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情景在几个月前是无法让人想象的,即使是刘伯温本人在几个月前也从来没有想过他会独自一人跪在朱元璋面前,给老天一种卑躬屈膝的印象。
刘伯温早已知道他和朱元璋亲密无间的历史已经接近尾声,但只是在他孤零零一个人跪在朱元璋面前时,他才对这段历史的尾声有了切切实实的感觉。
他心里清楚得很,朱元璋要的就是这个:刘伯温老老实实地跪在自己面前,请求自己拯救他的灵魂。
他要把刘伯温从导师的讲台上拉下来,成为自己的跟班。
如果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朱元璋就会愤懑,甚至会七窍生烟。
当这种理想实现的时候,朱元璋本来应该高兴,可他的欣喜只是电光石火一闪而过,随之即来的是恐惧。
这种恐惧很好理解,他发现刘伯温已经发现了他的心思。
这种心思在刘伯温到来之前,并不牢靠,恍恍惚惚。
现在,这种心思清晰起来:他暂时还离不开刘伯温,帝国初成,人员混杂,还有很多事需要刘伯温的指导;但他不希望刘伯温再扮演指导他的角色,至少在表面上,刘伯温现在应该是他的幕僚,而不是他的导师。
所以,他必须要在不动声色中压制刘伯温。
让他恐惧的正在这里,当刘伯温那衰朽的身躯渐渐地矮下去,最后跪在他面前时,他发现,刘伯温早已洞悉了他的心思。
朱元璋在恐惧之后,忽然又恢复了良好的心情,按他的想法,刘伯温洞悉了他的想法也最好不过,他将继续保持自己“打压”
刘伯温的行动,第一步就是要刘伯温明白:他刘伯温只是个幕僚,他所有的功劳其实都是朱元璋的功劳。
在那个阴冷的下午,朱元璋用威严的语调命令刘伯温站起来,然后又用柔和的语调问刘伯温,您功勋卓着,希望要个什么爵位?
刘伯温有点恶心。
这是一种弱智似的试探,刘伯温的祖辈都被封为郡公,甚至他的老婆也被封为郡公夫人,在封这些人的爵位时,朱元璋从未问过刘伯温一句话,偏偏到了刘伯温自己时,他居然破天荒地问了刘伯温有什么意愿。
按我们的想法,这难道还用问吗?刘伯温的夫人已经被封为郡公夫人,刘伯温不可能是国公和县公,他只能是郡公。
这就好似皇后的老公肯定是皇帝,而不是王爷一样。
朱元璋这种弱智似的试探只有一个目的:你刘伯温注定是郡公这一虚封爵位了,其他的你就不要想。
但是,郡公虽然是虚封爵位,你有资格领取吗?
刘伯温并没有消化朱元璋带给他的恶心,而是马上就作了回答。
这一回答正是朱元璋要的最佳答案。
刘伯温说:“皇上您得天下乃是上天的意思。
我怎么敢贪天的功劳,您对我家人的封赏已经浩荡无比,我知足得夜不能寐,所以,我什么爵位都不要!”
朱元璋很满意,几乎是喜出望外。
不过,他是个得了便宜就卖乖的人,或者说,他是个疑心如海洋般壮阔的人。
在这之后,他几次三番征求刘伯温的意见,要他选一个爵位。
刘伯温每次都坚定地拒绝,并且说:“我回来并非是为了爵位,而是为您排忧解难来的。”
他很认真地说,“皇上您有什么忧虑,请告诉臣下,为臣竭忠尽智,为您效劳。”
朱元璋眼珠乱转,随后就皱起了眉头。
刘伯温等着他的“忧虑”
,可朱元璋的眉头很快就舒展开了,竟然还笑了一下,说:“先生新丧娇妻,我自作主张为您张罗了一个。”
刘伯温不知这是何意,正要琢磨这是不是一次新的试探,朱元璋又说话了:“先生不要胡思乱想,你为我的王朝贡献了全部心力,为你找个女人理所当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