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洗完毕,李志宁回到自己房间也是一阵后怕,今日之事回想一下就差点哆嗦,这时候才明白了什么是江湖,这里可不是什么现代的法制社会,而是一个礼教的社会,家族可以独自处理族中子弟,宗门也可以随便清理弟子,都是没有任何人会觉得不对,所以今日郝大通要清理门户,七子其他人无人敢阻止,最多只能说一下情,这也让李志宁明白自己还没有真正了解这个时代,根本没有把自己当做古人,到了今天才明白,自己小看了这个时代,不只是自己埋头修炼就可以了,还是需要学习的更多才能够真正的融入这方天地,也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境界。
李志宁一直以为自己的无功现在在江湖上还是不错的,怎么说尹志平打通小周天应该是比原著当中要强上一些,但是经过昨天的一幕,李志宁明白尹志平是比原著要高了不少,但是并没有变化太多,还有就是自己的功力比陆冠英还要弱一些,倒是跟程瑶迦不相上下,没想到程瑶迦这个大家小姐竟然功力比自己还要高一些,只是争斗比较少,还有本身性格的原因,战力不强罢了。
找来笔墨,李志宁开始默写德经,这些年李志宁也没少习练书法,所写的是楷书,全真教对弟子书写能力还是比较注重的,只是要求整洁,清晰。
主要是弟子们写好了,可以抄写道藏,会送给那些善男信女,可以换一些香火钱。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耶非?故致数车无车。
不欲琭々如玉,落落如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当以为教父。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于无闻。
是以知无为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随着不断的书写,李志宁的心也清净了不少,之前因为黄药师和郝大通对自己生命威胁的伤害,一直是战战兢兢的精神也好了起来,此时李志宁才发现,短短一天发生的事情竟然在自己心里留下了心魔,如果不是默写经文的感触,只怕心里的破绽会越来越大,自己之后会一直在郝大通面前不敢多言,碰到黄药师就会心中打怵没有丝毫抵抗之力,郝大通让自己抄写德经正是要利用圣人之言修复自己的破绽。
到了子时,李志宁自动停下,开始运转功力,调息全真心法。
发现此时的紫霞真气竟然也有丝丝缕缕跟着运转在体内循环,让李志宁很是奇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