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靖难攻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138章 欲要北征
“三万六千多石,运到吉林城后你们说还能剩下多少?”
东宫之中,在朱元璋示意武官离去的时候,朱允炆面对面前众人朗声询问。
只是半年的时间,原本只有齐泰、黄子澄二人能入殿的东宫,眼下却有十余名正五品以上六部官员林立两班。
望着眼前的局面,朱允炆很是高兴,而这都是他扳倒了自家那好三叔的结果。
如今的他早已不把朱高煦放在眼里,因此在得知朱高煦名下商人杨彬买了三万六千石粮食北运的时候,他并没有露出什么担忧之色,反而有些想要嘲笑朱高煦。
“任你当初多么得宠,如今还不是为了几万粮食四处奔波,而孤……”
朱允炆扫视殿内群臣,眼下的他已然是挥笔便能调拨数百万石粮草的储君了,并且他的位置比任何人都要牢固。
“三万六千石,先走海运再转入辽河,继而从三万卫走陆路,能送抵吉林城的,恐怕不足六成。”
一名兵部主事开口,这让朱允炆脸上笑意更甚。
只是他的笑容还未收敛,穿着正三品补服的齐泰却忧虑着脸站出道:“渤海王入吉林不过数月,便能驱使商贾为其购入如此多的粮食,放任下去恐生乱子。”
“呵呵……”听到齐泰的话,许多官员忍不住露出嘲笑的表情。
“齐主事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了,据在下所知,岁初时那吉林城还被西阳哈所掠,千户官战死……”
“如今这几万石粮食即便北运吉林,可吉林无人的局面又如何来破?”
站出来调侃齐泰的人身穿正二品官服,哪怕齐泰年初得到升迁,当下已经是兵部正三品的左侍郎,但这人却还要比齐泰高二阶。
“暴左都御史所言甚是……”齐泰没有认为对方在羞辱自己,而是认同道:
“缺人是当下渤海王的痛脚,如果不出在下预料,不出三年,吉林城便可自给自足,那渤海王必然会请陛下、请太孙移民实边,补充卫所。”
齐泰的话让众人收声,毕竟面对他这种实事求是的人,笑他反而是贬低自己了。
“齐先生说的是……”
朱允炆虽然不喜欢齐泰,但毕竟齐泰是伴随他一路走来的老人,因此也不喜欢旁人嘲笑他。
况且他别的建议暂且不提,这次的建议还是很有建树的,朱允炆也觉得朱高煦不会那么老实的在吉林卫待着,当下自家爷爷还在位,只要他哭诉,那说不定自家爷爷真的会迁移军户去填充吉林卫。
“这事情,孤会紧盯的,当下还是说说朝政吧……”
朱允炆虽然认可,但也没有深聊,而是改变话题,反而说起了朝政的事情。
见状,齐泰也没有什么过多的强调,而是随大流的加入到了接下来的朝政之中。
比较这人才济济的春和殿,朱高煦那边就略微寒酸了。
“殿下,东西都放这里了,亦掌印说这些明日就要用,连累您遭罪了……”
承运殿里,朱高煦此刻坐在书桌背后,手里拿着笔,面前摆着写到一半的书,前面还有一个脸上充满歉意的吏目。
只是他虽然脸上歉意,手上却毫不客气,五本厚厚的文册摆在朱高煦面前,还夹带了记账用作画图的纸与尺子。
“都要用?”
