喜(其子尚之信),驻防广东(对付张献忠余部);靖南王耿仲明(其子耿继茂,其孙耿精忠)先驻防四川(对付张献忠余部),后改驻防福建(对付郑成功)。
如果财政支出不加以削减,很有可能造成全国的农民再度造反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清王朝很有可能被迫退回关外。
1662年,随着郑成功的队伍收复了台湾,在大陆,大规模的对满清王朝的抵抗,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了——也就是说,大清王朝的外部环境已经安定下来了。1669年,随着鳌拜集团的下台,大清王朝的内部环境也已经安定下来了。
至此,我们可以说,大清王朝进入了基本稳定的时期。国家下一步的任务就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因此,此时的大清王朝急需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在政治上实现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树立中央的权威;
第二,在军事上裁减军队,以减轻财政上的压力。
这样,政府必定会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第一,由中央向地方——包括吴三桂实际统治的云贵地区——派出行政官员管理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第二,裁减在地方——包括吴三桂实际统治的云贵地区——的满洲八旗兵和汉人绿营兵。
大清王朝的这些措施,无疑是与当时整个社会都需要休养生息的要求相符合的。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撤藩”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我认为是错误的。
(二)直接原因:康熙皇帝错误的“撤藩”决定
“撤藩”,对大清王朝来说,这是十分正确的措施;对吴三桂来说,却完全不是一个好的消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实际上,通过前面介绍吴三桂的两个问题我们必须看出:
第一,他的最大特点——他是个投机者,换句话说,他是个赌徒。正因为他是个投机者、是个赌徒,他才可以先背叛大明,再背叛大顺,当然还可以背叛大清。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对于投机者或赌徒来说,促使他们出手的情况一定是下面两种情况中的一种:或者是形势一片大好,此时出手对自己非常有利;或者是背水一战,如果不倾其全力的话,自己必将灭亡。
也就是说,从吴三桂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不会轻易动手的。如果出现他动手的情况,或者他有必胜的把握,或者将给对手带来巨大的灾难。
第二,他一生经历的事情太多,他已经无所谓了,不需要顾及什么脸面问题了。我们说,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毕竟他辛辛苦苦为大清王朝耗费了近三十年的心血。他认为,这个时候如此撤藩,对他来讲,实际上是不公平的。也就是说,撤藩是可以的,关键在撤藩之后如何安抚这些为打天下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要先出台这些政策。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政策的话,人家必然就会觉得你有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之嫌。
因此,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他可不想急流勇退。他需要享受长期征战、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他的属下更加需要享受这些胜利果实。
我们说,康熙皇帝的错误做法把吴三桂逼上了绝路。而被逼上了绝路的吴三桂绝对不会束手就擒。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开始了。
我们说,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是错误的。前面,我们从吴三桂这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实,不仅如此,如果从中国历代强盛王朝撤藩的历史来看,康熙皇帝此举,也是十分冒险的。如果康熙皇帝多读一些历史书,他就会发现,大清以前的历代强盛王朝,其实都存在着撤藩的问题。这些王朝面对强藩,主要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武力撤藩:一般来讲,会引起对手的反抗。反抗的结果,无外乎成功和失败两种:成功者,如明朝的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失败者,如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但是武力撤藩,都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
第二,和平撤藩:典型者,如北宋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这是最好的抉择。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康熙皇帝能够以史为鉴,认真吸纳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首先制订比较完整详细的撤藩计划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就可以避免。但历史不可假设。“三藩之乱”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就在这个时候,大清王朝的另外一位汉人亲王尚可喜的撤藩申请加剧了双方矛盾的激化。
(三)导火线:平南王尚可喜急流勇退
1673年4月28日,平南王尚可喜接受了手下谋士的建议,决定急流勇退,回辽东养老。康熙皇帝早就对三藩盘踞的江南和西南地区心怀不满,一直准备寻找机会撤藩。这个时候,尚可喜自请撤藩,康熙皇帝真是求之不得,马上表示同意。尚可喜准备自己带领部分兵丁和家口回辽东老家,而让长子尚之信继承平南王的爵位,继续镇守广东。
尚可喜的撤藩申请给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出了个难题。
同年8月14日,吴三桂怀着试探的态度,给康熙皇帝上了自请撤藩的奏疏;8月20日,耿精忠也怀着同样的态度,上了同样内容的奏疏。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会作出怎样的抉择呢?
(四)可供康熙皇帝选择的五种方案
面对三藩同时要求撤藩,康熙皇帝和大臣们也明知他们中有自愿或被迫的复杂情况,应当慎重地估量当时的客观形势和撤藩可能产生的后果,多设想几种方案以供选择,防患于未然,是完全必要的。归纳起来,可有五种方案选择:
第一种:恪守皇太极以来多次许下的诺言,要三藩永远镇守南疆,“屏藩王室”,永不撤藩,子子孙孙世袭王爵,与清朝相始终。当然,这在实际中是很难办到的。
第二种:将吴、耿、尚三王调到北京,以觐见为名,叙君臣之乐,借机把兵权收回。此法颇类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自编自导自演的“杯酒释兵权”。和平解决问题,逐除藩镇之祸,君臣相安无事。诚然,历史不能照搬,但它所提供的历史经验足以借鉴。我推崇第二种办法。
第三种:等待老一辈去世,留至第二代掌权时,再行撤藩。
第四种:区别对待,分期撤藩,各个击破。
第五种:三藩同撤,一次性解决。
当时,多数大臣们主张区别对待,分期撤藩,各个击破。应该说,这一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尚可喜主动提出撤藩,确是出于诚意,吴、耿要求撤藩实非己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冷静、慎重地制定一项稳妥的政策。那么,康熙皇帝就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先撤尚,暂缓撤吴、耿;二是撤吴、耿,不撤尚。这些都可以达到分散力量,各个击破的目的。
但是,康熙皇帝采取了最后一种方案,即三藩同撤,一次性解决。他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清史稿?吴三桂传》)。于是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还派专使至滇,雷厉风行地清理撤藩事宜。
吴三桂原先还想朝廷会拒绝他的撤藩请求,不料康熙皇帝同意了,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历史又一次让他选择: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朝廷安排,到关外做一个空头王爷;还是再次抗拒朝命,再次举起反叛的大旗?这一次的选择甚至比上一次降清还是降李自成更难决定。这又是他人生的十字路口。
(五)撤藩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分析
其实,康熙皇帝可能真没仔细研究撤藩的利弊,他没仔细研究这个撤藩不是一个开玩笑的事儿。康熙皇帝既没有认真研究吴三桂,也没有认真研究历史。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他读的书太少了。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他太年轻气盛了。对于下面的情况,他太一无所知了。
按道理说,历史上关于撤藩的经验教训有很多。这些经验教训,文的也有,武的也有。
比如说武力撤藩,必然把人家给逼反了。把人家给逼反了之后会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反了的人赢了,比如说,明成祖朱棣就把他的侄子弄的不知所终了,然后自己坐了江山。另一种结果是反了的人输了,但是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灾难,比如说西汉的七国之乱。
这些都是教训,历史上也有一些经验,比如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你康熙皇帝按照人家赵匡胤的思路,把吴三桂请到北京来,跟人家好好谈一谈,有什么可化解不开的?吴三桂早晚还是要死的,钱带不到棺材里面去。吴三桂的儿子又是驸马爷。何苦来造成这前后长达数年的三藩之乱,给国家、给民族带来这么大的灾难?
“撤藩”虽只二字,却对吴三桂属下数万人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吴三桂割舍不下云南的宫殿、财产、美人、权势;吴三桂的部下也难以舍弃他们在云南得到的一切;吴三桂与他属下数万人都不愿离土重迁,他们害怕回到辽东生活受到影响,他们更离不开这早已熟悉了的四季如春的云贵高原。利益的驱动与民族情感交织在一起,吴军上下呼出一个声音,用武力反对撤藩,用武力反抗清廷。
此时,吴三桂还有一个顾虑,即他的长子驸马吴应熊还在北京。他派心腹赴京去接吴应熊,吴应熊却不赞成父亲轻举妄动。吴三桂的心腹无奈,只得偷偷带了吴应熊的庶子吴世璠返回云南。吴三桂见孙子来到,更坚定了起兵的决心,他一定要为自己和属下奋力一搏。他不能失去已经得到的一切,谁要夺走这一切,他便会武力相向。他想到,皇帝年幼,全国没有什么人可以挡住他吴三桂的道路。
赌徒失算
(一)“三藩之乱”的开始:1673年12月28日
大清王朝同时撤去三藩的决定,粉碎了吴三桂“世镇云南”的美梦。
吴三桂气急败坏,暗中指令死党向撤藩使者请愿,要求停止撤藩,继而又拖延时日,与心腹将领密谋发动叛乱。
在经过一阵短暂的准备后,1673年12月28日(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召集了四镇十营总兵,正式下令起兵。
为了给自己的反叛活动披上名正言顺的外衣,吴三桂在“矢忠新朝”接近三十年后,再度扯起了“复明”的旗号。吴三桂率三军拜谒永历帝陵,去满装、易汉服,重新蓄发,宣布与清朝完全决裂,他自任天下招讨兵马大元帅。
然后,他又发布檄文,指责清朝“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并声称要“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吴三桂檄》)。一场大规模的叛乱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12月29日,吴三桂以62岁的高龄亲自披挂上校场,三箭皆中目标,他骑在马上,雄心壮志,锐气一如往昔。
1674年1月7日,吴三桂自云南出兵北伐,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贵州全境。
可以说,吴三桂的叛乱,开局一切顺利。
(二)“三藩之乱”的*:1676年春夏之交
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却在湖南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1678年起,吴三桂建国号“大周”,自己改称周王。
这时有人劝他用大明年号,立明崇祯皇帝的后裔,如此可以号召一切反清复明的人都参加这场兵变。吴三桂没有听从,这在后来看来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他失去了大批反清复明人士的支持,这显而易见是不明智的。
1674年4月,吴三桂的军队又迅速占领了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全境。吴三桂起兵三月,便拥有云、贵、川、湘、桂五省,声势震动全国。
与此同时,1674年4月20日,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宣布与清朝脱离关系。耿精忠与吴三桂约定,他主攻江西、浙江。因为耿精忠的起兵,开辟了第二战场,减轻了吴军的压力,形势对吴军有利。
1675年1月,吴三桂的部下陕西提督*起兵造反,1675年2月28日(旧历二月初五)攻下西北重镇兰州,西北震动。
不久,平南王尚之信在吴三桂的利诱下,违逆先父尚可喜的遗愿于1676年4月3日(旧历二月二十一日)在广东发动兵变,炮击清兵大营。
到这个时候,叛乱的三藩已经占领了云、贵、川、陕、甘、湘、粤、桂、闽、浙、赣共十一省的地盘。
至此,吴三桂发动的叛乱,终于扩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三藩之乱”。而且,这个“三藩之乱”已经达到了*——最盛时期。
(三)吴三桂的战略性错误
在这样大好形势下,吴三桂却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他饮马长江,本当痛饮黄龙,直捣京师,吴三桂却不过长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个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时机!
