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我和新世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次日一早,一行人在晨曦中向海边走去。海边离村庄有点远,出发比去地里干活还要早。刘遥看着队伍中的这群兄弟,每个人虽然都已见过,自小脸盲的他还不能认全这些沉默的伙伴。他追上梅先卓,问道:“你跟这些弟兄们怎么分收成的?”
“犁田种地是重活,大家一起干,不分谁的地。后面的料理和浇水自己的地自己管,收成归自己。我们还开荒,开出来按人头分,我家算两份。我家的地多些,大家帮着管,各人认一块地管着,不拿收成。不过打点上面都是我的事。”
“这样啊。那煮盐呢?”
“煮盐做生意按股算,他们一个人一股,我算三股。”
“本钱也是这么摊?”
“对的。有些事情不愿意参加的,也可以不参加。”
刘遥对问来的情况很满意。他需要一个有力量的组织,团结一帮人一起干活。梅先卓的这个队伍不仅是现成的,而且挺团结,更让人高兴的是,基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
说话间海边到了。灰白的沙滩上,趴着一排简陋的棚子,旁边是一大堆木头,体积比棚子还大。
一个人在棚子边砍木头,看到有人过来,忙迎上来。走近了一看,黝黑精瘦一个汉子,只在腰间缠了一块布,一双眼睛闪闪发亮就像煤炭上的反光。
汉子上前来跟梅先卓打招呼。
梅先卓应到:“钱三,你一直在盐场,还没见过刘先生。”
钱三一拱手:“听说很多回了。刘先生吉祥。”
刘遥忙回礼:“多谢钱兄弟。这劈柴是为了煮盐么?”
“是。树木要从山里运来,最是麻烦。”
刘遥回头问高管家:“这附近能弄到煤么?”
“烧煤煮盐啊?我们没试过。”高管家一边脱衣服一边说。大家都在脱衣服,脱到只剩下一条短裤。“因为煤比柴贵,而且运输不方便。最近的煤要从定安县运来,百多里地呢,劳神费力,而且那煤还不好,很不经烧。”
“听说越南……安南……有很好的煤?”
“我也听说的。不过从来没有去买过。算下来比煤贵。就算铁匠铺里,也是用的木炭。”高管家说完,领着刘遥进了棚子。
棚子里昏暗而炎热,一字排开10个巨大的灶台,占据了室内大部分空间,只留下一条走路的窄小通道。灶台上都放了一个巨大锅,直径起码两米,走近细看,这锅竟然是竹编的,锅底糊满了泥,深度不大。海水已经挑来倒进锅里,但灶里的火并未点燃。大家又摆起香案祭祀起来。刘遥惊讶地发现,还是那个曾经抗到山上去过的沉重的香案。看来这个香案在梅家村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刘遥正在棚子里走走看看,捏起一点糊锅底的泥在指尖捻着,突然被钱三跑来拉了一下,回头一看,一众人等手里拿着香,正在回头等自己呢。刘遥急忙快步走过去,跟大家一样拿了三支香点燃,轮流上前,把香高举过头拜了三拜,再恭恭敬敬插到香案上的香炉里。刘遥拜完,发现后面排队等着祭拜的人还挺多,自己的排名还比较靠前的。
祭祀完毕后,高管家开始点火。狭窄的通道中间摆放着一堆松散的木柴,高管家撅着屁股用火镰一下一下地点着,很快就有细微的烟飘了起来。刘遥心中想,这技术就是不一样,我老婆用现成的火种去点火还搞得灰头土脸很久点不起来。旁边站着几个只穿着短裤的后生,手里拿着引火柴,却并不上前,看着高管家站起来,围着小小的火堆转了三圈,采取引燃手里的木柴,往锅里去点火。