朱高煦倍感头痛的放下笔,将几本文册翻开查看,那吏目也借机解释道:
“松花江的渡口布置,城内下水道冲突的改道,还有王府的火墙火道,这些都得您来才行……”
吏目这般说着,朱高煦也是倍感无奈,只能硬着头皮示意吏目可以出去了。
手上没有几个人的他,确实恨不得把一个人分成十个人来用,哪怕他自己都得承担好几个人的工作。
没办法,吉林城里能办事的就二十几个吏目和朱高煦、亦失哈、张纯、傅让这几个人。
其中二十二个吏目还得去书院教学,因此吉林城近八千人的事情都压到了朱高煦他们几人身上,只有时不时从书院抽调吏目来帮忙,才能解决眼下的棘手事情。
“希望杨彬能带五十名吏目回来吧……”
揉着眉心,朱高煦停下了自己手上所写的书,转而开始对火道、下水道开始绘图。
从正午忙碌到黄昏,他终于解决各种事务,简单吃了顿晚饭后,又继续趁着太阳还没落下工作。
等到太阳即将落下,一盏油灯也被人抬了进来。
朱高煦抬头看去,却是消失了一天的亦失哈,而此刻的他满脸疲惫。
“辛苦了……”望着亦失哈,朱高煦虽然也很累,但还是脸上挂起了笑意。
面对他的笑意,亦失哈也不得不感叹自家这位殿下的精力充沛。
加入渤海王府以来,亦失哈几乎很少看到朱高煦黑脸的时候,不管面对多么困难的问题,哪怕所有人都觉得棘手而焦虑时,他却总能带着笑意积极面对。
这样的处事态度影响了许多人,因此即便再怎么疲惫,亦失哈却还是挤出笑容:
“奴婢是殿下的家奴,为殿下做事,又何来辛苦之说呢?”
“你可不是我家奴……”朱高煦摇摇头,接过油灯放好后对亦失哈笑道:“我身边不需要家奴,你是我的同袍和吉林城的功臣。”
他这话说的亦失哈心头一暖,确实朱高煦从未将他视作奴仆,许多事情都交给他做。
在朱高煦身边,他很少感受到在宫廷中的那种规矩和冷漠,在这吉林城,他也不是那个旁人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亦失哈,而是渤海王府的亦掌樱
可以说,在宫廷中他享受不到的尊重和尊敬,他都在吉林城享受到了,这就是他想要追求的东西。
“先坐下吧”朱高煦看着亦失哈一直站着,便招呼他坐下。
亦失哈闻言也坐到了一旁的一个椅子上,并对朱高煦汇报起了今日的许多事情。
“今日又开垦了三百多亩耕地,把人力和畜力集中起来后,开垦荒地的速度确实快了许多。”
“城内的下水道已经全部掘好,现在只等石匠带人垒砌下水道,然后用水泥和碎石铺设道路了。”
“您的那两亩稻田,奴婢去看过了,长势不错,照顾的很好。”
“下游的渡口也铺设到阿木寨了,估计再过一个月就能铺设到撒叉河口。”
“另外……”
他将所有事情如数家珍般说给朱高煦,朱高煦也坐在一旁静静听着,时不时拿起一本文册,记录下亦失哈所说的各种工程进度。
期间亦失哈想自己动手,但被朱高煦笑着安慰他尽管说便是。
如此过了一刻钟,亦失哈说完了,朱高煦也记完了。
“这么算起来,现在我们有一万三千九百多亩新地,加上老地就一万七千多亩了。”
朱高煦合上文册,笑着转过身来:“现在是七月十九,算起日子来,除去收割三千亩老地要花半天时间,在入冬前我们还有五十天左右的时间。”
“这五十天按照现在的进度,差不多可以开一万五千多亩,到入冬前,今年开的新地能有接近三万亩新地,这速度比我之前预估的还快……”
吉林城的开垦速度比朱高煦想象中还要快,当然这还是得归功于他们从六城之地买来的牲畜。
“如今城里有耕牛三百七十二头,挽马八百多匹,开垦速度想慢也很难。”亦失哈笑着:
“入冬前,再深翻一下地,从四周山上收集干草焚毁作肥,估计来年能产出一万六七千石粮食。”