吴三桂的谋士刘玄初在重要时候写了封信,劝其渡江北上,他却无动于衷,逗留观望,企图与清廷分长江而治。如果这时他挥军北上,清朝的江山就可能变色,而他却顿足不前。缺少进取精神,是吴三桂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历史就是如此毫不留情。
(四)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和他的妻子建宁公主
说到吴三桂发动反清的叛乱,就必须要说到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孝庄皇太后下令,把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皇太极最小的女儿——也就是顺治皇帝最小的妹妹,嫁给了吴应熊。这件事情发生在1653年的时候——这个时候,距离吴三桂发动反清叛乱的1673年,前后相距整整二十年;更为重要的是,顺治皇帝的最小的妹妹、吴应熊的妻子的名号叫作建宁公主。
说起建宁公主,大凡读过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的朋友们都很熟悉。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当中,这个建宁公主是后来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之一。金庸对于当时的情况有这样一段描写:孝庄皇太后确实是下令把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了,建宁公主也确实跟随吴应熊到了云南。可是后来建宁公主却非常不喜欢吴应熊,就喜欢韦小宝。于是建宁公主在新婚的时候就把吴应熊给阉割了——吴应熊事实上成了太监。
历史上,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当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的时候,吴应熊是一个二三十岁的英俊小伙子,建宁公主是一个12岁的小孩子。怎么可能出现《鹿鼎记》当中所说的那种事情呢?
何况,在历史上,建宁公主跟吴应熊的关系是很好的,两个人还生了孩子。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现在成了驸马爷。驸马爷不能跟着自己的父亲到云贵高原去生活——皇帝家的女婿都只能倒插门,都只能生活在首都北京——吴应熊也不例外。
以后的事情就非常遗憾了——后来就发生了吴三桂造反的事情。
但是,吴三桂造反之前,曾派人来到北京——他企图秘密地接自己的长子吴应熊回到云南,然后再发动叛乱。结果,没有想到,吴应熊不同意父亲企图造反的计划,也没有随同接他的人前往云南。最终,接他的人只接到了吴应熊的儿子——这个儿子不是吴应熊与建宁公主共同生养的孩子,而是吴应熊在与建宁公主结婚之前与另外的妻子生下的孩子。
不过,虽然吴应熊反对父亲的计划,且没有前往云南,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止康熙皇帝要杀掉吴应熊的企图——吴三桂一造反,康熙皇帝就下令杀掉吴应熊。康熙皇帝不但杀掉吴应熊,还杀掉吴应熊与建宁公主俩人爱情的结晶——他们的孩子。
从此,吴应熊的妻子建宁公主就成了寡妇。建宁公主后来活到了1704年,终年60多岁。
就在吴三桂云南起兵造反的同时,与云南相隔几千里的京师城内居然有人遥相呼应。这个人就是号称朱三太子的杨起隆。
太子和三太子
(一)吴三桂叛乱与假冒的朱三太子的出现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吴三桂好不容易才走上了投靠清朝的道路。因此,从吴三桂的内心来讲,他应该是不想反的——但凡有一条出路,吴三桂都不会造反。
就是因为即将陷入那种绝望——自己苦心经营的那么大一片基业,可能马上就这样没了,而没有得到一个像样的说法,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吗?康熙皇帝没有替别人着想,光从自己的角度想我应该怎么样了。
但是,历史是不可假设的——一切,都无可挽回地发生了!
在一切发生的时候,这里面有一个人物,掺和在里面也显得挺刺眼的。
这个人就是假冒的朱三太子。
然而,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朱三太子这个人?假冒皇帝的太子有多好啊?为什么要假冒三太子呢?
(二)崇祯皇帝的儿子们
假冒朱三太子,那肯定是因为皇太子早已经死了。
我们这里所说的太子和三太子,其实都是指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的儿子。崇祯皇帝有七个儿子,其中四个早死,只有三个死在他的后面:太子(长子)朱慈烺(l伲ng),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朱三太子朱慈焕,实际上是崇祯皇帝的五子,他只活到5岁就死掉了。
崇祯皇帝自杀后,太子朱慈烺藏匿于民间,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藏匿于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家。很快,周奎就将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交给了李自成。太子朱慈烺据说也被搜出。但是,李自成并没有杀掉这三个孩子,而是随身带在军中。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这三个孩子下落不明。
(三)假冒的太子案件
在朱三太子案件之前,先后有三个太子案件出现,前两个真假难辨,后一个则属绝对假冒。
首先是在1644年冬天,在北京出现了皇太子,这个皇太子辗转来投靠周奎,结果这个皇太子在见到了他的亲姐姐长平公主后,不久又被周奎轰出家门。结果,被清军逮捕后经过原来明朝宫内的太监和锦衣卫确认,的确是真的,之后由多尔衮下令处决。《明史》中没有关于此事的记载。这件事被记载在《甲申传信录》中。著名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认为这个太子是真的。
1645年春,在苏杭地区流落的另外一个自称太子的人被南明的弘光政权接到南京,弘光皇帝朱由崧也是让曾经服侍过太子的太监辨认,结果也确认是真的。不久,南京被多铎的清军占领,这个太子也在被捕获之后押往北京处死。
此外,1679年,当清军对三藩的战争取得节节胜利时,在湖南新化县的一个寺院中擒获了一名叫“朱慈灿”的人,他自称明朝“太子”,招兵买马,颇为活跃。
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原来,皇太子已经死了。那自然三太子就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南明王朝的正统了。
真假朱三太子
不过,这个朱三太子,有真的,也有假的。真的朱三太子只有一个;但假冒的朱三太子,那就多了!
(一)假冒的朱三太子为什么自称朱慈焕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真的朱三太子实际上应该是三子定王朱慈炯。实际上这个人在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之后就不知所终了。
后来的这些假冒的朱三太子都称自己的名字为朱慈焕,也就是崇祯皇帝的五子。
那就怪了,为什么这些假冒的朱三太子连名字都假冒错了呢?他们不会这么傻吧?总该有点儿特别的原因吧?
的确是有点儿特别的原因。前面我们说过,朱慈焕是崇祯皇帝的五子,5岁就死掉了。据《明史》记载,朱慈焕死前曾对崇祯皇帝说:“九莲菩萨说:‘皇上待外戚太薄,将让他的儿子都死掉。’”
朱慈焕口中的九莲菩萨,实际上是指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崇祯皇帝当时觉得这件事情很奇怪,便封朱慈焕为“玄机慈应真君”。所以,朱三太子案件中的众多假冒者,主要是看中了朱慈焕“玄机慈应真君”的身份,而与他是不是皇子没有什么关系。
(二)到底有多少个假冒的朱三太子
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前后有好几个,至少有四个。
问题在于,在众多的假冒朱三太子的人中,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里面的杨起隆是第几个呢?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里面的杨起隆是第二个假冒朱三太子的人。
在杨起隆的前面,1651年,有冒称崇祯皇帝三子名朱慈焕者;在杨起隆的后面,1707年,又有化名王士元者,自称朱三太子朱慈焕,后被凌迟处死;1721年,朱一贵之子自称朱三太子,聚众造反。
这三个假冒的朱三太子中,最有意思的是1707年的这个。这个长期以教书为业的王士元被捕后,称自己为朱三太子,是崇祯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名字叫朱慈焕。您瞧瞧,他把崇祯皇帝的三、四、五三个儿子都占全了。您说,这都什么和什么呀!
(三)声势浩大的杨起隆
问题在于,为什么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不选择这三个中的一个进行介绍,而是非得要用大量的镜头对准杨起隆假冒的朱三太子呢?
那是因为在所有的假冒的朱三太子当中,还是以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杨起隆声势最为浩大。
(四)杨起隆起义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为什么杨起隆声势最为浩大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时机抓得好——他充分利用了吴三桂的三藩之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当时吴三桂已在云南发动叛乱,杨起隆就是借此动乱之机部署行动的。他趁云南王吴三桂起兵反清之际,在北京组织百姓和八旗贵族的家奴举起义旗。他以明朝朱三太子为号召,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建元“广德”。他们相约用白布裹头、红布披身为标记,在北京的内外城放火为号,同时起义。白布裹头,意思是出殡——就是为明朝崇祯皇帝戴孝;红布披身,意思是朱明皇朝当然是红的。
第二,地点抓得好——他率领的人是在京城起事的。在京城起事,他的影响那就大多了。当时,杨起隆经常在鼓楼西斜街明朝的降将周全斌家中秘密聚会,计划在12月13日五更举火起义。12月11日,决定提前起义。
这里我们要注意:杨起隆发动起义的那天,不是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二月二“龙抬头”那天,而是在12月11日。提前起事的原因是事情已经泄露,被清朝政府发觉了。
(五)杨起隆的失败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这个杨起隆,不仅很勇敢,而且准备非常充分。这是真的吗?
表现勇敢的确是真的。面对强敌,这些起事者全无惧色,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一同起义的数百人被俘后惨遭杀害。
但是准备充分是假的。毕竟京城是天子的脚下,想在京城起事还是很困难的。因此,严格说来,他的准备并不充分。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数不多。杨起隆动员了受满洲贵族欺负的奴仆、一些汉人还有极少数满八旗的下层群众。只有几百个人起义,人太少了。也就是说,参加这次起事的就是几百个很可怜的奴仆和佃户。
第二,起事未遂。实际上,他的这次活动尚未实施,便被官府察觉,杨起隆仓促应战,事败后逃亡不知所终。
1679年,当清军对三藩的战争取得节节胜利时,大将军图海在陕西逮捕了一个“朱三太子”,据说他就是杨起隆。这个杨起隆被押解到北京,清廷经过审问,认定他是假冒的“朱三太子”,但是没有确定他是否是杨起隆,就把他给杀了。
看来,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杨起隆并没有成为吴三桂的得力帮手。
(六)杨起隆的后代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还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杨起隆跑了,他的女儿被索额图收留了,叫红玉。这个红玉后来还和太子发生了一段感情戏。
历史上是这样吗?
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历史上没有红玉这个人。杨起隆有没有后代历史上没有交代,所以对于红玉这个人历史上没有记载。红玉这个人和她的戏肯定都是编导自己编出来的,这是为了美化杨起隆全家,同时也给大家一个完整的交代。
第二,索额图也不能干这种事。咱们前面说过,索额图除鳌拜,立下多大功劳,他能做这种事吗?那是不可能的,完全不可能。如果这样的话,他也有点儿太大逆不道了。而这个皇太子又是他的哥哥的女儿的孩子。他至于要陷害自己的亲人吗?
