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心愿得偿 (2/2)
全本小说网 zhuzhu.la,荣耀大中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集团在鼎盛的时候一点都不比当初曾国藩的湘军集团实力差,而且那个时候李鸿章在官场的号召力也是十分的巨大,可以说如果李鸿章造反,朝廷一样有覆灭的危险。可是那又如何?几十年过去了,李鸿章在慈禧的安排之下官做得越来越大,可是却也被她设计的名声彻底坏了,而且到死也没敢造反。
至于左宗棠和张之洞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人都是既被朝廷使用,也被朝廷防范着。左宗棠已经死了,而张之洞曾经也是多么的风光,身为一个汉人位极人臣的他也是十分被满清所忌惮,可是现在的张之洞呢?在老了没用了之后被朝廷调往京城,垂垂老矣。
事实上对于满清集团来说,任何一个汉人在势力强大了之后都会被朝廷所忌惮。可是难道就因为这个就彻底不实用那些汉人吗?当然不能。在整个满清集团都*不堪的情况之下,如果不实用汉人那么朝廷将顷刻之间覆灭。
对于汉人,可以猜忌也必须猜忌,但是在猜忌他们的同时,也必须要重用他们的才能。这就是慈禧几十年来的执政思路,她一直很忌惮汉人,可是几十年来她也一直在大力的重用汉人,只要汉人不直接造反,慈禧都是可以容忍的。
连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张之洞这些汉人的大才慈禧都敢重用,就更不要说是唐杰了。而如果连唐杰这种标统级别的小角色都需要慈禧太后来忧心忡忡了,那这个国家就真的没有维持下去的必要了。所以对于唐杰,慈禧的态度也是和对待其他汉人一样的,只要他不直接扯旗造反,那就要重用。同样的即便是不想重用,要打压他,那也不能直接将对方逼进死路,而要一步一步来。就像当初消弱曾国藩的势力一样,慢慢来。
有了奕劻的禀报,慈禧对于南昌以及唐杰的情况也有所了解,相对于其他人唐杰这个胆大妄为的人未来造反的可能性确实是比较大,所以对于唐杰应该进行打压。可是即便如此,在唐杰没有直接造反的情况下,慈禧不可能冒着南昌失守的风险去强行处置他,即便是要打压唐杰,她也相信以后有的是机会,而不必急于一时。而且凭借着朝廷掌控的大义以及强大实力,慈禧也不认为在未来唐杰能够掀起多大的浪花,说不定未来他也会和曾国藩一样慢慢的走向灭亡。
而出于这样的想法,慈禧认为在当下为了南昌城的稳定与安全,暂时对唐杰进行一些妥协也没有什么。慈禧的想法就是朝廷的想法,所以即便军机处想法并不统一,可是在慈禧表态之后,他们也迅速的统一了意见,暂时任命唐杰为五十四标标统,等以后再慢慢处置他。
而奕劻作为首席军机大臣,同时也兼管着陆军部,在慈禧表态、军机处统一意见之后,他也将这样的决定转告为了铁良,同时责令铁良尽快处理以防止南昌城出现危险。
对于铁良来说,奕劻的转告就相当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知道奕劻代表的是朝廷,既然奕劻发话了,那就说明朝廷也是这样的态度。而作为陆军部尚书,看似铁良位高权重,可是在朝廷、在奕劻面前,他仍然只有屈服的份,所以朝廷的命令他也不得不老实的遵守。
迫于现实和朝廷的双重压力,铁良很快就屈服了。而随后陆军部便拟定了一条任命唐杰为五十四标标统的电报。只不过这封电报一直被铁良拖到当天的傍晚时分才发出来。
不过虽然发的晚,对于唐杰来说这份电报仍然让他欣喜万分。在陆军部电报发来之后,商德全第一时间让人将电报送到了唐杰那里,而看完电报之后,唐杰当即大笑了起来。
等了这么多天,费了那么大的周折,终于还是让唐杰成功了。本来唐杰是打算等自己慢慢在鄱阳站稳之后再谋夺五十四标标统职务的,可是谁知道朝廷和商德全对林芝夏的调查却迫使唐杰不得不提前行动。
