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p; 闻言唐时宏并没有直接把事情说出来,反倒是先抛出了一个问题。
“今年暑假你有什么打算?”
“暑假我准备留校。”徐源想了想说:“丘诚桐猜想还需要时间研究。”
暑假过后他便是正式的理学博士在读生,除了眼下手上的丘诚桐猜想问题,还有其他学业上的事情需要想办法处理。
相比较回家研究,无疑还是待在学校里面更方便。
关于这件事他也已经给家里打了电话,父母都表示非常支持。
另外姐姐徐莹开学后便是大四,也面临着实习和找工作的问题。
不过这件事他联系了省城庐阳一中的张玉辉,准备以后让姐姐去省高中当老师。
起码方便稳定。
而正当徐源想着这些时,唐时宏和旁边的姚启智两人脸上也都浮现出笑容,似乎对这个答案感到很满意。
接着便又继续往下讲具体的情况。
“这次其实不是我找伱。”唐时宏摇摇头说:“姚教授那最近在研究机器学习,你证明的最优传输理论蒙日安培方程刚好能在算法上发挥作用,所以姚教授想邀请你暑假加入此项目,负责解决算法函数和概率高斯分布等数学内容。”
将唐时宏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源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首先机器学习算法他肯定不陌生,近几年国内研究的团队也逐渐多起来。
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在图像处理工程应用等多领域起到作用。
他除了在数学上取得显著成绩外,所研究的蒙日安培方程最优理论更是机器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姚启智找他帮忙倒也合理。
“最优传输理论是连接几何和概率的桥梁,它用几何的方法为概率分布的建模和衡量概率分布之间的距离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可以说最优传输理论为机器学习原理的解释提供了新视角。”
“为机器学习的算法改进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
“听到唐教授说推荐你过来帮忙,我可是高兴的不行恨不得赶紧把你要走。”
姚启智这时也没沉默,眉飞色舞的说着,话里话外都流露出对徐源的称赞。
闻声唐时宏脸上笑容也是更盛:“徐源确实是我们数学科学院最合适人眩”
被姚教授这么夸奖,徐源心里高兴归高兴,但还是准备谦虚两句。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耳旁顿时又传来唐时宏的声音。
“我知道你最近重心都在丘诚桐猜想研究上,所以究竟要不要去你自己拿主意。”
“这个项目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关于算法程序有几个博士生负责,你只需要在底层逻辑数学上给予支持。”姚启智担心徐源拒绝也忙补充说明。
徐源对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改进并不觉得难,对他而言算是比较轻松的项目。
况且还只需要负责数学方面就好。
刚巧他最近对丘诚桐猜想的研究没有思路,去计院帮忙换下脑子也很不错。
再说最优传输理论本就是连接几何和概率,对他研究几何问题同样能起到帮助,说不定碰撞出灵感能够找到攻克丘诚桐猜想的方法。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没有任何迟疑,当即向姚启智教授告知了自己的决定。
“我愿意去。”
姚启智听到这个回答脸上顿时堆满笑容。
“太好了。”
“择日不如撞日,那就今天过去刚好熟悉下地方。”
说着直接便从沙发上站起来,还不忘用打趣的口味和唐时宏说了句。
“今天耽误你这么长时间我就不打扰了,至于你的这位宝贝学生我就借走了。”
“姚教授不用这么客气。”唐时宏笑呵呵说。
……
徐源本来也没什么事,便索性跟着姚启智一起前往计院项目地点。
讲起来这还是徐源第一回来计院,目光四周打量上去环境和数学系那边没啥区别,倒是路上遇到女生的数量要稍微多上些。
虽比不过新闻系那边,但绝对能吊打数学科学院。
毕竟最近几年计算机专业很是火热,报考的人员数量也比较多。
“以前来过这里吗?”