腹黑的*
(一)*其人其事
历史上的*非常坏。当时*驻守甘肃平凉。他一直是吴三桂的部下,是吴三桂推荐他到甘肃平凉当官的。然后吴三桂这边一造反,立马给他写信,相约哪天起事。
*那边马上就答应了,说:好,我跟你一块儿造反。转头他把这封信六百里加急,连夜送到北京给康熙皇帝看——他又把吴三桂给卖了。
康熙皇帝接到信,说道:大英雄*在最关键的时刻救了我,马上升官。整个甘肃省的兵全都归你*一人节制。然后康熙皇帝命令*出兵攻打吴三桂。这个时候康熙皇帝总得派一个监军,所以就派了一个叫莫洛的人。
莫洛这个人,您可别小瞧了他——他是鳌拜余党。虽然他是鳌拜提拔起来的,但是这个人当官一直比较清廉,所以康熙皇帝铲除了鳌拜以后,觉得莫洛这个人还不错,在山西做官以清廉著称,所以就一直提拔他。康熙皇帝在最关键的时刻,就派了莫洛当监军负责和*一道共同对付吴三桂,我们要注意这个时候他在哪儿,在甘肃,吴三桂在云贵,这中间夹着一个四川,所以当时双方都派人去打四川,当走到四川的时候,*又反了。*趁莫洛不注意,杀掉了莫洛。然后*兵回甘肃,又先后占领了宁夏和陕西。
我们要注意,本来三藩之乱已经到了长江以南尽归三藩之手的时候,就在此时,*这一反不要紧,四川丢了,甘肃丢了,宁夏丢了,陕西丢了,新疆也丢了。三分天下,三分之二以上都落入了三藩之手。
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陷入了巨大的被动状态。
可是就在此时,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出场了。他是谁呢?他就是周培公。
(二)周培公其人其事
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周培公是四省巡抚。而在实际生活中,周培公就是一个平民百姓。大将军*这边一反,康熙皇帝连忙派大将军屠海到甘肃——得收拾收拾*这个小子。就在这个时候,平民百姓周培公给大将军屠海写了一封信,信的名字叫《平凉策》——“平凉”就是*的住地——《平凉策》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战略计划书。
大将军屠海一看,这个《平凉策》不错,你跟着我走吧。大将军屠海就收留了周培公。此后的周培公就成为一个幕僚——后来的人称呼他们为绍兴师爷——也就是个出主意的。
那么这个师爷周培公到了,大将军屠海包围平凉,双方第一次交战,*战败。
*战败的时候,周培公告诉大将军屠海:不要打了。
当时这个大将军屠海问:为什么?
周培公说:因为我在平凉城里有两个最好的朋友。我们相约,只要我进城,三个人就可以说服*投降,你派我一个人去就可以了。
当时大将军屠海一想,不就是一个人吗,你这个人也是我捡来的,也无所谓死不死的,我就送你到城里吧。
大将军屠海就把周培公送进平凉城里去了。结果周培公进城后,三言两语就劝说*二度投降清朝了。
*这一投降,西北形势又变了。整个四川、甘肃、宁夏、陕西、新疆又归了大清朝,形势转眼之间对吴三桂非常不利。
终于折腾完了
(一)“三藩之乱”的转折点:1676年冬
与此同时,康熙皇帝迅速调动全国的军事力量,向吴三桂扑来。康熙皇帝首先削去吴三桂的亲王爵,然后处死了吴三桂留在北京的儿子吴应熊父子。
1675年5月,康熙皇帝组织了十路大军进剿吴三桂军,甚至将蒙古兵也征调到前线,总兵力在二十万以上。双方的主力都摆在湖南,吴军在岳州,清军大本营在隔岸的荆州,一直对峙着。
康熙皇帝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西北的*首先被击败。在福建战场,1676年11月,耿精忠率众向清军投降。广东的尚之信再次降清。
(二)吴三桂的称帝和死亡
在政治与军事逐渐恶化的情况下,1678年3月23日,吴三桂急忙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即帝位,宣布国号大周,改元昭武。但是吴三桂的政治和军事上的不利处境并没有因为他的登基而获得丝毫改善,清军加紧了对湖南岳州和长沙的进攻,志在必得。
吴三桂本人的志气和身体一天天衰败,他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这位67岁的老人再也无法展现当年的神勇,已是风烛残年。天不假年,吴三桂于1678年10月2日忽然中风,噎嗝且下痢,第二天便病逝了。
(三)“三藩之乱”的结束
吴三桂死后,部下郭壮图、方光琛等拥立其孙吴世璠即位于贵阳,改元洪化。控制地盘越来越小,内部也更加分崩离析。趁此时机,清朝政府加强了政治策反和军事进攻。1679年,大清王朝的军队克复湖南、广西;1680年,又下四川、贵州并进兵云南;1681年12月7日,昆明城内粮尽援绝,吴世璠自杀,余部投降。清军夷吴三桂满门,并到处寻找吴三桂的尸骨,大肆纵兵抢掠。陈圆圆于城破之前便逃离了昆明,隐居贵州山区。由吴三桂掀起的持续8年之久的一场大规模的内战至此全部平定。
(四)*的结局
现在,我们要回过头来看看这个人物——*,在整个“三藩之乱”的过程中,他的这两下子动作好像有点儿太厉害了——他太坏了。
所以康熙皇帝也没饶得了他。三藩之乱刚刚被平定的1681年,康熙皇帝马上命令*赶紧到北京。
结果这个*走到半道上,就死了。
怎么死的呢?据说是自杀。
问题在于,好端端地走半路上,这个*干吗要自杀呢?
其实,这个*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他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不是自杀就是被杀——他非常清楚,到了北京以后,没有他好果子吃。
另外,一般来说,在史书当中经常会出现有人在半路上或者在不明场合不明不白地就死了,注意,一般来说,不是那个人想死,肯定是被害了。这是历史上有些人经常玩儿的伎俩。
那个女人去哪儿了
最后,还需交代吴三桂最宠幸的爱妾陈圆圆的下落。当初,就是这个女人促使吴三桂“冲冠一怒”,弃大顺政权而投清,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清军入昆明后,在吴三桂的籍簿上确无陈圆圆的名字,亦不见其人。她下落何处?这已成为至今未解的一个历史之谜。
据《平滇始末》《平吴录》等书所载,城破时,陈圆圆同郭皇后,还有一个叫印太太的,一同自缢而死;又一说“陈沅(圆)不食死”;还有的说,她当了尼姑隐居起来而得善终;还有的说她投滇池而死。众说不一。
清代野史说,陈圆圆的墓在昆明商山寺,甚至说她死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墓已不复存在,也难辨真假。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据报载,在贵州岑巩县水尾乡马家寨发现了陈圆圆墓,有碑一通,上面镌刻“吴门聂氏之墓”六字。“吴门”非指为吴(三桂)家人,而暗示圆圆籍贯苏州,此为“吴门”之意。至于“聂氏”,也是代用他人之姓,这大概是为了避讳政治嫌疑才隐姓埋名的,碑文明载当年陈圆圆由昆明来到贵州岑巩平西庵为尼(庵今仍存,在今岑巩县大有乡桐木寨)。
她何时到此?大抵是吴三桂反后,兵驻湖南,或许她为避祸,而悄悄远离昆明,来此僻地隐居,故能得以善终。
又据报,这个寨子有三百多户人家,除一家之外,都姓吴。他们自称是吴三桂的后代,祖上有训,要为陈圆圆墓保密,所以墓才保存到今天。(《中国旅游报》1986年11月11日,“陈圆圆及其墓地”)。陈圆圆墓旁是吴三桂的心腹大将马宝的衣冠冢。
说到马家寨,还有一个至今流传了几百年的传说:说的是吴三桂手下的第一大将马宝,马宝这个人很忠于自己的主子,后来这个马宝一看,吴三桂的家人都死的死、亡的亡,马上在最危急的关头为吴三桂剩余的家人,包括陈圆圆还有吴三桂的其他儿子孙子保驾护航,一路冲杀,跑到了贵州的一个深山里。那个地方交通很闭塞,后来马宝就死在了那里。马家寨的马就是马宝的马,吴三桂的后人为了纪念马宝而将这个地名命名为马家寨。
平定了三藩之乱,这在康熙皇帝的人生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笔,也是康熙皇帝的功劳之一。平定三藩之乱,这里蕴含了统一的主题。
三藩之乱最后之所以失败,也有人说了,其实也是吴三桂的做法不合民意——因为那个时候谁还想再打仗,谁还想再分裂?
所以在那种情况下,吴三桂的失败就是必然了。(未完待续)
桂已带领兵众到达了山海关。
吴部到达山海关的时候,李自成军已攻至北京郊外,各种消息传到了吴三桂的耳中。他有些犹豫,但君命难违,吴三桂还是领兵向北京进发,4月26日到达丰润。在这里,他打败了投降李自成军的原明降将白广恩、唐通,并收降了八千余人。但是北京已于4月25日被农民军攻破,明王朝灭亡了,崇祯皇帝吊死于煤山寿皇亭下。
(三)吴三桂接到大顺政权的“邀请函”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大顺方面:
其实,这个时候的李自成也知道,吴三桂及其所属的军队是当时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的去向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哪一方能操纵中国政权。
因此,李自成进北京后,马上听取了手下的建议,在进驻北京的第三天,就从狱中放出吴三桂的好朋友、原明朝的职方郎中张若麒,让张若麒担任山海关防御使,前往山海关从事劝降吴三桂的工作。
李自成为了迅速促成吴三桂投降,采取了多项措施:
第一,派人两次前往山海关,赏辽兵白银四万两,赏吴三桂白银万两、黄金千两、锦千段,并封吴三桂为侯;
第二,命吴襄在北京写信给吴三桂,劝其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
第三,派专使巡抚李甲和兵备道陈乙面见吴三桂,许以封侯之位。
(四)1644年4月的中国
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
大明方面:北京已于4月25日被农民军攻破,明朝灭亡。明朝的皇帝崇祯吊死于煤山寿皇亭下。
大顺方面:李自成占领了北京城,原来明朝的许多将官已归顺了大顺政权。另外,李自成为了招降吴三桂,给了他很多好处。还有一点也需要说明,吴三桂的父亲和其他家人都在李自成的掌控之下。
大清方面:前面,我们曾经多次提起过,早在1641—1642年的时候,大清王朝曾经多次派人招降吴三桂,而且在1642年的时候,皇太极居然还亲自写信劝降吴三桂——可见,皇太极对吴三桂的重视程度。但是,到了1644年的时候,这个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却没有了响动。真是不知道,多尔衮这个葫芦里面卖的什么药。
在这个最为关键的时刻,吴三桂会如何打算呢?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抉择呢?
