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山海经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绕着蛇,左右两只手也握着蛇。这里还有许多怪鸟。
【原文】
又东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其木多棕荆芑竹箭箘①,其上多黄金玉,其下多文石铁,其兽多麋鹿②,其鸟多就③。
【注释】
①箘:一种小竹子,可以制作箭杆。②:即麂,一种小型的鹿。③就:即,今写作雕。
【译文】
再向东南一百八十里,是座暴山,在茂密的草木中以棕树、楠木树、牡荆树、枸杞树和竹子、箭竹、竹、箘竹居多,山上多出产黄金、玉石,山下多出产彩色花纹的石头、铁,这里的野兽以麋鹿、鹿、麂居多,这里的禽鸟大多是雕。
【原文】
又东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琈之玉,其木多柳杻檀桑。有兽焉,其状如龟,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可以御火。
【译文】
再向东南二百里,是即公山,山上多出产黄金,山下多出产琈玉,这里的树木以柳树、杻树、檀树、桑树最多。山中生长着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乌龟,却是白身子红脑袋,叫作蛫,人饲养它可以防御火灾。
【原文】
又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曰尧山,其阴多黄垩,其阳多黄金,其木多荆芑柳檀,其草多。
【译文】
再向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是尧山,山北面多出产黄色垩土,山南面多出产黄金,这里的树木以牡荆树、枸杞树、柳树、檀树最多,而草以山药、苍术或白术最为繁盛。
【原文】
又东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银、砥砺,无草木,其兽多豕鹿。
【译文】
再向东南一百里,是江浮山,山上盛产银、磨刀石,这里没有花草树木,而野兽以野猪、鹿居多。
【原文】
又东二百里,曰真陵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玉,其木多榖柞柳杻,其草多荣草。
【译文】
再向东二百里,是真陵山,山上多出产黄金,山下多出产玉石,这里的树木以构树、柞树、柳树、杻树最多,而草大多是荣草。
【原文】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阳帝之山,多美铜,其木多橿杻①楮,其兽多麢麝。
【注释】
①:即山桑,是一种野生桑树,木质坚硬,可以制作弓和车辕。
【译文】
再向东南一百二十里,是阳帝山,到处是优质铜,这里的树木大多是橿树、杻树、山桑树、楮树,而野兽以羚羊和麝香鹿最多。
【原文】
又南九十里,曰柴桑之山,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汵石、赭,其木多柳、芑、楮、桑,其兽多麋、鹿,多白蛇、飞蛇①。
【注释】
①飞蛇:即螣蛇,也作“腾蛇”。传说是能够驾雾腾云的蛇,属于龙一类。
【译文】
再向南九十里,是柴桑山,山上盛产银,山下盛产碧玉,到处是柔软如泥的汵石、赭石,这里的树木以柳树、枸杞树、楮树、桑树居多,而野兽以麋鹿、鹿居多,还有许多白色蛇、飞蛇。
【原文】
又东二百三十里,曰荣余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银,其木多柳芑,其虫多怪蛇怪虫①。
【注释】
①虫:古时南方人也称蛇为虫。
【译文】
再向东二百三十里,是荣余山,山上多出产铜,山下多出产银,这里的树木大多是柳树、枸杞树,这里的虫类有很多怪蛇、怪虫。
【原文】
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荣余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鸡、一牝豚,糈用稌。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①瘗,祈用酒,毛用少牢,婴毛一吉玉。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之。
【注释】
①肆:陈设。
