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三国之最强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金城当地的威望,犹在韩遂之上,再加上他待人至诚、处事公允,因此说话也比韩遂更有份量,在他的劝说下,各家豪强勉强答应了边章,继续借自家的部曲供韩遂驱使。
除了部曲以外,各家豪强还赞助了韩遂一批粮草。此番入蜀,路途遥远,别看陇上与巴蜀地区毗邻,但在当时,陇上并没有大路可以直达巴蜀,韩遂要去益州的话,只能先去关中,然后取道斜谷或者箕谷到达汉中,才能进一步前往巴蜀地区。因此,韩遂的这一趟征程,路途的确有些遥远。
韩遂虽然顶着征西将军的名号,但毕竟是“反贼”出身,一路上肯定会受到当地官员的歧视和刁难,粮草供给难免会有紧张的时候。因此,在出发之前就多做些贮备总是好的。
同时,这也就意味着,在短期之内,益州是不会得到外界的援军的,困守雒县的益州刺史郤俭,只好自求多福了。
相比在雒县城中提心吊胆的郤俭,他派去洛阳告急求救的使者,在这段时间里,却过得比他滋润得多了。
这名使者姓董名扶,字茂安,广汉郡绵竹县人氏。在史书上,他最为出名的事迹,就是预言益州分野有天子气。正是因为这句话,刘焉才会向刘宏自请出任益州牧,并开始了益州割据的“二刘时代”。
而后来刘备入蜀之后,建立蜀汉政权,也正好向世人证明了董扶预言的准确。
董扶师从杨厚,同门师兄弟有任安和周舒两人,也都是青史留名之辈。他们这一支学派有个特点,那就是除了研究儒家学说以外,还十分重视图谶之学,师徒都是汉代著名的“预言家”以及“风水大师”。
董扶师徒之所以会钻研图谶之学,一方面,是汉代的整体社会风气所使,汉代,谶纬之学十分流行,纵使是儒家弟子,也难免会沾染一二,有所涉猎;而另一方面,巴蜀地区流行的巫祝文化,更是在局部地区助长了这一风气。因此,巴蜀地区出了这么多图谶之学方面的高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杨厚自不必说,按照史书的记载,此人简直就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够呼风唤雨的神棍级人物。其事迹之离奇,总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
而董扶的同门周舒,其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向世人解读了东汉最著名的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周舒当时只说,当涂高者,魏也。后来,曹丕篡汉之后,世人才惶然大悟——高,真高,取代大汉的,果然是魏国啊!
甚至到了蜀汉政权的末期,谯周再一次提出了周舒的这个言论,他声称,取代蜀汉的,也将是曹魏。而事情后来的发展,似乎又证实了这一点——蜀汉的确是被曹魏灭亡的。
只不过,在蜀汉灭亡后的第三年,曹魏也被司马氏给篡夺了,对谯周而言,这似乎是一个嘲讽,就不知道司马氏的晋朝取代曹氏的魏朝,有没有什么图谶预言过?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正是因为董扶师徒一门在图谶之学方面,有着偌大的名气,因此,当董扶进京之后,立刻就受到了各方势力的热烈追捧。
在朝臣当中,又尤其以大将军何进,对董扶最为看重。原因无他,何进出身比较低,自身的能耐也有限,他能骤登高位,全因妹子何氏在宫中受宠,最终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所以,何进每每想起自身的机遇,也就只能将其归为自己的运气比较好。正因为如此,何进这个人,自然也就更加迷信图谶之学。如今,何进已经贵为大将军,富贵几乎已经达到了人臣的顶峰。有道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暗地里,何进也总担心自己的运气会有耗尽的一天,故而对董扶倍加礼至,就是想请他替自己看一看日后的气运。
对此,董扶只是含混的说了一句:“大将军富贵已极,何用复言?”
尽管董扶的这句话,敷衍了事的成份很大,但何进却不敢这么想,在他想来,董扶这么说,肯定是在暗示,自己的这个大将军,一定能够长长久久的做下去。既然能够一直做下去,那对如今已经成为大将军的他来说,可不是“富贵已极”了么?
随后,何进便把董扶举荐给了汉帝刘宏。对于董扶这样的“预言家”,刘宏的心理却有些矛盾,一方面,刘宏想向董扶询问一下大汉的气运,以及对天下各地频频爆发的灾害的禳解之法;另一方面,刘宏又特别怕董扶说出什么不吉利的话来。
怀着这样矛盾的心情,刘宏召见了董扶。不过,董扶显然也很聪明,在刘宏面前,他绝口不提大汉的气运如何,只是大谈对各种灾害的禳解之法。刘宏被他这么一打岔,倒也把气运的事情给忘了,津津有味的听起禳解之法来。
一场奏对下来,刘宏听到各种灾害居然都有禳解的办法,而且这些灾害似乎也跟自己这个天子是否失德无关,不需要自己改正行为,就能够避免,他自然是龙心大悦,当即拜董扶为侍中,并命其准备仪式,为大汉祈福消灾。
具体的事宜,自然由太常来负责。时任太常的,正是汉鲁恭王之后,竟陵刘焉刘君朗。
在祈福消灾的过程中,刘焉渐渐和董扶熟悉起来。随后,刘焉找了个机会,问出了自己藏在内心深处的疑问:
“茂安,这种禳解之法,真的灵验么?”