由于事发突然,在行动之前唐杰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计划,只是仓促的构想了一个大概的方案便行动了起来,甚至于就连唐杰都不知道自己有几分成功的把握。不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为了这一次难得的机会唐杰冒了很大的风险。好在上天眷顾他,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以及大量的争斗之后,唐杰终于如愿以偿的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五十四标标统职位。
为了这个位置,唐杰付出了很多很多,而现在终于成功了,唐杰岂能不感到高兴。虽然这还只是陆军部的电报,他还有一道任命程序要走,可是既然陆军部电报都已经发来了,那此事就不可能再出现意外了,在陆军部已经点头之后,唐杰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说自己是江西新军五十四标标统了。
当天晚上,唐杰大摆筵席,他的父亲唐正、舅舅黄锦云以及沈瑜庆、商德全还有瑞良这些人全都出席,唐杰的成功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所以这个时候他自然要感谢一下。而除了他们之外,在唐杰身边出力不少的部下也有很多人出现在了宴席之上。唐杰很清楚,自己能够成功根本上靠的还是自己的这些部下,没有他们就绝对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当天晚上,在宴席进行的同时,唐杰已经被陆军部任命为五十四标标统的消息也快速的在南昌城中传播,并且随即向外不断扩散。对于整个江西来说,唐杰成为五十四标标统这都是一件大事。如果是其他人成为标统,可能很难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可是唐杰成为五十四标标统的事情却绝对能够在整个江西引起巨大的关注,不为别的,就因为唐杰的知名度在江西太高了。
同时,在得知唐杰正式被陆军部任命为五十四标标统之后,不少的人也是纷纷感慨,唐杰的崛起看来真的是无人能够阻挡了。以前唐杰还是管带的时候虽然名声大,但是其实在江西他的权势还很小很小,很多人重视他只是因为他有前途,可是现在,在成为了标统之后,唐杰的权势已经没有人可以忽视了。
更关键的是,唐杰的前途还是那么远大。历来一个人起步阶段才是最难的,因为那个时候他一无所有,没有任何的依仗。而一个普通的士兵想要成为队官会千难万难,可是一个标统想要成为协统却相对容易的多了。特别是对于像唐杰这种有才能并且声望很高的人来说,那更是轻而易举。
成为标统之后,唐杰的声望不会增加多少,可是权势和地位却更高了。现在的他恐怕在很多人眼里甚至比商德全这个新军协统地位都要高,而他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决定也已经开始有了影响整个江西局势的可能。
在这一刻,本来就亲近唐家的人开始更加的往唐家靠拢,而很多和唐家没什么联系的人也开始千方百计的想要和唐家或者和唐杰扯上关系。成为标统,不管是对于唐杰还是对于整个唐家,这都是标志着他们会更上一个台阶,变得更加强大。当然,也会有不少的人对唐杰更加的羡慕、嫉妒、恨,甚至于他们心里都会诅咒唐杰这个时候升的越高、将来摔得越惨,不过这些人却没人敢将自己的想法公开说出来,而且他们这个群体也无法真正影响到唐杰。
而在宴席之上,除了大量的赞誉之位,唐杰也收到了一些人的劝告。比如瑞良和沈瑜庆。身为满人,在宴席上瑞良的内心是极其纠结的,他知道自己将唐杰推上协统的位置很有可能会在将来对满清的统治造成巨大的危害,可是对于唐杰送来的银子他也难以舍弃,而且事已至此想要后悔也没有办法了,所以瑞良只能趁着没人的时候上前对唐杰警告一番,警告他以后不得有任何违逆的行为,不然他绝对饶不了唐杰。
而沈瑜庆也是一样,不过他到没有警告,而是对唐杰进行了一番劝告,沈瑜庆担心唐杰这一年来走的太顺了、升迁太快,再加上本身唐杰就比较胆大妄为,他十分担心唐杰未来会闯出什么巨大的祸端,所以在对唐杰表示祝贺之后,他也隐隐的对唐杰提出了一些劝告。
瑞良的话直接就被唐杰忽略了,而沈瑜庆的话他则点了点头,不过也没有太过重视。唯一让他放在心上的就是商德全的话,商德全提醒唐杰该是他履行承诺的时候到了。之前唐杰和商德全约定对方帮他搞到五十四标标统的职务,而唐杰则在事后支持商德全掌控江西新军,现在唐杰已经拿到了标统之位,以后就是履行承诺的时候了。