投降做“农民”
(一)吴三桂决意归顺大顺政权
对吴三桂来说,在这个进退维谷的困难时刻,他应该怎么办呢?彭孙贻的《流寇志》里面作了如下的记载:
有客平西(平西,指平西王吴三桂)幕者云,世传吴襄作书招平西,平西告绝于父,起兵勤王,非也。都城既陷,三桂屯山海,自成遣使招三桂。三桂秘之,大集将士。告之曰:“都城失守,先帝宾天,三桂受国恩,宜以死报国,然非藉将士力,不能以破敌,今将若之何?”将士皆默然。三问不敢应。三桂曰:“闯王势大,唐通、姜瓖皆降,我孤军不能自立。今闯王使至,其斩之乎,抑迎之乎?”诸将同声应曰:“今日死生唯将军命。”三桂乃报使于自成,卷甲入朝。
由上述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吴三桂在开始的时候是打算以死报国的,但是他的属下经过他的三次问讯,结果全军将士“三问不敢应”!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已经不能领导他的军队——他失去了对自己军队的有效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吴三桂提出,投降是大势所趋。咱们是否也走投降这条路呢?结果,全军将士同声回答说,“今日死生唯将军命”。吴三桂于是决定归顺大顺政权。
从上述材料,我们还可以看出,吴三桂对于是否归顺大顺政权,是曾经存在过犹豫心理的。但是,他从全军将士的由“三问不敢应”到“今日死生唯将军命”的情绪变化中,最终确定了归顺大顺政权的决定,并且立即付诸行动。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为什么宁可归顺大顺政权也不归顺大清王朝呢?
(二)吴三桂归顺大顺政权原因分析
其实,在他的心里应该一直有以下两种想法:
第一,“华夷之辩”。
我们说,吴三桂长期以来,一直接受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一直把汉族人以外的一切少数民族看成“夷蛮戎狄”,认为“夷蛮戎狄”是没有资格统一中国的。
因此,他一直认为,可以归顺大顺政权,但绝不可以投降满洲人的所谓的“大清王朝”。因为,李自成好歹也是汉人——这是吴三桂的想法——其实,我们知道,李自成实际上是党项羌人的后裔——也不是汉人。
第二,形势所迫。
此前的许多年,吴三桂一直站在大明王朝与大清王朝对峙的最前线。现在,大明王朝完蛋了。在他的前面,有他的死对头大清王朝;在他的后面,有他所不了解但是迅速占领了中国大部分领土、现在正在极力招降他的大顺政权。
更何况,大顺政权还决定,赏辽兵白银四万两,赏吴三桂白银万两、黄金千两、锦千段,现在这些东西正在送往山海关前线的路上。不仅如此,大顺政权还封吴三桂为侯呢!
由上所述,他怎么能够在这个时候突然作出投降自己宿敌的决定呢!
因此,对于现在的吴三桂来说,他只能选择宁可归顺大顺政权也不归顺大清王朝。
吴三桂既然决定了投降,剩下的就是他的具体行动了。
一个女人引发的叛局
(一)决意背叛大顺政权
1644年4月29日,吴三桂正式决定归顺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并且亲自率部进京朝见新的主人。1644年5月3日,吴三桂的军队抵达永平(今河北卢龙县)西沙河驿站。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却又突然背叛了李自成。不久之后,正式投降了大清朝。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二)背叛大顺政权始末
关于吴三桂背叛大顺政权的始末,一般而言,我们都相信《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里面的记载是真实的:
在西沙河驿站,吴三桂相继见到了逃出京的家人以及父亲派出的亲信傅海山,他们向吴三桂叙说了父亲吴襄以及其爱妾的情况。开始听到父亲吴襄被捕时,吴三桂并不在意,以为这是李自成为迫其投降所采取的措施,他一投降,父亲必被释放。当听到父亲被拷打将死,交了五千两银子还不顶用时,吴三桂的头发便不禁竖了起来。及至听到爱妾陈圆圆被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抢走时,吴三桂十分愤怒,他说:“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他马上下令,停止前进,掉头返回山海关,并一反常态,纵兵掠夺,直接率兵杀回山海关。
这就是人尽皆知的“冲冠一怒为红颜”了。
吴三桂是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我们后面自然要考证这个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回答另一个问题:陈圆圆到底是什么人?她到底有多大的才能吸引了吴三桂?
当红女演员陈圆圆
(一)良家妇女陈圆圆
说起来,陈圆圆原来并不是歌伎。
陈圆圆,江苏武进县金牛里(今奔牛镇)人。她原本不姓陈,而姓邢,父亲叫邢三,住在苏州奔牛镇四亩曲。邢三是个贫苦的农民,以耕种为生。圆圆幼年丧母,邢三就把她送给姨母抚养,姨母的丈夫姓陈,因此圆圆就改姓为陈。
圆圆的养父是个小生意人。初时家境尚可,尤好听人唱歌,还不惜倾全部资财请善于唱歌的人到家里居住,有时竟请来数十位,日夜讴歌不止。因此陈圆圆从小便练就了一副好嗓子。后来,由于陈氏家道中落,18岁那年,本出身于良家的陈圆圆不得不卖身为伎,进了烟花场。
(二)走红歌伎陈圆圆
在明末江南,做不了出色的女演员也就成不了名妓,所以勾栏中人对串戏之类是很看重的。
陈圆圆从小读书识字、唱歌学戏,也能写得一手好词。为了学唱弋腔俗调,她还经常向民间老艺人请教。因此,清初康熙年间的文学家陆次云在他的《圆圆传》中,称其为“声甲天下之声,色甲天下之色”。
她18岁,在苏州登台演出,扮饰过《长生殿》的杨贵妃、《霸王别姬》的虞姬和《西厢记》的崔莺莺,一下子便成了走红的歌伎,声名大噪。
当时,陈圆圆也很想像其他的走红歌伎一样,借广泛交际的机会,结识一些社会名流,出籍从良。可是,通过谁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三)成为冒辟疆的心上人
明末社会,封建士大夫纷纷征歌逐伎,迷恋声色,追求浪漫的生活。冒辟疆也不例外。
冒辟疆,乃江南名士,与陈定生、侯方域、方以智,号称“江南四公子”,他们在政治上反对阄党,针砭时弊。但在生活上却和一些伎女日相唱和,流连风月。
1641年春,冒辟疆与陈圆圆初逢。少年倜傥的冒辟疆第一次见到陈圆圆就为其所迷。而陈圆圆也把自己完全托付给了冒辟疆。
1642年,冒辟疆本来定下时间去苏州接陈圆圆成亲,谁知家中出事耽搁了十天,待到苏州时,陈圆圆恰被国丈田宏遇在十天前以势逼去。
(四)落到了田宏遇的手里
田宏遇,陕西人,曾任扬州千总,女儿被崇祯选封为贵妃后,田宏遇官封左都督,在皇亲国戚中飞扬跋扈,不可一世。
1642年,他的女儿、崇祯皇帝的宠妃田妃死了,他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损害,于是田宏遇前往江南选送美女千人前往北京,陈圆圆就是其中之一。
而凑巧的是,崇祯皇帝此时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之时,无心女色,将田宏遇送来的这些女子一一退回,陈圆圆也是其中之一。陈圆圆回到田府之后,成为田宏遇歌伎。
(五)终于结识了吴三桂
1643年秋,农民大起义如火如荼,攻下了洛阳,京师为之震动。京中豪门权贵和富家巨室万分惶恐,害怕起义军一旦攻下北京,将无以自安。
而此时的田宏遇已经不是很受崇祯皇帝的宠信了。他必须为自己寻找下一步的退路,而正巧吴三桂此时正在京师。田宏遇觉得只有抓住了实力在握的吴三桂,才能保证全家人的安全。于是田宏遇就把陈圆圆送给了吴三桂。
问题在于,陈圆圆作为一个当红歌伎,她与吴三桂到底能有多么深厚的感情呢?难道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真的就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吗?《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里面的记载到底是真是假,这就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考证了!
女人该不该背这个黑锅
(一)“冲冠一怒为红颜”考证
第一,有关“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料出处。
我们知道,《庭闻录》和中华书局1957年版的徐鼒的《小腆纪年附考》这类著作出自清朝中晚期甚至更晚。它们出现的时间已经与吴三桂的降而复叛大顺政权、投降大清王朝相隔八九十年了。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比《庭闻录》和《小腆纪年附考》更早一些的著作,而且在这些著作里面也同样记载着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 的史实呢?
第二,更早一些的史料记载似乎否定了“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说法。
更早一些记载吴三桂事情的书籍有很多,但是,这些书籍里面都没有关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实记载。
其中涉及吴三桂和陈圆圆关系的书籍主要是《明季北略》一书。《明季北略》这本书成于清康熙十年(1670年),此时吴三桂尚未叛清。在这本书中记载着下面的话:
自成入京,刘宗敏系吴襄,索沅(沅,指陈圆圆)不得,拷掠酷甚。三桂闻之,益募兵七千。三月二十七日,将自成守边兵二万尽行砍杀,止余三十二人,贼将负重伤逃归,三桂遂居山海关。
这本书中,说的是刘宗敏没得到陈圆圆,对吴襄严刑拷打,是吴三桂与李自成反目的原因。
也就是说,按照《明季北略》一书的说法,“冲冠一怒为红颜”是假的。真实的情况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严刑拷打。
这里,我们就涉及一个问题,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难道,就仅仅是因为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这么简单吗?
支持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是吴三桂的父亲吴襄被严刑拷打这一论点的论据还有很多。
例如,《流寇志》记载:
(吴三桂)至永平,遇父襄苍头与一姬连骑东奔,惊问之,而襄姬与苍头通,乘乱窃而逃,诡对三桂曰:“老将军被收,一门皆为虏,独与姬得脱,东归报将军,将军速为计。”三桂乃翻然走山海,拥兵自守,使人乞师,共击贼也。
又如,中华书局1959年版的赵士锦《甲申纪事?附录》的记载:
三桂差人进北京打探老总兵、圣上消息。有闯贼在北京捉拿勋戚文武大臣,拷打要银,将吴总兵父吴襄拷打要银,止凑银五千两,已交入。吴襄打发旗鼓傅海山,将京中一应大事,一一诉禀,吴老总兵已受闯贼刑法将死。吴总兵闻之,不胜发竖,言君父之仇,必以死报。
(二)吴三桂背叛大顺政权的原因分析
戏剧性的是,几乎就在吴三桂得知其父被拷问的同时;李自成也注意到了吴三桂对巩固自己政权的重要性,指示刘宗敏释放吴襄并命吴襄写信,劝告吴三桂投降。同时,又派出了降将唐通,降官王则尧、张若麒、左懋泰等人携带吴襄手书和大批银两直接来到吴三桂的军中,进一步劝其投降。从时间上来说,这批招降人员到达吴三桂军中的时间,仅比吴襄致吴三桂的私函晚到一两日(在5月5日左右),而两封信的内容却截然相反,这不能不使吴三桂认为李自成的招降不过是骗局,是想引诱自己进驻北京后再行消灭。
吴三桂长期守卫边关,和大顺政权没有什么接触。他既然决定要投降大顺政权,就肯定会派人进北京了解情况。了解的结果居然是大批官员被拷掠追赃,连自己的父亲也被拷打到快要死了的地步;这证明投靠大顺政权根本不可能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前往北京城无疑是自投罗网。吴三桂和许多部下在关外都是有很多财产的大地主,现在他们的主帅吴三桂连自己的父亲性命和家产都保不住,就更谈不上保护他们在关外的土地财产了。所以吴三桂振臂一呼,群起响应。
因此,我们说,促成吴三桂降而复叛大顺政权的原因是很复杂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大顺政权的革命措施触犯了吴三桂等地主阶级的利益。
(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史料价值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难道“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件事情就真的完全不可信吗?
