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zhuzhu.la,大明天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天启二十年,铁路终于修到了遇吉城。这几年里,罗刹人在大明,波兰,瑞典三国的威逼下,日子过得很不舒服。特别是国内的逃奴大增,贵族们天天在沙皇面前进言,要先交好瑞典和波兰,腾出手来进攻明军。
而大明则在伏尔加河流域加紧对进入大明区域的各族进行归化,归化形式现在是两种,一种是改汉姓的,税率是大明人的两倍,这是指大明内地的税率,因为移民十年内是不用交税的。第二种是不改汉姓,税率则是十税五。
十税五这样的税率前提是大明先提供了种子和农具,这些种子和农具的费用在收获后只需要加一成利息归还即可。选择改汉姓的只有少部分人,主要是哥萨克人,大多数人都是选择的十税五。但等到收获后要交税的时候,看着别人二十税一,再对比自己的十税五,心里无论如何都是不平衡的。而税吏说现在改姓也可以立即享受低税率,但一旦反悔,则以前的税款要全部交回,还要加上利息。
在眼前的收入很容易就战胜了对姓氏的执着,在明人同意其父祖不用改名,并且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姓氏后,大部分的欧洲移民都改成了汉姓,一般来说,姓罗,姓伊,姓米的较多。而明人又宣布,一名女子嫁与汉人后,其直系亲属均成为大明人,享受税率全免的待遇。这倒是解决了大量的明军没有妻室的问题,只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娶一个外族女子为正妻,结果基本上都是纳妾了事。只是这些在此地纳妾的明军,朝廷本来就没有想过让他们再回原籍,所以名义上是纳妾,其实与娶妻并无区别。
大量的农奴从罗刹国逃往伏尔加河流域明军的占领区,这让罗刹贵族的庄园里缺少了干活的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收入和享受。而伏尔加河被罗刹人视为母亲河,又如何会允许大明人长期占领呢?罗刹人首先派出使团与波兰接洽,言明如果就此下去,大明将会成为波兰与罗刹国的共同威胁,所以希望能够与波兰缔结盟约,先把明军从伏尔加河流域打出去。
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倒是没有援助罗刹国的意思,但国内的议会与立陶宛大公却认为大明与波兰人和罗刹人相差太大,即使出于人种方面的考虑,也应该先把大明打退,然后与罗刹国再争个你死我活。波兰国王的话语权显然是不可能对抗议会的,所以波兰与罗刹人签订了密约《斯摩梭斯克条约》,双方约定,在罗刹人打败大明人之前,两国保持友好状态。不过罗刹人要波兰出兵协助的请求被瓦迪斯瓦夫四世拒绝了。
搞定波兰后,米哈伊尔一世再派人前去瑞典,请求双方暂时休战,以保存实力对付大明。瑞典首相阿克塞尔·乌克森谢纳可不是波兰国王,他要求罗刹人再割让五百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么十年之内瑞典人将不主动攻击罗刹人。
罗刹人忍痛答应了这个要求,与瑞典人签订了《赫尔辛基条约》。这样罗刹人终于解决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对付大明了。
戴春风在天启十八年时亲自来到遇吉城,军事调查统计局的重心也转移到了欧洲。军事调查统计局发展了大量的眼线,上至大牧首的侍者,沙皇的侍卫,下到普通的莫斯科人,都成为了军事调查统计局的编外人员。这时的罗刹国很穷,一枚银币便是普通人三个月的收入,在钱的作用下,罗刹国的一举一动都被戴春风看在眼里。
如何对付罗刹人一定会进行的对伏尔加河流域的攻击,明军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周遇吉为首的明军可以完成全部战争派,一种是以戴春风为首的以到夷制夷派。
