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敕勒歌:两魏英雄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公元546年,二月,陇右。
西魏的秦州刺史独孤信刚刚收到命令,宇文泰让他立刻领兵去凉州平叛。
此时他被宇文泰派到秦州已经将近六年了,原来的名字独孤如愿也被宇文泰改成了独孤信。
背后的过程稍微有一些曲折。
河桥之战结束后,东魏高敖曹战死,任祥被调回邺城,黄河以南就成了侯景的自留地。侯景一边经营河南,一边继续向西进军,打算把荆州也抢回来。
荆州是宇文泰沙苑之战的重要战果,也是西魏在东南方向的桥头堡,其战略重要性不亚于于河东。如果荆州失守的话,西魏就只能退守到武关以内,军事主动性会大大丧失,所以宇文泰很重视这件事,立刻让独孤如愿和李弼带领一万精兵出武关去挡住侯景。
侯景知道这两个狠人不好对付,硬打的话即使赢了自己也得付出不小的代价。他觉得不划算,于是很快就主动撤回去了。
侯景既然已经退兵,李弼算是完成任务可以回去复命了,独孤如愿则被任命为荆州大使,留下来镇守抚慰三荆地区。
这是独孤如愿第三次出镇荆州,他在这一带的声望和号召力极高,所以各项工作进行得也颇为得心应手。
就在独孤如愿想在荆州大干一场的时候,突然又收到一纸调令,让他即刻起身去秦州当刺史,荆州不用他管了。
独孤如愿很诧异,他对西边根本就不熟,以前也没在那里呆过,不知道为啥宇文泰要把他往那边派。但命令摆在眼前,他也只能照办。
这对宇文泰来说其实也是无奈之举,简单地说,就是因为独孤如愿的政治影响力实在太大,为了避免以后出现麻烦,他不得不主动出手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独孤如愿在上次挺进洛阳的时候,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忠于魏室的人,形成了一只不可小视的拥帝派势力。宇文泰很清楚,一旦这只势力跟皇帝元宝炬以及元魏宗室结合到一起,就会严重威胁到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所以在回到关中后,他立刻着手对这些人进行了分化,使之脱离独孤如愿的统辖。
其中郑伟、崔彦穆被封为外州刺史和太守,贺若敦、刘志更是跟当年的杨忠一样,被宇文泰直接划归到自己的麾下。宇文泰本想把柳虬也召过去,但柳虬借口母亲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坚决不从,宇文泰只好作罢。
做完这些之后,宇文泰本以为差不多了,没想到这次独孤如愿在荆州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宇文泰发现不行,问题还是很严重。
原因是并非所有的拥帝派都跟着西军进入关中,还有包括赵肃、韩雄、陈忻、魏玄、韦法保、裴宽在内的相当大一部分势力依旧留在洛州附近活动。独孤信到了荆州之后,因为跟洛州距离很近,所以这个小团体又开始逐渐聚集起来。
更气人的是,那个柳虬又出山了,主动跑到独孤如愿帐下担任开府从事中郎。
看来这帮人只认独孤如愿不认我,这还能忍?
于是宇文泰不惜朝令夕改,直接把独孤如愿从大东南发配到了大西北,彻底断了他跟拥帝派势力之间的联系。
当然,独孤如愿的身份太高,光给一个秦州刺史肯定不够,所以宇文泰还给他安了一个陇右十州大都督的头衔。
陇右是西魏的大后方,具体范围包括秦州、南秦州、河州、渭州、凉州、灵州、原州、瓜洲、岷州和鄯州。这块区域看上去很大,本质却是个土地贫瘠、不服王化、到处是麻烦的乱摊子。很多州郡名义上归属西魏,实际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当年沙苑之战前宇文泰调不动兵,就是因为这些地方豪强们在骑墙观望。
在两魏相持阶段,宇文泰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关中,也没太多关注这里。
这次把独孤如愿派过来,一方面是防止独孤如愿的势力做大,另一方面也是打算利用独孤如愿的能力,把陇右这一块儿认真治理一下,算是个一石二鸟的计划。
只要你安心干活别威胁到我,咱们就还是好兄弟。
应该说,独孤如愿的综合能力还是很强的,他到了秦州之后,花了很大的精力教育民众,劝课农桑,几年之内把秦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除了政治建设之外,独孤如愿还领兵平定了边上宕(tàn)昌国的一次叛乱。
宕昌是个小国,一共只有两万多户,都城位于宕昌城(今甘肃省宕昌县西),由于经常被边上的吐谷浑欺负,一直是靠着北魏的保护才存活下来。西魏建国以后,继续承认宕昌国的属国身份,还把现任君主梁仙定委任为岷州刺史。
