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嫡女成长实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温老三的出走, 虽然没有被刻意张扬,但到底也在村里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有些家计无着, 人口又少的贫困家庭多少也有些蠢蠢欲动,但毕竟村里有粮食, 柴火也总是足的,在这天寒地冻的当口,谁知道出去了能不能回得来了?因此追随他而去的人家毕竟还是不多的。这一行人走了也有一个多月了,就算是一路步行,也该早出了西安,只怕都进山西境内了。
老太太如今是难得到村墙外头来走动了,原本正弥缝着眼, 神色凝重地打量着村墙外头的流民, 听了善梧这一声,顿时转过头来,眯起眼相了相,果然见得一个高大身影, 是一步一蹭跌跌撞撞地近了村子, 她忙道,“快,老三老四过去扶一把!看着要倒了!”
三老爷和四老爷从来都是最听老太太吩咐的,虽说温老三裹着的羊皮袄油光发亮,黑黝黝的也不知沾了多少脏污,却仍是疾步向前,迎向踉踉跄跄的温老三。善桐捅了榆哥一下, 榆哥还有些迷迷糊糊的,但见善柏也跟着出去了,便跟在哥哥后头,同他一道帮着两个长辈,将温老三架住了一路扶进了村墙。亦早有族人上前吆喝,又有人开了自家的门,要将温老三扶到屋子里,三老爷连连道,“不行,给一间不生火的屋子,不然要冻掉个指头耳朵的,那就不好了!”
众人亦有经过事情的,当下便又簇拥着温老三进了空屋子,有人烧了热水来兑温了递到温老三跟前,温老三劈手夺过,先咕隆咕隆地喝了半壶,这才透出一口凉气来,低哑道,“总算是挣着回家了!”
话音刚落,众人都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你兄弟几个呢?”
“不是说要到京城去,要到江南去?”
“路好走不好走,山西一带还太平吗?”
正扰攘时,只听得有人嚷道,“小五房老太太来啦!”
众人便都又安静了下来,让开一条路,由善桐扶着老太太进了屋。老太太神色肃穆,瞅了温老三一眼,便冲着人群道,“小十六房的,回去把你们祖母也请过来,还有外九房的、小二房的……宗房的……能说话的都过来!”
人群中便有人接连应声出了院子,众人都知道要出大事了,一时间人心惶惶,倒都不愿意走。老太太也不说话,找了张椅子坐了,望着温老三只是出神。温老三却是什么都顾不得了,渐渐地就开始发抖,众人都道,“好,好,知道冷了就好。快摸摸身上哪里青紫了!”
于是女眷们又都回避出去,过了一会,众耆宿都聚过来,连宗房家老大都到了,他面沉似水,和众人招呼了一声,“爹病得厉害,起不来身……”
和往日相聚时比起来,这一次,几个当家人脸上都现出了倦容,老十六房老太太更是一脸的严峻,皱纹都似乎深了几分。互相打了招呼,众人似乎连寒暄的力气都没有了,一时只是沉默不语,又过了一会,温老三便自己掀帘子进了里屋——毕竟年轻火力旺,本来都冻得要站不住了,这一下缓过来,没有多久,居然已经行走自如。
“函谷关被封住了!”头一句话,就已经让众人悚然动容。
西北日子贫苦,又常常有北戎进关来打草谷,战事频仍,老百姓衣食无着,逐渐形成了逃荒的习惯。遇到荒年,则互相结伴,或者踽踽独行,往东南方向而去,到更富裕的江南、京城一带去讨生活。有些心灵手巧之辈,在江南寻到了织工的活计,便就此安身立命不再回来。但更多的人,还是在暖和富饶的南边,靠乞讨过了一冬,到了要开春耕种的时候,还是抱着万一的希望,往回迁徙。杨家村历年收成不好时,倒是不大有人逃荒的,但对这样的现象却也并不陌生。
要往东南方向走,或者是出武关去成都绵阳一带,或者是东入函谷关,往河南河北一带走。这都是千百年来走惯了的路线,可如今函谷关不放人进关了……那些个没有粮食无法过冬的灾民、饥民,该要到哪里去活命呢?
自然就只有回头了!而这一旦回头,关中乱象无疑就更增了三分。对于这些在西北经营了接近百年,家大业大的当地望族来说,这自然是他们最最不希望面临的险峻形势。
“怎么忽然就不让进关了!”宗房老大杨海林素来是有涵养的,沉默寡言得几乎像个哑巴,不论喜怒都动不了颜色,可就是他也不禁急急地追问了一句。“这咋就忽然不让进关了呢?”
