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封神隋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这一章是衔接两大剧情版块的过度章,大概只喜欢仙侠不喜欢史实的朋友又要跳着看了.】
虽然杨坚口喻中说让杨广坐镇建康,但实际上,杨广最终上任的地方却是江都,官名也不是先前所说的江南道行台尚书令,而是扬州总管。这显然是觉得江南道行台尚书令这个职位一旦产生,职权实在太大,若承袭下去,一旦天下动荡,江南实在有再次分裂的可能。
杨广之所以在江都上任,是因为当初拿下陈国之后,杨坚便任命第三子秦王杨俊为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筑江都新城,将六朝故都的建康城夷为平地,做“平荡耕垦”之举。既然城都没了,杨广自然也不可能去那里,不然的话,难道在田里办公?四月壬戌,杨坚又颁布诏书,令吴越之野的“戎旅军器,皆宜停置”,“人间甲仗,悉皆除毁”。为加强控制,在江南置八个总管府,任关陇人士为总管。陈境原有郡县进行省并,“牧民者尽更变之”。地方官一律改委北人。又令“江表依内州责户籍”,对乡里基层组织也按北方的编制进行整顿。这些措施皆“尚关中旧意”。在陈亡后短时期内推行,且十分严厉,表现出明显的“关中本位”凭借关陇武力以镇四方的意图。
六朝割据江南已整整四百年,南北对峙,南人骂北人为“索虏”,北人辱南人为“岛夷”,大江南北并非同质的统一社会,各方面的差异都很大。大隋朝必须在消弥分歧的政治与文化的背景下建立新的统一,这是一件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事业。简单粗暴的高压政策无济于事,并不能安定江南政局。
武力征服之余,杨坚也不是没有试图利用当时南方民众已普遍接受的佛教来消弭南北地域在社会心理、文化风俗上的差异。他“承周武之后,大崇释氏,以收人望”。释史亦云:“隋高廓清百越,文轨大同,开皇十年,敕僚庶等有乐出家者并听。”但杨坚虽以复兴、护持佛教自许,却把佛教——尤其是南方佛门严格置于皇权之下。开皇十年正月十六日,文帝修书告诫南方佛门头面人物天台大师:“大师既已离世纲,修己化人,必希奖进僧伍,固守禁戒,使见者钦服,闻即生善,方副大道之心。是为出家之业,若身从道服,心染俗尘,非直含生之类,无所归依,仰恐妙法之门更来谤渎。宜相劝励,以同朕心。”以此责令天台大师认清形势,不要与新朝作对,而应转变立场,与朝廷保持一致。
原本这些话是不需要他说的,因为前者萧逸风就曾代表杨广为南方佛门许下了这个诺,杨坚如果按当时萧逸风许诺的做,南方佛门恐怕已经安定下来了。
但是,杨坚对陈境林立的佛寺却采取了严厉措施,释史有云:“隋朝克定江表,宪令惟新,一州之内,止置佛寺二所。数外伽蓝,皆从屏废。”杨坚在北方营造经像,任听出家,对南方佛寺却加以限制,这明显地表现出其对南方教派的歧视。天台大师给杨广的信中也诉说南方佛寺被毁情形曰:“伏见使人赍符,坏诸空寺。若如即日所睹,全亡兴破,及有僧无僧,毁除不少”。
杨坚还试图在江南推行教化,他让宰相苏威作“五教”,“使民无长幼悉诵之”。所谓五教,乃“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容是儒家的纲常伦理,开皇九年杨坚曾对李德林说:“朕方以孝理天下,故作五教以弘之。”杨坚三教并重,倡导礼治孝道,是想恢复汉帝国的王统。但是,其在推行过程中,隋官吏“以烦鄙之辞”ling辱南人,把他们看成是不识礼义的野蛮人,至“士民嗟怨”。因措置不当,“适足滋扰”,终于激起南人反叛。
开皇十年十一月,陈亡后不足两年,一场反隋叛乱在旧陈全境全面爆发。