董扶闻言,自嘲的一笑,道:“天道无常,我辈也只能尽力而为罢了。”
见刘焉眼中有怀疑的神色,董扶又道:“非是我虚词狡辩,实在是天道变化无常,不是人力能够掌握的。之前,先师夜观天象,见紫微垣黯淡无光,荧惑星光亮倍增,曾有预言,大汉气数已近,天下行将大乱,刀兵四起。可是,就在八年之前,天现异象,日月同出。我遍查典籍,竟然查不到此种异象所兆到底是吉是凶?随后,我再看天象,却见紫微垣虽然依旧黯淡,但其中的北极第一星,却是光亮夺目……”
“北极第一星?那可是……太子之象啊!”刘焉惊道。(北极是紫微垣当中的一个星官,由五颗星组成,依次代表太子、皇帝、庶子、后宫和天枢)
“可不是么?据我所知,天子的长子,当今的弘农王,就是日月同出的那一天降生的。这好像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天底下也早有各种传言,甚至有人说弘农王就是太一神临凡……”董扶的声调渐渐变得低不可闻。
“此话倒也不是没有根据——弘农王年少聪慧不说,更有贤明之称。其门下群贤毕集,人才辈出,的确有定国安邦之能。”刘焉也压低了声音,两人都已经意识到,自己所说的内容,已经不免有些犯忌讳了。
“还有一事,也颇为蹊跷。”董扶道:“先师观察天象时,曾见益州分野有天子气,故而预言,等到天下大乱之时,定会有英杰乘势而起,在益州登基称帝,退则割据一方,进则成高祖之帝业。可是,自从八年前天现异象之后,我再去观察天象,却发现,益州分野的天子气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反倒是在雍州分野,隐隐可见天子之气,对此,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若是有圣主出世,消弭战乱,使天下归于太平,何以会在三河分野以外,出现天子之气?莫非,日后会有圣主迁都长安不成?”
在金城当地的威望,犹在韩遂之上,再加上他待人至诚、处事公允,因此说话也比韩遂更有份量,在他的劝说下,各家豪强勉强答应了边章,继续借自家的部曲供韩遂驱使。
除了部曲以外,各家豪强还赞助了韩遂一批粮草。此番入蜀,路途遥远,别看陇上与巴蜀地区毗邻,但在当时,陇上并没有大路可以直达巴蜀,韩遂要去益州的话,只能先去关中,然后取道斜谷或者箕谷到达汉中,才能进一步前往巴蜀地区。因此,韩遂的这一趟征程,路途的确有些遥远。
韩遂虽然顶着征西将军的名号,但毕竟是“反贼”出身,一路上肯定会受到当地官员的歧视和刁难,粮草供给难免会有紧张的时候。因此,在出发之前就多做些贮备总是好的。
同时,这也就意味着,在短期之内,益州是不会得到外界的援军的,困守雒县的益州刺史郤俭,只好自求多福了。
相比在雒县城中提心吊胆的郤俭,他派去洛阳告急求救的使者,在这段时间里,却过得比他滋润得多了。
这名使者姓董名扶,字茂安,广汉郡绵竹县人氏。在史书上,他最为出名的事迹,就是预言益州分野有天子气。正是因为这句话,刘焉才会向刘宏自请出任益州牧,并开始了益州割据的“二刘时代”。
而后来刘备入蜀之后,建立蜀汉政权,也正好向世人证明了董扶预言的准确。
董扶师从杨厚,同门师兄弟有任安和周舒两人,也都是青史留名之辈。他们这一支学派有个特点,那就是除了研究儒家学说以外,还十分重视图谶之学,师徒都是汉代著名的“预言家”以及“风水大师”。
董扶师徒之所以会钻研图谶之学,一方面,是汉代的整体社会风气所使,汉代,谶纬之学十分流行,纵使是儒家弟子,也难免会沾染一二,有所涉猎;而另一方面,巴蜀地区流行的巫祝文化,更是在局部地区助长了这一风气。因此,巴蜀地区出了这么多图谶之学方面的高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杨厚自不必说,按照史书的记载,此人简直就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够呼风唤雨的神棍级人物。其事迹之离奇,总让人觉得有些不真实。
而董扶的同门周舒,其最著名的事迹,就是向世人解读了东汉最著名的一句谶语:“代汉者,当涂高也”,周舒当时只说,当涂高者,魏也。后来,曹丕篡汉之后,世人才惶然大悟——高,真高,取代大汉的,果然是魏国啊!
