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猪小说网 www.zhuzhu.la,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由于昨天下了一场雨,山里肯定出了不少木耳。接下来的几天村民们继续忙着摘木耳,狩猎队则继续狩猎。不过这次狩猎队没有进深山,就在附近几个山头打一些野兔子山鸡什么的。这样的日子又继续了6,7天,直到附近的几个山头采摘的差不多了才算结束。村民们没有继续往深山里面采摘山货,一是因为在往里走的话基本上没有上山的路了,往下运送很不方便。路上耽误的时间太多。二是因为再往里走也不安全,那里有不少大型动物。
狩猎队这几天的收获也不小,虽然没有再猎到野猪什么的,但是几天下来,平均一家都能分上3只兔子,2只山鸡什么的。晚上几天要去捕些鱼回来,在加上过年时村子里分的猪肉,这个年肯定能过的热热闹闹的。
天气越来越冷,现在村民们已经很少出工。叔叔大爷们忙着处理前些日子采摘回来山货。由于新鲜的山货不好保存,收购站不怎么收购新鲜山货。乡亲们在都要把这些山货加工成干的山货再卖到收购站。蘑菇木耳什么的都要干燥晾晒,松子要从松塔里磕出来,山核桃也要去掉外面的青皮。
婶子大娘们忙着在家里洗洗涮涮,腌咸菜,做冬衣。现在冬天可没有什么大棚蔬菜,冬天吃的最多的就是白菜,土豆,咸菜了。会过日子的主妇把秋天收的萝卜豆角什么的,一部分晒成菜干,一部分腌成咸菜,一冬天就靠着这些菜干和咸菜下饭了。天气越来越冷了,也要给家里的老老少少准备过冬的衣服。
山里人费鞋子,大老爷们一年能穿破6,7双鞋子。婶婶大娘们一年也就冬天的时候有时间,都凑着这个时候抓紧做鞋子,做衣服呢。一群媳妇大娘们拿着自家的针线筐子,凑到一块,拉着呱,手底下都不慢,借着顶针将针线穿过鞋底,再一扯线头,“嗤啦”一声,再将针脚拽实,手底下快的人两三天就能做成一双。
做成的鞋的样子都不是好看,但是舒适合脚。芽儿的鞋子每年都是杜奶奶做的,每双鞋子上面都会绣上蝴蝶,牡丹什么的,都栩栩如生,喜欢的芽儿都不舍得穿。据说杜奶奶小时候家里条件不错,专门跟绣娘学过绣花,一手绣活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好,以前有人家结婚还让奶奶帮着给绣盖头来着。
每次杜奶奶绣花的时候,芽儿都会拿着针线在块旧棉布上学着奶奶的样子比划着。那副认真的小模样,看的婶子大娘们都说,“我们芽儿将来肯定是个巧媳妇,这么小就开始跟着奶奶学绣花呢。”。
虽然被大娘们笑话,但芽儿还真的是想学呢。上一辈子她因为身体不好,不能剧烈运动久而久之就养跟古代大家闺秀似的的生活习惯,看看书,写写字,弹弹琴。本来就对女红有兴趣,但那时却没有地方可以学。现在看奶奶的绣工那么好,怎么能放过呢。杜奶奶见芽儿喜欢,也乐意教她,在她老人家的观念里女孩子就要心灵手巧的,不会拿针线怎么能行。
清闲下来的日子过得飞快。到了十一月,村民们采摘回来的山货除了留给村民自用的,剩下的都卖给收购站了。村民们也算是彻底清闲下来,村子里的那帮孩子也都彻底的玩疯了。现在也不用下地,不用摘果子,不用放羊,那还不可劲的玩。前几年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条件好一些的人家都咬咬牙送到公社上学校去念两年书,省的将来都成了睁眼瞎。只不过这几年*革命闹腾的厉害,就连公社学校的不少老师都挨批斗了,到现在还没复课呢。
芽儿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自家大哥已经十二岁了,小哥哥也十岁了,还都没有念过一年的书,认不得几个字,村子里的那些孩子也都差不多。等他们成人后正好碰上经济改革,没有文化他们将面临着下岗失业,到最后只能依靠这一亩三分地,生活没有任何希望。芽儿不希望看到这群跟她一起长大的孩子,将来的生活依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过得清苦。但是她年纪太小,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不合适。村子里也没有什么文化人,像小叔叔能念到初中已经算的上村子里的最高学历了。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一家人都坐在爷爷奶奶屋子里的大炕上聊天。杜爹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在那里写写画画的计算着今年家里的收入。芽儿看着杜爹在那里写写画画,突然灵机一动,一脸天真的问到,“爹爹,你在干什么啊,这上面都是写的什么啊?”。
“爹爹在算今年咱们家能分多少粮食,多少钱。你还小,不认识。”,杜爹头也没有抬,继续在那里算着。
“哦,那哥哥他们都比我大,他们肯定认识是什么了。大哥,小哥,赶紧给我说说爹爹写的是什么,我都不认识。你们肯定认识对不对?”,芽儿继续问。