“不知道!”温老三没好气,抄起一碗水咕咚咕咚又下了肚,他惬意地打了一个长长的嗝,听着小五房老太太吩咐主人,“给老三拿两个馍来!”便又满意地眯起了眼睛,喘了几口大气,这才仔细地说起了自己命运多舛的逃荒路。
“一路上不知遭遇了多少响马,好家伙,要不是我们人多,恐怕是连衣服都要交待了。凡是路上的村庄,都有人抄着锄头要过路的粮食呢。钱现在也不要了,没人要,都要粮食。一路进了西安,西安还好一点,听说几个官太太联合起来,逼着城里的大户放粥。虽说是稀得照得见人影,可好歹也是粮食。我们呆了几天,后来又被赶了,说是没有西安的户贴就不给发粮食。这一下又走了一大批人,有的往南去了,有的和我们一样往函谷关走。到了关口,关门深锁!一个人都不许放进去,除非有东边的户贴,不然就是给钱也不让进。守门的说,皇上的大寿就要到了,河南河北境内绝不许出一点事,今年明年,不放一个灾民进关……”
温老三苦笑了一下,淡淡地道,“一起去的兄弟们,有的熬不住,交代了。有的没脸回乡的,就在关外插标卖首,用了个奴藉换了进关。我……我想着我们到底是杨家人,不能给祖宗丢脸!我就往回走了,要死我也死在村子里!为人奴婢那样活着,终究也没什么意思!”
善桐素来很看不起他,此时却有几分肃然起敬,众人也都沉默下来,老十六房老太太最是心直口快的,“当初就不该出去!在村子里,干的稀的好歹有你一口!出去了又能怎么样,能回得来算是好的了!看看那些个鬻身为奴的,客死异乡的,下场好得很么?”
温老三倒没有说话,他搓了一把脸,抬起头看向宗房大爷,杨海林紧跟着就道,“好了,能回来就好,老三先回去歇着吧!”
便自有老七房的人口上来搀走了温老三,一路走,一路渐渐地就起了哭声——温老三此去是带了几个亲兄弟的,如今都没能回来。众人沉默了一会,面面相觑,老太太站起身来咳嗽了一声,同主人道,“老三吃的那点东西,算我们出的,一会让人带回来给你。”
主人家忙笑道,“两三个馍馍还是出得起的!”
话虽如此,可到底还是没再多客气几... -->>
温老三的出走, 虽然没有被刻意张扬,但到底也在村里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有些家计无着, 人口又少的贫困家庭多少也有些蠢蠢欲动,但毕竟村里有粮食, 柴火也总是足的,在这天寒地冻的当口,谁知道出去了能不能回得来了?因此追随他而去的人家毕竟还是不多的。这一行人走了也有一个多月了,就算是一路步行,也该早出了西安,只怕都进山西境内了。
老太太如今是难得到村墙外头来走动了,原本正弥缝着眼, 神色凝重地打量着村墙外头的流民, 听了善梧这一声,顿时转过头来,眯起眼相了相,果然见得一个高大身影, 是一步一蹭跌跌撞撞地近了村子, 她忙道,“快,老三老四过去扶一把!看着要倒了!”
三老爷和四老爷从来都是最听老太太吩咐的,虽说温老三裹着的羊皮袄油光发亮,黑黝黝的也不知沾了多少脏污,却仍是疾步向前,迎向踉踉跄跄的温老三。善桐捅了榆哥一下, 榆哥还有些迷迷糊糊的,但见善柏也跟着出去了,便跟在哥哥后头,同他一道帮着两个长辈,将温老三架住了一路扶进了村墙。亦早有族人上前吆喝,又有人开了自家的门,要将温老三扶到屋子里,三老爷连连道,“不行,给一间不生火的屋子,不然要冻掉个指头耳朵的,那就不好了!”
众人亦有经过事情的,当下便又簇拥着温老三进了空屋子,有人烧了热水来兑温了递到温老三跟前,温老三劈手夺过,先咕隆咕隆地喝了半壶,这才透出一口凉气来,低哑道,“总算是挣着回家了!”
话音刚落,众人都七嘴八舌地问了起来,“你兄弟几个呢?”
“不是说要到京城去,要到江南去?”
“路好走不好走,山西一带还太平吗?”
正扰攘时,只听得有人嚷道,“小五房老太太来啦!”
众人便都又安静了下来,让开一条路,由善桐扶着老太太进了屋。老太太神色肃穆,瞅了温老三一眼,便冲着人群道,“小十六房的,回去把你们祖母也请过来,还有外九房的、小二房的……宗房的……能说话的都过来!”