应该说,上述两种不同的材料里面的记载,哪一种更加接近历史的真实性呢?根据现在的情况,我们还不能作出准确的考证。
因为,在吴三桂背叛大明王朝之前,吴三桂还是大明王朝的重臣,而且还与当时的皇帝家族是儿女亲家。您想啊,吴三桂这样的人物,在当时来说,谁敢公然宣称说,他当年的行为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呢?
如果说,吴三桂当年的行为是因为父亲被严刑拷打的话,那么吴三桂就是一个值得歌颂的人物——毕竟吴三桂对于父母还是比较孝顺的嘛!如果说,吴三桂当年的行为是“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话,那还不让人笑掉大牙?
不管怎么说,吴三桂还是背叛了大顺政权。但我们要知道,背叛大顺政权与归顺大清王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吴三桂又是如何归顺大清王朝的呢?
谍中谍
(一)与父亲决裂的吴三桂
1644年5月3日,吴三桂在永平西沙河驿站决定,迅速杀回山海关。 5月9日,他的军队就从大顺军队的手中夺回了山海关。大顺政权的军队被杀得仅剩八骑逃还北京。
而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兵力已达五万人之多,号称十五万。他在演武场阅兵誓师,将李自成的使节李甲斩首,陈乙割两耳后放回。同时,他还亲自给父亲吴襄写了回信,表明与李自成彻底决裂。在给他父亲的信中,说道:“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明季北略》)
吴三桂的这封信,明里是针对父亲,实则是针对大顺政权而写的。他直斥父亲隐忍偷生投降,对他训以非义,断然表示拒绝;并宣布自写信之日即与父亲断绝关系,即使李自成将父亲置于油锅里或菜板上,他也毫不动心,义无反顾。这封信不仅与父诀别,而且也是同农民军的彻底决裂。当然,这封信也有变相保护自己父亲的意思。
与此同时,吴三桂还下令收拢关外各地汉民迅速转移到山海关内各州县驻扎,准备抵抗大顺军队。这个时候的李自成,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呢?
(二)后悔已晚的李自成
1644年5月11日,李自成知道了他的使节被处死的消息;14日,又看到了吴三桂给父亲吴襄的信。他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非常震怒,责备刘宗敏误事误国。李自成甚至亲自将吴襄释放出狱,并设宴招待,以示笼络。
但一切都太晚了。李自成也知道,只有自己领兵讨伐吴三桂这一条路了。
5月18日,李自成率马步兵十万,带领刘宗敏、李过等一班大将,亲领精兵七千,出正阳门,向山海关进发。他将崇祯帝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永王、定王带在军中,盼望吴三桂还眷恋故主之情;他将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也押在军中,希望吴三桂还顾虑父子之念。
山海关距北京仅350公里,农民军却按常规走了九天!李自成一边亲率大军来征讨,一边却仍对吴三桂抱有幻想,希望吴三桂不战而降,他在行军路上几次写信向吴三桂劝降。吴三桂为了迷惑李自成,派了手下六个将领前往大顺军诈降。李自成虽对六将心存戒备,但仍对吴三桂有侥幸心理。
5月26日,李自成率领大军抵达山海关。吴三桂知道自己打不过李自成,他会作出什么样的抉择呢?
(三)借兵不成的吴三桂
这个时候吴三桂的心里很清楚,自己既然已经与大顺政权决裂,就必须考虑后路问题。他也非常清楚,就凭自己手上的五万人马,绝对不是大顺政权的对手。
但是,这个时候的他也知道,绝不能作出降清的抉择。您想啊,投降与之交战了十数年的清廷,与他作为明朝忠臣的初衷相违;投降异族也与他的思想观念格格不入啊!谁愿背上千古骂名呢?
因此,他决定,向大清王朝的摄政王多尔衮借兵。吴三桂命书吏起草了一封给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请兵信,信中说道:
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西协,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不敢食言。(《清世祖实录》)
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是一封“借兵”的信,不是投降的信。为什么呢?
第一,写信的名义:吴三桂以“亡国孤臣”的名义,恳请清朝出兵,帮助他报君父之仇,以图明朝“中兴”,恢复其统治。无意降清的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第二,双方的称谓:吴三桂称清为“北朝”,与“我朝”“中国”相对应。泾渭分明,即使明朝已亡国,他仍属明朝,与清无涉,这又明确自己的立场不容混淆。
第三,清军进兵路线:一从“中协”即喜峰口、龙井口等处;一从“西协”即墙子岭、密云等处入口。这两条路线是清兵经年屡次入口征明的旧路,吴三桂却牢牢地控制着“东协”,即山海关与界岭口等重要关隘。从山海关至京师便捷,独当正面进兵。从西协、中协走,已属侧翼,要绕路,误时日。显然,吴三桂自为主,而把清兵置于“客兵”的地位。从吴三桂的这个安排,也看不出他与清为一家之意。另外,从这个安排来看,他还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坐山观虎斗的意思。实际上他想通过自己的安排达到大清与大顺两个政权火并,以此恢复大明江山的意图。
第四,酬劳:吴三桂郑重声明,“我朝”报答清兵“兴亡继绝”的扶助之功,不只给财物,还将“裂地”即割让领土酬谢。吴三桂俨然以明朝的代言人,许以优厚的条件,此与降清毫无共同之处。而一旦出现大清与大顺两个政权火并的局面,还哪里有什么酬劳啊。因此,这个所谓的“酬劳”实际上是假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这个时候我们还不能说,吴三桂已经降清。
但睿亲王多尔衮何许人也,他哪能那么容易就上当而答应吴三桂的请求呢?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已经亲自带领多铎、阿济格等一批猛将,倾其举国之力,于5月14日从沈阳誓师出发,参加逐鹿中原的战斗。5月19日,进军途中的多尔衮接到了吴三桂的信。多尔衮未敢轻易相信吴三桂,他决定:第一,派人到山海关探看虚实;第二,改变行军路线,以一日一夜行一百公里的速度直趋山海关;第三,调取攻城用的红衣大炮,发往山海关;第四,给吴三桂复信。信中说,“期必灭贼,出民水火。……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为藩王”。(《清世祖实录》)
多尔衮此信撇开吴三桂所提的具体条件而不论,而是向吴三桂昭示了大清出兵之本意,打出了“期必灭贼,出民水火”的旗号,从而与吴三桂提出的为君父“报仇”,与“流贼”不共戴天的呼吁取得了完全一致。但这封信的主旨,还在最后几句话,也就是劝吴三桂“来归”(投降),以裂土封王的最高奖赏诱其动心。
看来,吴三桂的“借兵”想法没能实现。他下一步将会作何打算呢?
(四)吴三桂最终归顺大清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心里面肯定特别不是滋味:前面是前来剿灭自己的大顺政权的二十万军队,后面是与之战斗十多年的十数万八旗精兵。
他已经与李自成决裂,而多尔衮又没有答应“借兵”的要求,反而提出了“来归”——也就是投降的条件。
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又给多尔衮写了第二封信。信中说道:
三桂承王谕,即发精锐于山海以西要处,诱贼速来……以图相机剿灭,幸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首尾夹攻,逆贼可擒,京东西可传檄而定也。又仁义之师,首重民安,所发檄文最为严切,更祈令大军秋毫无犯,则民心服而财土亦得,何事不成哉!(《清世祖实录》)
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吴三桂已经有了“来归”的想法,证据有二:一是“三桂承王谕”;二是“何事不成哉”。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时候的吴三桂还在闪烁其词,自始至终没有明确说明他要“来归”。
就在这个时候,5月26日,李自成率领大军抵达山海关。山海关大战开始了。
双方大战一天,吴三桂损失惨重,但还是未见八旗精兵的影子。吴三桂亲自突围,面见多尔衮。
见到多尔衮之后,吴三桂提出了酬谢清朝的条件,“毋伤百姓,毋犯陵寝。访东宫及二王所在,立之南京,黄河为界,通南北好”。(《谀闻续笔》)
也就是说,一是寻找到崇祯的太子,在南京重建大明政权;二是双方以黄河为界,以北归清,以南归大明,两国通好,互不侵犯;三是请清兵入北京,不得侵犯明历朝皇帝陵寝,也不得伤害百姓。
多尔衮提出大顺政权的军队与吴三桂的军队装束甲仗相似,无法辨认,恐致误伤,令三桂与其将士剃发以相区别。吴三桂即行剃发。
5月28日,山海关大战以大顺政权和吴三桂两败俱伤、清朝坐收渔翁之利而宣告结束。
从此以后,吴三桂就归顺了大清王朝,为消灭南明和镇压农民军东征西讨。
(五)大清王朝的开国元勋吴三桂
攻打农民军的战斗进行得非常顺利。
多尔衮以顺治帝的名义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命吴三桂为先锋,调马步军一万给吴三桂,让他于5月28日领兵出发,追击李自成。李自成恨吴三桂不遵守协议,便在永平城西10公里的范家庄,将吴三桂之父吴襄斩首,用竹竿挑着首级示众。随后于6月1日在北京将吴三桂的继母祖氏、弟弟、妹妹及其族人34口一并处死。
1645年6月,吴三桂攻下了榆林和延安。与此同时,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下李家铺河滩被当地源口寨乡勇头目程九百等杀死。到1662年6月11日,吴三桂又在今云南昆明篦子坡内杀掉了南明的永历皇帝。
十几年间,吴三桂率部从西北打到西南边陲,为清朝确立对全国的统治建立了特殊的功勋。
为了答谢吴三桂消灭南明永历政权的功劳,顺治皇帝在1659年4月14日命吴三桂在昆明开藩设府,镇守云南。康熙皇帝于1662年6月26日决定,将吴三桂晋封为亲王。
这是很大的殊荣。清朝建国200年,将汉人封为亲王的,只有吴三桂以及后来的降将尚可喜,再无第三个汉人得到这一礼遇。1662年12月,吴三桂又兼辖贵州。其子吴应熊娶了和硕公主,号称“和硕额驸”,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从此,吴三桂博得了清政府的信任,并使自己攀上了一生中权势的顶峰。
就是这样一个大清王朝的开国元勋吴三桂,最后又为什么会走上与大清王朝为敌的道路呢?
