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初唐奋斗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灿烂笑容。
“多么勤劳、淳朴的百姓!”
赴宴途中的许泽轩,看到这一幕,不由长叹一声。
一场战争,差点就坏了百姓们的生计,可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拿起家中的锄头,前往田间劳作。
关中百姓,也和这里的百姓,同样勤劳、善良,像这样的百姓,理应少受一些罪才是。
“贞观二年,不仅干旱,还发生了一场蝗灾,也不知道我离开前,做的那些布置,能不能起作用?”想到这里,许泽轩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在古代,最让农民害怕的,莫过于蝗灾。
以宋元为例,共有历史记载的蝗灾384次,年均约0.94次,差不多年年有蝗灾,为隋唐五代的3.5倍,远高于以前各个时期。
而在明清蝗灾共284次,其中明74次,清朝209次,年均0.52次,不到两年爆发一次。
也就是如果穿越到古代,最起码从宋代开始,就要面临一年一次,两年一次的蝗灾。
蝗灾十分可怕,然而对于这种虫害,古人第一个想到的,往往不是如何消灭它,而是求神拜佛,将之归类到一些神神怪怪的东西上去。
例如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在其《新乐府》之“捕蝗“中,一方面对蝗灾及捕蝗有客观生动的描述,但最终仍陷于天人感应的困惑中:“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一虫治死百虫来,岂将人力竞天灾。“
他还是认为“吾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一人有庆万民赖,是岁虽蝗不为伤。“
他相信唐太宗吞蝗后,蝗灾就消灭了。
当然,白居易的观点,并不能代表所有人,也有部分官员不相信天人感应,主张蝗来即要捕蝗灭蝗,不能使其猖獗。
如唐玄宗开元四年山东大蝗,官民只知道祭拜,坐视蝗虫食苗,不敢捕杀。玄宗则自责修德不够,致遭天谴。他询问臣下们的意见,宰相姚崇力主利用蝗虫的趋光习性,于“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
他派遣御史,分道杀蝗。
汴州刺史倪若水却说:“蝗是天灾,自宜修德……“拒绝御史执行任务,姚崇大怒,牒报若水,如若听任蝗虫食苗,导致百姓饥饿,要对后果负责。若水这才被动投入捕蝗,“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
唐朝,有人相信天人感应一说,有人则支持灭蝗。
许泽轩作为后世人,自然更倾向于后者。
然而灭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某些媒体的报道,前几年俄罗斯发生蝗灾时,都要向中国求助。
21世纪的大国,尚且无法有效的消灭大规模的蝗虫。
许泽轩只是一个普通人,能做的更是有限。
他没有能力生产农药,更无法推广农药,无法像后世那样,通过直升飞机喷洒农药。
所能做的,只是提前把蝗灾的事上奏朝廷,并把明朝名臣徐光启在《除蝗疏》中归纳历代的除蝗方法,通过奏折的方式,奏于李二陛下。
徐光启提到的方法共有两种,治标和治本。
治标包括北宋淳熙年间敕令,命官民及时上报蝗虫情报,违者受杖责处分;对因穿掘、扑打捕蝗损伤苗稼的,给予免税和赔偿;实行以蝗易粟,鼓励民众捕捉蝗虫;提倡食蝗等。
治本方面包括:在低洼积水和有水草生长的地方,发动农民割草,晒干后既可作燃料,又清除了蝗虫产卵的场所;