人群中便有人接连应声出了院子,众人都知道要出大事了,一时间人心惶惶,倒都不愿意走。老太太也不说话,找了张椅子坐了,望着温老三只是出神。温老三却是什么都顾不得了,渐渐地就开始发抖,众人都道,“好,好,知道冷了就好。快摸摸身上哪里青紫了!”
于是女眷们又都回避出去,过了一会,众耆宿都聚过来,连宗房家老大都到了,他面沉似水,和众人招呼了一声,“爹病得厉害,起不来身……”
和往日相聚时比起来,这一次,几个当家人脸上都现出了倦容,老十六房老太太更是一脸的严峻,皱纹都似乎深了几分。互相打了招呼,众人似乎连寒暄的力气都没有了,一时只是沉默不语,又过了一会,温老三便自己掀帘子进了里屋——毕竟年轻火力旺,本来都冻得要站不住了,这一下缓过来,没有多久,居然已经行走自如。
“函谷关被封住了!”头一句话,就已经让众人悚然动容。
西北日子贫苦,又常常有北戎进关来打草谷,战事频仍,老百姓衣食无着,逐渐形成了逃荒的习惯。遇到荒年,则互相结伴,或者踽踽独行,往东南方向而去,到更富裕的江南、京城一带去讨生活。有些心灵手巧之辈,在江南寻到了织工的活计,便就此安身立命不再回来。但更多的人,还是在暖和富饶的南边,靠乞讨过了一冬,到了要开春耕种的时候,还是抱着万一的希望,往回迁徙。杨家村历年收成不好时,倒是不大有人逃荒的,但对这样的现象却也并不陌生。
要往东南方向走,或者是出武关去成都绵阳一带,或者是东入函谷关,往河南河北一带走。这都是千百年来走惯了的路线,可如今函谷关不放人进关了……那些个没有粮食无法过冬的灾民、饥民,该要到哪里去活命呢?
自然就只有回头了!而这一旦回头,关中乱象无疑就更增了三分。对于这些在西北经营了接近百年,家大业大的当地望族来说,这自然是他们最最不希望面临的险峻形势。
“怎么忽然就不让进关了!”宗房老大杨海林素来是有涵养的,沉默寡言得几乎像个哑巴,不论喜怒都动不了颜色,可就是他也不禁急急地追问了一句。“这咋就忽然不让进关了呢?”
“不知道!”温老三没好气,抄起一碗水咕咚咕咚又下了肚,他惬意地打了一个长长的嗝,听着小五房老太太吩咐主人,“给老三拿两个馍来!”便又满意地眯起了眼睛,喘了几口大气,这才仔细地说起了自己命运多舛的逃荒路。
“一路上不知遭遇了多少响马,好家伙,要不是我们人多,恐怕是连衣服都要交待了。凡是路上的村庄,都有人抄着锄头要过路的粮食呢。钱现在也不要了,没人要,都要粮食。一路进了西安,西安还好一点,听说几个官太太联合起来,逼着城里的大户放粥。虽说是稀得照得见人影,可好歹也是粮食。我们呆了几天,后来又被赶了,说是没有西安的户贴就不给发粮食。这一下又走了一大批人,有的往南去了,有的和我们一样往函谷关走。到了关口,关门深锁!一个人都不许放进去,除非有东边的户贴,不然就是给钱也不让进。守门的说,皇上的大寿就要到了,河南河北境内绝不许出一点事,今年明年,不放一个灾民进关……”
温老三苦笑了一下,淡淡地道,“一起去的兄弟们,有的熬不住,交代了。有的没脸回乡的,就在关外插标卖首,用了个奴藉换了进关。我……我想着我们到底是杨家人,不能给祖宗丢脸!我就往回走了,要死我也死在村子里!为人奴婢那样活着,终究也没什么意思!”
善桐素来很看不起他,此时却有几分肃然起敬,众人也都沉默下来,老十六房老太太最是心直口快的,“当初就不该出去!在村子里,干的稀的好歹有你一口!出去了又能怎么样,能回得来算是好的了!看看那些个鬻身为奴的,客死异乡的,下场好得很么?”
温老三倒没有说话,他搓了一把脸,抬起头看向宗房大爷,杨海林紧跟着就道,“好了,能回来就好,老三先回去歇着吧!”
便自有老七房的人口上来搀走了温老三,一路走,一路渐渐地就起了哭声——温老三此去是带了几个亲兄弟的,如今都没能回来。众人沉默了一会,面面相觑,老太太站起身来咳嗽了一声,同主人道,“老三吃的那点东西,算我们出的,一会让人带回来给你。”
主人家忙笑道,“两三个馍馍还是出得起的!”
话虽如此,可到底还是没再多客气几...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