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三国之群芳寻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金良大概记得邓艾出生在公元197年左右,而现在只是公元192年,有可能邓艾的父母还没有成亲
金良遗憾地想到,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了,邓艾父母的命运也被自己改变了,那邓艾还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出现呢
不只是邓艾,姜维、杜预、王睿等在三国晚期大发异彩的人物能不能重现历史的光芒,都是一个未知数,甚至有可能都会湮灭在历史之中,这算是金良改变历史的一个致命伤
金良现在唯一能够招揽的邓禹后人便是邓芝
邓芝,字伯苗,是在曹操打到荆州的时候,逃往蜀地,虽然是世家子弟,却是流亡的旁系子弟,并没有受到重视和礼遇当时在益州做从事的张裕擅长相术,邓芝去投奔他,张裕对邓芝说道:“先生七十岁过后,做官可做到大将军,而且会封侯”邓芝听说巴西太守庞羲好接待士人,就前去依附他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邓芝做郫县邸阁督先主出巡来到郫县,和他谈话,感觉他有过人之处,于是提拔他做郫县令,后又升为广汉郡的太守
插一句闲话,刘备这家伙算是慧眼识英的明主,从军旅里提拔魏延,从小吏间提拔邓芝,说马谡言过其实,可谓有识人之明,这样的一个家伙,若不是基础太差,恐怕早就峥嵘起来了
邓芝所在之处都清廉严整,很有政绩,内调入朝升做尚书的职务
刘备在永安驾崩后,邓芝出使东吴,成功劝服孙权与魏国绝交与蜀国交好,孙权甚是器重邓芝,屡次有书信和邓芝互通音信,并送给他丰厚礼物
等到诸葛亮往北进驻汉中之后,任命邓芝为中监军、扬武将军,同赵云伏兵箕谷,后来蜀军撤退,唯赵云、邓芝军不损兵将邓芝后来屯守江州,官至车骑将军延熙十一年,涪陵属国的人杀了都尉反叛,邓芝率领军队去征讨,一去便杀了他们的统帅示众,百姓因此可以平安过日子
邓芝做将军二十多年,赏罚分明而有决断,善于体恤部下士兵;他自己本身的衣食依靠公家供给,不随便接受不明不白的钱财他一向俭朴,但始终不肯营谋私人财产,妻子儿女不能免于挨饿受冻,他死的那一天,家里没有剩下什么财物他个性刚强直率,不会掩藏自己的心事和感受,争取不到士人们的友谊他对同时代的人很少有尊敬推崇的,只是特别器重姜维一个人罢了
这样的一个人才,现在在做什么呢?金良派人探访,发现年满二十一岁的邓芝在野县衙当差,做一个普通的刀笔县吏而已邓芝做刀笔小吏,也是迫不得已,毕竟原本不可一世的邓氏已经衰落了,毕竟他只是邓氏的旁系子弟,纵然才学出众,也只能寻得县吏官职养家糊口而已
金良命人招来邓芝,跟邓芝畅谈一番,发现邓芝虽然年轻,但熟读典籍,对军政诸事都有自己的看法,看来他很有希望成长为历史上那个蜀汉名臣,再经过金良的用心培养,有可能比历史上的他还要卓越
金良本来想如同历史上那样任命邓芝为赵云的参军,以重现他们历史上共同搭档而产生的荣光
后来金良转念一想,历史上邓芝和赵云搭档时,赵云已经五十多岁了,邓芝也五十多岁了,两人都是晓畅兵事的宿将,所以搭档在一起,配合默契,不会出什么问题,但现在赵云跟随金良三年,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但邓芝只是县吏出身,还没有经历过阵仗磨练,现在骤然让他做一个师两万人的参军,有很大可能干不好,又会破坏他跟赵云本来可以建立起的搭档友谊,不妥。
金良深深地看了一眼面前的邓芝和李严,都太年轻,不可拔苗助长,还是要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