“是月婺州人汪文进、会稽人高智慧、苏州人沈立皆举兵反,自称天子,署置百官。乐安蔡道人、蒋山李棱、饶州吴代华、永嘉沈孝彻、泉州王国庆、余杭杨宝英、交趾李春等皆自称都督,攻陷州县”。他们“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其肉食之,曰‘更能使侬诵五教邪’”,表现了对隋歧视性高压政策的极端仇恨。参加叛乱者包括江南社会各阶层,既有世家旧族,也有酋豪洞主。值得注意的是“乐安蔡道人”,显然是江南宗教势力的代表,会稽高智慧从姓名看似乎也与佛教有关。而乐安(今浙江仙居县)地方更靠近天台山,浙东沿海一带民众有广泛的宗教信仰,又具有反抗传统(无风注解一下:此前有东晋时孙恩以天师道,后有北宋时方腊以摩尼教,都成功地组织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于是,开皇十年,江南尽叛,这一地区也最为严重。一时“寇贼交横,寺塔烧尽”。
为平定叛乱,隋帝杨坚令内史令杨素为行军总管,调集大军前往镇压,“军民事务,一以委之”。同时调并州总管晋王杨广代替秦王杨俊为扬州总管,坐镇江都。杨素首先集中了仍然滞留江南的昭玄院高僧名道,然后把兵锋指向三吴、浙东地区,各个击破,由于有昭玄院的高手压阵,发挥出战斗力的大隋正规军很快平定高智慧等。
萧逸风父子这次乃是一同随杨广至江都上任的。但他们父子两人对于带兵打仗或者说运筹帷幄这一方面并不出众。幸好杨广自己毕竟是多年掌兵之人,指挥水平就算说不上多高,也还算能凑合一下。一到江都,立即下达命令派郭衍“领精锐万人先屯京口”,然后向西进兵皖南“黟,歙诸洞,尽灭叛军”。晋王府参军段达也率军一万平定方、滁二州,又破汪文进于宣州,有力地配合了杨素的军事行动,使杨素很快得胜回朝复命。
杨广坐镇江都虽没有直接领兵打仗,但他在萧逸风父子的建议之下,以攻心战术成功地招抚了大批叛者。如吴郡世族陆知命,在三吴地区人望极高,杨广采纳萧玚的计策,延请他出面晓谕叛者,使十七城叛者纳城迎降。
>
【这一章是衔接两大剧情版块的过度章,大概只喜欢仙侠不喜欢史实的朋友又要跳着看了.】
虽然杨坚口喻中说让杨广坐镇建康,但实际上,杨广最终上任的地方却是江都,官名也不是先前所说的江南道行台尚书令,而是扬州总管。这显然是觉得江南道行台尚书令这个职位一旦产生,职权实在太大,若承袭下去,一旦天下动荡,江南实在有再次分裂的可能。
杨广之所以在江都上任,是因为当初拿下陈国之后,杨坚便任命第三子秦王杨俊为扬州总管四十四州诸军事。筑江都新城,将六朝故都的建康城夷为平地,做“平荡耕垦”之举。既然城都没了,杨广自然也不可能去那里,不然的话,难道在田里办公?四月壬戌,杨坚又颁布诏书,令吴越之野的“戎旅军器,皆宜停置”,“人间甲仗,悉皆除毁”。为加强控制,在江南置八个总管府,任关陇人士为总管。陈境原有郡县进行省并,“牧民者尽更变之”。地方官一律改委北人。又令“江表依内州责户籍”,对乡里基层组织也按北方的编制进行整顿。这些措施皆“尚关中旧意”。在陈亡后短时期内推行,且十分严厉,表现出明显的“关中本位”凭借关陇武力以镇四方的意图。
六朝割据江南已整整四百年,南北对峙,南人骂北人为“索虏”,北人辱南人为“岛夷”,大江南北并非同质的统一社会,各方面的差异都很大。大隋朝必须在消弥分歧的政治与文化的背景下建立新的统一,这是一件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事业。简单粗暴的高压政策无济于事,并不能安定江南政局。
