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明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崇祯十一年冬春之交,横跨西北至东南数省的流贼变民之局势依旧风云诡谲。上到一州、下到一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流贼几乎遍布了这片广袤大地的所有地区。没有人知道,这场动乱究竟将在何时才能逐渐消弭,但就明廷方面而言,十一年的开端,显然振奋人心。
去年底,与闯王李自成齐名的巨寇西营八大王张献忠在南阳一带遭到了援剿总兵左良玉的突袭而大败,张献忠本人亦在混战中负伤,由义子张可旺拼死力救方得免。西营元气大伤,退入房县、竹溪的山区暂避。左良玉骄惰之名在外,明廷也曾多次责备他剿贼不力,然而,每每对上张献忠,他却精神百倍,分外卖力。原因无他,私怨罢了。早在崇祯九年,流窜于河南的张献忠在攻打许州时杀了左良玉的哥哥,由此结怨。明廷在这一点上,倒也算是“知人善任”了。
除了张献忠,年初,另一大巨寇闯塌天则归顺了明廷。闯塌天刘国能,即当初老闯王高迎祥的手下干将,自高迎祥被俘后,一直辗转于郧阳、湖广、河南三省交界处,负责维持流寇方面对于郧阳通道的来往顺畅,秦翼明等部官军与其交手多次,互有胜败。然而还是左良玉,击败张献忠后,挟大胜之威再接再厉,和“戴罪立功”、挂职于熊文灿帐下的平贼将军陈洪范合作,在郧西地界大破刘国能,刘国能力歹势蹙,向官军乞降。刘国能出身庠生,当初被掠入贼,身不由己,一向以智勇双全闻名,又事母至孝。其母常晓以忠孝之道,他之所以投降,固然是因战败,其实也为遵奉母命。
四川方面,二月间,蓬溪知县陈惇前脚送走赵营,后脚则遭到了闯营的侵犯。但他与谭大孝合作,破之于张家山。李自成闻讯大怒,聚兵倾巢而至,谭大孝退却,蓬溪也失陷。但此时洪承畴已到四川,他敏锐发现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之前,因闯营在川北分营各动,如水银泻地,官军顾此失彼颇是疲于奔命,而闯营的主力也飘忽不定,难觅踪迹。李自成因怒兴兵,将兵力聚集一隅,无异于自投罗网。洪承畴布策,先以兵力围困,将闯营逼入死角,后又以四川羸兵诱闯营。李自成时卧病未愈,军宜大事分诸将共决,诸将意见有分歧,当中急于突围者分出一部追击羸兵,中了曹变蛟等部官军伏击,死伤千人。余众见事蹙,分崩离析,各自为战,登成一盘散沙。李自成无奈,率本部兵马数千突围北奔,后续又遭李文胤、刘逵等部官军追杀,虽然勉力冲出,但死伤很大。原本结成一股绳的闯营联军,也自此宣告散伙。
眼下时节,巨寇以李自成、张献忠等为最,而其他各贼各寇名号虽多,可皆无大气候可言,弹指可灭,明廷的重点,也是放在李、张等活跃的区域。李自成虽败,但逃亡进甘肃,挫败了甘肃巡抚汤道衡、总兵柴时化的进攻,肆虐活跃于陕甘川交接的山区,洪承畴既要善后川中,又要再次领兵入甘,一刻也没得空。
陕西、四川官军兵力聚甘肃川西继续追逐李自成,河南、湖广官军兵力则围剿张献忠、刘国能等。但张献忠、刘国能先后或败或降,河南、湖广的官军便掉转枪头,开始打击尚在活跃的以曹操罗汝才、老回回马守应为首的流寇集团。罗、马论实力地位,几与李、张相当,官军从不敢小觑,他们当下流窜于豫东南、楚东北一带,故豫楚官军的重心也向东面倾斜。
陕川兵聚于西,豫楚兵聚于东。如此一来,川东以及楚西一线,大为空虚,这对于近日出川的赵营而言,何其幸运!