金良之前提拔年纪轻轻的郭嘉负责情报工作,现在都有几分后悔,郭嘉虽然足智多谋,但他年纪太轻,缺乏经验,骤然领导一个覆盖整个大汉的庞大情报组织,捉襟见肘,再加上他个性疏懒,任性放旷,很多情报工作都没有及时传达,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还好金良随后得到了四十多岁老成持重的贾诩,有贾诩负责军事情报组织,郭嘉转为分析情报,金良的情报组织才告别了无序的状态
金良在过去的三年内,对很多历史名人都存在严重的拔苗助长,把一个从未带过一百人的名人骤然任命为负责四千人的旅帅或负责两万人的师帅,如徐晃、太史慈、赵云皆是如此,结果这些历史名人有不少人都显现出不胜任的状态,幸好金良有完善的培训体系,督促各级将领勤习兵法和带兵条例,经过三年的磨砺,这些被金良拔苗助长起来的历史名将们终于成功出师,可以独当一面,但这三年来他们也犯了不少错误,不然金良的势力可能比现在还要壮大
金良吸取了这三年内拔苗助长的教训,把征辟来的历史名人都从适合他们的基层做起,但为了不至于让这些自视颇高的历史名人们灰心失望地认为金良小觑了他们,金良都会逐个倾谈给他们花了一个远景画饼,说对他们寄以厚望想对他们委以重任,但他们现在不论是能力还是经验资历上都无法肩负这个重任必须要踏踏实实地一步步做起来
金良任命邓芝为近卫师教导旅一营参军,跟李严一样接受培训并逐步参与实战
本来李严的武艺不错,按照演义的标准来算勉强能挤进一流武将,但金良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参军或治政人才,毕竟以后的战争会越来越少,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治政人才而不是战争人才
金良得到了李严和邓芝后,心里甚是欣喜,他按照郭嘉、贾诩的建议,没有继续进军,而是停驻在野城外等待荆州内部的变动,金良从襄阳安插的暗部特工处获悉,袁绍麾下的外地文臣武将与荆州本土文臣武将的矛盾愈演愈烈,已经演化到了白热化的状态,金良若是一鼓作气地攻过去,会迫使两方联手御敌,若是金良按兵不动则会让那些荆州本土文臣武将们心生别的念头
果然不出郭嘉和贾诩的预料,金良十万雄师按兵不动,让荆州内部开始分裂,而且荆州外部某些半**武装势力也前来投效金良
数十日前,袁绍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袁绍只跟二十多名亲信逃回襄阳城,襄阳本地许多世家豪强是又惊又喜,他们惊讶的是中央军的强大战力和袁绍军的不堪一击,他们喜的是袁绍从外面带来的汝颍士人可能再也无法欺压他们了
袁绍从韩馥手里夺取荆州,迥然不同于刘表单骑入荆州必须要靠本土世家,袁绍是带了南阳人逢纪、许攸和颍川人郭图、荀谌、辛评以及冀州人审配还有很多汝南乡人为他羽翼,这些人皆是世家出身的士人,他们帮助袁绍顺利夺取荆州,袁绍要照顾到他们的利益,必然牺牲了本地世家的利益,而逢纪、郭图、许攸、审配等人都是私德很差贪得无厌之辈,他们得袁绍支持,变本加厉地侵犯起荆州本地世家如蒯家、蔡家、黄家、马家、庞家的利益,蒯家、蔡家等本地世家虽然迫于袁绍的名声与军威,勉强跟袁绍合作,但一直非常不满那些南阳、颍川、汝南士人对自己利益的侵害,外来士人跟本地士人之间因利益分配不均而显现出来的矛盾在袁绍这个喜欢搞平衡的主公统治下一直不得调解,愈演愈烈
袁绍依靠逢纪、许攸、郭图、荀谌、辛评、审配等人顺利夺取荆州的,所以对他们言听计从,对这些私德有亏的谋士们言听计从后,便在他们的忽悠下,对本地世家士人便没有多少信任,之所以还给蒯家、蔡家、黄家、庞家等世家人物一定的官职也是为了安抚荆州民众
