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帝国再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出了相关的技术人员,剩下的事情就让郑成功自己去搞好了。
这些人,已经开始领了一份不低的俸禄,比起他们的父辈、兄长们单纯的做个匠户是要更有钱途的。但是这其中,尚且在潮州做事的却依旧要抽时间到此处学习,学习另一些他们更加有趣的知识。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先生在前面摇头晃脑的念着,学生们在下面摇头晃脑的跟着读,如果把内容换成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话,也不会有任何违和感的。
“就这么填鸭式的死记硬背?”
教室里的读书声朗朗入耳,教室外,陈凯随口问了一句,那个已经挂了府学教授衔的负责官员连忙拱手一礼,一副委屈巴巴的对陈凯作出了解释。
早前的几年,针对第一批的学员,首先是文字上的扫盲,认识字了,能够理解文字涵义了,同时辅以简单的加减乘除,再到《九章算术》等国学课本,以及陈凯通过对翻译过来的欧洲数学理论以及他的记忆便就的教材,一折腾就是数年下来。
说起来,无非是语文和数学,有代数,也有几何,甚至还有些欧洲的丈量、测算的新方法,在棱堡的建设以及制造局内的机械营造,这些东西都发挥了一定的效用。奈何,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或者说是本土就已经存在的。但是物理学却是一个全新的学科,教员自己大多都是死记硬背的那些理论,更别说是学生了。
“那先这样吧,尔等自行研究,本官腾出功夫来也会过来教授一二。”
“多谢抚军体谅,多谢抚军体谅,下官一定组织人手尽力研究出其中的门道来。”
“这怕是很难。”
话虽如此,心中如想来,陈凯却没有付诸于口,起码不能打消人家的积极性。况且,有了理论,万一有人真的把其中的门道琢磨出了一些来,那更将会是意外之喜,何必多此一举呢。
希望,反正不大,陈凯也需要时间琢磨,或者说是回忆那些有关的东西来。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与此同时他还在忙着广东的战事,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分身乏术也是影响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因素。
潮州质测学堂在潮州城内,出了此处,陈凯便出了南城门,直奔韩江之畔的潮州制造局。
经过了几个月的发展,从第一台水力锻锤开始投入使用,有了第一台的经验,哪怕后续的机械大相径庭,但也总是有所裨益。
水车滚动,联动着立轴、连杆、曲柄、弦索、卧轴等互相关联的零件,活塞式的风箱被反复拉压,一张一合之间,空气便被送入了火炉之中。
提高炉温,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更可以冶炼熔点更高的金属,风箱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水力风箱在中国出现甚早,早在东汉年间就已有技术成熟的实用机械,用以帮助铁业官营以来先后涌现的那一大批规模较大的冶炼炉来提高炉温。
在此之前,人力或是畜力的鼓风最为盛行,如南澳军器局那边,畜力不足,且缺乏合适的水力资源,就只能使用人力来鼓风,将铁料烧红了才能靠人力锻打,哪怕是陈凯靠着分工协作以及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很多硬性的东西却由于技术的限制而导致生产效率的受限。
南澳军器局如此,现在的中左所军器局也还保持着那里的生产模式,只是变了一些规矩罢了,很多基本的硬性生产条件是并非官僚一拍脑门就可以改变得了的。
这东西,不稀奇,中国的水力风箱比欧陆的要早上一千多年,期间逐步发展。宋代,水排的皮风囊为活门式木门扇所代替;明代,木风扇又为活塞式木风箱所代替,在结构上一个比一个进步,促进着中国古代的冶炼行业的发展。
陈凯眼前的这一架就是本土的技术,另外还有一架在另一处,是使用欧洲传来的技术。两者孰优孰劣,还有待斟酌,但是潮州军器局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技术能够投入使用,所以先期多打造一些不同形制的也是大有必要的。
“抚军,这就是您上次提过的水力镗床。”
在风箱的鼓动下,火炉中的烈焰,其颜色很是喜人。陈凯看过了两处水利风箱,由丁有仪引领着来到了下一处工坊,内里是一台由水力驱动的刀具,以刀具为正空原点,通过转动实现孔加工作业。
陈凯知道,这种水力机械现阶段是用来打磨炮膛内部,确保其内部光滑,降低炸膛等危险的产生的。
这种东西,不似水利风箱那般中国早已有之,在此之前,包括南澳军器局那里的铸炮工匠,比如那位老师傅他们都在使用人力的镗刀来打磨制造完成的火炮内壁,这样不仅耗时耗力,也很考验工匠的技术,假如在打磨时一旦出现纰漏,很可能会直接导致炮管的作废,此前几个月的辛苦就全部白费了。
水力镗床比较稳定,对工匠的技术要求较低,至于速度,更是快得难以想象,就是刀具的耗费也更快了,但是在快速打磨的好处之下,这也就不叫什么事儿了。
丁有仪一挥手,工匠便操纵着机械当众向陈凯展示起了水力镗床对炮管的快速打磨。内里是什么状况,陈凯看不清楚,也无法通过触觉进行评测,但是只看那刀具的运转速度,再联想起当年在南澳军器局里那老师傅的徒弟用镗刀一点点儿费力的打磨,只要一个对比就足以说明情况了。
“很好,诸君做得非常好!”