没想到梁仙定趁着西魏忙于东边事务的时候,居然不知好歹带着人马入境捣乱,宇文泰大怒,立刻命令独孤如愿领兵去征讨。
等到独孤如愿赶过去的时候,宕昌军出现内乱,梁仙定被部下给干掉了,但他的子弟们接管了剩下的部队,继续跟西魏做对。独孤如愿领兵从小路突袭,一举击溃了敌军主力,之后一路追杀到宕昌城城下,梁仙定的子弟们没有办法,只好开城投降。根据宇文泰的指示,独孤如愿把梁仙定的弟弟梁弥定立为新的宕昌王,之后胜利班师回国。
邙山之战的时候,独孤如愿也领兵过去了,但因为最终西魏战败,所以回去之后大家都没什么功劳。宇文泰上书自贬,赵贵被免了官,独孤如愿也回到秦州接着当刺史。
顺便提一下,引发邙山之战的高慎结局还算不错,最后当上了西魏的太尉,在官职上甚至超过了高乾(司空)和高敖曹(司徒)。
独孤如愿回去之后,继续兢兢业业地治理秦州,由于他信义名声很好,宇文泰特地下令把他的名字从独孤如愿改成了独孤信,以示褒奖。
给部下改名是宇文泰常用手段,一方面是对独孤信政绩的赞赏,另一方面也是明确一下谁是老大。
虽然秦州附近搞得不错,但这里毕竟只是陇右的一小块区域,整个陇右需要处理的地方还很多,典型的就是凉州和瓜州。
西魏刚成立的时候,凉州刺史是李叔仁,但这个家伙在沙苑之战前夕偷偷跟高欢勾结,事发后被杀,西魏任命宇文仲和担任新的凉州刺史。没想到从此之后这个宇文仲和就变成了凉州的土皇帝,既不听调也不听宣。
西边的瓜州更糟糕,原来的瓜州刺史元荣死后,本来应该由他的儿子元康继任,但元荣的女婿邓彦直接杀掉元康自立为刺史,还跟南边的吐谷浑眉来眼去勾搭得火热。
宇文泰当时没精力管这么远,只好选择了默认。
邙山之战结束后,宇文泰终于决定把工作重心放在国内事务上,对陇右的治理也开始加大力度。
宇文泰首先下手的是瓜州。由于关中到瓜州路途太远(瓜州在敦煌,距离长安超过三千里),不太好兴... -->>
公元546年,二月,陇右。
西魏的秦州刺史独孤信刚刚收到命令,宇文泰让他立刻领兵去凉州平叛。
此时他被宇文泰派到秦州已经将近六年了,原来的名字独孤如愿也被宇文泰改成了独孤信。
背后的过程稍微有一些曲折。
河桥之战结束后,东魏高敖曹战死,任祥被调回邺城,黄河以南就成了侯景的自留地。侯景一边经营河南,一边继续向西进军,打算把荆州也抢回来。
荆州是宇文泰沙苑之战的重要战果,也是西魏在东南方向的桥头堡,其战略重要性不亚于于河东。如果荆州失守的话,西魏就只能退守到武关以内,军事主动性会大大丧失,所以宇文泰很重视这件事,立刻让独孤如愿和李弼带领一万精兵出武关去挡住侯景。
侯景知道这两个狠人不好对付,硬打的话即使赢了自己也得付出不小的代价。他觉得不划算,于是很快就主动撤回去了。
侯景既然已经退兵,李弼算是完成任务可以回去复命了,独孤如愿则被任命为荆州大使,留下来镇守抚慰三荆地区。
这是独孤如愿第三次出镇荆州,他在这一带的声望和号召力极高,所以各项工作进行得也颇为得心应手。
就在独孤如愿想在荆州大干一场的时候,突然又收到一纸调令,让他即刻起身去秦州当刺史,荆州不用他管了。
独孤如愿很诧异,他对西边根本就不熟,以前也没在那里呆过,不知道为啥宇文泰要把他往那边派。但命令摆在眼前,他也只能照办。
这对宇文泰来说其实也是无奈之举,简单地说,就是因为独孤如愿的政治影响力实在太大,为了避免以后出现麻烦,他不得不主动出手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独孤如愿在上次挺进洛阳的时候,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大批忠于魏室的人,形成了一只不可小视的拥帝派势力。宇文泰很清楚,一旦这只势力跟皇帝元宝炬以及元魏宗室结合到一起,就会严重威胁到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计划,所以在回到关中后,他立刻着手对这些人进行了分化,使之脱离独孤如愿的统辖。
其中郑伟、崔彦穆被封为外州刺史和太守,贺若敦、刘志更是跟当年的杨忠一样,被宇文泰直接划归到自己的麾下。宇文泰本想把柳虬也召过去,但柳虬借口母亲身体不好需要照顾,坚决不从,宇文泰只好作罢。
做完这些之后,宇文泰本以为差不多了,没想到这次独孤如愿在荆州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宇文泰发现不行,问题还是很严重。
原因是并非所有的拥帝派都跟着西军进入关中,还有包括赵肃、韩雄、陈忻、魏玄、韦法保、裴宽在内的相当大一部分势力依旧留在洛州附近活动。独孤信到了荆州之后,因为跟洛州距离很近,所以这个小团体又开始逐渐聚集起来。
更气人的是,那个柳虬又出山了,主动跑到独孤如愿帐下担任开府从事中郎。
看来这帮人只认独孤如愿不认我,这还能忍?