宴席之上唐杰喝了个酩酊大醉,这是他几年来喝的最多的一次。而几天之后,他的任命状也从京城到了南昌。
集团在鼎盛的时候一点都不比当初曾国藩的湘军集团实力差,而且那个时候李鸿章在官场的号召力也是十分的巨大,可以说如果李鸿章造反,朝廷一样有覆灭的危险。可是那又如何?几十年过去了,李鸿章在慈禧的安排之下官做得越来越大,可是却也被她设计的名声彻底坏了,而且到死也没敢造反。
至于左宗棠和张之洞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人都是既被朝廷使用,也被朝廷防范着。左宗棠已经死了,而张之洞曾经也是多么的风光,身为一个汉人位极人臣的他也是十分被满清所忌惮,可是现在的张之洞呢?在老了没用了之后被朝廷调往京城,垂垂老矣。
事实上对于满清集团来说,任何一个汉人在势力强大了之后都会被朝廷所忌惮。可是难道就因为这个就彻底不实用那些汉人吗?当然不能。在整个满清集团都*不堪的情况之下,如果不实用汉人那么朝廷将顷刻之间覆灭。
对于汉人,可以猜忌也必须猜忌,但是在猜忌他们的同时,也必须要重用他们的才能。这就是慈禧几十年来的执政思路,她一直很忌惮汉人,可是几十年来她也一直在大力的重用汉人,只要汉人不直接造反,慈禧都是可以容忍的。
连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张之洞这些汉人的大才慈禧都敢重用,就更不要说是唐杰了。而如果连唐杰这种标统级别的小角色都需要慈禧太后来忧心忡忡了,那这个国家就真的没有维持下去的必要了。所以对于唐杰,慈禧的态度也是和对待其他汉人一样的,只要他不直接扯旗造反,那就要重用。同样的即便是不想重用,要打压他,那也不能直接将对方逼进死路,而要一步一步来。就像当初消弱曾国藩的势力一样,慢慢来。
有了奕劻的禀报,慈禧对于南昌以及唐杰的情况也有所了解,相对于其他人唐杰这个胆大妄为的人未来造反的可能性确实是比较大,所以对于唐杰应该进行打压。可是即便如此,在唐杰没有直接造反的情况下,慈禧不可能冒着南昌失守的风险去强行处置他,即便是要打压唐杰,她也相信以后有的是机会,而不必急于一时。而且凭借着朝廷掌控的大义以及强大实力,慈禧也不认为在未来唐杰能够掀起多大的浪花,说不定未来他也会和曾国藩一样慢慢的走向灭亡。
而出于这样的想法,慈禧认为在当下为了南昌城的稳定与安全,暂时对唐杰进行一些妥协也没有什么。慈禧的想法就是朝廷的想法,所以即便军机处想法并不统一,可是在慈禧表态之后,他们也迅速的统一了意见,暂时任命唐杰为五十四标标统,等以后再慢慢处置他。
而奕劻作为首席军机大臣,同时也兼管着陆军部,在慈禧表态、军机处统一意见之后,他也将这样的决定转告为了铁良,同时责令铁良尽快处理以防止南昌城出现危险。
对于铁良来说,奕劻的转告就相当于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知道奕劻代表的是朝廷,既然奕劻发话了,那就说明朝廷也是这样的态度。而作为陆军部尚书,看似铁良位高权重,可是在朝廷、在奕劻面前,他仍然只有屈服的份,所以朝廷的命令他也不得不老实的遵守。
迫于现实和朝廷的双重压力,铁良很快就屈服了。而随后陆军部便拟定了一条任命唐杰为五十四标标统的电报。只不过这封电报一直被铁良拖到当天的傍晚时分才发出来。
不过虽然发的晚,对于唐杰来说这份电报仍然让他欣喜万分。在陆军部电报发来之后,商德全第一时间让人将电报送到了唐杰那里,而看完电报之后,唐杰当即大笑了起来。
等了这么多天,费了那么大的周折,终于还是让唐杰成功了。本来唐杰是打算等自己慢慢在鄱阳站稳之后再谋夺五十四标标统职务的,可是谁知道朝廷和商德全对林芝夏的调查却迫使唐杰不得不提前行动。
由于事发突然,在行动之前唐杰根本就没有任何的计划,只是仓促的构想了一个大概的方案便行动了起来,甚至于就连唐杰都不知道自己有几分成功的把握。不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为了这一次难得的机会唐杰冒了很大的风险。好在上天眷顾他,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以及大量的争斗之后,唐杰终于如愿以偿的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五十四标标统职位。