这时姚启智随便找了个话题询问,想让氛围不那么枯燥尴尬。
徐源闻言则如实回答:“不瞒姚教授你说,这还是我头回来计院这边。”
“等你加入这个项目来的次数就多了,真正说起来我还没有你待在箐华的时间长。”姚启智如长辈一样和徐源往下说着,话语中还不忘夹杂着幽默。
而他这话也的确没有讲错,毕竟对方去年才受邀加入箐华担任全职教授。
算算时间自然不如徐源在箐华待的时间久。
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小插曲,很快两人便来到计院网络技术研究所。
“咱们到了。”
随着姚启智提醒一句,徐源跟着对方走进里面,发现内部和教学楼并无什么区别。
只不过房间里面摆放的都是电脑。
姚启智把徐源带到其中一个房间后,找来一位戴着副黑框眼镜身材瘦高的博士生。
“小郭。”
“这位是数学系的徐源,接下来负责数学上的内容配合你们改进算法,先带他熟悉熟悉环境和其他成员。”
“好的姚教授。”郭志航笑了笑回答。
姚启智把徐源托付给郭志航,便暂时先离开这里。
郭志航习惯性的推了下鼻梁上的眼镜,然后主动伸出手热情介绍。
“我叫郭志航,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喊我郭师兄就行。”
“徐源。”
徐源笑着握住手:“郭师兄。”
“到了这里千万别客气,我们几个可是早就听说你的名字。”
“你可是咱们箐华的名人。”
“没想到姚教授居然把你找了过来,这次我们的机器学习算法肯定改进。”
郭志航表现的非常热情,尽管是和徐源首次见面却愣是感觉不到生分,不知道的恐怕还以为是多年的同学关系呢。
徐源收回手后则是有些诧异,没想到自己的名字都已经在计院传开了。
但对方毕竟是比他高届的博士生,所以徐源还是选择稍微谦虚了句,俨然把自己当成新人并没有摆什么数学成绩上的架子。
“郭师兄谬赞了,只要能帮到你们就行。”
“我来给你介绍另外几个人。”郭志航听到这句话脸上笑容更加灿烂的说。
话音刚落便拽着徐源朝不远处已经站起身的几个人走过去。
“这位是朱闽丰,你叫他朱师兄就行,他和我一样也是博士生。”
“朱师兄。”徐源伸手和对方握了下。
朱闽丰显然也对徐源不陌生,这点单从脸上流露出的激动神情便能看出来。
“那个徐师弟,你对最优传输蒙日安培方程解的光滑性证明论文我前不久刚拜读过,里面无论是证明方法还是过程都堪称是精妙绝伦。”
“本来我还以为你没有时间呢,没想到姚教授真把你找了过来。”
听完朱闽丰的这番话,徐源也不由得有些好奇。
接着便随口问了句:“朱师兄还研究偏微分方程?”
“我本科和硕士读的是数学。”朱闽丰面对询问笑着回答道。
徐源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而除了郭志航和朱闽丰这两位博士生外,整个团队里还有另外两个研究生。
分别是一男一女。
互相介绍完后,他们也喊了徐源声徐师兄。
之后的时间郭志航则具体介绍他们的项目情况,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度。
在姚启智教授的指导下,他们几个人使用生成对抗网络的方法初步完成了机器学习算法,但算法性能评估出的结果非常差劲。
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本来他们的想法是研究出性能高于目前水平的机器学习算法,结题后以论文形式申请国家基金扶持,然后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机器学习的实际应用到人工智能的方向研究,可以说有着长远的目标。
不过单凭他们现有的算法性能肯定拿不到国家基金项目的扶持。
所以基本也就把希望放在了徐源身上,想通过对数学函数公式方面的优化,实现对算法性能的改进。
徐源先前只参与过哈希函数密码算法,对机器学习算法倒是有种新鲜感。
刚被安排到一台高配置的电脑座位前后,便忍不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开始自己的工作。
“徐师弟。”
郭志航这时则又走过来,手中还捏着一个U盘。
“这是我们的机器学习算法中的资料信息,对你优化数学公式有帮助。”
“好的,我先研究下。”徐源伸手将U盘接过点头说。
而做完这件事郭志航却并没有离开,反倒是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对了徐师弟,关于计算机语言和建模你会吗?”
