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粮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豆腐做好,豆包年糕都蒸好,年猪又不着急杀,于氏这几天都在赶着做新衣服。
鞋子冬月的时候就纳好了,赵老太太的两双,丫丫爹一说,于氏自己做了一双,给丫丫做了两双,小小有很多虎头鞋,于氏就没有给他做新的。于氏又给宝哥和娟姐一人做了一双。
衣服只丫丫和小小一人一身,布料是赵明成亲那会,买的好几尺花布料,没用了,剩下的。赵老太太就给了几个铜钱,拿了回来。各家扯了一块,说是给孩子做年衣。
估计这花布赵老太太也没给几个钱,过年给小的做一身衣服,等赵家小叔成亲的时候,也好看。
花布给小小做的是花肚兜,丫丫做的是一身衣服。还多了一块布料,于氏给丫丫也做了肚兜。
剩下的布头子,于氏看着,就又给丫丫纳了一双花布鞋。
看着这一身红花花的,这是要成了花姑娘了啊。
终于在小年前两天小叔和华哥回来了,他俩一回来,家里就开始准备杀年猪。丫丫躲在西厢房没出去,等主屋饭熟了,丫丫才过去主屋吃饭。
杀猪的饭菜都是一样的,血肠也是老爷爷灌的,味道很是纯正。
杀完猪,中午招呼过村里人吃饭。晚上的时候,赵老太太和于氏赵家大娘几个,把剩下的饭菜都好好放盆里,然后拿到厢房放着,冬天剩菜能放的住,每天热热剩菜,腾年糕豆包,能吃到年前。
有时候于氏把剩菜烩到一起,再切上两块豆腐,干白菜、大肉、酸菜肉、加上豆腐,炖上一会,很是好吃。
小年之前是要上坟的,一般是到集市上买黄纸,家里的男人领着家里的男娃子跟着上坟。赵家大爷、丫丫爹、赵家小叔、华哥、宝哥都是跟着去的。
家里杀了猪,小年的饺子,赵老太太切下一块猪肉,然后又拿出来干白菜,“今年的小年吃猪肉白菜的饺子吧。”
面是荞麦面的。
在丫丫看来,猪肉白菜的饺子要比纯猪肉的要好吃的多。不油不腻,而且白菜味道十足,加上这里的猪肉是纯养的,没有一点饲料,味道很是好吃。
小年也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早上煮好的饺子,先不吃,要盛出两盘,放在灶台上,点上香,贡上,让灶王爷先吃。
祭完灶王爷,这才准备放桌子端上饺子吃早饭。
小年这天还要开始剪纸,各种过年喜庆的剪纸都要开始剪了,还有对联,找村里能书能写的,开始准备些对联了。
赵老太太让华哥在书院附近买下来红纸,刚吃过小年的饺子,赵老太太就拿出红纸,用剪子剪出对联和横批的样子。华哥拿出学院用的毛笔和磨,开始写对子。
自从华哥去了学堂,学了几年之后,家里的对联都是他来写,有时候村子里也有人来找华哥写对子的。虽说华哥现在读书也晚,也没得功名,但是村里读书的人家真的不多,前年村子有名望的老先生也去了,就没几个能识文断字的人。去集市上找人写还是要出铜钱的,不如找华哥写上几幅,看不出好坏,挂上也挺好。
过年的剪纸一般都是年年有余、庆丰收、风调雨顺之类的,于氏跟着捡,由于纸笔金贵,赵老太太不让小孩子碰,只能远远的看着。偶尔余出来的一两个碎红纸片,几个小孩子也都和... -->>
豆腐做好,豆包年糕都蒸好,年猪又不着急杀,于氏这几天都在赶着做新衣服。
鞋子冬月的时候就纳好了,赵老太太的两双,丫丫爹一说,于氏自己做了一双,给丫丫做了两双,小小有很多虎头鞋,于氏就没有给他做新的。于氏又给宝哥和娟姐一人做了一双。
衣服只丫丫和小小一人一身,布料是赵明成亲那会,买的好几尺花布料,没用了,剩下的。赵老太太就给了几个铜钱,拿了回来。各家扯了一块,说是给孩子做年衣。
估计这花布赵老太太也没给几个钱,过年给小的做一身衣服,等赵家小叔成亲的时候,也好看。
花布给小小做的是花肚兜,丫丫做的是一身衣服。还多了一块布料,于氏给丫丫也做了肚兜。
剩下的布头子,于氏看着,就又给丫丫纳了一双花布鞋。
看着这一身红花花的,这是要成了花姑娘了啊。
终于在小年前两天小叔和华哥回来了,他俩一回来,家里就开始准备杀年猪。丫丫躲在西厢房没出去,等主屋饭熟了,丫丫才过去主屋吃饭。
杀猪的饭菜都是一样的,血肠也是老爷爷灌的,味道很是纯正。
杀完猪,中午招呼过村里人吃饭。晚上的时候,赵老太太和于氏赵家大娘几个,把剩下的饭菜都好好放盆里,然后拿到厢房放着,冬天剩菜能放的住,每天热热剩菜,腾年糕豆包,能吃到年前。
有时候于氏把剩菜烩到一起,再切上两块豆腐,干白菜、大肉、酸菜肉、加上豆腐,炖上一会,很是好吃。
小年之前是要上坟的,一般是到集市上买黄纸,家里的男人领着家里的男娃子跟着上坟。赵家大爷、丫丫爹、赵家小叔、华哥、宝哥都是跟着去的。
家里杀了猪,小年的饺子,赵老太太切下一块猪肉,然后又拿出来干白菜,“今年的小年吃猪肉白菜的饺子吧。”
面是荞麦面的。
在丫丫看来,猪肉白菜的饺子要比纯猪肉的要好吃的多。不油不腻,而且白菜味道十足,加上这里的猪肉是纯养的,没有一点饲料,味道很是好吃。
小年也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早上煮好的饺子,先不吃,要盛出两盘,放在灶台上,点上香,贡上,让灶王爷先吃。
祭完灶王爷,这才准备放桌子端上饺子吃早饭。
小年这天还要开始剪纸,各种过年喜庆的剪纸都要开始剪了,还有对联,找村里能书能写的,开始准备些对联了。
赵老太太让华哥在书院附近买下来红纸,刚吃过小年的饺子,赵老太太就拿出红纸,用剪子剪出对联和横批的样子。华哥拿出学院用的毛笔和磨,开始写对子。
自从华哥去了学堂,学了几年之后,家里的对联都是他来写,有时候村子里也有人来找华哥写对子的。虽说华哥现在读书也晚,也没得功名,但是村里读书的人家真的不多,前年村子有名望的老先生也去了,就没几个能识文断字的人。去集市上找人写还是要出铜钱的,不如找华哥写上几幅,看不出好坏,挂上也挺好。
过年的剪纸一般都是年年有余、庆丰收、风调雨顺之类的,于氏跟着捡,由于纸笔金贵,赵老太太不让小孩子碰,只能远远的看着。偶尔余出来的一两个碎红纸片,几个小孩子也都和...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