转了一大圈,看过了这几个月来的成果,陈凯顿觉着他在香港岛、在陆丰的努力没有白费。水力机械远比人力或是畜力更有发展前景,哪怕是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技术水平之下也可以大幅度的提升产能。
对此,制造局的官吏、工匠们也无不心生振奋。陈凯当年一手缔造了军器局,实现了武器产能在闽粤两省对清军的反超,大规模、成批次装备部队的军服、长枪、腰刀、藤牌、藤盔、火铳、火炮、火药以及其他的武器装备,这些都极大的提升了明军的战斗能力,在最开始的那一连串针对潮州土寇的进剿之中,凭着甲坚兵利,很是占了不小的便宜。甚至是在对抗清军时,也并不存在其他明军或是义军的那些诸如武器、防具不如人而导致的不必要的伤亡和失败。
陈凯凭着军器局成为了郑成功麾下最得用的幕僚和级别最高的文官,当然这里面也不乏其人在其他方面的努力,但是军器局是一切基础,这却是毋庸置疑的。而现在,他要了一个制造局的名目,却又在缔造着另一个传奇,他们无不是这个传奇的参与者。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从今天开始,这些水力机械不需要打造武器什么的,本官要尔等用它们制造出更多的机械来。只有机械制造机械,才是真正的工业化!”
出了相关的技术人员,剩下的事情就让郑成功自己去搞好了。
这些人,已经开始领了一份不低的俸禄,比起他们的父辈、兄长们单纯的做个匠户是要更有钱途的。但是这其中,尚且在潮州做事的却依旧要抽时间到此处学习,学习另一些他们更加有趣的知识。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先生在前面摇头晃脑的念着,学生们在下面摇头晃脑的跟着读,如果把内容换成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的话,也不会有任何违和感的。
“就这么填鸭式的死记硬背?”
教室里的读书声朗朗入耳,教室外,陈凯随口问了一句,那个已经挂了府学教授衔的负责官员连忙拱手一礼,一副委屈巴巴的对陈凯作出了解释。
早前的几年,针对第一批的学员,首先是文字上的扫盲,认识字了,能够理解文字涵义了,同时辅以简单的加减乘除,再到《九章算术》等国学课本,以及陈凯通过对翻译过来的欧洲数学理论以及他的记忆便就的教材,一折腾就是数年下来。
说起来,无非是语文和数学,有代数,也有几何,甚至还有些欧洲的丈量、测算的新方法,在棱堡的建设以及制造局内的机械营造,这些东西都发挥了一定的效用。奈何,这些都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或者说是本土就已经存在的。但是物理学却是一个全新的学科,教员自己大多都是死记硬背的那些理论,更别说是学生了。
“那先这样吧,尔等自行研究,本官腾出功夫来也会过来教授一二。”
“多谢抚军体谅,多谢抚军体谅,下官一定组织人手尽力研究出其中的门道来。”
“这怕是很难。”
话虽如此,心中如想来,陈凯却没有付诸于口,起码不能打消人家的积极性。况且,有了理论,万一有人真的把其中的门道琢磨出了一些来,那更将会是意外之喜,何必多此一举呢。
希望,反正不大,陈凯也需要时间琢磨,或者说是回忆那些有关的东西来。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与此同时他还在忙着广东的战事,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分身乏术也是影响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因素。
潮州质测学堂在潮州城内,出了此处,陈凯便出了南城门,直奔韩江之畔的潮州制造局。
经过了几个月的发展,从第一台水力锻锤开始投入使用,有了第一台的经验,哪怕后续的机械大相径庭,但也总是有所裨益。
水车滚动,联动着立轴、连杆、曲柄、弦索、卧轴等互相关联的零件,活塞式的风箱被反复拉压,一张一合之间,空气便被送入了火炉之中。