徐源听到对方是询问这个,脸上则顿时浮现出一抹神秘表情,嘴角微微上扬噙着笑容吐出两个字。
“略懂。”
先不说他讨论室里就有电脑平时没少研究,前世的计算机水平那也不是吃素的。
丝毫不夸张的讲,哪怕让他自己一个人把整个机器学习算法全负责都没有问题,无非是完成的进度上会多花费点时间。
“徐师弟只是负责数学方面的内容,计算机上的稍微知道一点就行。”郭志航接过话茬回应:“还有那个数学函数公式和建模不用太着急,徐师弟你慢慢来就行,有问题随时和我们沟通。”
“我知道了郭师兄。”徐源闻言点点头说。
但话虽然是这样讲,不过徐源却清楚郭志航和朱闽丰他们肯定是比较着急的。
毕竟新的逻辑公式和建模没有搞出来前,他们也不好对算法进行改进。
也就是说要等徐源完成自己的任务后,他们才能接着展开后续的工作,主要既然邀请了徐源参与项目,那肯定不能再继续使用先前的建模。
再说之前的模型评估出那么低的性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已经失败。
与其在其基础上进行优化,还不如推到重来。
而事实上徐源的做法也的确如此,他在看完U盘中的资料信息后,眉头也可谓是紧皱没想到里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起码郭志航等人使用的算法公式模型,他大致一看便能给出更好的选择。
怪不得算法评估出来的性能会如此差劲。
经过研究思索后,徐源决定采用一种组合神经网络作为算法的框架。
其原理是可以把每个神经网络模块看做机器的某个大脑,那么此算法主要通过大脑之间对抗,让每个大脑都变的聪明。
而聪明就是每个神经网络模块,都调整到使得全系统能够完成指定的任务。
比如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
对于这个自动化模型,最关键的便是输入和反馈以及整体表现。
因为输入机制是随机分布,不同于以往的输入是带标记的数据,这就意味此算法是无监督学习产物,这是迈入深度学习的最难最实用的一块领域。
徐源相信此机器学习算法完成后,会让国内对机器学习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但由于模型中涉及到损失函数,且需要用数学化的最优传输框架代替神经网络,所以在计算上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完成。
……
就这样。
徐源正式加入计院的机器学习项目后,白天都会去计院研究所那边构造模型。
晚上则回讨论室寻找新的证明方法。
其生活状态倒也能称得上规律。
转眼进入到七月,随着暑假到来学校放假,校园内的人员数量一下子少了很多。
不过这并未对徐源造成什么影响,经过大半个月的努力总算完成模型。
其表达式整体还是属于最优解。
只是当郭志航和朱闽丰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瞬间便瞪大了眼睛,完全没有想到徐源居然这么快就完成了算法模型。
2005年7月19日,周二,计院网络技术研究所。
“徐师弟你没有和我们开玩笑,算法公式和模型真的已经全部弄完了?”
项目办公室内郭志航接过徐源递来的U盘,脸上依旧充斥着不可置信,忍不住再三开口追问。
主要这和他们认知的情况完全不同,记得刚开始他们进行这项工作时可足足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哪像徐源大半个月便全部搞定。
旁边的朱闽丰担心这么赶出来的模型性能不行,略作迟疑还是补充了句。
“要不徐师弟在优化优化,我们这边不着急。”
后面站着的那两位研究生,这时候虽然没有开口说话却也猛点着头。
将郭志航和朱闽丰两人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源对此也是哭笑不得,心想自己效率太快竟也成了问题。
但这事却也不能怪他,毕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后效率本来就会大幅度提高,加上晚上他研究丘诚桐猜想的证明方法没有头绪,便又会把计院的项目拿出来完成。
所以暑假才刚开始,他便已经把自己任务完成了。
倒不是说他太过自信,但对于自己完成的作品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根本不需要再优化什么。
起码在现阶段机器学习的研究中,其算法性能绝对能称得上是领先水平。