于是宇文泰不惜朝令夕改,直接把独孤如愿从大东南发配到了大西北,彻底断了他跟拥帝派势力之间的联系。
当然,独孤如愿的身份太高,光给一个秦州刺史肯定不够,所以宇文泰还给他安了一个陇右十州大都督的头衔。
陇右是西魏的大后方,具体范围包括秦州、南秦州、河州、渭州、凉州、灵州、原州、瓜洲、岷州和鄯州。这块区域看上去很大,本质却是个土地贫瘠、不服王化、到处是麻烦的乱摊子。很多州郡名义上归属西魏,实际一直处于半独立状态,当年沙苑之战前宇文泰调不动兵,就是因为这些地方豪强们在骑墙观望。
在两魏相持阶段,宇文泰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关中,也没太多关注这里。
这次把独孤如愿派过来,一方面是防止独孤如愿的势力做大,另一方面也是打算利用独孤如愿的能力,把陇右这一块儿认真治理一下,算是个一石二鸟的计划。
只要你安心干活别威胁到我,咱们就还是好兄弟。
应该说,独孤如愿的综合能力还是很强的,他到了秦州之后,花了很大的精力教育民众,劝课农桑,几年之内把秦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除了政治建设之外,独孤如愿还领兵平定了边上宕(tàn)昌国的一次叛乱。
宕昌是个小国,一共只有两万多户,都城位于宕昌城(今甘肃省宕昌县西),由于经常被边上的吐谷浑欺负,一直是靠着北魏的保护才存活下来。西魏建国以后,继续承认宕昌国的属国身份,还把现任君主梁仙定委任为岷州刺史。
没想到梁仙定趁着西魏忙于东边事务的时候,居然不知好歹带着人马入境捣乱,宇文泰大怒,立刻命令独孤如愿领兵去征讨。
等到独孤如愿赶过去的时候,宕昌军出现内乱,梁仙定被部下给干掉了,但他的子弟们接管了剩下的部队,继续跟西魏做对。独孤如愿领兵从小路突袭,一举击溃了敌军主力,之后一路追杀到宕昌城城下,梁仙定的子弟们没有办法,只好开城投降。根据宇文泰的指示,独孤如愿把梁仙定的弟弟梁弥定立为新的宕昌王,之后胜利班师回国。
邙山之战的时候,独孤如愿也领兵过去了,但因为最终西魏战败,所以回去之后大家都没什么功劳。宇文泰上书自贬,赵贵被免了官,独孤如愿也回到秦州接着当刺史。
顺便提一下,引发邙山之战的高慎结局还算不错,最后当上了西魏的太尉,在官职上甚至超过了高乾(司空)和高敖曹(司徒)。
独孤如愿回去之后,继续兢兢业业地治理秦州,由于他信义名声很好,宇文泰特地下令把他的名字从独孤如愿改成了独孤信,以示褒奖。
给部下改名是宇文泰常用手段,一方面是对独孤信政绩的赞赏,另一方面也是明确一下谁是老大。
虽然秦州附近搞得不错,但这里毕竟只是陇右的一小块区域,整个陇右需要处理的地方还很多,典型的就是凉州和瓜州。
西魏刚成立的时候,凉州刺史是李叔仁,但这个家伙在沙苑之战前夕偷偷跟高欢勾结,事发后被杀,西魏任命宇文仲和担任新的凉州刺史。没想到从此之后这个宇文仲和就变成了凉州的土皇帝,既不听调也不听宣。
西边的瓜州更糟糕,原来的瓜州刺史元荣死后,本来应该由他的儿子元康继任,但元荣的女婿邓彦直接杀掉元康自立为刺史,还跟南边的吐谷浑眉来眼去勾搭得火热。
宇文泰当时没精力管这么远,只好选择了默认。
邙山之战结束后,宇文泰终于决定把工作重心放在国内事务上,对陇右的治理也开始加大力度。
宇文泰首先下手的是瓜州。由于关中到瓜州路途太远(瓜州在敦煌,距离长安超过三千里),不太好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