为了这个位置,唐杰付出了很多很多,而现在终于成功了,唐杰岂能不感到高兴。虽然这还只是陆军部的电报,他还有一道任命程序要走,可是既然陆军部电报都已经发来了,那此事就不可能再出现意外了,在陆军部已经点头之后,唐杰也可以名正言顺的说自己是江西新军五十四标标统了。
当天晚上,唐杰大摆筵席,他的父亲唐正、舅舅黄锦云以及沈瑜庆、商德全还有瑞良这些人全都出席,唐杰的成功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所以这个时候他自然要感谢一下。而除了他们之外,在唐杰身边出力不少的部下也有很多人出现在了宴席之上。唐杰很清楚,自己能够成功根本上靠的还是自己的这些部下,没有他们就绝对不会有今天的成功。
当天晚上,在宴席进行的同时,唐杰已经被陆军部任命为五十四标标统的消息也快速的在南昌城中传播,并且随即向外不断扩散。对于整个江西来说,唐杰成为五十四标标统这都是一件大事。如果是其他人成为标统,可能很难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可是唐杰成为五十四标标统的事情却绝对能够在整个江西引起巨大的关注,不为别的,就因为唐杰的知名度在江西太高了。
同时,在得知唐杰正式被陆军部任命为五十四标标统之后,不少的人也是纷纷感慨,唐杰的崛起看来真的是无人能够阻挡了。以前唐杰还是管带的时候虽然名声大,但是其实在江西他的权势还很小很小,很多人重视他只是因为他有前途,可是现在,在成为了标统之后,唐杰的权势已经没有人可以忽视了。
更关键的是,唐杰的前途还是那么远大。历来一个人起步阶段才是最难的,因为那个时候他一无所有,没有任何的依仗。而一个普通的士兵想要成为队官会千难万难,可是一个标统想要成为协统却相对容易的多了。特别是对于像唐杰这种有才能并且声望很高的人来说,那更是轻而易举。
成为标统之后,唐杰的声望不会增加多少,可是权势和地位却更高了。现在的他恐怕在很多人眼里甚至比商德全这个新军协统地位都要高,而他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决定也已经开始有了影响整个江西局势的可能。
在这一刻,本来就亲近唐家的人开始更加的往唐家靠拢,而很多和唐家没什么联系的人也开始千方百计的想要和唐家或者和唐杰扯上关系。成为标统,不管是对于唐杰还是对于整个唐家,这都是标志着他们会更上一个台阶,变得更加强大。当然,也会有不少的人对唐杰更加的羡慕、嫉妒、恨,甚至于他们心里都会诅咒唐杰这个时候升的越高、将来摔得越惨,不过这些人却没人敢将自己的想法公开说出来,而且他们这个群体也无法真正影响到唐杰。
而在宴席之上,除了大量的赞誉之位,唐杰也收到了一些人的劝告。比如瑞良和沈瑜庆。身为满人,在宴席上瑞良的内心是极其纠结的,他知道自己将唐杰推上协统的位置很有可能会在将来对满清的统治造成巨大的危害,可是对于唐杰送来的银子他也难以舍弃,而且事已至此想要后悔也没有办法了,所以瑞良只能趁着没人的时候上前对唐杰警告一番,警告他以后不得有任何违逆的行为,不然他绝对饶不了唐杰。
而沈瑜庆也是一样,不过他到没有警告,而是对唐杰进行了一番劝告,沈瑜庆担心唐杰这一年来走的太顺了、升迁太快,再加上本身唐杰就比较胆大妄为,他十分担心唐杰未来会闯出什么巨大的祸端,所以在对唐杰表示祝贺之后,他也隐隐的对唐杰提出了一些劝告。
瑞良的话直接就被唐杰忽略了,而沈瑜庆的话他则点了点头,不过也没有太过重视。唯一让他放在心上的就是商德全的话,商德全提醒唐杰该是他履行承诺的时候到了。之前唐杰和商德全约定对方帮他搞到五十四标标统的职务,而唐杰则在事后支持商德全掌控江西新军,现在唐杰已经拿到了标统之位,以后就是履行承诺的时候了。
宴席之上唐杰喝了个酩酊大醉,这是他几年来喝的最多的一次。而几天之后,他的任命状也从京城到了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