于是他只好再次确认道:“两位师兄放心,能不能达到要求等算法出来评估一下性能就行。”
郭志航和朱闽丰两人听到徐源这么说,脸上神情略作迟疑后最终只得答应下来。
毕竟是他们邀请的徐源帮忙,这时候拿到了结果还没验证确实无从质疑,反正就算最终评估出的性能依旧达不到要求,也只是浪费这些时间而已尚能接受。
“那好吧。”
朱闽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面向另外三人沉声吐出两个字。
“开工。”
话落便齐齐回到自己的电脑位上,开始根据徐源的模型完成算法程序。
原本徐源还想帮忙编程,结果却被朱闽丰和郭志航义正言辞拒绝。
显然是不相信他的计算机专业水平。
对此徐源倒也没有生气,埋头继续研究关于解决代数几何稳定性的问题。
这半个月帮忙计院的项目,他的思维发散之下隐隐有了点那么思路,可始终无法真正抓到重心,如此情况让人不免有些烦躁。
好在徐源心境上没什么问题,只是边学习提升自己边研究数学分支方法,并没有强求对丘诚桐猜想证明。
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在郭志航和朱闽丰以及另外两名研究生的努力下,总算正式完成了徐源以最优传输框架代替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算法。
到了这一步便仅剩下对算法性能的评估,以此确定算法的整体水平。
为此算法性能评估当天,除了徐源在现场外郭志航他们还特意把姚启智喊了过来一同评估。
尽管大家对徐源的惊人效率有所担心,可投入这么多心血和精力自然是抱着浓浓期待,希望评估出的性能可以达到预期。
……
“徐源你之前有研究过机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吗?”
这天上午在郭志航他们对算法评估时,姚启智却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徐源身上,丝毫没有掩饰脸上的欣喜。
他自然是看了徐源完成的公式模型,当时便被其中先进的理念所吸引,没想到能够使用数学化的最优传输框架来代替神经网络。
因为区别于当下主流的机器学习算法,郭志航他们存在疑问实属正常。
可他却觉得此算法所评估出的性能数值,恐怕会给大家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徐源面对询问倒是没想太多,摇摇头回答:“只涉猎过哈希函数算法。”
……
(本章完)
p; 闻言唐时宏并没有直接把事情说出来,反倒是先抛出了一个问题。
“今年暑假你有什么打算?”
“暑假我准备留校。”徐源想了想说:“丘诚桐猜想还需要时间研究。”
暑假过后他便是正式的理学博士在读生,除了眼下手上的丘诚桐猜想问题,还有其他学业上的事情需要想办法处理。
相比较回家研究,无疑还是待在学校里面更方便。
关于这件事他也已经给家里打了电话,父母都表示非常支持。
另外姐姐徐莹开学后便是大四,也面临着实习和找工作的问题。
不过这件事他联系了省城庐阳一中的张玉辉,准备以后让姐姐去省高中当老师。
起码方便稳定。
而正当徐源想着这些时,唐时宏和旁边的姚启智两人脸上也都浮现出笑容,似乎对这个答案感到很满意。
接着便又继续往下讲具体的情况。
“这次其实不是我找伱。”唐时宏摇摇头说:“姚教授那最近在研究机器学习,你证明的最优传输理论蒙日安培方程刚好能在算法上发挥作用,所以姚教授想邀请你暑假加入此项目,负责解决算法函数和概率高斯分布等数学内容。”
将唐时宏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源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首先机器学习算法他肯定不陌生,近几年国内研究的团队也逐渐多起来。
机器学习作为人工智能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在图像处理工程应用等多领域起到作用。
他除了在数学上取得显著成绩外,所研究的蒙日安培方程最优理论更是机器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所以姚启智找他帮忙倒也合理。
“最优传输理论是连接几何和概率的桥梁,它用几何的方法为概率分布的建模和衡量概率分布之间的距离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可以说最优传输理论为机器学习原理的解释提供了新视角。”