“加上老地的粮食,估计能养活六千多口人了,再辛苦一年,我们就可以自给自足。”
亦失哈这么说着,但朱高煦却缓缓收起笑容,因为他知道今年开荒快是因为王府提供口粮,并且承诺了均分田地。
放到明年,还能不能有这样的速度就得打个问号了。
“之前答应了百姓干完今年就均分田地,如今要均分也可以,城里算上新出生的娃娃,一共七千九百多人,每个人能分四亩多地。”
“这四亩多地,也就能产出不到三石的粮食,顶多能养一个人四五个月。”
“况且到时候均分了土地,城里的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土地,要忙着照顾自己的土地,恐怕没有时间来帮卫所开垦荒地,即便开垦,恐怕也会有偷奸耍滑的人。”
朱高煦没有低估人性,因为他前世从父辈口中听过当年开荒时的情况,偷奸耍滑的人始终都存在,任何地方都会有。
因此,他对亦失哈交代道:
“等打完了西阳哈,你和张纯一起召集每家的户主,咱们开诚布公的谈一下。”
“田地可以均分,但种什么东西,怎么种,都得由所里来安排。”
“另外明年不缴田赋,粮食留给百姓们自己过冬吃,但王府也就不再管冬季的口粮了。”
“明年的王府提供的口粮到秋收结束后停止,在此之前的口粮依旧是每个月六斗,入冬后均分田地。”
“等到了后年,王府从开荒开始提供口粮,每人每月六斗,持续到入冬前停止,入冬均分田地。”
朱高煦改了改开荒的规矩,今年到明年不管是不是开荒,每个月每个人基本都给六斗粮食。
这些粮食从实际角度来说是吃不完的,因为城中孩童已经一千口了,这些孩童一个月吃四斗粮都算比较多的,正常都是三斗半。
因此,许多人家都在家中存了些存粮,这些事情朱高煦是知道的。
他没有管是因为王府府库还算充裕,没有必要节省那么一点,百姓有点存粮也是好事。
不过从明年秋收结束开始他就得停止在冬期供粮了,因为百姓们每年可以从秋收得到的粮食会越来越多,直到他们再也种不下为止。
以当下的速度,朱高煦预计明年洪武二十九年入冬前,吉林城的耕地起码能增加到七万亩,洪武三十年吉林城能收获不少于四万石粮食。
这批粮食,足够养活吉林城的普通百姓,而兵卒有军饷,这批军饷依靠王府的岁俸就能支撑。>
第138章 欲要北征
“三万六千多石,运到吉林城后你们说还能剩下多少?”
东宫之中,在朱元璋示意武官离去的时候,朱允炆面对面前众人朗声询问。
只是半年的时间,原本只有齐泰、黄子澄二人能入殿的东宫,眼下却有十余名正五品以上六部官员林立两班。
望着眼前的局面,朱允炆很是高兴,而这都是他扳倒了自家那好三叔的结果。
如今的他早已不把朱高煦放在眼里,因此在得知朱高煦名下商人杨彬买了三万六千石粮食北运的时候,他并没有露出什么担忧之色,反而有些想要嘲笑朱高煦。
“任你当初多么得宠,如今还不是为了几万粮食四处奔波,而孤……”
朱允炆扫视殿内群臣,眼下的他已然是挥笔便能调拨数百万石粮草的储君了,并且他的位置比任何人都要牢固。
“三万六千石,先走海运再转入辽河,继而从三万卫走陆路,能送抵吉林城的,恐怕不足六成。”
一名兵部主事开口,这让朱允炆脸上笑意更甚。
只是他的笑容还未收敛,穿着正三品补服的齐泰却忧虑着脸站出道:“渤海王入吉林不过数月,便能驱使商贾为其购入如此多的粮食,放任下去恐生乱子。”
“呵呵……”听到齐泰的话,许多官员忍不住露出嘲笑的表情。
“齐主事未免有些杞人忧天了,据在下所知,岁初时那吉林城还被西阳哈所掠,千户官战死……”
“如今这几万石粮食即便北运吉林,可吉林无人的局面又如何来破?”