武力征服之余,杨坚也不是没有试图利用当时南方民众已普遍接受的佛教来消弭南北地域在社会心理、文化风俗上的差异。他“承周武之后,大崇释氏,以收人望”。释史亦云:“隋高廓清百越,文轨大同,开皇十年,敕僚庶等有乐出家者并听。”但杨坚虽以复兴、护持佛教自许,却把佛教——尤其是南方佛门严格置于皇权之下。开皇十年正月十六日,文帝修书告诫南方佛门头面人物天台大师:“大师既已离世纲,修己化人,必希奖进僧伍,固守禁戒,使见者钦服,闻即生善,方副大道之心。是为出家之业,若身从道服,心染俗尘,非直含生之类,无所归依,仰恐妙法之门更来谤渎。宜相劝励,以同朕心。”以此责令天台大师认清形势,不要与新朝作对,而应转变立场,与朝廷保持一致。
原本这些话是不需要他说的,因为前者萧逸风就曾代表杨广为南方佛门许下了这个诺,杨坚如果按当时萧逸风许诺的做,南方佛门恐怕已经安定下来了。
但是,杨坚对陈境林立的佛寺却采取了严厉措施,释史有云:“隋朝克定江表,宪令惟新,一州之内,止置佛寺二所。数外伽蓝,皆从屏废。”杨坚在北方营造经像,任听出家,对南方佛寺却加以限制,这明显地表现出其对南方教派的歧视。天台大师给杨广的信中也诉说南方佛寺被毁情形曰:“伏见使人赍符,坏诸空寺。若如即日所睹,全亡兴破,及有僧无僧,毁除不少”。
杨坚还试图在江南推行教化,他让宰相苏威作“五教”,“使民无长幼悉诵之”。所谓五教,乃“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容是儒家的纲常伦理,开皇九年杨坚曾对李德林说:“朕方以孝理天下,故作五教以弘之。”杨坚三教并重,倡导礼治孝道,是想恢复汉帝国的王统。但是,其在推行过程中,隋官吏“以烦鄙之辞”ling辱南人,把他们看成是不识礼义的野蛮人,至“士民嗟怨”。因措置不当,“适足滋扰”,终于激起南人反叛。
开皇十年十一月,陈亡后不足两年,一场反隋叛乱在旧陈全境全面爆发。
“是月婺州人汪文进、会稽人高智慧、苏州人沈立皆举兵反,自称天子,署置百官。乐安蔡道人、蒋山李棱、饶州吴代华、永嘉沈孝彻、泉州王国庆、余杭杨宝英、交趾李春等皆自称都督,攻陷州县”。他们“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或抽其肠,或其肉食之,曰‘更能使侬诵五教邪’”,表现了对隋歧视性高压政策的极端仇恨。参加叛乱者包括江南社会各阶层,既有世家旧族,也有酋豪洞主。值得注意的是“乐安蔡道人”,显然是江南宗教势力的代表,会稽高智慧从姓名看似乎也与佛教有关。而乐安(今浙江仙居县)地方更靠近天台山,浙东沿海一带民众有广泛的宗教信仰,又具有反抗传统(无风注解一下:此前有东晋时孙恩以天师道,后有北宋时方腊以摩尼教,都成功地组织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于是,开皇十年,江南尽叛,这一地区也最为严重。一时“寇贼交横,寺塔烧尽”。
为平定叛乱,隋帝杨坚令内史令杨素为行军总管,调集大军前往镇压,“军民事务,一以委之”。同时调并州总管晋王杨广代替秦王杨俊为扬州总管,坐镇江都。杨素首先集中了仍然滞留江南的昭玄院高僧名道,然后把兵锋指向三吴、浙东地区,各个击破,由于有昭玄院的高手压阵,发挥出战斗力的大隋正规军很快平定高智慧等。
萧逸风父子这次乃是一同随杨广至江都上任的。但他们父子两人对于带兵打仗或者说运筹帷幄这一方面并不出众。幸好杨广自己毕竟是多年掌兵之人,指挥水平就算说不上多高,也还算能凑合一下。一到江都,立即下达命令派郭衍“领精锐万人先屯京口”,然后向西进兵皖南“黟,歙诸洞,尽灭叛军”。晋王府参军段达也率军一万平定方、滁二州,又破汪文进于宣州,有力地配合了杨素的军事行动,使杨素很快得胜回朝复命。
杨广坐镇江都虽没有直接领兵打仗,但他在萧逸风父子的建议之下,以攻心战术成功地招抚了大批叛者。如吴郡世族陆知命,在三吴地区人望极高,杨广采纳萧玚的计策,延请他出面晓谕叛者,使十七城叛者纳城迎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