而曹文诏收到双方的来信后,回信建议双方将自己的想法报回国内,请皇帝陛下来定夺,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军事问题了,还牵涉到以后如何对待哥萨克人的问题。
现在从遇吉城到京城,如果坐火车的话,一共需要二十三天,一万多里路,只要二十三天,已经算得上奇迹了。于是周遇吉派了几个信使,回京城去讨方略。
朱由校在和参谋总部商量后,又与内阁诸人开了一个会。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明军要随时做好战争准备,但可以先派哥萨克人前去抵挡罗刹人。自由不是你想要我们就会给的,哥萨克人必须用事实证明,他们能够配得上大明给予他们的自由。
于是在罗刹人进攻前,明军已经征召了愿意作战的哥萨克人两万人,组成了两个师。并且允诺,在哥萨克人战胜罗刹人后,将永久性地把乌拉尔山南坡的草原划为哥萨克人的领地,允许哥萨克人选举出自己的盖特曼,成为大明治下的自治组织。
这些哥萨克人大多是从乌克兰,克里米亚汗国,波兰,罗刹等地方来的,因为大明宣布,只要愿意为大明征战,大明可以给予哥萨克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所以崇尚自由的哥萨克人迅速地来到伏尔加河边,加入到了明军的行列。而大明也没有失信,除了征集哥萨克青壮年入伍外,其余的哥萨克人都安排在适合于放牧的草原上。
哥萨克人自带坐骑和武器,明军负责提供军粮。铁路修通后,明军的后顾之忧全无,不管是粮食还是弹药,都准备得非常充足。因为大家都对罗刹人遵守《伏尔加和约》不抱希望,所以明军在遇吉城的兵力达到了六万人,可以对付罗刹人倾巢而出。
战争首先在萨拉托夫打响,两万哥萨克人与罗刹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结果在损失了三千多人的前提下,打败了罗刹人的进攻,双方在萨拉托夫的山地上形成了对峙局面。
既然哥萨克人用事实证明了他们与罗刹人战斗的决心和勇气,明军便放下心来,命令哥萨克人伤员退往遇吉城方向,而明军的三个师则压了上去。
天启二十年,铁路终于修到了遇吉城。这几年里,罗刹人在大明,波兰,瑞典三国的威逼下,日子过得很不舒服。特别是国内的逃奴大增,贵族们天天在沙皇面前进言,要先交好瑞典和波兰,腾出手来进攻明军。
而大明则在伏尔加河流域加紧对进入大明区域的各族进行归化,归化形式现在是两种,一种是改汉姓的,税率是大明人的两倍,这是指大明内地的税率,因为移民十年内是不用交税的。第二种是不改汉姓,税率则是十税五。
十税五这样的税率前提是大明先提供了种子和农具,这些种子和农具的费用在收获后只需要加一成利息归还即可。选择改汉姓的只有少部分人,主要是哥萨克人,大多数人都是选择的十税五。但等到收获后要交税的时候,看着别人二十税一,再对比自己的十税五,心里无论如何都是不平衡的。而税吏说现在改姓也可以立即享受低税率,但一旦反悔,则以前的税款要全部交回,还要加上利息。
在眼前的收入很容易就战胜了对姓氏的执着,在明人同意其父祖不用改名,并且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姓氏后,大部分的欧洲移民都改成了汉姓,一般来说,姓罗,姓伊,姓米的较多。而明人又宣布,一名女子嫁与汉人后,其直系亲属均成为大明人,享受税率全免的待遇。这倒是解决了大量的明军没有妻室的问题,只是很多人都不愿意娶一个外族女子为正妻,结果基本上都是纳妾了事。只是这些在此地纳妾的明军,朝廷本来就没有想过让他们再回原籍,所以名义上是纳妾,其实与娶妻并无区别。