“为机器学习的算法改进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
“听到唐教授说推荐你过来帮忙,我可是高兴的不行恨不得赶紧把你要走。”
姚启智这时也没沉默,眉飞色舞的说着,话里话外都流露出对徐源的称赞。
闻声唐时宏脸上笑容也是更盛:“徐源确实是我们数学科学院最合适人眩”
被姚教授这么夸奖,徐源心里高兴归高兴,但还是准备谦虚两句。
不过他还没来得及开口,耳旁顿时又传来唐时宏的声音。
“我知道你最近重心都在丘诚桐猜想研究上,所以究竟要不要去你自己拿主意。”
“这个项目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关于算法程序有几个博士生负责,你只需要在底层逻辑数学上给予支持。”姚启智担心徐源拒绝也忙补充说明。
徐源对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改进并不觉得难,对他而言算是比较轻松的项目。
况且还只需要负责数学方面就好。
刚巧他最近对丘诚桐猜想的研究没有思路,去计院帮忙换下脑子也很不错。
再说最优传输理论本就是连接几何和概率,对他研究几何问题同样能起到帮助,说不定碰撞出灵感能够找到攻克丘诚桐猜想的方法。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没有任何迟疑,当即向姚启智教授告知了自己的决定。
“我愿意去。”
姚启智听到这个回答脸上顿时堆满笑容。
“太好了。”
“择日不如撞日,那就今天过去刚好熟悉下地方。”
说着直接便从沙发上站起来,还不忘用打趣的口味和唐时宏说了句。
“今天耽误你这么长时间我就不打扰了,至于你的这位宝贝学生我就借走了。”
“姚教授不用这么客气。”唐时宏笑呵呵说。
……
徐源本来也没什么事,便索性跟着姚启智一起前往计院项目地点。
讲起来这还是徐源第一回来计院,目光四周打量上去环境和数学系那边没啥区别,倒是路上遇到女生的数量要稍微多上些。
虽比不过新闻系那边,但绝对能吊打数学科学院。
毕竟最近几年计算机专业很是火热,报考的人员数量也比较多。
“以前来过这里吗?”
这时姚启智随便找了个话题询问,想让氛围不那么枯燥尴尬。
徐源闻言则如实回答:“不瞒姚教授你说,这还是我头回来计院这边。”
“等你加入这个项目来的次数就多了,真正说起来我还没有你待在箐华的时间长。”姚启智如长辈一样和徐源往下说着,话语中还不忘夹杂着幽默。
而他这话也的确没有讲错,毕竟对方去年才受邀加入箐华担任全职教授。
算算时间自然不如徐源在箐华待的时间久。
当然这也仅仅是一个小插曲,很快两人便来到计院网络技术研究所。
“咱们到了。”
随着姚启智提醒一句,徐源跟着对方走进里面,发现内部和教学楼并无什么区别。
只不过房间里面摆放的都是电脑。
姚启智把徐源带到其中一个房间后,找来一位戴着副黑框眼镜身材瘦高的博士生。
“小郭。”
“这位是数学系的徐源,接下来负责数学上的内容配合你们改进算法,先带他熟悉熟悉环境和其他成员。”
“好的姚教授。”郭志航笑了笑回答。
姚启智把徐源托付给郭志航,便暂时先离开这里。
郭志航习惯性的推了下鼻梁上的眼镜,然后主动伸出手热情介绍。
“我叫郭志航,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喊我郭师兄就行。”
“徐源。”
徐源笑着握住手:“郭师兄。”
“到了这里千万别客气,我们几个可是早就听说你的名字。”
“你可是咱们箐华的名人。”
“没想到姚教授居然把你找了过来,这次我们的机器学习算法肯定改进。”
郭志航表现的非常热情,尽管是和徐源首次见面却愣是感觉不到生分,不知道的恐怕还以为是多年的同学关系呢。
徐源收回手后则是有些诧异,没想到自己的名字都已经在计院传开了。
但对方毕竟是比他高届的博士生,所以徐源还是选择稍微谦虚了句,俨然把自己当成新人并没有摆什么数学成绩上的架子。
“郭师兄谬赞了,只要能帮到你们就行。”
“我来给你介绍另外几个人。”郭志航听到这句话脸上笑容更加灿烂的说。
话音刚落便拽着徐源朝不远处已经站起身的几个人走过去。
“这位是朱闽丰,你叫他朱师兄就行,他和我一样也是博士生。”
“朱师兄。”徐源伸手和对方握了下。
朱闽丰显然也对徐源不陌生,这点单从脸上流露出的激动神情便能看出来。
“那个徐师弟,你对最优传输蒙日安培方程解的光滑性证明论文我前不久刚拜读过,里面无论是证明方法还是过程都堪称是精妙绝伦。”
“本来我还以为你没有时间呢,没想到姚教授真把你找了过来。”
听完朱闽丰的这番话,徐源也不由得有些好奇。
接着便随口问了句:“朱师兄还研究偏微分方程?”