【译文】
总计洞庭山山系的首尾,自篇遇山起到荣余山止,一共十五座山,途经二千八百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鸟的身子、龙的脑袋。祭祀山神:在毛物中宰杀一只公鸡、一头母猪做祭品,祀神的米用稻米。凡夫夫山、即公山、尧山、阳帝山,都是诸山的宗主,祭祀这几座山的山神:都要陈列牲畜、玉器而后埋入地下,祈神用美酒献祭,在毛物中用猪、羊二牲做祭品,在祀神的玉器中要用吉玉。洞庭山、荣余山,是神灵显应之山,祭祀这二位山神:都要陈列牲畜、玉器而后埋入地下,祈神用美酒及猪、牛、羊齐全的三牲献祭,祀神的玉器要用十五块玉圭十五块玉璧,用青、黄、赤、白、黑五样色彩绘饰它们。
【原文】
右中经之山志,大凡百九十七山,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译文】
以上是中央山系的记录,总共一百九十七座山,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原文】
大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居地,大凡六万四千五十六里。
【译文】
总计天下名山共有五千三百七十座,分布在大地之东西南北中各方,一共六万四千零五十六里。
【原文】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①,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②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③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注释】
①五臧:即五脏。臧,通“脏”。五脏,指人的脾、肺、肾、肝、心五种主要器官。②树:种植,栽培。谷:这里泛指农作物。③铩:古代一种兵器,即铍。大矛。
【译文】
大禹说:天下的名山,共有五千三百七十座,六万四千零五十六里,这些山分布在大地东西南北中各方。把以上山记在《五臧山经》中,原因是除此以外的小山太多,不值得一一记述。广阔的天地从东方到西方共二万八千里,从南方到北方共二万六千里,江河源头所在之山是八千里,江河流经之地是八千里,出产铜的山有四百六十七座,出产铁的山有三千六百九十座。这些是世间划分疆土、种植庄稼的凭借,也是戈和矛产生的缘故,刀和铩兴起的根源,因而能干的人富裕有余,笨拙的人贫穷不足。国君在泰山上行祭天礼,在梁父山上行祭地礼,一共有七十二家,或得或失的运数,都在这个范围内,国家财用也可以说是从这块大地取得的。
【原文】
右《五臧山经》五篇,大凡一万五千五百三字。
【译文】
以上是《五臧山经》五篇,一共有一万五千五百零三个字。
绕着蛇,左右两只手也握着蛇。这里还有许多怪鸟。
【原文】
又东南一百八十里,曰暴山,其木多棕荆芑竹箭箘①,其上多黄金玉,其下多文石铁,其兽多麋鹿②,其鸟多就③。
【注释】
①箘:一种小竹子,可以制作箭杆。②:即麂,一种小型的鹿。③就:即,今写作雕。
【译文】
再向东南一百八十里,是座暴山,在茂密的草木中以棕树、楠木树、牡荆树、枸杞树和竹子、箭竹、竹、箘竹居多,山上多出产黄金、玉石,山下多出产彩色花纹的石头、铁,这里的野兽以麋鹿、鹿、麂居多,这里的禽鸟大多是雕。
【原文】
又东南二百里,曰即公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琈之玉,其木多柳杻檀桑。有兽焉,其状如龟,而白身赤首,名曰蛫,是可以御火。
【译文】
再向东南二百里,是即公山,山上多出产黄金,山下多出产琈玉,这里的树木以柳树、杻树、檀树、桑树最多。山中生长着一种野兽,长得像一般的乌龟,却是白身子红脑袋,叫作蛫,人饲养它可以防御火灾。
【原文】
又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曰尧山,其阴多黄垩,其阳多黄金,其木多荆芑柳檀,其草多。
【译文】
再向东南一百五十九里,是尧山,山北面多出产黄色垩土,山南面多出产黄金,这里的树木以牡荆树、枸杞树、柳树、檀树最多,而草以山药、苍术或白术最为繁盛。
【原文】
又东南一百里,曰江浮之山,其上多银、砥砺,无草木,其兽多豕鹿。
【译文】
再向东南一百里,是江浮山,山上盛产银、磨刀石,这里没有花草树木,而野兽以野猪、鹿居多。
【原文】
又东二百里,曰真陵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玉,其木多榖柞柳杻,其草多荣草。
