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奋斗在新明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大人名头上新增加的三个差遣官,只能说是在荣宠和地位这些方面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叫别人一听就知道此人在宫中得宠,其实没有什么实权。
虽然内阁辅政大佬们理论上有劝天子“亲贤臣远小人”的职责,也有抵制谕旨的权力,称作“执奏”。但实际上,天子愿意离谁近点,他们是阻止不了的,何况这点事说到底就是个礼仪位置问题,不涉及朝政国务礼制这些敏感大事,所以很不值得去当恶人。
总而言之,虽然李佑隐隐感到有些不妥,但上疏辞谢没有辞掉,内阁大学士又各有心思的冷眼旁观,也不可能再冒险玩“挂冠杜门”那套,于是三项侍从差遣最终还是稳稳地落到了李中书头上…前有太后赏识加官,后有天子钦点侍班,又年纪轻轻,风头一时无两。如果李佑的性别为女,那么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眼中,就只能用“宠冠六宫”这个词来来形容了。
某千岁殿下真是居心叵测,何异于先斩后奏?李大人忧郁的想道。表面荣耀的背后也不是没有隐忧。
首先没有实权的侍从之臣最大优势便是天子有认同感,某长公主这样硬塞,天子心里会不会产生反感之情?貌似自己也装直臣顶撞过一回天子的。
其次,上次武英殿中,自己所作所为实际上已经超出了许天官掌控,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谁知道他是否产生了芥蒂?再加上这次自己被宫中示好,许尚书等人会不会进一步加深疑虑?
一个不好,两面不是人呐。面临这个处境,攘外必先安内,李佑决定道。无论许尚书心里有没有皱纹,都得先抚平了才好,这样自己才可以不留后患的全力以赴应付宫中事。
有什么方法可以准确而又含蓄的去表达一下自己如今仍然保持着亲近之意?李佑对此苦思冥想。可惜因为时日尚短,对许天官的行事做派不太了解,一个不好只怕弄巧成拙。
不过李中书又一想,虽然他对许天官了解有限,但是对陈巡道可是了如指掌的。那陈巡道是从小被许天官手把手教出来的,又深得许天官欣赏,无论秉性差异如何,行事做派方面肯有意无意的受到过许尚书影响,大概会有些相似共同之处。
午后,李大人将手头的活计速速处理完毕,便领着虚江县前主簿王实去吏部。王前主簿上月任期满了,所以进京到吏部考核挂号,再重新分配工作。李佑领着他去吏部自然是为了帮忙通关节,力争在本月选官中谋一个好位置。
王实不过三十出头,李佑在虚江县混日子时,与王主簿相处的还算可以,尤其在女人话题上很有点共同语言。而且王大人进京时又捎来了李佑的家书,所以于情于理李佑须得伸手相助。
去别的部门办事,在京师根底不深的李佑说不定要头疼一把。但是去吏部说项这种事,在别人眼里是高难度,反而对李佑来说较容易。且不提许天官,那负责铨选业务的、号称大学士之外最牛五品官的文选司郎中也是与李佑认识的。
当初分票中书任命尚未从宫中批复时,李佑依仗许天官的面子,天天在吏部泡着等候。文选司郎中左大人也是许天官心腹之人,虽然当时他心里看不上李佑这杂色官,但架不住李佑频频骚扰,又有同一个后台的香火情,一来二去便算认识了。大忙也许帮不到,但安排个最低级的九品应当简单得很。
其实这种事对吏部来说真的很小,李佑根本不用亲自去。只要写一封书信,褒美王先生骨骼清奇天赋出众,再让王主簿带着信去拜访左部郎就可以了,这是官场上比较通行的作法。亲自领人上门要好处,实在不够含蓄,有损士林风范。
何况主管官爵的吏部与别处衙门不同。李佑这样一个与吏部没什么业务关系的在任官员,没事去吏部玩很容易引起非议,说不定会被找米下锅的御史拿出来以“投机钻营”的名义弹上一本。正是出于此避忌,所以过去李佑见许尚书都是晚间到天官府上。
但说一千道一万,李佑还是无所畏惧的亲自带着王实去吏部了。这叫王大人感激涕零,暗赞李佑进了京居然变得如此厚道,难道京师风水可以改变人性?
到了承天门之南的吏部,李佑熟门熟路的穿过前院大堂,在一干老吏的目光相送下朝着里院行去,王实小心翼翼的跟随着。
当年他初次选官时,曾经到过吏部大堂,但是再往里面的世界对他而言就很神秘了。国朝百分之八十数量官员的前途,都是这里在这里决定的。
穿过仪门,李佑指点着右手边某屋对王大人道:“那里便是文选司左部郎坐处。”
不过脚步没有停下,继续朝里面走去。
王实十分奇怪的问道:“这是要去哪里?不该去文选司么?”