三月初,赵营进入夔州最北端的太平县。东乡县至太平县间虽有路,可千回百转,也很难行。赵当世真走,才发现当初高估了此路的可行性。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这条路,那么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山区气象突变,途中又下了一场雪,赵营分十余路在连绵群山中艰行,各营各部死伤、走失的兵士多有,甚至还有不少队伍迷了路,误入当地百姓的堡寨,给结社自保的百姓全歼的惨痛事例。这还不算,到了路程的后半段,东侧出现了一大股官军,为数近两千,日夜不停袭击骚扰赵营的行军部队。赵当世组织了几次反击,但官军每每都很机敏地先一步撤离,匿入山中,由此可见,这支官军必十分熟稔这片山地的地理,乃是有计划地对赵营打击。
在此不利条件下,赵当世不愿继续与这支官军纠缠,只能催促加快行军速度。然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赵营越是着急,反而越是前后拥堵,继而分散迷失。这山区的后半程路,几乎花了一倍于前半程路的时间才算走完。而当中人员辎重的损失,更是爆炸性增加。到达太平县后,赵当世简单点击了下人数,在这段近三百里的山路中,赵营各部走失、战死、逃亡、受伤的人数总计超过了五千人,虽说这五千余人中赵营的嫡系主力占比微乎其微,但数字还是让赵当世触目惊心。要知道,他选择的,可是当初自认为最妥当的一条出川路。倘若当初没有走这条路,可以想见,赵营的损失必然更加惨重。
死在那支从东而来官军手下的赵营兵超过千余。赵当世后来才知道,来者是大宁参将刘贵的兵,他与守备庞来分兵两支,轮番前来袭扰。刘贵与庞来都是瞿塘卫世袭的卫所官,对整个夔州府上下的地理地势都烂熟于胸。强龙不压地头蛇,赵营相对是强,但遇到这样的敌人,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完全力不从心。而赵营全军进入太平县郊略微平坦的地区后,大宁兵就悄然退走了。
“官军中从不乏善战之士啊!”赵当世遥望身后那片影影绰绰的群山,揽辔长叹。大明朝虽然腐朽,可说到底依旧是这天底下最强的政权。当中才智勇武出挑者,何止车载斗量?不过一个小小的参将,都能利用不到两千的兵力给自己造成近五千人的损失,由此可知,大明朝怎能称无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巍然的大明朝,居然最后就灭亡了。
时也,命也。
赵当世从不愿意给大明朝的失败找任何理由。因为要找,无论出哪个方面,都能针对性说出无数促使它最终失败的理由。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的分析,都是纸上谈兵之辈的马后炮。当一个政权,自上而下都已经烂透了,找出它任何的缺陷都是轻而易举的。将它们一一列举下来,既无意义更无必要,对于赵当世而言,他喜欢以一个最终的理由来解释大明朝灭亡的事实——命数已尽。当一个政体的制度已完全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生产、无法调和阶级之间的矛盾时,它就注定要走向灭亡,通俗而言,就是失去了天命。
赵营没有在太平县过多停留。残破不堪的太平县同样对赵营无能为力。
休整三日,赵营拔军北上,过大竹河,再次踏入陕西地界。
因官军部署的关系,赵营途径的紫阳县、兴安所乃至平利县皆无大股官军驻扎,除了韩衮领马军将一小... -->>
崇祯十一年冬春之交,横跨西北至东南数省的流贼变民之局势依旧风云诡谲。上到一州、下到一乡,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流贼几乎遍布了这片广袤大地的所有地区。没有人知道,这场动乱究竟将在何时才能逐渐消弭,但就明廷方面而言,十一年的开端,显然振奋人心。
去年底,与闯王李自成齐名的巨寇西营八大王张献忠在南阳一带遭到了援剿总兵左良玉的突袭而大败,张献忠本人亦在混战中负伤,由义子张可旺拼死力救方得免。西营元气大伤,退入房县、竹溪的山区暂避。左良玉骄惰之名在外,明廷也曾多次责备他剿贼不力,然而,每每对上张献忠,他却精神百倍,分外卖力。原因无他,私怨罢了。早在崇祯九年,流窜于河南的张献忠在攻打许州时杀了左良玉的哥哥,由此结怨。明廷在这一点上,倒也算是“知人善任”了。
除了张献忠,年初,另一大巨寇闯塌天则归顺了明廷。闯塌天刘国能,即当初老闯王高迎祥的手下干将,自高迎祥被俘后,一直辗转于郧阳、湖广、河南三省交界处,负责维持流寇方面对于郧阳通道的来往顺畅,秦翼明等部官军与其交手多次,互有胜败。然而还是左良玉,击败张献忠后,挟大胜之威再接再厉,和“戴罪立功”、挂职于熊文灿帐下的平贼将军陈洪范合作,在郧西地界大破刘国能,刘国能力歹势蹙,向官军乞降。刘国能出身庠生,当初被掠入贼,身不由己,一向以智勇双全闻名,又事母至孝。其母常晓以忠孝之道,他之所以投降,固然是因战败,其实也为遵奉母命。