甚至到了蜀汉政权的末期,谯周再一次提出了周舒的这个言论,他声称,取代蜀汉的,也将是曹魏。而事情后来的发展,似乎又证实了这一点——蜀汉的确是被曹魏灭亡的。
只不过,在蜀汉灭亡后的第三年,曹魏也被司马氏给篡夺了,对谯周而言,这似乎是一个嘲讽,就不知道司马氏的晋朝取代曹氏的魏朝,有没有什么图谶预言过?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正是因为董扶师徒一门在图谶之学方面,有着偌大的名气,因此,当董扶进京之后,立刻就受到了各方势力的热烈追捧。
在朝臣当中,又尤其以大将军何进,对董扶最为看重。原因无他,何进出身比较低,自身的能耐也有限,他能骤登高位,全因妹子何氏在宫中受宠,最终坐上了皇后的位置。
所以,何进每每想起自身的机遇,也就只能将其归为自己的运气比较好。正因为如此,何进这个人,自然也就更加迷信图谶之学。如今,何进已经贵为大将军,富贵几乎已经达到了人臣的顶峰。有道是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暗地里,何进也总担心自己的运气会有耗尽的一天,故而对董扶倍加礼至,就是想请他替自己看一看日后的气运。
对此,董扶只是含混的说了一句:“大将军富贵已极,何用复言?”
尽管董扶的这句话,敷衍了事的成份很大,但何进却不敢这么想,在他想来,董扶这么说,肯定是在暗示,自己的这个大将军,一定能够长长久久的做下去。既然能够一直做下去,那对如今已经成为大将军的他来说,可不是“富贵已极”了么?
随后,何进便把董扶举荐给了汉帝刘宏。对于董扶这样的“预言家”,刘宏的心理却有些矛盾,一方面,刘宏想向董扶询问一下大汉的气运,以及对天下各地频频爆发的灾害的禳解之法;另一方面,刘宏又特别怕董扶说出什么不吉利的话来。
怀着这样矛盾的心情,刘宏召见了董扶。不过,董扶显然也很聪明,在刘宏面前,他绝口不提大汉的气运如何,只是大谈对各种灾害的禳解之法。刘宏被他这么一打岔,倒也把气运的事情给忘了,津津有味的听起禳解之法来。
一场奏对下来,刘宏听到各种灾害居然都有禳解的办法,而且这些灾害似乎也跟自己这个天子是否失德无关,不需要自己改正行为,就能够避免,他自然是龙心大悦,当即拜董扶为侍中,并命其准备仪式,为大汉祈福消灾。
具体的事宜,自然由太常来负责。时任太常的,正是汉鲁恭王之后,竟陵刘焉刘君朗。
在祈福消灾的过程中,刘焉渐渐和董扶熟悉起来。随后,刘焉找了个机会,问出了自己藏在内心深处的疑问:
“茂安,这种禳解之法,真的灵验么?”
董扶闻言,自嘲的一笑,道:“天道无常,我辈也只能尽力而为罢了。”
见刘焉眼中有怀疑的神色,董扶又道:“非是我虚词狡辩,实在是天道变化无常,不是人力能够掌握的。之前,先师夜观天象,见紫微垣黯淡无光,荧惑星光亮倍增,曾有预言,大汉气数已近,天下行将大乱,刀兵四起。可是,就在八年之前,天现异象,日月同出。我遍查典籍,竟然查不到此种异象所兆到底是吉是凶?随后,我再看天象,却见紫微垣虽然依旧黯淡,但其中的北极第一星,却是光亮夺目……”
“北极第一星?那可是……太子之象啊!”刘焉惊道。(北极是紫微垣当中的一个星官,由五颗星组成,依次代表太子、皇帝、庶子、后宫和天枢)
“可不是么?据我所知,天子的长子,当今的弘农王,就是日月同出的那一天降生的。这好像也不是什么秘密了,天底下也早有各种传言,甚至有人说弘农王就是太一神临凡……”董扶的声调渐渐变得低不可闻。
“此话倒也不是没有根据——弘农王年少聪慧不说,更有贤明之称。其门下群贤毕集,人才辈出,的确有定国安邦之能。”刘焉也压低了声音,两人都已经意识到,自己所说的内容,已经不免有些犯忌讳了。
“还有一事,也颇为蹊跷。”董扶道:“先师观察天象时,曾见益州分野有天子气,故而预言,等到天下大乱之时,定会有英杰乘势而起,在益州登基称帝,退则割据一方,进则成高祖之帝业。可是,自从八年前天现异象之后,我再去观察天象,却发现,益州分野的天子气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反倒是在雍州分野,隐隐可见天子之气,对此,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若是有圣主出世,消弭战乱,使天下归于太平,何以会在三河分野以外,出现天子之气?莫非,日后会有圣主迁都长安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