在这样的情况下,荆州本土世家越来越抵制袁绍的统治,而袁绍也越来越不信任本土世家,像数十日前袁绍攻打洛阳,便没有带上任何荆州本地文臣武将,可袁绍惨败后,因为逢纪、郭图等人劝袁绍留意荆州本... -->>
金良大概记得邓艾出生在公元197年左右,而现在只是公元192年,有可能邓艾的父母还没有成亲
金良遗憾地想到,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了,邓艾父母的命运也被自己改变了,那邓艾还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出现呢
不只是邓艾,姜维、杜预、王睿等在三国晚期大发异彩的人物能不能重现历史的光芒,都是一个未知数,甚至有可能都会湮灭在历史之中,这算是金良改变历史的一个致命伤
金良现在唯一能够招揽的邓禹后人便是邓芝
邓芝,字伯苗,是在曹操打到荆州的时候,逃往蜀地,虽然是世家子弟,却是流亡的旁系子弟,并没有受到重视和礼遇当时在益州做从事的张裕擅长相术,邓芝去投奔他,张裕对邓芝说道:“先生七十岁过后,做官可做到大将军,而且会封侯”邓芝听说巴西太守庞羲好接待士人,就前去依附他
刘备平定益州之后,邓芝做郫县邸阁督先主出巡来到郫县,和他谈话,感觉他有过人之处,于是提拔他做郫县令,后又升为广汉郡的太守
插一句闲话,刘备这家伙算是慧眼识英的明主,从军旅里提拔魏延,从小吏间提拔邓芝,说马谡言过其实,可谓有识人之明,这样的一个家伙,若不是基础太差,恐怕早就峥嵘起来了
邓芝所在之处都清廉严整,很有政绩,内调入朝升做尚书的职务
刘备在永安驾崩后,邓芝出使东吴,成功劝服孙权与魏国绝交与蜀国交好,孙权甚是器重邓芝,屡次有书信和邓芝互通音信,并送给他丰厚礼物
等到诸葛亮往北进驻汉中之后,任命邓芝为中监军、扬武将军,同赵云伏兵箕谷,后来蜀军撤退,唯赵云、邓芝军不损兵将邓芝后来屯守江州,官至车骑将军延熙十一年,涪陵属国的人杀了都尉反叛,邓芝率领军队去征讨,一去便杀了他们的统帅示众,百姓因此可以平安过日子
邓芝做将军二十多年,赏罚分明而有决断,善于体恤部下士兵;他自己本身的衣食依靠公家供给,不随便接受不明不白的钱财他一向俭朴,但始终不肯营谋私人财产,妻子儿女不能免于挨饿受冻,他死的那一天,家里没有剩下什么财物他个性刚强直率,不会掩藏自己的心事和感受,争取不到士人们的友谊他对同时代的人很少有尊敬推崇的,只是特别器重姜维一个人罢了
这样的一个人才,现在在做什么呢?金良派人探访,发现年满二十一岁的邓芝在野县衙当差,做一个普通的刀笔县吏而已邓芝做刀笔小吏,也是迫不得已,毕竟原本不可一世的邓氏已经衰落了,毕竟他只是邓氏的旁系子弟,纵然才学出众,也只能寻得县吏官职养家糊口而已
金良命人招来邓芝,跟邓芝畅谈一番,发现邓芝虽然年轻,但熟读典籍,对军政诸事都有自己的看法,看来他很有希望成长为历史上那个蜀汉名臣,再经过金良的用心培养,有可能比历史上的他还要卓越
金良本来想如同历史上那样任命邓芝为赵云的参军,以重现他们历史上共同搭档而产生的荣光
后来金良转念一想,历史上邓芝和赵云搭档时,赵云已经五十多岁了,邓芝也五十多岁了,两人都是晓畅兵事的宿将,所以搭档在一起,配合默契,不会出什么问题,但现在赵云跟随金良三年,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将,但邓芝只是县吏出身,还没有经历过阵仗磨练,现在骤然让他做一个师两万人的参军,有很大可能干不好,又会破坏他跟赵云本来可以建立起的搭档友谊,不妥。
金良深深地看了一眼面前的邓芝和李严,都太年轻,不可拔苗助长,还是要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