站出来调侃齐泰的人身穿正二品官服,哪怕齐泰年初得到升迁,当下已经是兵部正三品的左侍郎,但这人却还要比齐泰高二阶。
“暴左都御史所言甚是……”齐泰没有认为对方在羞辱自己,而是认同道:
“缺人是当下渤海王的痛脚,如果不出在下预料,不出三年,吉林城便可自给自足,那渤海王必然会请陛下、请太孙移民实边,补充卫所。”
齐泰的话让众人收声,毕竟面对他这种实事求是的人,笑他反而是贬低自己了。
“齐先生说的是……”
朱允炆虽然不喜欢齐泰,但毕竟齐泰是伴随他一路走来的老人,因此也不喜欢旁人嘲笑他。
况且他别的建议暂且不提,这次的建议还是很有建树的,朱允炆也觉得朱高煦不会那么老实的在吉林卫待着,当下自家爷爷还在位,只要他哭诉,那说不定自家爷爷真的会迁移军户去填充吉林卫。
“这事情,孤会紧盯的,当下还是说说朝政吧……”
朱允炆虽然认可,但也没有深聊,而是改变话题,反而说起了朝政的事情。
见状,齐泰也没有什么过多的强调,而是随大流的加入到了接下来的朝政之中。
比较这人才济济的春和殿,朱高煦那边就略微寒酸了。
“殿下,东西都放这里了,亦掌印说这些明日就要用,连累您遭罪了……”
承运殿里,朱高煦此刻坐在书桌背后,手里拿着笔,面前摆着写到一半的书,前面还有一个脸上充满歉意的吏目。
只是他虽然脸上歉意,手上却毫不客气,五本厚厚的文册摆在朱高煦面前,还夹带了记账用作画图的纸与尺子。
“都要用?”
朱高煦倍感头痛的放下笔,将几本文册翻开查看,那吏目也借机解释道:
“松花江的渡口布置,城内下水道冲突的改道,还有王府的火墙火道,这些都得您来才行……”
吏目这般说着,朱高煦也是倍感无奈,只能硬着头皮示意吏目可以出去了。
手上没有几个人的他,确实恨不得把一个人分成十个人来用,哪怕他自己都得承担好几个人的工作。
没办法,吉林城里能办事的就二十几个吏目和朱高煦、亦失哈、张纯、傅让这几个人。
其中二十二个吏目还得去书院教学,因此吉林城近八千人的事情都压到了朱高煦他们几人身上,只有时不时从书院抽调吏目来帮忙,才能解决眼下的棘手事情。
“希望杨彬能带五十名吏目回来吧……”
揉着眉心,朱高煦停下了自己手上所写的书,转而开始对火道、下水道开始绘图。
从正午忙碌到黄昏,他终于解决各种事务,简单吃了顿晚饭后,又继续趁着太阳还没落下工作。
等到太阳即将落下,一盏油灯也被人抬了进来。
朱高煦抬头看去,却是消失了一天的亦失哈,而此刻的他满脸疲惫。
“辛苦了……”望着亦失哈,朱高煦虽然也很累,但还是脸上挂起了笑意。
面对他的笑意,亦失哈也不得不感叹自家这位殿下的精力充沛。
加入渤海王府以来,亦失哈几乎很少看到朱高煦黑脸的时候,不管面对多么困难的问题,哪怕所有人都觉得棘手而焦虑时,他却总能带着笑意积极面对。
这样的处事态度影响了许多人,因此即便再怎么疲惫,亦失哈却还是挤出笑容:
“奴婢是殿下的家奴,为殿下做事,又何来辛苦之说呢?”