春夏间发动捕捉蝗卵,捕卵一石,可减少蝗虫百石;干卵一石,等于减蝗千石。
对捕卵后残存的初生蝻子,预掘长沟,每隔一定距离掘沟一条,发动农民敲锣,驱赶,蝗蝻受惊,跳入沟内,即以泥土填入掩埋。对漏网的成虫飞蝗,用绳兜兜取,布袋盛贮,拿去换粟。
最后,在蝗灾过后,还要检查冬月有蝗虫产卵处。再得除子,冬闲除子一石,可敌治虫千石。
又鉴于蝗虫不食芋、桑、菱芡、豌豆、绿豆、大麻、芝麻等,可以多种这类作物,有利于减轻蝗灾危害。
以上的方法可以说已经相当周详,然而李二看到奏折之后,具体会做出什么样的表现,是会予以采纳,还是会将之丢在一旁,这些,许泽轩都不清楚。
所以他还做了第二手准备——养鸭。
历史上自南京浦口至徐州一带,处于洪泽湖和微山湖蝗虫滋生地带,蝗灾频繁,形成了以蝗蝻饲鸭的传统,有专业的鸭户领导放鸭,犹如蒙古草原的放牧牛羊一样。
据调查,一只大鸭一天中能吃掉蝗蝻两斤,则一千只鸭每天的食蝗量达两千斤之多,当地的蝗虫虽然年年滋生,但因为大多被养鸭户家的鸭捕食,也就难以成灾了。
许泽轩是江苏人,小时候经常能看到养鸭户,知道鸭喜欢吃蝗虫,所以便生出了养鸭治蝗的想法。
养鸭治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一通过放样鸭,让其自由捕食蝗虫,其二发动附近百姓捕食蝗虫,自己出钱收购。
蝗虫这东西,不仅能够作为鸭饲料,甚至还能充当食物。
民国时期的北平、天津一带餐馆里,就有以蝗虫为佳肴,供顾客点菜之需的。
苏北蝗区,常年有蝗虫产卵的地方,遇蝗虫大发之年,居民打了蝗虫,晒干后贮藏起来,做干粮或肥料用,荒年时还要预防晒场上的蝗干被人偷去。
许泽轩收购蝗虫,除了给鸭做饲料之外,还可以将之磨成粉,给自家庄户吃。
这个年代的绝大多数百姓,因为吃的荤腥少,所以普遍有夜盲症,每次到了夜里,他们就会看不见东西,这其实是由于体内缺少某种维生素所导致的。
蝗虫虽然不是什么大荤,但吃了蝗虫粉后,也能让百姓们有效的缓解这种症状,还能时不时让他们体验一下鸡肉的味道。
鸡肉味,嘎嘣脆,在后世的大吃货帝国,很多东西都能。
如果忽略外貌的话,蝗虫其实也不算特别难吃的一种。
灿烂笑容。
“多么勤劳、淳朴的百姓!”
赴宴途中的许泽轩,看到这一幕,不由长叹一声。
一场战争,差点就坏了百姓们的生计,可他们并没有怨天尤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拿起家中的锄头,前往田间劳作。
关中百姓,也和这里的百姓,同样勤劳、善良,像这样的百姓,理应少受一些罪才是。
“贞观二年,不仅干旱,还发生了一场蝗灾,也不知道我离开前,做的那些布置,能不能起作用?”想到这里,许泽轩忍不住又叹了口气。
在古代,最让农民害怕的,莫过于蝗灾。
以宋元为例,共有历史记载的蝗灾384次,年均约0.94次,差不多年年有蝗灾,为隋唐五代的3.5倍,远高于以前各个时期。
而在明清蝗灾共284次,其中明74次,清朝209次,年均0.52次,不到两年爆发一次。
也就是如果穿越到古代,最起码从宋代开始,就要面临一年一次,两年一次的蝗灾。
蝗灾十分可怕,然而对于这种虫害,古人第一个想到的,往往不是如何消灭它,而是求神拜佛,将之归类到一些神神怪怪的东西上去。
例如唐代的大诗人白居易,在其《新乐府》之“捕蝗“中,一方面对蝗灾及捕蝗有客观生动的描述,但最终仍陷于天人感应的困惑中:“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一虫治死百虫来,岂将人力竞天灾。“
他还是认为“吾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一人有庆万民赖,是岁虽蝗不为伤。“
他相信唐太宗吞蝗后,蝗灾就消灭了。