就在吴三桂开藩设府,坐镇云南,权力和声势都达到顶峰的时候,他与清朝中央政府的矛盾却开始激化起来。而这些矛盾的激化,恰恰最后促成了吴三桂的降而复叛。
怎么又反了
(一)根本原因: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天下之赋,三藩耗其二”
就大清王朝而言,他们之所以任用汉人吴三桂,是为了消灭大顺政权余部,是为了消灭南明王朝余部,是为了建立大清王朝对全国巩固的统治。
为了这个目的,大清王朝的几十万八旗兵和吴三桂等人的几十万绿营兵,经过十多年的时间,才将各地农民军余部和南明王朝余部武装逐一消灭。
但是,我们知道,战争实在是太能耗费钱财了!战争的花销,实际上是个无底洞。
当时,政府在财政上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以康熙即位前一年举例说明。1660年,清朝政府全年正赋收入银875万两,而云南一省支出就达900万两——竭尽全国之财力,尚不足一省之需求。到康熙皇帝即位以后,情况稍有好转,但也是“天下之赋,三藩耗其二”。因此,这个时候,政府财政上的压力的确很大。
这里的“三藩”实际上是指:平西王吴三桂,驻防云南,兼管贵州(对付南明永历政权);平南王尚可喜(其子尚之信),驻防广东(对付张献忠余部);靖南王耿仲明(其子耿继茂,其孙耿精忠)先驻防四川(对付张献忠余部),后改驻防福建(对付郑成功)。
如果财政支出不加以削减,很有可能造成全国的农民再度造反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大清王朝很有可能被迫退回关外。
1662年,随着郑成功的队伍收复了台湾,在大陆,大规模的对满清王朝的抵抗,实际上已经基本结束了——也就是说,大清王朝的外部环境已经安定下来了。1669年,随着鳌拜集团的下台,大清王朝的内部环境也已经安定下来了。
至此,我们可以说,大清王朝进入了基本稳定的时期。国家下一步的任务就应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因此,此时的大清王朝急需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在政治上实现对新占领地区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树立中央的权威;
第二,在军事上裁减军队,以减轻财政上的压力。
这样,政府必定会采取以下两方面措施:第一,由中央向地方——包括吴三桂实际统治的云贵地区——派出行政官员管理地方,以加强中央集权;第二,裁减在地方——包括吴三桂实际统治的云贵地区——的满洲八旗兵和汉人绿营兵。
大清王朝的这些措施,无疑是与当时整个社会都需要休养生息的要求相符合的。
也就是说,康熙皇帝“撤藩”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我认为是错误的。
(二)直接原因:康熙皇帝错误的“撤藩”决定
“撤藩”,对大清王朝来说,这是十分正确的措施;对吴三桂来说,却完全不是一个好的消息。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实际上,通过前面介绍吴三桂的两个问题我们必须看出:
第一,他的最大特点——他是个投机者,换句话说,他是个赌徒。正因为他是个投机者、是个赌徒,他才可以先背叛大明,再背叛大顺,当然还可以背叛大清。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对于投机者或赌徒来说,促使他们出手的情况一定是下面两种情况中的一种:或者是形势一片大好,此时出手对自己非常有利;或者是背水一战,如果不倾其全力的话,自己必将灭亡。
也就是说,从吴三桂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不会轻易动手的。如果出现他动手的情况,或者他有必胜的把握,或者将给对手带来巨大的灾难。
第二,他一生经历的事情太多,他已经无所谓了,不需要顾及什么脸面问题了。我们说,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毕竟他辛辛苦苦为大清王朝耗费了近三十年的心血。他认为,这个时候如此撤藩,对他来讲,实际上是不公平的。也就是说,撤藩是可以的,关键在撤藩之后如何安抚这些为打天下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要先出台这些政策。如果你没有这样的政策的话,人家必然就会觉得你有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之嫌。
因此,这个时候的吴三桂,他可不想急流勇退。他需要享受长期征战、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他的属下更加需要享受这些胜利果实。
我们说,康熙皇帝的错误做法把吴三桂逼上了绝路。而被逼上了绝路的吴三桂绝对不会束手就擒。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开始了。
我们说,康熙皇帝“撤藩”的做法是错误的。前面,我们从吴三桂这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其实,不仅如此,如果从中国历代强盛王朝撤藩的历史来看,康熙皇帝此举,也是十分冒险的。如果康熙皇帝多读一些历史书,他就会发现,大清以前的历代强盛王朝,其实都存在着撤藩的问题。这些王朝面对强藩,主要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武力撤藩:一般来讲,会引起对手的反抗。反抗的结果,无外乎成功和失败两种:成功者,如明朝的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失败者,如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被平定。但是武力撤藩,都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损失,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
第二,和平撤藩:典型者,如北宋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这是最好的抉择。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康熙皇帝能够以史为鉴,认真吸纳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首先制订比较完整详细的撤藩计划和被撤藩的藩王的待遇安排等,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就可以避免。但历史不可假设。“三藩之乱”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就在这个时候,大清王朝的另外一位汉人亲王尚可喜的撤藩申请加剧了双方矛盾的激化。
(三)导火线:平南王尚可喜急流勇退
1673年4月28日,平南王尚可喜接受了手下谋士的建议,决定急流勇退,回辽东养老。康熙皇帝早就对三藩盘踞的江南和西南地区心怀不满,一直准备寻找机会撤藩。这个时候,尚可喜自请撤藩,康熙皇帝真是求之不得,马上表示同意。尚可喜准备自己带领部分兵丁和家口回辽东老家,而让长子尚之信继承平南王的爵位,继续镇守广东。
尚可喜的撤藩申请给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出了个难题。
同年8月14日,吴三桂怀着试探的态度,给康熙皇帝上了自请撤藩的奏疏;8月20日,耿精忠也怀着同样的态度,上了同样内容的奏疏。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会作出怎样的抉择呢?
(四)可供康熙皇帝选择的五种方案
面对三藩同时要求撤藩,康熙皇帝和大臣们也明知他们中有自愿或被迫的复杂情况,应当慎重地估量当时的客观形势和撤藩可能产生的后果,多设想几种方案以供选择,防患于未然,是完全必要的。归纳起来,可有五种方案选择:
第一种:恪守皇太极以来多次许下的诺言,要三藩永远镇守南疆,“屏藩王室”,永不撤藩,子子孙孙世袭王爵,与清朝相始终。当然,这在实际中是很难办到的。
第二种:将吴、耿、尚三王调到北京,以觐见为名,叙君臣之乐,借机把兵权收回。此法颇类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自编自导自演的“杯酒释兵权”。和平解决问题,逐除藩镇之祸,君臣相安无事。诚然,历史不能照搬,但它所提供的历史经验足以借鉴。我推崇第二种办法。
第三种:等待老一辈去世,留至第二代掌权时,再行撤藩。
第四种:区别对待,分期撤藩,各个击破。
第五种:三藩同撤,一次性解决。
当时,多数大臣们主张区别对待,分期撤藩,各个击破。应该说,这一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因为尚可喜主动提出撤藩,确是出于诚意,吴、耿要求撤藩实非己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冷静、慎重地制定一项稳妥的政策。那么,康熙皇帝就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先撤尚,暂缓撤吴、耿;二是撤吴、耿,不撤尚。这些都可以达到分散力量,各个击破的目的。
但是,康熙皇帝采取了最后一种方案,即三藩同撤,一次性解决。他说,“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清史稿?吴三桂传》)。于是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还派专使至滇,雷厉风行地清理撤藩事宜。
吴三桂原先还想朝廷会拒绝他的撤藩请求,不料康熙皇帝同意了,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历史又一次让他选择: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朝廷安排,到关外做一个空头王爷;还是再次抗拒朝命,再次举起反叛的大旗?这一次的选择甚至比上一次降清还是降李自成更难决定。这又是他人生的十字路口。
(五)撤藩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分析
其实,康熙皇帝可能真没仔细研究撤藩的利弊,他没仔细研究这个撤藩不是一个开玩笑的事儿。康熙皇帝既没有认真研究吴三桂,也没有认真研究历史。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他读的书太少了。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他太年轻气盛了。对于下面的情况,他太一无所知了。
按道理说,历史上关于撤藩的经验教训有很多。这些经验教训,文的也有,武的也有。
比如说武力撤藩,必然把人家给逼反了。把人家给逼反了之后会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是反了的人赢了,比如说,明成祖朱棣就把他的侄子弄的不知所终了,然后自己坐了江山。另一种结果是反了的人输了,但是给国家造成了重大的灾难,比如说西汉的七国之乱。
这些都是教训,历史上也有一些经验,比如说,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你康熙皇帝按照人家赵匡胤的思路,把吴三桂请到北京来,跟人家好好谈一谈,有什么可化解不开的?吴三桂早晚还是要死的,钱带不到棺材里面去。吴三桂的儿子又是驸马爷。何苦来造成这前后长达数年的三藩之乱,给国家、给民族带来这么大的灾难?