李佑轻描淡写道:“去见见许天官,请他发句话。”
王前主簿当即腰也酸了、背也痛了、腿也抽筋了,走路更没劲了,从里往外的发颤,步子几乎迈不动。
文选司都嫌鸡毛蒜皮的事情,你却领着九品官... -->>
李大人名头上新增加的三个差遣官,只能说是在荣宠和地位这些方面有很大的象征意义,叫别人一听就知道此人在宫中得宠,其实没有什么实权。
虽然内阁辅政大佬们理论上有劝天子“亲贤臣远小人”的职责,也有抵制谕旨的权力,称作“执奏”。但实际上,天子愿意离谁近点,他们是阻止不了的,何况这点事说到底就是个礼仪位置问题,不涉及朝政国务礼制这些敏感大事,所以很不值得去当恶人。
总而言之,虽然李佑隐隐感到有些不妥,但上疏辞谢没有辞掉,内阁大学士又各有心思的冷眼旁观,也不可能再冒险玩“挂冠杜门”那套,于是三项侍从差遣最终还是稳稳地落到了李中书头上…前有太后赏识加官,后有天子钦点侍班,又年纪轻轻,风头一时无两。如果李佑的性别为女,那么在不明真相的外人眼中,就只能用“宠冠六宫”这个词来来形容了。
某千岁殿下真是居心叵测,何异于先斩后奏?李大人忧郁的想道。表面荣耀的背后也不是没有隐忧。
首先没有实权的侍从之臣最大优势便是天子有认同感,某长公主这样硬塞,天子心里会不会产生反感之情?貌似自己也装直臣顶撞过一回天子的。
其次,上次武英殿中,自己所作所为实际上已经超出了许天官掌控,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谁知道他是否产生了芥蒂?再加上这次自己被宫中示好,许尚书等人会不会进一步加深疑虑?
一个不好,两面不是人呐。面临这个处境,攘外必先安内,李佑决定道。无论许尚书心里有没有皱纹,都得先抚平了才好,这样自己才可以不留后患的全力以赴应付宫中事。
有什么方法可以准确而又含蓄的去表达一下自己如今仍然保持着亲近之意?李佑对此苦思冥想。可惜因为时日尚短,对许天官的行事做派不太了解,一个不好只怕弄巧成拙。
不过李中书又一想,虽然他对许天官了解有限,但是对陈巡道可是了如指掌的。那陈巡道是从小被许天官手把手教出来的,又深得许天官欣赏,无论秉性差异如何,行事做派方面肯有意无意的受到过许尚书影响,大概会有些相似共同之处。
午后,李大人将手头的活计速速处理完毕,便领着虚江县前主簿王实去吏部。王前主簿上月任期满了,所以进京到吏部考核挂号,再重新分配工作。李佑领着他去吏部自然是为了帮忙通关节,力争在本月选官中谋一个好位置。
王实不过三十出头,李佑在虚江县混日子时,与王主簿相处的还算可以,尤其在女人话题上很有点共同语言。而且王大人进京时又捎来了李佑的家书,所以于情于理李佑须得伸手相助。
去别的部门办事,在京师根底不深的李佑说不定要头疼一把。但是去吏部说项这种事,在别人眼里是高难度,反而对李佑来说较容易。且不提许天官,那负责铨选业务的、号称大学士之外最牛五品官的文选司郎中也是与李佑认识的。
当初分票中书任命尚未从宫中批复时,李佑依仗许天官的面子,天天在吏部泡着等候。文选司郎中左大人也是许天官心腹之人,虽然当时他心里看不上李佑这杂色官,但架不住李佑频频骚扰,又有同一个后台的香火情,一来二去便算认识了。大忙也许帮不到,但安排个最低级的九品应当简单得很。
其实这种事对吏部来说真的很小,李佑根本不用亲自去。只要写一封书信,褒美王先生骨骼清奇天赋出众,再让王主簿带着信去拜访左部郎就可以了,这是官场上比较通行的作法。亲自领人上门要好处,实在不够含蓄,有损士林风范。
何况主管官爵的吏部与别处衙门不同。李佑这样一个与吏部没什么业务关系的在任官员,没事去吏部玩很容易引起非议,说不定会被找米下锅的御史拿出来以“投机钻营”的名义弹上一本。正是出于此避忌,所以过去李佑见许尚书都是晚间到天官府上。
但说一千道一万,李佑还是无所畏惧的亲自带着王实去吏部了。这叫王大人感激涕零,暗赞李佑进了京居然变得如此厚道,难道京师风水可以改变人性?
到了承天门之南的吏部,李佑熟门熟路的穿过前院大堂,在一干老吏的目光相送下朝着里院行去,王实小心翼翼的跟随着。
当年他初次选官时,曾经到过吏部大堂,但是再往里面的世界对他而言就很神秘了。国朝百分之八十数量官员的前途,都是这里在这里决定的。
穿过仪门,李佑指点着右手边某屋对王大人道:“那里便是文选司左部郎坐处。”
不过脚步没有停下,继续朝里面走去。
王实十分奇怪的问道:“这是要去哪里?不该去文选司么?”
李佑轻描淡写道:“去见见许天官,请他发句话。”
王前主簿当即腰也酸了、背也痛了、腿也抽筋了,走路更没劲了,从里往外的发颤,步子几乎迈不动。
文选司都嫌鸡毛蒜皮的事情,你却领着九品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