当然,白居易的观点,并不能代表所有人,也有部分官员不相信天人感应,主张蝗来即要捕蝗灭蝗,不能使其猖獗。
如唐玄宗开元四年山东大蝗,官民只知道祭拜,坐视蝗虫食苗,不敢捕杀。玄宗则自责修德不够,致遭天谴。他询问臣下们的意见,宰相姚崇力主利用蝗虫的趋光习性,于“夜中设火,火边掘坑,且焚且瘗,除之可尽。“
他派遣御史,分道杀蝗。
汴州刺史倪若水却说:“蝗是天灾,自宜修德……“拒绝御史执行任务,姚崇大怒,牒报若水,如若听任蝗虫食苗,导致百姓饥饿,要对后果负责。若水这才被动投入捕蝗,“获蝗一十四万石,投汴渠流下者,不可胜纪。“
唐朝,有人相信天人感应一说,有人则支持灭蝗。
许泽轩作为后世人,自然更倾向于后者。
然而灭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某些媒体的报道,前几年俄罗斯发生蝗灾时,都要向中国求助。
21世纪的大国,尚且无法有效的消灭大规模的蝗虫。
许泽轩只是一个普通人,能做的更是有限。
他没有能力生产农药,更无法推广农药,无法像后世那样,通过直升飞机喷洒农药。
所能做的,只是提前把蝗灾的事上奏朝廷,并把明朝名臣徐光启在《除蝗疏》中归纳历代的除蝗方法,通过奏折的方式,奏于李二陛下。
徐光启提到的方法共有两种,治标和治本。
治标包括北宋淳熙年间敕令,命官民及时上报蝗虫情报,违者受杖责处分;对因穿掘、扑打捕蝗损伤苗稼的,给予免税和赔偿;实行以蝗易粟,鼓励民众捕捉蝗虫;提倡食蝗等。
治本方面包括:在低洼积水和有水草生长的地方,发动农民割草,晒干后既可作燃料,又清除了蝗虫产卵的场所;
春夏间发动捕捉蝗卵,捕卵一石,可减少蝗虫百石;干卵一石,等于减蝗千石。
对捕卵后残存的初生蝻子,预掘长沟,每隔一定距离掘沟一条,发动农民敲锣,驱赶,蝗蝻受惊,跳入沟内,即以泥土填入掩埋。对漏网的成虫飞蝗,用绳兜兜取,布袋盛贮,拿去换粟。
最后,在蝗灾过后,还要检查冬月有蝗虫产卵处。再得除子,冬闲除子一石,可敌治虫千石。
又鉴于蝗虫不食芋、桑、菱芡、豌豆、绿豆、大麻、芝麻等,可以多种这类作物,有利于减轻蝗灾危害。
以上的方法可以说已经相当周详,然而李二看到奏折之后,具体会做出什么样的表现,是会予以采纳,还是会将之丢在一旁,这些,许泽轩都不清楚。
所以他还做了第二手准备——养鸭。
历史上自南京浦口至徐州一带,处于洪泽湖和微山湖蝗虫滋生地带,蝗灾频繁,形成了以蝗蝻饲鸭的传统,有专业的鸭户领导放鸭,犹如蒙古草原的放牧牛羊一样。
据调查,一只大鸭一天中能吃掉蝗蝻两斤,则一千只鸭每天的食蝗量达两千斤之多,当地的蝗虫虽然年年滋生,但因为大多被养鸭户家的鸭捕食,也就难以成灾了。
许泽轩是江苏人,小时候经常能看到养鸭户,知道鸭喜欢吃蝗虫,所以便生出了养鸭治蝗的想法。
养鸭治蝗,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其一通过放样鸭,让其自由捕食蝗虫,其二发动附近百姓捕食蝗虫,自己出钱收购。
蝗虫这东西,不仅能够作为鸭饲料,甚至还能充当食物。
民国时期的北平、天津一带餐馆里,就有以蝗虫为佳肴,供顾客点菜之需的。
苏北蝗区,常年有蝗虫产卵的地方,遇蝗虫大发之年,居民打了蝗虫,晒干后贮藏起来,做干粮或肥料用,荒年时还要预防晒场上的蝗干被人偷去。
许泽轩收购蝗虫,除了给鸭做饲料之外,还可以将之磨成粉,给自家庄户吃。
这个年代的绝大多数百姓,因为吃的荤腥少,所以普遍有夜盲症,每次到了夜里,他们就会看不见东西,这其实是由于体内缺少某种维生素所导致的。
蝗虫虽然不是什么大荤,但吃了蝗虫粉后,也能让百姓们有效的缓解这种症状,还能时不时让他们体验一下鸡肉的味道。
鸡肉味,嘎嘣脆,在后世的大吃货帝国,很多东西都能。
如果忽略外貌的话,蝗虫其实也不算特别难吃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