“撤藩”虽只二字,却对吴三桂属下数万人的命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吴三桂割舍不下云南的宫殿、财产、美人、权势;吴三桂的部下也难以舍弃他们在云南得到的一切;吴三桂与他属下数万人都不愿离土重迁,他们害怕回到辽东生活受到影响,他们更离不开这早已熟悉了的四季如春的云贵高原。利益的驱动与民族情感交织在一起,吴军上下呼出一个声音,用武力反对撤藩,用武力反抗清廷。
此时,吴三桂还有一个顾虑,即他的长子驸马吴应熊还在北京。他派心腹赴京去接吴应熊,吴应熊却不赞成父亲轻举妄动。吴三桂的心腹无奈,只得偷偷带了吴应熊的庶子吴世璠返回云南。吴三桂见孙子来到,更坚定了起兵的决心,他一定要为自己和属下奋力一搏。他不能失去已经得到的一切,谁要夺走这一切,他便会武力相向。他想到,皇帝年幼,全国没有什么人可以挡住他吴三桂的道路。
赌徒失算
(一)“三藩之乱”的开始:1673年12月28日
大清王朝同时撤去三藩的决定,粉碎了吴三桂“世镇云南”的美梦。
吴三桂气急败坏,暗中指令死党向撤藩使者请愿,要求停止撤藩,继而又拖延时日,与心腹将领密谋发动叛乱。
在经过一阵短暂的准备后,1673年12月28日(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吴三桂召集了四镇十营总兵,正式下令起兵。
为了给自己的反叛活动披上名正言顺的外衣,吴三桂在“矢忠新朝”接近三十年后,再度扯起了“复明”的旗号。吴三桂率三军拜谒永历帝陵,去满装、易汉服,重新蓄发,宣布与清朝完全决裂,他自任天下招讨兵马大元帅。
然后,他又发布檄文,指责清朝“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并声称要“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吴三桂檄》)。一场大规模的叛乱活动就这样开始了。
12月29日,吴三桂以62岁的高龄亲自披挂上校场,三箭皆中目标,他骑在马上,雄心壮志,锐气一如往昔。
1674年1月7日,吴三桂自云南出兵北伐,兵不血刃,便拿下了贵州全境。
可以说,吴三桂的叛乱,开局一切顺利。
(二)“三藩之乱”的*:1676年春夏之交
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却在湖南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1678年起,吴三桂建国号“大周”,自己改称周王。
这时有人劝他用大明年号,立明崇祯皇帝的后裔,如此可以号召一切反清复明的人都参加这场兵变。吴三桂没有听从,这在后来看来是他失败的原因之一。他失去了大批反清复明人士的支持,这显而易见是不明智的。
1674年4月,吴三桂的军队又迅速占领了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全境。吴三桂起兵三月,便拥有云、贵、川、湘、桂五省,声势震动全国。
与此同时,1674年4月20日,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宣布与清朝脱离关系。耿精忠与吴三桂约定,他主攻江西、浙江。因为耿精忠的起兵,开辟了第二战场,减轻了吴军的压力,形势对吴军有利。
1675年1月,吴三桂的部下陕西提督*起兵造反,1675年2月28日(旧历二月初五)攻下西北重镇兰州,西北震动。
不久,平南王尚之信在吴三桂的利诱下,违逆先父尚可喜的遗愿于1676年4月3日(旧历二月二十一日)在广东发动兵变,炮击清兵大营。
到这个时候,叛乱的三藩已经占领了云、贵、川、陕、甘、湘、粤、桂、闽、浙、赣共十一省的地盘。
至此,吴三桂发动的叛乱,终于扩大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三藩之乱”。而且,这个“三藩之乱”已经达到了*——最盛时期。
(三)吴三桂的战略性错误
在这样大好形势下,吴三桂却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他饮马长江,本当痛饮黄龙,直捣京师,吴三桂却不过长江,在松滋一停就是三个多月,白白失去了大好时机!
吴三桂的谋士刘玄初在重要时候写了封信,劝其渡江北上,他却无动于衷,逗留观望,企图与清廷分长江而治。如果这时他挥军北上,清朝的江山就可能变色,而他却顿足不前。缺少进取精神,是吴三桂最后失败的重要原因,历史就是如此毫不留情。
(四)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和他的妻子建宁公主
说到吴三桂发动反清的叛乱,就必须要说到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
孝庄皇太后下令,把皇太极的第14个女儿——皇太极最小的女儿——也就是顺治皇帝最小的妹妹,嫁给了吴应熊。这件事情发生在1653年的时候——这个时候,距离吴三桂发动反清叛乱的1673年,前后相距整整二十年;更为重要的是,顺治皇帝的最小的妹妹、吴应熊的妻子的名号叫作建宁公主。
说起建宁公主,大凡读过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的朋友们都很熟悉。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当中,这个建宁公主是后来韦小宝的七个老婆之一。金庸对于当时的情况有这样一段描写:孝庄皇太后确实是下令把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了,建宁公主也确实跟随吴应熊到了云南。可是后来建宁公主却非常不喜欢吴应熊,就喜欢韦小宝。于是建宁公主在新婚的时候就把吴应熊给阉割了——吴应熊事实上成了太监。
历史上,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当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的时候,吴应熊是一个二三十岁的英俊小伙子,建宁公主是一个12岁的小孩子。怎么可能出现《鹿鼎记》当中所说的那种事情呢?
何况,在历史上,建宁公主跟吴应熊的关系是很好的,两个人还生了孩子。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现在成了驸马爷。驸马爷不能跟着自己的父亲到云贵高原去生活——皇帝家的女婿都只能倒插门,都只能生活在首都北京——吴应熊也不例外。
以后的事情就非常遗憾了——后来就发生了吴三桂造反的事情。
但是,吴三桂造反之前,曾派人来到北京——他企图秘密地接自己的长子吴应熊回到云南,然后再发动叛乱。结果,没有想到,吴应熊不同意父亲企图造反的计划,也没有随同接他的人前往云南。最终,接他的人只接到了吴应熊的儿子——这个儿子不是吴应熊与建宁公主共同生养的孩子,而是吴应熊在与建宁公主结婚之前与另外的妻子生下的孩子。
不过,虽然吴应熊反对父亲的计划,且没有前往云南,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止康熙皇帝要杀掉吴应熊的企图——吴三桂一造反,康熙皇帝就下令杀掉吴应熊。康熙皇帝不但杀掉吴应熊,还杀掉吴应熊与建宁公主俩人爱情的结晶——他们的孩子。
从此,吴应熊的妻子建宁公主就成了寡妇。建宁公主后来活到了1704年,终年60多岁。
就在吴三桂云南起兵造反的同时,与云南相隔几千里的京师城内居然有人遥相呼应。这个人就是号称朱三太子的杨起隆。
太子和三太子
(一)吴三桂叛乱与假冒的朱三太子的出现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吴三桂好不容易才走上了投靠清朝的道路。因此,从吴三桂的内心来讲,他应该是不想反的——但凡有一条出路,吴三桂都不会造反。
就是因为即将陷入那种绝望——自己苦心经营的那么大一片基业,可能马上就这样没了,而没有得到一个像样的说法,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吗?康熙皇帝没有替别人着想,光从自己的角度想我应该怎么样了。
但是,历史是不可假设的——一切,都无可挽回地发生了!
在一切发生的时候,这里面有一个人物,掺和在里面也显得挺刺眼的。
这个人就是假冒的朱三太子。
然而,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朱三太子这个人?假冒皇帝的太子有多好啊?为什么要假冒三太子呢?
(二)崇祯皇帝的儿子们
假冒朱三太子,那肯定是因为皇太子早已经死了。
我们这里所说的太子和三太子,其实都是指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的儿子。崇祯皇帝有七个儿子,其中四个早死,只有三个死在他的后面:太子(长子)朱慈烺(l伲ng),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朱三太子朱慈焕,实际上是崇祯皇帝的五子,他只活到5岁就死掉了。
崇祯皇帝自杀后,太子朱慈烺藏匿于民间,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藏匿于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家。很快,周奎就将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交给了李自成。太子朱慈烺据说也被搜出。但是,李自成并没有杀掉这三个孩子,而是随身带在军中。李自成兵败山海关后,这三个孩子下落不明。
(三)假冒的太子案件
在朱三太子案件之前,先后有三个太子案件出现,前两个真假难辨,后一个则属绝对假冒。
首先是在1644年冬天,在北京出现了皇太子,这个皇太子辗转来投靠周奎,结果这个皇太子在见到了他的亲姐姐长平公主后,不久又被周奎轰出家门。结果,被清军逮捕后经过原来明朝宫内的太监和锦衣卫确认,的确是真的,之后由多尔衮下令处决。《明史》中没有关于此事的记载。这件事被记载在《甲申传信录》中。著名明清史专家孟森先生认为这个太子是真的。
1645年春,在苏杭地区流落的另外一个自称太子的人被南明的弘光政权接到南京,弘光皇帝朱由崧也是让曾经服侍过太子的太监辨认,结果也确认是真的。不久,南京被多铎的清军占领,这个太子也在被捕获之后押往北京处死。
此外,1679年,当清军对三藩的战争取得节节胜利时,在湖南新化县的一个寺院中擒获了一名叫“朱慈灿”的人,他自称明朝“太子”,招兵买马,颇为活跃。
说到这里,我们就知道了——原来,皇太子已经死了。那自然三太子就应该顺理成章地成为南明王朝的正统了。
真假朱三太子
不过,这个朱三太子,有真的,也有假的。真的朱三太子只有一个;但假冒的朱三太子,那就多了!
(一)假冒的朱三太子为什么自称朱慈焕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知道,真的朱三太子实际上应该是三子定王朱慈炯。实际上这个人在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之后就不知所终了。
后来的这些假冒的朱三太子都称自己的名字为朱慈焕,也就是崇祯皇帝的五子。
那就怪了,为什么这些假冒的朱三太子连名字都假冒错了呢?他们不会这么傻吧?总该有点儿特别的原因吧?
的确是有点儿特别的原因。前面我们说过,朱慈焕是崇祯皇帝的五子,5岁就死掉了。据《明史》记载,朱慈焕死前曾对崇祯皇帝说:“九莲菩萨说:‘皇上待外戚太薄,将让他的儿子都死掉。’”
朱慈焕口中的九莲菩萨,实际上是指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崇祯皇帝当时觉得这件事情很奇怪,便封朱慈焕为“玄机慈应真君”。所以,朱三太子案件中的众多假冒者,主要是看中了朱慈焕“玄机慈应真君”的身份,而与他是不是皇子没有什么关系。
(二)到底有多少个假冒的朱三太子
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不是只有一个,而是前后有好几个,至少有四个。
问题在于,在众多的假冒朱三太子的人中,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里面的杨起隆是第几个呢?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里面的杨起隆是第二个假冒朱三太子的人。
在杨起隆的前面,1651年,有冒称崇祯皇帝三子名朱慈焕者;在杨起隆的后面,1707年,又有化名王士元者,自称朱三太子朱慈焕,后被凌迟处死;1721年,朱一贵之子自称朱三太子,聚众造反。
这三个假冒的朱三太子中,最有意思的是1707年的这个。这个长期以教书为业的王士元被捕后,称自己为朱三太子,是崇祯皇帝的第四个儿子,名字叫朱慈焕。您瞧瞧,他把崇祯皇帝的三、四、五三个儿子都占全了。您说,这都什么和什么呀!
(三)声势浩大的杨起隆
问题在于,为什么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不选择这三个中的一个进行介绍,而是非得要用大量的镜头对准杨起隆假冒的朱三太子呢?
那是因为在所有的假冒的朱三太子当中,还是以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杨起隆声势最为浩大。
(四)杨起隆起义的时间和地点的选择
为什么杨起隆声势最为浩大呢?
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时机抓得好——他充分利用了吴三桂的三藩之乱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当时吴三桂已在云南发动叛乱,杨起隆就是借此动乱之机部署行动的。他趁云南王吴三桂起兵反清之际,在北京组织百姓和八旗贵族的家奴举起义旗。他以明朝朱三太子为号召,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建元“广德”。他们相约用白布裹头、红布披身为标记,在北京的内外城放火为号,同时起义。白布裹头,意思是出殡——就是为明朝崇祯皇帝戴孝;红布披身,意思是朱明皇朝当然是红的。
第二,地点抓得好——他率领的人是在京城起事的。在京城起事,他的影响那就大多了。当时,杨起隆经常在鼓楼西斜街明朝的降将周全斌家中秘密聚会,计划在12月13日五更举火起义。12月11日,决定提前起义。
这里我们要注意:杨起隆发动起义的那天,不是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二月二“龙抬头”那天,而是在12月11日。提前起事的原因是事情已经泄露,被清朝政府发觉了。
(五)杨起隆的失败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的这个杨起隆,不仅很勇敢,而且准备非常充分。这是真的吗?
