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1年第一场春雨下来的时候,百姓们忙着春耕,廖化却闲得蛋痛。
人员统筹组织有习温。
安全巡防训练内有邓当外有刘磐,还顺带盯着张允。
水利水库道路建设有廖立,族长给踢来的。
财务方面有黄林,生产宣传有孙仲,防病防潮有耆老,开矿造器有鲁亢。
北方有黄忠在长沙,东方有甘宁在鄱阳湖练兵。
整个屯田井井有条,效率非凡,民众心思安定,士气高昂。
廖化施行的是分包到村的合作式耕种,将现有的各种生产工具利用到了最大化,等过两年大家都富裕起来了,让百姓自己再买生产工具或便宜买下村里共用的剩余生产工具。
因此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的飞速进展着。
很是喜人,连附近的少数民族都时常有不少站在山上远远望着,有的还到县城打听情况,听孙仲组下的宣传人员在县公布榜的地方听廖化制定的政策。
廖化实行的是现代华国施行的民族自治区治理思路,对少数民族很是照顾。
现在刚刚实行,时间还短,影响还没显现出来,到时这些政策的威力就会逐渐突显了。
于是他就拉着邓艾陈到和八十个汉家营兵士到处闲逛,转悠到启蒙学院,发现只有三百多个十岁上下的孩子,十多个教室里空荡荡的,小猫三两只由一位老师带着在学字。
他很生气的来到院长房间,没人。
又跑到教师办公室一看,就一个老师值班。
问他院长和其他老师都到哪去了。
老师一看是廖化,赶紧站起来解释。
原来春耕家里缺劳动力,十二岁以上的孩子都回家到田里帮忙去了,院长正带着老师们到处在说服他们把他们拉回来。
廖化点点头,冷静下来一想这个年纪的孩子,家里劳动力不可缺,同时也是很好的锻炼,但学业也不能拉下啊。
他没有出声,由那位老师带着看看有没有其他要改进的地方。
看到孩子们在新做的课桌课椅上认真听老师念书,廖化点了点头。
这样学生们就不会因为长时间的跪坐浑身不舒服而分散精力了。
他看到老师手上拿的却是竹简,猛的一拍头,这几年太忙了都把这事给忘了。
造纸坊该建起来了。
对那位老师交代了一声,要是院长回来就到他家里等他,要是自己没回来家里自有人接待。
然后匆匆的走了。
廖化来到鲁亢这里。
这里是一个像宫殿群一样的建筑群,大坡面的棚顶相互连着,上面铺着蒿草芦苇。
下面很多柱子,连接各个屋子的有走廊。
有的屋子有墙有的没有。
此时鲁亢正在木工坊的院子里指挥工匠们按照廖化画的图纸造水车呢。
廖化见水车差不多完工了,点点头,走上前跟鲁亢打了个招呼,然后带着他来到中间的一个屋子里,这里是办公兼设计室的屋子。
那时百姓们刚安顿在湘潭县傍现代株洲县一带后,廖化就令习温和鲁亢组织修建了这个大作坊和许多粮仓和仓库,行政署,学院。
工匠组就在这大作坊里,挖的各种矿也放在作坊后山的仓库中。
“鲁大师,今天我来是有件很重要的事找你。”
廖化开门见山的说道。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