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穿书)炮灰女配要转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金文的价值
了解汉字自古至今的发展脉络,揭示文字结构发展的规律,纠正《说文解字》的错讹,探究古字古义,古代音韵,古代文法均有作用。
释读考证传世文献。
研究古代历史,特别是商周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材料。
例子:利簋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偃师,锡有司利金,用做檀公宝尊彝。”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的记录,证明武王克商在甲子日,又恰逢岁星当空,确立武王伐商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
青铜器物的研究
东汉古文字学家许慎很重视前代的青铜器铭文,他所著的《说文解字》收有四五百个古字,并且在这本书的自序中说:“郡国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
自宋代以来,金文研究逐步开展。吕大临《考古图》体例已相当完善,图象、铭文、释文等项都已具备。专著录铭文,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内容颇为丰富。
清代汉学风行,崇尚考据,金文研究随之复兴,最为著名的有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近代金文研究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注意铭文与器物本身相结合的研究,迄今仍是一种最重要的金文汇集。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为青铜器断代创立标准器比较法,为科学利用青铜器创造条件。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金文编》
金文研究工具书
孙稚雏《金文著录简目》、《青铜器论文索引》。可以了解1986年前的中国金文研究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1994年编著《殷周金文集成》完成主题铭文的收录,共收11983件,记录铭文、字数、时代、出土地等情况。
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编著有《金文文献集成》,裒辑古今中外学者数百人的研究论著二千余种,涉及领域有商周青铜器及其铭文的著录研究、器铭考释、文法韵读、断代历法、金文与商周史研究、器铭辨伪及学术史研究等,是目前国内外最完备的有关商周金文研究的文献总集。
2、石刻文献
以石头为文献载体是人类最古老的文献形式之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莫拉比颁布《汉穆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玄武岩石柱上。
从殷商时代开始,我国石刻文献的历史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主要类型有灵石、摩崖、器物,墓葬。
一般认为,专门的石刻研究出现于宋代,这时期,古器物和古碑刻发现日多,博古之士注意收集并加以研究。
碑刻文献的种类
碑碣:立于墓道前,列述墓主名讳、里贯、履历。
墓志铭:将墓志姓名、卒葬年月、生平事迹及其他内容刻在砖石上而埋设于墓中。(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唐代墓志汇编》及《续编》
摩崖:在天然崖壁上刻字。
隋唐以后,寺庙宫观、园林官邸、学堂书院凡兴建修葺必有立碑。随着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少数民族文字和外国文字碑刻逐步出现。
石经:儒经、佛经、道经等。
石刻图像:石刻图像也是重要的文献之一,前人有所忽略。明清以来,肖像画逐步盛行,各地寺院将佛、菩萨等造像刻于寺庙中,学校里还刻孔子,先圣,供人瞻仰。
石刻文献的价值
文字和书法价值。
文学价值:传记文学的宝库,同时石刻文献还可以用来辑佚古代诗词
史学价值:欧阳修说:“因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缪者,以传后学”。可以用来印证传世文献。
印证传世文献,如儒学、宗教文献等。
墓志铭史料不可尽信。或为亲者讳,或炫耀门第。
石刻文献研究
作为史学家的欧阳修眼光的不同于收藏家的吕大临、王黼等人,收罗金石拓片达千卷,撰写400多篇跋尾,成《集古录》十卷。
赵明诚(1081-1129)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著有《金石录》,前10卷为目录,按时代顺序编排;后20卷就所见钟鼎彝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石刻文字,加以辨证考据,是研究古代金石刻必资之书。
南宋洪适《隶释》27卷,将隶书石刻文字用楷体写出,考释其中的史事、人物、形制及文字释读。清人极为推崇此书。
清代石刻学
>
金文的价值
了解汉字自古至今的发展脉络,揭示文字结构发展的规律,纠正《说文解字》的错讹,探究古字古义,古代音韵,古代文法均有作用。
释读考证传世文献。
研究古代历史,特别是商周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材料。
例子:利簋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偃师,锡有司利金,用做檀公宝尊彝。”印证了《尚书·牧誓》中“时甲子日昧爽,王至于商郊牧野”的记录,证明武王克商在甲子日,又恰逢岁星当空,确立武王伐商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
青铜器物的研究
东汉古文字学家许慎很重视前代的青铜器铭文,他所著的《说文解字》收有四五百个古字,并且在这本书的自序中说:“郡国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
自宋代以来,金文研究逐步开展。吕大临《考古图》体例已相当完善,图象、铭文、释文等项都已具备。专著录铭文,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内容颇为丰富。
清代汉学风行,崇尚考据,金文研究随之复兴,最为著名的有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
近代金文研究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注意铭文与器物本身相结合的研究,迄今仍是一种最重要的金文汇集。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为青铜器断代创立标准器比较法,为科学利用青铜器创造条件。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金文编》
金文研究工具书
孙稚雏《金文著录简目》、《青铜器论文索引》。可以了解1986年前的中国金文研究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1994年编著《殷周金文集成》完成主题铭文的收录,共收11983件,记录铭文、字数、时代、出土地等情况。
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编著有《金文文献集成》,裒辑古今中外学者数百人的研究论著二千余种,涉及领域有商周青铜器及其铭文的著录研究、器铭考释、文法韵读、断代历法、金文与商周史研究、器铭辨伪及学术史研究等,是目前国内外最完备的有关商周金文研究的文献总集。
2、石刻文献
以石头为文献载体是人类最古老的文献形式之一,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莫拉比颁布《汉穆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刻在玄武岩石柱上。
从殷商时代开始,我国石刻文献的历史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主要类型有灵石、摩崖、器物,墓葬。
一般认为,专门的石刻研究出现于宋代,这时期,古器物和古碑刻发现日多,博古之士注意收集并加以研究。
碑刻文献的种类
碑碣:立于墓道前,列述墓主名讳、里贯、履历。
墓志铭:将墓志姓名、卒葬年月、生平事迹及其他内容刻在砖石上而埋设于墓中。(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唐代墓志汇编》及《续编》
摩崖:在天然崖壁上刻字。
隋唐以后,寺庙宫观、园林官邸、学堂书院凡兴建修葺必有立碑。随着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少数民族文字和外国文字碑刻逐步出现。
石经:儒经、佛经、道经等。
石刻图像:石刻图像也是重要的文献之一,前人有所忽略。明清以来,肖像画逐步盛行,各地寺院将佛、菩萨等造像刻于寺庙中,学校里还刻孔子,先圣,供人瞻仰。
石刻文献的价值
文字和书法价值。
文学价值:传记文学的宝库,同时石刻文献还可以用来辑佚古代诗词
史学价值:欧阳修说:“因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缪者,以传后学”。可以用来印证传世文献。
印证传世文献,如儒学、宗教文献等。
墓志铭史料不可尽信。或为亲者讳,或炫耀门第。
石刻文献研究
作为史学家的欧阳修眼光的不同于收藏家的吕大临、王黼等人,收罗金石拓片达千卷,撰写400多篇跋尾,成《集古录》十卷。
赵明诚(1081-1129)赵明诚致力于金石之学,著有《金石录》,前10卷为目录,按时代顺序编排;后20卷就所见钟鼎彝器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石刻文字,加以辨证考据,是研究古代金石刻必资之书。
南宋洪适《隶释》27卷,将隶书石刻文字用楷体写出,考释其中的史事、人物、形制及文字释读。清人极为推崇此书。
清代石刻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