锅里的水很快冒起热气,随之沸腾起来。一些人便去挑水,不断往锅里添加。每两个灶台跟前站着一个人,一边续柴烧火,一边不断查看锅底是否有漏水。只要看到开裂漏水,就在手里托着一块泥饼子,人飞快地伸进炉膛,啪一声贴好漏点,再飞快地扭腰出来。每个灶台旁边都有一桶海水,补漏的人每次进去出来,都在桶里掬一捧海水浇在头上。
刘遥在旁边看着,叹为观止,同时又想,这事高管家做不来,他那蓬松的头发得被烧掉了。
正想着,就见高管家从一个炉膛里退出身来。湿透的头发紧贴头上,冒着热气。刘遥骇笑着走出晒盐房,拿起一把锄头,悄悄对梅先卓说:“兄台,给我一个人,我去试试制盐的新方法。”
梅先卓眼睛一亮,知道又有好办法,对刚放下水桶的钱三招招手。
刘遥带着钱三回到远离海岸的树林里,挖起土来。这就是用来糊锅底的泥土,做成泥饼之后隔水性很好,刚才已经捏过,粘性很强。刘遥让钱三挑了满满一挑土,走到靠近海水的海滩上。眼前海水湛蓝,白浪翻滚,正是涨潮的时候。
来到海滩,刘遥问钱三,海水涨潮一般最高到什么位置。钱三放下挑子,用脚指着沙滩上一条隐约的线。线下的沙粒干净单纯,线上的沙粒就有些草茎落叶之类杂物。刘遥让钱三把土倒在线外。满满一挑泥土压得扁担都弯了,倒在海滩上却只有很小一堆,看起来不够,便领着着钱三往回走,再去挑一挑土来。回身走时正是迎着阳光,汗就下来来。擦汗时抬头一看,天空湛蓝,树林碧绿,就像电脑处理过的画面,棚子顶上飘动的烟越发浓密。
刘遥在烧盐房找了三块竹排,拿到海滩摆放成不同的高度。竹排之间略有重叠,让第一块竹排里的水可以流到第二块再流到第三块。当然竹排没法盛水,刘遥让钱三把泥饼子均匀地糊在竹排上,尽量做到平整,再在竹排四周用泥条做了个边,形成一个深度不到半尺高的托盘。
刘遥在每个盘子里都盛满了海水,嘱... -->>
次日一早,一行人在晨曦中向海边走去。海边离村庄有点远,出发比去地里干活还要早。刘遥看着队伍中的这群兄弟,每个人虽然都已见过,自小脸盲的他还不能认全这些沉默的伙伴。他追上梅先卓,问道:“你跟这些弟兄们怎么分收成的?”
“犁田种地是重活,大家一起干,不分谁的地。后面的料理和浇水自己的地自己管,收成归自己。我们还开荒,开出来按人头分,我家算两份。我家的地多些,大家帮着管,各人认一块地管着,不拿收成。不过打点上面都是我的事。”
“这样啊。那煮盐呢?”
“煮盐做生意按股算,他们一个人一股,我算三股。”
“本钱也是这么摊?”
“对的。有些事情不愿意参加的,也可以不参加。”
刘遥对问来的情况很满意。他需要一个有力量的组织,团结一帮人一起干活。梅先卓的这个队伍不仅是现成的,而且挺团结,更让人高兴的是,基本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的。
说话间海边到了。灰白的沙滩上,趴着一排简陋的棚子,旁边是一大堆木头,体积比棚子还大。
一个人在棚子边砍木头,看到有人过来,忙迎上来。走近了一看,黝黑精瘦一个汉子,只在腰间缠了一块布,一双眼睛闪闪发亮就像煤炭上的反光。
汉子上前来跟梅先卓打招呼。
梅先卓应到:“钱三,你一直在盐场,还没见过刘先生。”
钱三一拱手:“听说很多回了。刘先生吉祥。”
刘遥忙回礼:“多谢钱兄弟。这劈柴是为了煮盐么?”
“是。树木要从山里运来,最是麻烦。”
刘遥回头问高管家:“这附近能弄到煤么?”
“烧煤煮盐啊?我们没试过。”高管家一边脱衣服一边说。大家都在脱衣服,脱到只剩下一条短裤。“因为煤比柴贵,而且运输不方便。最近的煤要从定安县运来,百多里地呢,劳神费力,而且那煤还不好,很不经烧。”
“听说越南……安南……有很好的煤?”