提高炉温,可以缩短冶炼时间,更可以冶炼熔点更高的金属,风箱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水力风箱在中国出现甚早,早在东汉年间就已有技术成熟的实用机械,用以帮助铁业官营以来先后涌现的那一大批规模较大的冶炼炉来提高炉温。
在此之前,人力或是畜力的鼓风最为盛行,如南澳军器局那边,畜力不足,且缺乏合适的水力资源,就只能使用人力来鼓风,将铁料烧红了才能靠人力锻打,哪怕是陈凯靠着分工协作以及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很多硬性的东西却由于技术的限制而导致生产效率的受限。
南澳军器局如此,现在的中左所军器局也还保持着那里的生产模式,只是变了一些规矩罢了,很多基本的硬性生产条件是并非官僚一拍脑门就可以改变得了的。
这东西,不稀奇,中国的水力风箱比欧陆的要早上一千多年,期间逐步发展。宋代,水排的皮风囊为活门式木门扇所代替;明代,木风扇又为活塞式木风箱所代替,在结构上一个比一个进步,促进着中国古代的冶炼行业的发展。
陈凯眼前的这一架就是本土的技术,另外还有一架在另一处,是使用欧洲传来的技术。两者孰优孰劣,还有待斟酌,但是潮州军器局的存在就是为了让技术能够投入使用,所以先期多打造一些不同形制的也是大有必要的。
“抚军,这就是您上次提过的水力镗床。”
在风箱的鼓动下,火炉中的烈焰,其颜色很是喜人。陈凯看过了两处水利风箱,由丁有仪引领着来到了下一处工坊,内里是一台由水力驱动的刀具,以刀具为正空原点,通过转动实现孔加工作业。
陈凯知道,这种水力机械现阶段是用来打磨炮膛内部,确保其内部光滑,降低炸膛等危险的产生的。
这种东西,不似水利风箱那般中国早已有之,在此之前,包括南澳军器局那里的铸炮工匠,比如那位老师傅他们都在使用人力的镗刀来打磨制造完成的火炮内壁,这样不仅耗时耗力,也很考验工匠的技术,假如在打磨时一旦出现纰漏,很可能会直接导致炮管的作废,此前几个月的辛苦就全部白费了。
水力镗床比较稳定,对工匠的技术要求较低,至于速度,更是快得难以想象,就是刀具的耗费也更快了,但是在快速打磨的好处之下,这也就不叫什么事儿了。
丁有仪一挥手,工匠便操纵着机械当众向陈凯展示起了水力镗床对炮管的快速打磨。内里是什么状况,陈凯看不清楚,也无法通过触觉进行评测,但是只看那刀具的运转速度,再联想起当年在南澳军器局里那老师傅的徒弟用镗刀一点点儿费力的打磨,只要一个对比就足以说明情况了。
“很好,诸君做得非常好!”
转了一大圈,看过了这几个月来的成果,陈凯顿觉着他在香港岛、在陆丰的努力没有白费。水力机械远比人力或是畜力更有发展前景,哪怕是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技术水平之下也可以大幅度的提升产能。
对此,制造局的官吏、工匠们也无不心生振奋。陈凯当年一手缔造了军器局,实现了武器产能在闽粤两省对清军的反超,大规模、成批次装备部队的军服、长枪、腰刀、藤牌、藤盔、火铳、火炮、火药以及其他的武器装备,这些都极大的提升了明军的战斗能力,在最开始的那一连串针对潮州土寇的进剿之中,凭着甲坚兵利,很是占了不小的便宜。甚至是在对抗清军时,也并不存在其他明军或是义军的那些诸如武器、防具不如人而导致的不必要的伤亡和失败。
陈凯凭着军器局成为了郑成功麾下最得用的幕僚和级别最高的文官,当然这里面也不乏其人在其他方面的努力,但是军器局是一切基础,这却是毋庸置疑的。而现在,他要了一个制造局的名目,却又在缔造着另一个传奇,他们无不是这个传奇的参与者。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从今天开始,这些水力机械不需要打造武器什么的,本官要尔等用它们制造出更多的机械来。只有机械制造机械,才是真正的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