【译文】
再向东二百里,是真陵山,山上多出产黄金,山下多出产玉石,这里的树木以构树、柞树、柳树、杻树最多,而草大多是荣草。
【原文】
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阳帝之山,多美铜,其木多橿杻①楮,其兽多麢麝。
【注释】
①:即山桑,是一种野生桑树,木质坚硬,可以制作弓和车辕。
【译文】
再向东南一百二十里,是阳帝山,到处是优质铜,这里的树木大多是橿树、杻树、山桑树、楮树,而野兽以羚羊和麝香鹿最多。
【原文】
又南九十里,曰柴桑之山,其上多银,其下多碧,多汵石、赭,其木多柳、芑、楮、桑,其兽多麋、鹿,多白蛇、飞蛇①。
【注释】
①飞蛇:即螣蛇,也作“腾蛇”。传说是能够驾雾腾云的蛇,属于龙一类。
【译文】
再向南九十里,是柴桑山,山上盛产银,山下盛产碧玉,到处是柔软如泥的汵石、赭石,这里的树木以柳树、枸杞树、楮树、桑树居多,而野兽以麋鹿、鹿居多,还有许多白色蛇、飞蛇。
【原文】
又东二百三十里,曰荣余之山,其上多铜,其下多银,其木多柳芑,其虫多怪蛇怪虫①。
【注释】
①虫:古时南方人也称蛇为虫。
【译文】
再向东二百三十里,是荣余山,山上多出产铜,山下多出产银,这里的树木大多是柳树、枸杞树,这里的虫类有很多怪蛇、怪虫。
【原文】
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荣余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其祠:毛用一雄鸡、一牝豚,糈用稌。凡夫夫之山、即公之山,尧山、阳帝之山皆冢也,其祠:皆肆①瘗,祈用酒,毛用少牢,婴毛一吉玉。洞庭、荣余山,神也,其祠:皆肆瘗,祈酒太牢祠,婴用圭璧十五,五采惠之。
【注释】
①肆:陈设。
【译文】
总计洞庭山山系的首尾,自篇遇山起到荣余山止,一共十五座山,途经二千八百里。诸山山神的形貌都是鸟的身子、龙的脑袋。祭祀山神:在毛物中宰杀一只公鸡、一头母猪做祭品,祀神的米用稻米。凡夫夫山、即公山、尧山、阳帝山,都是诸山的宗主,祭祀这几座山的山神:都要陈列牲畜、玉器而后埋入地下,祈神用美酒献祭,在毛物中用猪、羊二牲做祭品,在祀神的玉器中要用吉玉。洞庭山、荣余山,是神灵显应之山,祭祀这二位山神:都要陈列牲畜、玉器而后埋入地下,祈神用美酒及猪、牛、羊齐全的三牲献祭,祀神的玉器要用十五块玉圭十五块玉璧,用青、黄、赤、白、黑五样色彩绘饰它们。
【原文】
右中经之山志,大凡百九十七山,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译文】
以上是中央山系的记录,总共一百九十七座山,二万一千三百七十一里。
【原文】
大凡天下名山五千三百七十,居地,大凡六万四千五十六里。
【译文】
总计天下名山共有五千三百七十座,分布在大地之东西南北中各方,一共六万四千零五十六里。
【原文】
禹曰: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居地也。言其《五臧》①,盖其余小山甚众,不足记云。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此天地之所分壤树谷②也,戈矛之所发也,刀铩③之所起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封于太山,禅于梁父,七十二家,得失之数,皆在此内,是谓国用。
【注释】
①五臧:即五脏。臧,通“脏”。五脏,指人的脾、肺、肾、肝、心五种主要器官。②树:种植,栽培。谷:这里泛指农作物。③铩:古代一种兵器,即铍。大矛。
【译文】
大禹说:天下的名山,共有五千三百七十座,六万四千零五十六里,这些山分布在大地东西南北中各方。把以上山记在《五臧山经》中,原因是除此以外的小山太多,不值得一一记述。广阔的天地从东方到西方共二万八千里,从南方到北方共二万六千里,江河源头所在之山是八千里,江河流经之地是八千里,出产铜的山有四百六十七座,出产铁的山有三千六百九十座。这些是世间划分疆土、种植庄稼的凭借,也是戈和矛产生的缘故,刀和铩兴起的根源,因而能干的人富裕有余,笨拙的人贫穷不足。国君在泰山上行祭天礼,在梁父山上行祭地礼,一共有七十二家,或得或失的运数,都在这个范围内,国家财用也可以说是从这块大地取得的。
【原文】
右《五臧山经》五篇,大凡一万五千五百三字。
【译文】
以上是《五臧山经》五篇,一共有一万五千五百零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