大量的农奴从罗刹国逃往伏尔加河流域明军的占领区,这让罗刹贵族的庄园里缺少了干活的人,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收入和享受。而伏尔加河被罗刹人视为母亲河,又如何会允许大明人长期占领呢?罗刹人首先派出使团与波兰接洽,言明如果就此下去,大明将会成为波兰与罗刹国的共同威胁,所以希望能够与波兰缔结盟约,先把明军从伏尔加河流域打出去。
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倒是没有援助罗刹国的意思,但国内的议会与立陶宛大公却认为大明与波兰人和罗刹人相差太大,即使出于人种方面的考虑,也应该先把大明打退,然后与罗刹国再争个你死我活。波兰国王的话语权显然是不可能对抗议会的,所以波兰与罗刹人签订了密约《斯摩梭斯克条约》,双方约定,在罗刹人打败大明人之前,两国保持友好状态。不过罗刹人要波兰出兵协助的请求被瓦迪斯瓦夫四世拒绝了。
搞定波兰后,米哈伊尔一世再派人前去瑞典,请求双方暂时休战,以保存实力对付大明。瑞典首相阿克塞尔·乌克森谢纳可不是波兰国王,他要求罗刹人再割让五百平方公里的土地,那么十年之内瑞典人将不主动攻击罗刹人。
罗刹人忍痛答应了这个要求,与瑞典人签订了《赫尔辛基条约》。这样罗刹人终于解决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对付大明了。
戴春风在天启十八年时亲自来到遇吉城,军事调查统计局的重心也转移到了欧洲。军事调查统计局发展了大量的眼线,上至大牧首的侍者,沙皇的侍卫,下到普通的莫斯科人,都成为了军事调查统计局的编外人员。这时的罗刹国很穷,一枚银币便是普通人三个月的收入,在钱的作用下,罗刹国的一举一动都被戴春风看在眼里。
如何对付罗刹人一定会进行的对伏尔加河流域的攻击,明军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周遇吉为首的明军可以完成全部战争派,一种是以戴春风为首的以到夷制夷派。
而曹文诏收到双方的来信后,回信建议双方将自己的想法报回国内,请皇帝陛下来定夺,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军事问题了,还牵涉到以后如何对待哥萨克人的问题。
现在从遇吉城到京城,如果坐火车的话,一共需要二十三天,一万多里路,只要二十三天,已经算得上奇迹了。于是周遇吉派了几个信使,回京城去讨方略。
朱由校在和参谋总部商量后,又与内阁诸人开了一个会。最后大家统一了意见:明军要随时做好战争准备,但可以先派哥萨克人前去抵挡罗刹人。自由不是你想要我们就会给的,哥萨克人必须用事实证明,他们能够配得上大明给予他们的自由。
于是在罗刹人进攻前,明军已经征召了愿意作战的哥萨克人两万人,组成了两个师。并且允诺,在哥萨克人战胜罗刹人后,将永久性地把乌拉尔山南坡的草原划为哥萨克人的领地,允许哥萨克人选举出自己的盖特曼,成为大明治下的自治组织。
这些哥萨克人大多是从乌克兰,克里米亚汗国,波兰,罗刹等地方来的,因为大明宣布,只要愿意为大明征战,大明可以给予哥萨克人最大限度的自由。所以崇尚自由的哥萨克人迅速地来到伏尔加河边,加入到了明军的行列。而大明也没有失信,除了征集哥萨克青壮年入伍外,其余的哥萨克人都安排在适合于放牧的草原上。
哥萨克人自带坐骑和武器,明军负责提供军粮。铁路修通后,明军的后顾之忧全无,不管是粮食还是弹药,都准备得非常充足。因为大家都对罗刹人遵守《伏尔加和约》不抱希望,所以明军在遇吉城的兵力达到了六万人,可以对付罗刹人倾巢而出。
战争首先在萨拉托夫打响,两万哥萨克人与罗刹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结果在损失了三千多人的前提下,打败了罗刹人的进攻,双方在萨拉托夫的山地上形成了对峙局面。
既然哥萨克人用事实证明了他们与罗刹人战斗的决心和勇气,明军便放下心来,命令哥萨克人伤员退往遇吉城方向,而明军的三个师则压了上去。