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楚牛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喜欢游山玩水的我,每每听人讲起九寨沟的山水风光,心里就痒痒,也不知在梦里神游过多少回我心里的胜景九寨沟。而当几个要过五十岁生日的同学提议要组团去九寨沟时,我便怦然心动,也立马跳将起来,不顾心脏隐隐的不适,也不顾有人所顾忌的什么高原反应之类的危言耸听,举起双手同意。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而对于人生的五十岁,又何尝不是一个收获的季度呢?在部分同学五十岁生日之际,能用集体旅游这样一种有益的户外活动,来纪念五十岁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对于时常为工作和生活而奔忙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呢?
10月16日15时40分,我们一行19人在宜昌东站登上了1195次列车,向着第一站成都进发。
列车首先要经过的是从宜昌到万州的铁路,值得一提的是,宜万铁路是中国八纵八横铁路的主骨架之一,是沪汉蓉铁路快速客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中国东、中、西部的纽带。早就耳闻2010年12月才通车的宜万铁路,修建很不容易。列车一路向西,透过封闭的车窗,只见列车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一路除了接连不断的隧道,就是耸立在山腰间的高架桥。据资料载,不到400公里的宜万铁路共有253座桥梁,159座隧道。不能打开的车窗虽然阻止了好奇的我拍照,留下些许遗憾,却也让我少了冒险窥视窗外险境的心惊肉跳。我也只能隔着车窗,望着连绵起伏的山岭,遥想铁路建设者们的辛劳与勇敢,一种对劳动者的钦佩之情便油然而生。
17日5时许,列车抵达成都站。早已等候在出站口的成都新闻国旅的导游陈垒热情接待了我们。稍事休息,吃过早点后,6时许,我们又登上了大客车,向着目的地,距成都市区400多公里的九寨沟进发。
此时,天色未明,繁华的都市还沉浸在五彩斑斓的梦中。客车很快驶出城区,拐上了去往西北方向的山路。陈导是一位年约三十岁的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是九寨沟人,便有心急的人让他快快介绍有关九寨沟的风景。陈导爽朗一笑说:“咱们会同吃同住同行4日,有的是时间。朋友们远道而来,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很辛苦了,大家还是在进入高原山地之前先休息一下。客车待会就回爬上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路段,到时候大家想睡觉我也不让你睡啦。”一听说高原反应,几个胆小的人都伸舌头不再做声,乖乖闭目养神了。
客车这一路沿着与岷江相望的曲曲弯弯的山路西行,摇晃得厉害,尤其是经过一段“六回头”的路段时,几乎成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晃得几个同学都呕吐起来。好在陈导是个细心人,在路上走上两小时,便让司机停车,叫大家下车休息一下,让大家逐渐适应海拔越来越高的环境,大家也相互鼓气,相互安抚,晕车的同学才慢慢静下心来。
从成都到九寨沟,很长一段路就是国道213,这一路所经过的都江堰,映秀,汶川,茂县,松潘等地,都是08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虽然213国道上有很多路段因为泥石流大面积掩埋而废弃,但经过一年多时间,经过改道,架桥,隧道等方式,就打通了这条连接整个四川西北部的重要通道。透过车窗,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漂亮的新城,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晨曦里,市民们或在岷江边晨练,或在大街小巷里穿行,他们的步履是那么从容,神色是那么安详。不过短短四年,遭受重创的山区城镇和村寨就基本恢复了往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也让人感慨良多。导游陈垒满怀深情地告诉我们,在大灾大难来临之时,祖国没有忘记受灾民众,是全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才使得灾区人民有了再生的希望和信心。经陈导提醒,我们发现,这一路走来,不论是在星罗棋布的藏族村寨,还是在山沟里的羌族独门农家,他们的主人都在房顶上高高竖起的旗杆上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陈导感慨说,灾区各族人民都打心眼里感谢祖国和全国人民,他们每天都用升国旗这种无声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他们对日益强大和繁荣的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全国人民由衷的感激之情。
17时,经过近10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入住在位于九寨沟口不远的四星酒店甲蕃古城。刚刚在路上还遭遇了一阵强风和阵雨,担心天公不作美的我们,在下车的刹那,竟然沐浴在一片金灿灿的夕阳之中。已很是疲倦,也感到有些胸闷气短的我们,一下子被置身于四周的青山和蓝天白云所吸引,也似乎忘掉了暂时的身体不适和一路劳顿,放下行李,便急不可待地在被青山绿水环绕古色古香的古城里徜徉起来。
18日6时起床,开得门来,一阵寒风袭来,令人打了几个寒战。赶紧回头将携带的羽绒服紧紧裹在身上,此时,才真正晓得陈导所说的九寨沟一日四季的话绝非戏言。
从酒店出来,还得驱车半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九寨沟景区大门。这一段山路的奇险比昨日的来路有过之而无不及,名曰“九道拐”其实,已被转得晕晕乎乎的我,发现这一路上远远不止九道拐,陈导笑说,九是虚数,也是最大数,大概是代表多的意思吧?好在大家经过昨日的上山“训练”已逐渐适应了稍许的高原反应,也或许是马上就要见到日思夜想的童话美景了,令大家心情爽朗吧,这一路拐下来倒无伤大雅了。
十月金秋,是九寨沟旅游的旺季,很多游人不仅仅是因为... -->>
喜欢游山玩水的我,每每听人讲起九寨沟的山水风光,心里就痒痒,也不知在梦里神游过多少回我心里的胜景九寨沟。而当几个要过五十岁生日的同学提议要组团去九寨沟时,我便怦然心动,也立马跳将起来,不顾心脏隐隐的不适,也不顾有人所顾忌的什么高原反应之类的危言耸听,举起双手同意。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而对于人生的五十岁,又何尝不是一个收获的季度呢?在部分同学五十岁生日之际,能用集体旅游这样一种有益的户外活动,来纪念五十岁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对于时常为工作和生活而奔忙的我们,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的享受呢?