表现勇敢的确是真的。面对强敌,这些起事者全无惧色,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终因众寡悬殊而失败。一同起义的数百人被俘后惨遭杀害。
但是准备充分是假的。毕竟京城是天子的脚下,想在京城起事还是很困难的。因此,严格说来,他的准备并不充分。这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人数不多。杨起隆动员了受满洲贵族欺负的奴仆、一些汉人还有极少数满八旗的下层群众。只有几百个人起义,人太少了。也就是说,参加这次起事的就是几百个很可怜的奴仆和佃户。
第二,起事未遂。实际上,他的这次活动尚未实施,便被官府察觉,杨起隆仓促应战,事败后逃亡不知所终。
1679年,当清军对三藩的战争取得节节胜利时,大将军图海在陕西逮捕了一个“朱三太子”,据说他就是杨起隆。这个杨起隆被押解到北京,清廷经过审问,认定他是假冒的“朱三太子”,但是没有确定他是否是杨起隆,就把他给杀了。
看来,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杨起隆并没有成为吴三桂的得力帮手。
(六)杨起隆的后代
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还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这个假冒的“朱三太子”杨起隆跑了,他的女儿被索额图收留了,叫红玉。这个红玉后来还和太子发生了一段感情戏。
历史上是这样吗?
那是不可能的。
第一,历史上没有红玉这个人。杨起隆有没有后代历史上没有交代,所以对于红玉这个人历史上没有记载。红玉这个人和她的戏肯定都是编导自己编出来的,这是为了美化杨起隆全家,同时也给大家一个完整的交代。
第二,索额图也不能干这种事。咱们前面说过,索额图除鳌拜,立下多大功劳,他能做这种事吗?那是不可能的,完全不可能。如果这样的话,他也有点儿太大逆不道了。而这个皇太子又是他的哥哥的女儿的孩子。他至于要陷害自己的亲人吗?
腹黑的*
(一)*其人其事
历史上的*非常坏。当时*驻守甘肃平凉。他一直是吴三桂的部下,是吴三桂推荐他到甘肃平凉当官的。然后吴三桂这边一造反,立马给他写信,相约哪天起事。
*那边马上就答应了,说:好,我跟你一块儿造反。转头他把这封信六百里加急,连夜送到北京给康熙皇帝看——他又把吴三桂给卖了。
康熙皇帝接到信,说道:大英雄*在最关键的时刻救了我,马上升官。整个甘肃省的兵全都归你*一人节制。然后康熙皇帝命令*出兵攻打吴三桂。这个时候康熙皇帝总得派一个监军,所以就派了一个叫莫洛的人。
莫洛这个人,您可别小瞧了他——他是鳌拜余党。虽然他是鳌拜提拔起来的,但是这个人当官一直比较清廉,所以康熙皇帝铲除了鳌拜以后,觉得莫洛这个人还不错,在山西做官以清廉著称,所以就一直提拔他。康熙皇帝在最关键的时刻,就派了莫洛当监军负责和*一道共同对付吴三桂,我们要注意这个时候他在哪儿,在甘肃,吴三桂在云贵,这中间夹着一个四川,所以当时双方都派人去打四川,当走到四川的时候,*又反了。*趁莫洛不注意,杀掉了莫洛。然后*兵回甘肃,又先后占领了宁夏和陕西。
我们要注意,本来三藩之乱已经到了长江以南尽归三藩之手的时候,就在此时,*这一反不要紧,四川丢了,甘肃丢了,宁夏丢了,陕西丢了,新疆也丢了。三分天下,三分之二以上都落入了三藩之手。
这个时候的康熙皇帝陷入了巨大的被动状态。
可是就在此时,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出场了。他是谁呢?他就是周培公。
(二)周培公其人其事
在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当中,周培公是四省巡抚。而在实际生活中,周培公就是一个平民百姓。大将军*这边一反,康熙皇帝连忙派大将军屠海到甘肃——得收拾收拾*这个小子。就在这个时候,平民百姓周培公给大将军屠海写了一封信,信的名字叫《平凉策》——“平凉”就是*的住地——《平凉策》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战略计划书。
大将军屠海一看,这个《平凉策》不错,你跟着我走吧。大将军屠海就收留了周培公。此后的周培公就成为一个幕僚——后来的人称呼他们为绍兴师爷——也就是个出主意的。
那么这个师爷周培公到了,大将军屠海包围平凉,双方第一次交战,*战败。
*战败的时候,周培公告诉大将军屠海:不要打了。
当时这个大将军屠海问:为什么?
周培公说:因为我在平凉城里有两个最好的朋友。我们相约,只要我进城,三个人就可以说服*投降,你派我一个人去就可以了。
当时大将军屠海一想,不就是一个人吗,你这个人也是我捡来的,也无所谓死不死的,我就送你到城里吧。
大将军屠海就把周培公送进平凉城里去了。结果周培公进城后,三言两语就劝说*二度投降清朝了。
*这一投降,西北形势又变了。整个四川、甘肃、宁夏、陕西、新疆又归了大清朝,形势转眼之间对吴三桂非常不利。
终于折腾完了
(一)“三藩之乱”的转折点:1676年冬
与此同时,康熙皇帝迅速调动全国的军事力量,向吴三桂扑来。康熙皇帝首先削去吴三桂的亲王爵,然后处死了吴三桂留在北京的儿子吴应熊父子。
1675年5月,康熙皇帝组织了十路大军进剿吴三桂军,甚至将蒙古兵也征调到前线,总兵力在二十万以上。双方的主力都摆在湖南,吴军在岳州,清军大本营在隔岸的荆州,一直对峙着。
康熙皇帝采取各个击破的方针,西北的*首先被击败。在福建战场,1676年11月,耿精忠率众向清军投降。广东的尚之信再次降清。
(二)吴三桂的称帝和死亡
在政治与军事逐渐恶化的情况下,1678年3月23日,吴三桂急忙在衡州(今湖南衡阳)即帝位,宣布国号大周,改元昭武。但是吴三桂的政治和军事上的不利处境并没有因为他的登基而获得丝毫改善,清军加紧了对湖南岳州和长沙的进攻,志在必得。
吴三桂本人的志气和身体一天天衰败,他的生命已走到了尽头,这位67岁的老人再也无法展现当年的神勇,已是风烛残年。天不假年,吴三桂于1678年10月2日忽然中风,噎嗝且下痢,第二天便病逝了。
(三)“三藩之乱”的结束
吴三桂死后,部下郭壮图、方光琛等拥立其孙吴世璠即位于贵阳,改元洪化。控制地盘越来越小,内部也更加分崩离析。趁此时机,清朝政府加强了政治策反和军事进攻。1679年,大清王朝的军队克复湖南、广西;1680年,又下四川、贵州并进兵云南;1681年12月7日,昆明城内粮尽援绝,吴世璠自杀,余部投降。清军夷吴三桂满门,并到处寻找吴三桂的尸骨,大肆纵兵抢掠。陈圆圆于城破之前便逃离了昆明,隐居贵州山区。由吴三桂掀起的持续8年之久的一场大规模的内战至此全部平定。
(四)*的结局
现在,我们要回过头来看看这个人物——*,在整个“三藩之乱”的过程中,他的这两下子动作好像有点儿太厉害了——他太坏了。
所以康熙皇帝也没饶得了他。三藩之乱刚刚被平定的1681年,康熙皇帝马上命令*赶紧到北京。
结果这个*走到半道上,就死了。
怎么死的呢?据说是自杀。
问题在于,好端端地走半路上,这个*干吗要自杀呢?
其实,这个*是非常聪明的一个人,他知道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不是自杀就是被杀——他非常清楚,到了北京以后,没有他好果子吃。
另外,一般来说,在史书当中经常会出现有人在半路上或者在不明场合不明不白地就死了,注意,一般来说,不是那个人想死,肯定是被害了。这是历史上有些人经常玩儿的伎俩。
那个女人去哪儿了
最后,还需交代吴三桂最宠幸的爱妾陈圆圆的下落。当初,就是这个女人促使吴三桂“冲冠一怒”,弃大顺政权而投清,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清军入昆明后,在吴三桂的籍簿上确无陈圆圆的名字,亦不见其人。她下落何处?这已成为至今未解的一个历史之谜。
据《平滇始末》《平吴录》等书所载,城破时,陈圆圆同郭皇后,还有一个叫印太太的,一同自缢而死;又一说“陈沅(圆)不食死”;还有的说,她当了尼姑隐居起来而得善终;还有的说她投滇池而死。众说不一。
清代野史说,陈圆圆的墓在昆明商山寺,甚至说她死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墓已不复存在,也难辨真假。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据报载,在贵州岑巩县水尾乡马家寨发现了陈圆圆墓,有碑一通,上面镌刻“吴门聂氏之墓”六字。“吴门”非指为吴(三桂)家人,而暗示圆圆籍贯苏州,此为“吴门”之意。至于“聂氏”,也是代用他人之姓,这大概是为了避讳政治嫌疑才隐姓埋名的,碑文明载当年陈圆圆由昆明来到贵州岑巩平西庵为尼(庵今仍存,在今岑巩县大有乡桐木寨)。
她何时到此?大抵是吴三桂反后,兵驻湖南,或许她为避祸,而悄悄远离昆明,来此僻地隐居,故能得以善终。
又据报,这个寨子有三百多户人家,除一家之外,都姓吴。他们自称是吴三桂的后代,祖上有训,要为陈圆圆墓保密,所以墓才保存到今天。(《中国旅游报》1986年11月11日,“陈圆圆及其墓地”)。陈圆圆墓旁是吴三桂的心腹大将马宝的衣冠冢。
说到马家寨,还有一个至今流传了几百年的传说:说的是吴三桂手下的第一大将马宝,马宝这个人很忠于自己的主子,后来这个马宝一看,吴三桂的家人都死的死、亡的亡,马上在最危急的关头为吴三桂剩余的家人,包括陈圆圆还有吴三桂的其他儿子孙子保驾护航,一路冲杀,跑到了贵州的一个深山里。那个地方交通很闭塞,后来马宝就死在了那里。马家寨的马就是马宝的马,吴三桂的后人为了纪念马宝而将这个地名命名为马家寨。
平定了三藩之乱,这在康熙皇帝的人生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笔,也是康熙皇帝的功劳之一。平定三藩之乱,这里蕴含了统一的主题。
三藩之乱最后之所以失败,也有人说了,其实也是吴三桂的做法不合民意——因为那个时候谁还想再打仗,谁还想再分裂?
所以在那种情况下,吴三桂的失败就是必然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