“我本科和硕士读的是数学。”朱闽丰面对询问笑着回答道。
徐源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而除了郭志航和朱闽丰这两位博士生外,整个团队里还有另外两个研究生。
分别是一男一女。
互相介绍完后,他们也喊了徐源声徐师兄。
之后的时间郭志航则具体介绍他们的项目情况,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度。
在姚启智教授的指导下,他们几个人使用生成对抗网络的方法初步完成了机器学习算法,但算法性能评估出的结果非常差劲。
远远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本来他们的想法是研究出性能高于目前水平的机器学习算法,结题后以论文形式申请国家基金扶持,然后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机器学习的实际应用到人工智能的方向研究,可以说有着长远的目标。
不过单凭他们现有的算法性能肯定拿不到国家基金项目的扶持。
所以基本也就把希望放在了徐源身上,想通过对数学函数公式方面的优化,实现对算法性能的改进。
徐源先前只参与过哈希函数密码算法,对机器学习算法倒是有种新鲜感。
刚被安排到一台高配置的电脑座位前后,便忍不住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开始自己的工作。
“徐师弟。”
郭志航这时则又走过来,手中还捏着一个U盘。
“这是我们的机器学习算法中的资料信息,对你优化数学公式有帮助。”
“好的,我先研究下。”徐源伸手将U盘接过点头说。
而做完这件事郭志航却并没有离开,反倒是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对了徐师弟,关于计算机语言和建模你会吗?”
徐源听到对方是询问这个,脸上则顿时浮现出一抹神秘表情,嘴角微微上扬噙着笑容吐出两个字。
“略懂。”
先不说他讨论室里就有电脑平时没少研究,前世的计算机水平那也不是吃素的。
丝毫不夸张的讲,哪怕让他自己一个人把整个机器学习算法全负责都没有问题,无非是完成的进度上会多花费点时间。
“徐师弟只是负责数学方面的内容,计算机上的稍微知道一点就行。”郭志航接过话茬回应:“还有那个数学函数公式和建模不用太着急,徐师弟你慢慢来就行,有问题随时和我们沟通。”
“我知道了郭师兄。”徐源闻言点点头说。
但话虽然是这样讲,不过徐源却清楚郭志航和朱闽丰他们肯定是比较着急的。
毕竟新的逻辑公式和建模没有搞出来前,他们也不好对算法进行改进。
也就是说要等徐源完成自己的任务后,他们才能接着展开后续的工作,主要既然邀请了徐源参与项目,那肯定不能再继续使用先前的建模。
再说之前的模型评估出那么低的性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已经失败。
与其在其基础上进行优化,还不如推到重来。
而事实上徐源的做法也的确如此,他在看完U盘中的资料信息后,眉头也可谓是紧皱没想到里面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起码郭志航等人使用的算法公式模型,他大致一看便能给出更好的选择。
怪不得算法评估出来的性能会如此差劲。
经过研究思索后,徐源决定采用一种组合神经网络作为算法的框架。
其原理是可以把每个神经网络模块看做机器的某个大脑,那么此算法主要通过大脑之间对抗,让每个大脑都变的聪明。
而聪明就是每个神经网络模块,都调整到使得全系统能够完成指定的任务。
比如图像处理语音识别等。
对于这个自动化模型,最关键的便是输入和反馈以及整体表现。
因为输入机制是随机分布,不同于以往的输入是带标记的数据,这就意味此算法是无监督学习产物,这是迈入深度学习的最难最实用的一块领域。
徐源相信此机器学习算法完成后,会让国内对机器学习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
但由于模型中涉及到损失函数,且需要用数学化的最优传输框架代替神经网络,所以在计算上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完成。
……
就这样。
徐源正式加入计院的机器学习项目后,白天都会去计院研究所那边构造模型。
晚上则回讨论室寻找新的证明方法。
其生活状态倒也能称得上规律。
转眼进入到七月,随着暑假到来学校放假,校园内的人员数量一下子少了很多。
不过这并未对徐源造成什么影响,经过大半个月的努力总算完成模型。
其表达式整体还是属于最优解。
只是当郭志航和朱闽丰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瞬间便瞪大了眼睛,完全没有想到徐源居然这么快就完成了算法模型。
2005年7月19日,周二,计院网络技术研究所。
“徐师弟你没有和我们开玩笑,算法公式和模型真的已经全部弄完了?”