在杜皓宇,杜皓轩的想法里,自家的宝贝妹妹难得求一次自己,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表现。小哥俩伸着头看了半... -->>
由于昨天下了一场雨,山里肯定出了不少木耳。接下来的几天村民们继续忙着摘木耳,狩猎队则继续狩猎。不过这次狩猎队没有进深山,就在附近几个山头打一些野兔子山鸡什么的。这样的日子又继续了6,7天,直到附近的几个山头采摘的差不多了才算结束。村民们没有继续往深山里面采摘山货,一是因为在往里走的话基本上没有上山的路了,往下运送很不方便。路上耽误的时间太多。二是因为再往里走也不安全,那里有不少大型动物。
狩猎队这几天的收获也不小,虽然没有再猎到野猪什么的,但是几天下来,平均一家都能分上3只兔子,2只山鸡什么的。晚上几天要去捕些鱼回来,在加上过年时村子里分的猪肉,这个年肯定能过的热热闹闹的。
天气越来越冷,现在村民们已经很少出工。叔叔大爷们忙着处理前些日子采摘回来山货。由于新鲜的山货不好保存,收购站不怎么收购新鲜山货。乡亲们在都要把这些山货加工成干的山货再卖到收购站。蘑菇木耳什么的都要干燥晾晒,松子要从松塔里磕出来,山核桃也要去掉外面的青皮。
婶子大娘们忙着在家里洗洗涮涮,腌咸菜,做冬衣。现在冬天可没有什么大棚蔬菜,冬天吃的最多的就是白菜,土豆,咸菜了。会过日子的主妇把秋天收的萝卜豆角什么的,一部分晒成菜干,一部分腌成咸菜,一冬天就靠着这些菜干和咸菜下饭了。天气越来越冷了,也要给家里的老老少少准备过冬的衣服。
山里人费鞋子,大老爷们一年能穿破6,7双鞋子。婶婶大娘们一年也就冬天的时候有时间,都凑着这个时候抓紧做鞋子,做衣服呢。一群媳妇大娘们拿着自家的针线筐子,凑到一块,拉着呱,手底下都不慢,借着顶针将针线穿过鞋底,再一扯线头,“嗤啦”一声,再将针脚拽实,手底下快的人两三天就能做成一双。
做成的鞋的样子都不是好看,但是舒适合脚。芽儿的鞋子每年都是杜奶奶做的,每双鞋子上面都会绣上蝴蝶,牡丹什么的,都栩栩如生,喜欢的芽儿都不舍得穿。据说杜奶奶小时候家里条件不错,专门跟绣娘学过绣花,一手绣活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好,以前有人家结婚还让奶奶帮着给绣盖头来着。
每次杜奶奶绣花的时候,芽儿都会拿着针线在块旧棉布上学着奶奶的样子比划着。那副认真的小模样,看的婶子大娘们都说,“我们芽儿将来肯定是个巧媳妇,这么小就开始跟着奶奶学绣花呢。”。
虽然被大娘们笑话,但芽儿还真的是想学呢。上一辈子她因为身体不好,不能剧烈运动久而久之就养跟古代大家闺秀似的的生活习惯,看看书,写写字,弹弹琴。本来就对女红有兴趣,但那时却没有地方可以学。现在看奶奶的绣工那么好,怎么能放过呢。杜奶奶见芽儿喜欢,也乐意教她,在她老人家的观念里女孩子就要心灵手巧的,不会拿针线怎么能行。
清闲下来的日子过得飞快。到了十一月,村民们采摘回来的山货除了留给村民自用的,剩下的都卖给收购站了。村民们也算是彻底清闲下来,村子里的那帮孩子也都彻底的玩疯了。现在也不用下地,不用摘果子,不用放羊,那还不可劲的玩。前几年到了上学年龄的孩子,条件好一些的人家都咬咬牙送到公社上学校去念两年书,省的将来都成了睁眼瞎。只不过这几年*革命闹腾的厉害,就连公社学校的不少老师都挨批斗了,到现在还没复课呢。
芽儿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自家大哥已经十二岁了,小哥哥也十岁了,还都没有念过一年的书,认不得几个字,村子里的那些孩子也都差不多。等他们成人后正好碰上经济改革,没有文化他们将面临着下岗失业,到最后只能依靠这一亩三分地,生活没有任何希望。芽儿不希望看到这群跟她一起长大的孩子,将来的生活依旧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子过得清苦。但是她年纪太小,提出这个问题肯定不合适。村子里也没有什么文化人,像小叔叔能念到初中已经算的上村子里的最高学历了。
这天晚上吃过晚饭,一家人都坐在爷爷奶奶屋子里的大炕上聊天。杜爹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在那里写写画画的计算着今年家里的收入。芽儿看着杜爹在那里写写画画,突然灵机一动,一脸天真的问到,“爹爹,你在干什么啊,这上面都是写的什么啊?”。
“爹爹在算今年咱们家能分多少粮食,多少钱。你还小,不认识。”,杜爹头也没有抬,继续在那里算着。
“哦,那哥哥他们都比我大,他们肯定认识是什么了。大哥,小哥,赶紧给我说说爹爹写的是什么,我都不认识。你们肯定认识对不对?”,芽儿继续问。
在杜皓宇,杜皓轩的想法里,自家的宝贝妹妹难得求一次自己,自己一定要好好表现表现。小哥俩伸着头看了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