“我也听说的。不过从来没有去买过。算下来比煤贵。就算铁匠铺里,也是用的木炭。”高管家说完,领着刘遥进了棚子。
棚子里昏暗而炎热,一字排开10个巨大的灶台,占据了室内大部分空间,只留下一条走路的窄小通道。灶台上都放了一个巨大锅,直径起码两米,走近细看,这锅竟然是竹编的,锅底糊满了泥,深度不大。海水已经挑来倒进锅里,但灶里的火并未点燃。大家又摆起香案祭祀起来。刘遥惊讶地发现,还是那个曾经抗到山上去过的沉重的香案。看来这个香案在梅家村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刘遥正在棚子里走走看看,捏起一点糊锅底的泥在指尖捻着,突然被钱三跑来拉了一下,回头一看,一众人等手里拿着香,正在回头等自己呢。刘遥急忙快步走过去,跟大家一样拿了三支香点燃,轮流上前,把香高举过头拜了三拜,再恭恭敬敬插到香案上的香炉里。刘遥拜完,发现后面排队等着祭拜的人还挺多,自己的排名还比较靠前的。
祭祀完毕后,高管家开始点火。狭窄的通道中间摆放着一堆松散的木柴,高管家撅着屁股用火镰一下一下地点着,很快就有细微的烟飘了起来。刘遥心中想,这技术就是不一样,我老婆用现成的火种去点火还搞得灰头土脸很久点不起来。旁边站着几个只穿着短裤的后生,手里拿着引火柴,却并不上前,看着高管家站起来,围着小小的火堆转了三圈,采取引燃手里的木柴,往锅里去点火。
锅里的水很快冒起热气,随之沸腾起来。一些人便去挑水,不断往锅里添加。每两个灶台跟前站着一个人,一边续柴烧火,一边不断查看锅底是否有漏水。只要看到开裂漏水,就在手里托着一块泥饼子,人飞快地伸进炉膛,啪一声贴好漏点,再飞快地扭腰出来。每个灶台旁边都有一桶海水,补漏的人每次进去出来,都在桶里掬一捧海水浇在头上。
刘遥在旁边看着,叹为观止,同时又想,这事高管家做不来,他那蓬松的头发得被烧掉了。
正想着,就见高管家从一个炉膛里退出身来。湿透的头发紧贴头上,冒着热气。刘遥骇笑着走出晒盐房,拿起一把锄头,悄悄对梅先卓说:“兄台,给我一个人,我去试试制盐的新方法。”
梅先卓眼睛一亮,知道又有好办法,对刚放下水桶的钱三招招手。
刘遥带着钱三回到远离海岸的树林里,挖起土来。这就是用来糊锅底的泥土,做成泥饼之后隔水性很好,刚才已经捏过,粘性很强。刘遥让钱三挑了满满一挑土,走到靠近海水的海滩上。眼前海水湛蓝,白浪翻滚,正是涨潮的时候。
来到海滩,刘遥问钱三,海水涨潮一般最高到什么位置。钱三放下挑子,用脚指着沙滩上一条隐约的线。线下的沙粒干净单纯,线上的沙粒就有些草茎落叶之类杂物。刘遥让钱三把土倒在线外。满满一挑泥土压得扁担都弯了,倒在海滩上却只有很小一堆,看起来不够,便领着着钱三往回走,再去挑一挑土来。回身走时正是迎着阳光,汗就下来来。擦汗时抬头一看,天空湛蓝,树林碧绿,就像电脑处理过的画面,棚子顶上飘动的烟越发浓密。
刘遥在烧盐房找了三块竹排,拿到海滩摆放成不同的高度。竹排之间略有重叠,让第一块竹排里的水可以流到第二块再流到第三块。当然竹排没法盛水,刘遥让钱三把泥饼子均匀地糊在竹排上,尽量做到平整,再在竹排四周用泥条做了个边,形成一个深度不到半尺高的托盘。
刘遥在每个盘子里都盛满了海水,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