金良之前提拔年纪轻轻的郭嘉负责情报工作,现在都有几分后悔,郭嘉虽然足智多谋,但他年纪太轻,缺乏经验,骤然领导一个覆盖整个大汉的庞大情报组织,捉襟见肘,再加上他个性疏懒,任性放旷,很多情报工作都没有及时传达,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还好金良随后得到了四十多岁老成持重的贾诩,有贾诩负责军事情报组织,郭嘉转为分析情报,金良的情报组织才告别了无序的状态
金良在过去的三年内,对很多历史名人都存在严重的拔苗助长,把一个从未带过一百人的名人骤然任命为负责四千人的旅帅或负责两万人的师帅,如徐晃、太史慈、赵云皆是如此,结果这些历史名人有不少人都显现出不胜任的状态,幸好金良有完善的培训体系,督促各级将领勤习兵法和带兵条例,经过三年的磨砺,这些被金良拔苗助长起来的历史名将们终于成功出师,可以独当一面,但这三年来他们也犯了不少错误,不然金良的势力可能比现在还要壮大
金良吸取了这三年内拔苗助长的教训,把征辟来的历史名人都从适合他们的基层做起,但为了不至于让这些自视颇高的历史名人们灰心失望地认为金良小觑了他们,金良都会逐个倾谈给他们花了一个远景画饼,说对他们寄以厚望想对他们委以重任,但他们现在不论是能力还是经验资历上都无法肩负这个重任必须要踏踏实实地一步步做起来
金良任命邓芝为近卫师教导旅一营参军,跟李严一样接受培训并逐步参与实战
本来李严的武艺不错,按照演义的标准来算勉强能挤进一流武将,但金良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参军或治政人才,毕竟以后的战争会越来越少,国家的长治久安需要治政人才而不是战争人才
金良得到了李严和邓芝后,心里甚是欣喜,他按照郭嘉、贾诩的建议,没有继续进军,而是停驻在野城外等待荆州内部的变动,金良从襄阳安插的暗部特工处获悉,袁绍麾下的外地文臣武将与荆州本土文臣武将的矛盾愈演愈烈,已经演化到了白热化的状态,金良若是一鼓作气地攻过去,会迫使两方联手御敌,若是金良按兵不动则会让那些荆州本土文臣武将们心生别的念头
果然不出郭嘉和贾诩的预料,金良十万雄师按兵不动,让荆州内部开始分裂,而且荆州外部某些半**武装势力也前来投效金良
数十日前,袁绍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袁绍只跟二十多名亲信逃回襄阳城,襄阳本地许多世家豪强是又惊又喜,他们惊讶的是中央军的强大战力和袁绍军的不堪一击,他们喜的是袁绍从外面带来的汝颍士人可能再也无法欺压他们了
袁绍从韩馥手里夺取荆州,迥然不同于刘表单骑入荆州必须要靠本土世家,袁绍是带了南阳人逢纪、许攸和颍川人郭图、荀谌、辛评以及冀州人审配还有很多汝南乡人为他羽翼,这些人皆是世家出身的士人,他们帮助袁绍顺利夺取荆州,袁绍要照顾到他们的利益,必然牺牲了本地世家的利益,而逢纪、郭图、许攸、审配等人都是私德很差贪得无厌之辈,他们得袁绍支持,变本加厉地侵犯起荆州本地世家如蒯家、蔡家、黄家、马家、庞家的利益,蒯家、蔡家等本地世家虽然迫于袁绍的名声与军威,勉强跟袁绍合作,但一直非常不满那些南阳、颍川、汝南士人对自己利益的侵害,外来士人跟本地士人之间因利益分配不均而显现出来的矛盾在袁绍这个喜欢搞平衡的主公统治下一直不得调解,愈演愈烈
袁绍依靠逢纪、许攸、郭图、荀谌、辛评、审配等人顺利夺取荆州的,所以对他们言听计从,对这些私德有亏的谋士们言听计从后,便在他们的忽悠下,对本地世家士人便没有多少信任,之所以还给蒯家、蔡家、黄家、庞家等世家人物一定的官职也是为了安抚荆州民众
在这样的情况下,荆州本土世家越来越抵制袁绍的统治,而袁绍也越来越不信任本土世家,像数十日前袁绍攻打洛阳,便没有带上任何荆州本地文臣武将,可袁绍惨败后,因为逢纪、郭图等人劝袁绍留意荆州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