“你可不是我家奴……”朱高煦摇摇头,接过油灯放好后对亦失哈笑道:“我身边不需要家奴,你是我的同袍和吉林城的功臣。”
他这话说的亦失哈心头一暖,确实朱高煦从未将他视作奴仆,许多事情都交给他做。
在朱高煦身边,他很少感受到在宫廷中的那种规矩和冷漠,在这吉林城,他也不是那个旁人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亦失哈,而是渤海王府的亦掌樱
可以说,在宫廷中他享受不到的尊重和尊敬,他都在吉林城享受到了,这就是他想要追求的东西。
“先坐下吧”朱高煦看着亦失哈一直站着,便招呼他坐下。
亦失哈闻言也坐到了一旁的一个椅子上,并对朱高煦汇报起了今日的许多事情。
“今日又开垦了三百多亩耕地,把人力和畜力集中起来后,开垦荒地的速度确实快了许多。”
“城内的下水道已经全部掘好,现在只等石匠带人垒砌下水道,然后用水泥和碎石铺设道路了。”
“您的那两亩稻田,奴婢去看过了,长势不错,照顾的很好。”
“下游的渡口也铺设到阿木寨了,估计再过一个月就能铺设到撒叉河口。”
“另外……”
他将所有事情如数家珍般说给朱高煦,朱高煦也坐在一旁静静听着,时不时拿起一本文册,记录下亦失哈所说的各种工程进度。
期间亦失哈想自己动手,但被朱高煦笑着安慰他尽管说便是。
如此过了一刻钟,亦失哈说完了,朱高煦也记完了。
“这么算起来,现在我们有一万三千九百多亩新地,加上老地就一万七千多亩了。”
朱高煦合上文册,笑着转过身来:“现在是七月十九,算起日子来,除去收割三千亩老地要花半天时间,在入冬前我们还有五十天左右的时间。”
“这五十天按照现在的进度,差不多可以开一万五千多亩,到入冬前,今年开的新地能有接近三万亩新地,这速度比我之前预估的还快……”
吉林城的开垦速度比朱高煦想象中还要快,当然这还是得归功于他们从六城之地买来的牲畜。
“如今城里有耕牛三百七十二头,挽马八百多匹,开垦速度想慢也很难。”亦失哈笑着:
“入冬前,再深翻一下地,从四周山上收集干草焚毁作肥,估计来年能产出一万六七千石粮食。”
“加上老地的粮食,估计能养活六千多口人了,再辛苦一年,我们就可以自给自足。”
亦失哈这么说着,但朱高煦却缓缓收起笑容,因为他知道今年开荒快是因为王府提供口粮,并且承诺了均分田地。
放到明年,还能不能有这样的速度就得打个问号了。
“之前答应了百姓干完今年就均分田地,如今要均分也可以,城里算上新出生的娃娃,一共七千九百多人,每个人能分四亩多地。”
“这四亩多地,也就能产出不到三石的粮食,顶多能养一个人四五个月。”
“况且到时候均分了土地,城里的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土地,要忙着照顾自己的土地,恐怕没有时间来帮卫所开垦荒地,即便开垦,恐怕也会有偷奸耍滑的人。”
朱高煦没有低估人性,因为他前世从父辈口中听过当年开荒时的情况,偷奸耍滑的人始终都存在,任何地方都会有。
因此,他对亦失哈交代道:
“等打完了西阳哈,你和张纯一起召集每家的户主,咱们开诚布公的谈一下。”
“田地可以均分,但种什么东西,怎么种,都得由所里来安排。”
“另外明年不缴田赋,粮食留给百姓们自己过冬吃,但王府也就不再管冬季的口粮了。”
“明年的王府提供的口粮到秋收结束后停止,在此之前的口粮依旧是每个月六斗,入冬后均分田地。”
“等到了后年,王府从开荒开始提供口粮,每人每月六斗,持续到入冬前停止,入冬均分田地。”
朱高煦改了改开荒的规矩,今年到明年不管是不是开荒,每个月每个人基本都给六斗粮食。
这些粮食从实际角度来说是吃不完的,因为城中孩童已经一千口了,这些孩童一个月吃四斗粮都算比较多的,正常都是三斗半。
因此,许多人家都在家中存了些存粮,这些事情朱高煦是知道的。
他没有管是因为王府府库还算充裕,没有必要节省那么一点,百姓有点存粮也是好事。
不过从明年秋收结束开始他就得停止在冬期供粮了,因为百姓们每年可以从秋收得到的粮食会越来越多,直到他们再也种不下为止。
以当下的速度,朱高煦预计明年洪武二十九年入冬前,吉林城的耕地起码能增加到七万亩,洪武三十年吉林城能收获不少于四万石粮食。
这批粮食,足够养活吉林城的普通百姓,而兵卒有军饷,这批军饷依靠王府的岁俸就能支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