四川方面,二月间,蓬溪知县陈惇前脚送走赵营,后脚则遭到了闯营的侵犯。但他与谭大孝合作,破之于张家山。李自成闻讯大怒,聚兵倾巢而至,谭大孝退却,蓬溪也失陷。但此时洪承畴已到四川,他敏锐发现这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之前,因闯营在川北分营各动,如水银泻地,官军顾此失彼颇是疲于奔命,而闯营的主力也飘忽不定,难觅踪迹。李自成因怒兴兵,将兵力聚集一隅,无异于自投罗网。洪承畴布策,先以兵力围困,将闯营逼入死角,后又以四川羸兵诱闯营。李自成时卧病未愈,军宜大事分诸将共决,诸将意见有分歧,当中急于突围者分出一部追击羸兵,中了曹变蛟等部官军伏击,死伤千人。余众见事蹙,分崩离析,各自为战,登成一盘散沙。李自成无奈,率本部兵马数千突围北奔,后续又遭李文胤、刘逵等部官军追杀,虽然勉力冲出,但死伤很大。原本结成一股绳的闯营联军,也自此宣告散伙。
眼下时节,巨寇以李自成、张献忠等为最,而其他各贼各寇名号虽多,可皆无大气候可言,弹指可灭,明廷的重点,也是放在李、张等活跃的区域。李自成虽败,但逃亡进甘肃,挫败了甘肃巡抚汤道衡、总兵柴时化的进攻,肆虐活跃于陕甘川交接的山区,洪承畴既要善后川中,又要再次领兵入甘,一刻也没得空。
陕西、四川官军兵力聚甘肃川西继续追逐李自成,河南、湖广官军兵力则围剿张献忠、刘国能等。但张献忠、刘国能先后或败或降,河南、湖广的官军便掉转枪头,开始打击尚在活跃的以曹操罗汝才、老回回马守应为首的流寇集团。罗、马论实力地位,几与李、张相当,官军从不敢小觑,他们当下流窜于豫东南、楚东北一带,故豫楚官军的重心也向东面倾斜。
陕川兵聚于西,豫楚兵聚于东。如此一来,川东以及楚西一线,大为空虚,这对于近日出川的赵营而言,何其幸运!
三月初,赵营进入夔州最北端的太平县。东乡县至太平县间虽有路,可千回百转,也很难行。赵当世真走,才发现当初高估了此路的可行性。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选择这条路,那么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山区气象突变,途中又下了一场雪,赵营分十余路在连绵群山中艰行,各营各部死伤、走失的兵士多有,甚至还有不少队伍迷了路,误入当地百姓的堡寨,给结社自保的百姓全歼的惨痛事例。这还不算,到了路程的后半段,东侧出现了一大股官军,为数近两千,日夜不停袭击骚扰赵营的行军部队。赵当世组织了几次反击,但官军每每都很机敏地先一步撤离,匿入山中,由此可见,这支官军必十分熟稔这片山地的地理,乃是有计划地对赵营打击。
在此不利条件下,赵当世不愿继续与这支官军纠缠,只能催促加快行军速度。然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赵营越是着急,反而越是前后拥堵,继而分散迷失。这山区的后半程路,几乎花了一倍于前半程路的时间才算走完。而当中人员辎重的损失,更是爆炸性增加。到达太平县后,赵当世简单点击了下人数,在这段近三百里的山路中,赵营各部走失、战死、逃亡、受伤的人数总计超过了五千人,虽说这五千余人中赵营的嫡系主力占比微乎其微,但数字还是让赵当世触目惊心。要知道,他选择的,可是当初自认为最妥当的一条出川路。倘若当初没有走这条路,可以想见,赵营的损失必然更加惨重。
死在那支从东而来官军手下的赵营兵超过千余。赵当世后来才知道,来者是大宁参将刘贵的兵,他与守备庞来分兵两支,轮番前来袭扰。刘贵与庞来都是瞿塘卫世袭的卫所官,对整个夔州府上下的地理地势都烂熟于胸。强龙不压地头蛇,赵营相对是强,但遇到这样的敌人,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完全力不从心。而赵营全军进入太平县郊略微平坦的地区后,大宁兵就悄然退走了。
“官军中从不乏善战之士啊!”赵当世遥望身后那片影影绰绰的群山,揽辔长叹。大明朝虽然腐朽,可说到底依旧是这天底下最强的政权。当中才智勇武出挑者,何止车载斗量?不过一个小小的参将,都能利用不到两千的兵力给自己造成近五千人的损失,由此可知,大明朝怎能称无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巍然的大明朝,居然最后就灭亡了。
时也,命也。
赵当世从不愿意给大明朝的失败找任何理由。因为要找,无论出哪个方面,都能针对性说出无数促使它最终失败的理由。但这些,都是事后诸葛的分析,都是纸上谈兵之辈的马后炮。当一个政权,自上而下都已经烂透了,找出它任何的缺陷都是轻而易举的。将它们一一列举下来,既无意义更无必要,对于赵当世而言,他喜欢以一个最终的理由来解释大明朝灭亡的事实——命数已尽。当一个政体的制度已完全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生产、无法调和阶级之间的矛盾时,它就注定要走向灭亡,通俗而言,就是失去了天命。
赵营没有在太平县过多停留。残破不堪的太平县同样对赵营无能为力。
休整三日,赵营拔军北上,过大竹河,再次踏入陕西地界。
因官军部署的关系,赵营途径的紫阳县、兴安所乃至平利县皆无大股官军驻扎,除了韩衮领马军将一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