10月16日15时40分,我们一行19人在宜昌东站登上了1195次列车,向着第一站成都进发。
列车首先要经过的是从宜昌到万州的铁路,值得一提的是,宜万铁路是中国八纵八横铁路的主骨架之一,是沪汉蓉铁路快速客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通中国东、中、西部的纽带。早就耳闻2010年12月才通车的宜万铁路,修建很不容易。列车一路向西,透过封闭的车窗,只见列车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一路除了接连不断的隧道,就是耸立在山腰间的高架桥。据资料载,不到400公里的宜万铁路共有253座桥梁,159座隧道。不能打开的车窗虽然阻止了好奇的我拍照,留下些许遗憾,却也让我少了冒险窥视窗外险境的心惊肉跳。我也只能隔着车窗,望着连绵起伏的山岭,遥想铁路建设者们的辛劳与勇敢,一种对劳动者的钦佩之情便油然而生。
17日5时许,列车抵达成都站。早已等候在出站口的成都新闻国旅的导游陈垒热情接待了我们。稍事休息,吃过早点后,6时许,我们又登上了大客车,向着目的地,距成都市区400多公里的九寨沟进发。
此时,天色未明,繁华的都市还沉浸在五彩斑斓的梦中。客车很快驶出城区,拐上了去往西北方向的山路。陈导是一位年约三十岁的小伙子,自我介绍说是九寨沟人,便有心急的人让他快快介绍有关九寨沟的风景。陈导爽朗一笑说:“咱们会同吃同住同行4日,有的是时间。朋友们远道而来,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很辛苦了,大家还是在进入高原山地之前先休息一下。客车待会就回爬上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路段,到时候大家想睡觉我也不让你睡啦。”一听说高原反应,几个胆小的人都伸舌头不再做声,乖乖闭目养神了。
客车这一路沿着与岷江相望的曲曲弯弯的山路西行,摇晃得厉害,尤其是经过一段“六回头”的路段时,几乎成了一百八十度的大拐弯,晃得几个同学都呕吐起来。好在陈导是个细心人,在路上走上两小时,便让司机停车,叫大家下车休息一下,让大家逐渐适应海拔越来越高的环境,大家也相互鼓气,相互安抚,晕车的同学才慢慢静下心来。
从成都到九寨沟,很长一段路就是国道213,这一路所经过的都江堰,映秀,汶川,茂县,松潘等地,都是08年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虽然213国道上有很多路段因为泥石流大面积掩埋而废弃,但经过一年多时间,经过改道,架桥,隧道等方式,就打通了这条连接整个四川西北部的重要通道。透过车窗,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漂亮的新城,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晨曦里,市民们或在岷江边晨练,或在大街小巷里穿行,他们的步履是那么从容,神色是那么安详。不过短短四年,遭受重创的山区城镇和村寨就基本恢复了往日生机勃勃的景象,实在令人难以想象,也让人感慨良多。导游陈垒满怀深情地告诉我们,在大灾大难来临之时,祖国没有忘记受灾民众,是全国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才使得灾区人民有了再生的希望和信心。经陈导提醒,我们发现,这一路走来,不论是在星罗棋布的藏族村寨,还是在山沟里的羌族独门农家,他们的主人都在房顶上高高竖起的旗杆上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陈导感慨说,灾区各族人民都打心眼里感谢祖国和全国人民,他们每天都用升国旗这种无声的方式和语言,来表达他们对日益强大和繁荣的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全国人民由衷的感激之情。
17时,经过近10个小时的山路颠簸,我们入住在位于九寨沟口不远的四星酒店甲蕃古城。刚刚在路上还遭遇了一阵强风和阵雨,担心天公不作美的我们,在下车的刹那,竟然沐浴在一片金灿灿的夕阳之中。已很是疲倦,也感到有些胸闷气短的我们,一下子被置身于四周的青山和蓝天白云所吸引,也似乎忘掉了暂时的身体不适和一路劳顿,放下行李,便急不可待地在被青山绿水环绕古色古香的古城里徜徉起来。
18日6时起床,开得门来,一阵寒风袭来,令人打了几个寒战。赶紧回头将携带的羽绒服紧紧裹在身上,此时,才真正晓得陈导所说的九寨沟一日四季的话绝非戏言。
从酒店出来,还得驱车半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九寨沟景区大门。这一段山路的奇险比昨日的来路有过之而无不及,名曰“九道拐”其实,已被转得晕晕乎乎的我,发现这一路上远远不止九道拐,陈导笑说,九是虚数,也是最大数,大概是代表多的意思吧?好在大家经过昨日的上山“训练”已逐渐适应了稍许的高原反应,也或许是马上就要见到日思夜想的童话美景了,令大家心情爽朗吧,这一路拐下来倒无伤大雅了。
十月金秋,是九寨沟旅游的旺季,很多游人不仅仅是因为...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