项目办公室内郭志航接过徐源递来的U盘,脸上依旧充斥着不可置信,忍不住再三开口追问。
主要这和他们认知的情况完全不同,记得刚开始他们进行这项工作时可足足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哪像徐源大半个月便全部搞定。
旁边的朱闽丰担心这么赶出来的模型性能不行,略作迟疑还是补充了句。
“要不徐师弟在优化优化,我们这边不着急。”
后面站着的那两位研究生,这时候虽然没有开口说话却也猛点着头。
将郭志航和朱闽丰两人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源对此也是哭笑不得,心想自己效率太快竟也成了问题。
但这事却也不能怪他,毕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后效率本来就会大幅度提高,加上晚上他研究丘诚桐猜想的证明方法没有头绪,便又会把计院的项目拿出来完成。
所以暑假才刚开始,他便已经把自己任务完成了。
倒不是说他太过自信,但对于自己完成的作品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根本不需要再优化什么。
起码在现阶段机器学习的研究中,其算法性能绝对能称得上是领先水平。
于是他只好再次确认道:“两位师兄放心,能不能达到要求等算法出来评估一下性能就行。”
郭志航和朱闽丰两人听到徐源这么说,脸上神情略作迟疑后最终只得答应下来。
毕竟是他们邀请的徐源帮忙,这时候拿到了结果还没验证确实无从质疑,反正就算最终评估出的性能依旧达不到要求,也只是浪费这些时间而已尚能接受。
“那好吧。”
朱闽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面向另外三人沉声吐出两个字。
“开工。”
话落便齐齐回到自己的电脑位上,开始根据徐源的模型完成算法程序。
原本徐源还想帮忙编程,结果却被朱闽丰和郭志航义正言辞拒绝。
显然是不相信他的计算机专业水平。
对此徐源倒也没有生气,埋头继续研究关于解决代数几何稳定性的问题。
这半个月帮忙计院的项目,他的思维发散之下隐隐有了点那么思路,可始终无法真正抓到重心,如此情况让人不免有些烦躁。
好在徐源心境上没什么问题,只是边学习提升自己边研究数学分支方法,并没有强求对丘诚桐猜想证明。
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在郭志航和朱闽丰以及另外两名研究生的努力下,总算正式完成了徐源以最优传输框架代替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算法。
到了这一步便仅剩下对算法性能的评估,以此确定算法的整体水平。
为此算法性能评估当天,除了徐源在现场外郭志航他们还特意把姚启智喊了过来一同评估。
尽管大家对徐源的惊人效率有所担心,可投入这么多心血和精力自然是抱着浓浓期待,希望评估出的性能可以达到预期。
……
“徐源你之前有研究过机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吗?”
这天上午在郭志航他们对算法评估时,姚启智却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徐源身上,丝毫没有掩饰脸上的欣喜。
他自然是看了徐源完成的公式模型,当时便被其中先进的理念所吸引,没想到能够使用数学化的最优传输框架来代替神经网络。
因为区别于当下主流的机器学习算法,郭志航他们存在疑问实属正常。
可他却觉得此算法所评估出的性能数值,恐怕会给大家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徐源面对询问倒是没想太多,摇摇头回答:“只涉猎过哈希函数算法。”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